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至少十年無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七章 至少十年無憂

被拿去和親的不是李麗質自己,李麗質當然無法理解。

只能是跟著一臉憂心忡忡的看著李重。

而李重這邊,則是算了,別想那麼多,還是腳踏實地地幹活吧。

貞觀十年。

李二的那些很多兄弟兒子都已經差不多成年,該如何安置好這些人。

這也成了李二的一大難題。

“李重,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房玄齡、魏徵、長孫無忌、李靖等人都在。

李重便道:“陛下覺得應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也就是說,他沒意見。

李二便看了看屋頂,其實一直都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

既然大唐三百年之內遲早要亡,那他還那麼努力地去想大唐不要亡做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也成了今天議題的一個重點。

也涉及到了他對那些兄弟兒子的安置問題。

不過他忽然又想到,如果按照歷史,說不定大唐是有三百年,可如果不按照歷史,那是不是可能連三百年都沒有?

李二便看了一眼李重。

李重也皺著眉,回望了他一眼。

其餘人都面面相覷。

該說不說。

李重這小宰相,不是鬧著玩的。

你看!

今日陛下那麼重要的問題,都不問他們,而是一上來就問李重,就足以看得出來。

李二見李重不願意說話,這才問四人,“你們覺得應該怎麼辦?”

事實上,四人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因為有些話說出來,可能容易得罪人。

反正……

這相當於陛下的家事,就讓陛下自己去頭疼吧。

歷史上,這個問題倒是好解決,那就是給他們都封王,然後任命為都督,每個人手底下都管上一個州,來一個眼不見為乾淨,而且,這樣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都是李家人,不怕出一些在地方坐大的地方官員跟勢力。

這樣足以保大唐百年。

但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這有什麼用,李二都已經知道大唐三百年必亡。

沒辦法。

都不說話。

那李二只好讓房玄齡他們都先回去,然後把李重單獨留下。

長孫無忌出門後,又在說李重的壞話。

魏徵倒是罕見地,沒有去碎嘴。

任憑長孫無忌如何挑撥離間。

“魏徵,你不是很喜歡勸諫陛下嗎,陛下現在跟李重都這樣了,你不應該勸勸?”

魏徵便嘆了一口氣,“他們又沒有做什麼不好的事,我也無從下手啊!”

說完,然後就熘了。

魏徵也承認,李重是陛下的寵臣不錯。

但是!

只要這個寵臣跟陛下,沒有做出什麼不好的事,他也就不想多管閒事。

至於說坊間傳聞的兩人那啥。

這個只能說……

他也不好說。

只能是回家,看看能不能寫一篇讓陛下要愛惜自己的名聲的奏疏。

但他又覺得,這是否太小題大作。

畢竟,流言止於智者。

更應該彈劾的,是那些覺得陛下跟李重有染的。

透過對陛下總是問李重意見看來,陛下只是看重他出謀劃策的本事,所以只要李重不出那些不好的主意,那這對他來說,也就覺得還好。

長孫無忌只好看向房玄齡,李靖那是指望不上了,因為李靖走得比魏徵還快。

房玄齡看到長孫無忌看著自己,也是道:“你跟陛下最親近,像是這樣的事,你應該直接跟陛下說。”

說完,然後就笑著離開了。

“房玄齡,你居然還能笑得出來!”

……

李二覺得單獨說話的話。

李重應該能說得多一些。

果然!

李重立刻就開始數落起,讓他們去地方上任都督的壞處。

那簡直就是無惡不作。

李佑造反,那不就是因為是齊州都督嘛。

當然!

不排除也有好一點的。

或者乾脆直接了當地說,平庸一點的。

“所以你有什麼好的主意?”

李重只能是道:“考察他們的人品,達標的才放出去。”

可人品這種東西,一般人還真的很難看得出來。

而且……

怎樣才算是達標?

李重便道:“反正,這不還早嘛,很多人三十歲,都還一事無成呢,目前這些封王,都不過十幾、二十歲,讓他們再浪蕩十年又如何?”

李二便不再想這些,先緩緩吧。

隨後,李二又跟李重談起了吐蕃的事。

馮德遐回來了。

從馮德遐的口中得知,吐蕃現在還在刻木結繩的階段,國內國王曰贊普,相為大論、小論,統理國事,其地氣候大寒,不生秔稻,有青稞麥、褭豆、小麥、喬麥。畜多犛牛豬犬羊馬,屋皆平頭,高者至數十尺,貴人處於大氈帳,名為拂廬。寢處汙穢,絕不櫛沐。

說實話,聽完了這繪聲繪色的彙報,也難怪當文成公主去到了吐蕃以後,吐蕃人好像對文成公主還挺歡迎。

因為……文成公主入藏,那簡直就是為對方帶來文明的曙光。

還在刻木結繩,那跟野人有什麼區別?

當然,馮德遐在報告中也說到了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說他弱冠嗣位,性驍武,多英略,其鄰國羊同及諸羌並賓伏之。

然後……

馮德遐這一次回來,也帶來了吐蕃想要大唐和親的請求。

“你怎麼看?”

李重便道:“排除掉送技術的可能,吐蕃能在二三十年之內崛起,也有吸收了先進的文化制度的原因,而且……這應該才是最大的原因,當然,松贊干布本人,也確實是個人才。除非能有滅族的能力,否則,文化制度乃至技術的外傳只是時間的問題。更別說……大唐長安城的國子監還喜歡收留外國留學生。”

“我的看法是,要是能把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殺掉,吐蕃至少還能延緩二十年,才能進入相對文明的社會。一個是松贊干布,一個祿東贊,這兩人,要是都死了,吐蕃必然大亂,可保大唐二十年,不,還是說十年吧,至少十年內無憂。”

“你的意思是,不用和親?”

“運氣好的話,不用。”

“什麼意思?”

李二便皺起了眉頭,問道。

李重接著道:“但是吐蕃是解決了,可吐谷渾我解決不了。有松州城通向別處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