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三十五章 經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三十五章 經營

打下一個國家很簡單。

但是……要想治理一個國家,卻十分困難。

仗打完了,接下來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撫。

怎麼安撫?

這就必須要用到高藏這些人。

讓他們分批去告訴高句麗的百姓。

戰爭已經結束。

高句麗已經亡國了。

現在……

他們該幹嘛幹嘛。

至於對於那些手裡多少還有些士兵的城主,則是以勸降為主。

讓他們都向遼國投降。

畢竟……

現在高句麗亡歸亡,可國內至少還有兩百萬人呢。

其中……

光是扶余城那一塊,就至少應該有五十萬人。

也就是高句麗長城最北端的那一塊。

對於這扶余城,也需要高藏等人去勸降。

很快……

各個城主的態度也就傳了回來。

投降的基本上還是佔了大多數,但仍然還是有死不悔改的。

比如說這扶余城!由於離遼東還有點遠,因此五小只都還沒有去特別有意地去針對過對方。

眼看如今天氣已經變冷。

五小只此時也並不打算出兵了。

還是等到明年開春了再說吧。

……

李治:“高藏,目前高句麗還有多少能戰之兵?”

高藏也是老實回答道:“如果是個男的,都算上,那湊個二十萬不成問題,只是武器鎧甲會差些。”

李治便不由得感慨道:“那你們高句麗可真的是底蘊深厚。你有什麼辦法能讓高句麗的百姓聽話?”

高藏:“下臣以為,只能是不斷地派人去安撫。”

李治:“那朕就命你為平壤道安撫使,派你去安撫。另外,你還有一個任務。”

高藏:“陛下請說。”

李治:“那就是每年都從高句麗境內遷出五千戶到遼東。從每年的三月開始,七月停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藏一開始還以為是遷到遼東這邊種地呢。

結果……

到了第二年三月。

李治便把這些人全都賣到了大唐去。

大唐這邊。

江淮地區這幾年也是得到了極大的開發。

以前這裡很多地方都是空曠無人的,但現在,一下子就變得熱鬧稠密了不少,多出了不少飄著炊煙的村落。

大唐。

李二這天也是問了問,最近這幾年,大唐的戶口是多少。

然後戶部尚書高履行,也就是高士廉的長子也是回道,“今戶三百九十七萬。”

跟貞觀初的戶不及三百萬一比,這已經多了差不多快一百萬戶。

跟武德比,更是差不多翻了一倍。

不過……

之所以增長得這麼快,這並非完全都是自然生育的結果。

畢竟……

透過打仗,他們也吸收了不少的戶口。

還有一些本來就是逃匿的。

李二聽完了這個數字,心中波瀾不驚,因為……他也就是隨便問問。

不過稚奴那邊確實有點人少了,是不是該強行地把一些人給遷徙過去。

李二現在擔心的,卻是將來要是有一天,他死了,大唐未必跟遼國,就能有這麼好的往來了。

說到底,將來稚奴還是要靠自己的。

李二隨後便把要強行遷徙的事告訴了李重。

李重覺得吧。

這確實有點難。

不過……

可以考慮一下,把相對富裕、而且家中兄弟多的家庭,可以分一個兒子出去。同時,當然也要分一個兒媳,甚至是孫子。

並且……

此事不宜搞得過大。

最好是每個縣幾十幾百人這樣。

這其實就相當於把府兵給派出去了。

因為一般能有這個條件的,大概也只有是擁有府兵的家庭了。

延平三年。

三月底。

雖說不少人肯定是不太情願,但沒有辦法,就算是不情願,也得去。

第一次,就徵召了五千名府兵,再加上女卷,兒子什麼的,人數大概在一萬五千人吧。

而這一萬五千人的到來,立刻又讓遼東熱鬧了不少。

剛剛來,一開始肯定不習慣。

只不過……

過個一年半載的,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遼國的糧食基本上由國家供給,當然你也可以自己種,如果是你自己種的,那就是屬於你自己的了。

沒有賦稅,但有徭役。

不過這徭役基本上跟農業不重疊。

另外……

到了冬天的時候,還免費提供文字教學。

而且所有人都可以去工匠部門學一門手藝。

尤其是怎麼造蒸汽拖拉機。

今年,遼國的蒸汽拖拉機的數量已經來到了一百五十五臺。

所生產的小麥加起來,足夠將近二十萬人吃一年。

別人都是三年耕者,有一年之儲。

而遼國目前的產量,則是做到了近乎於一年兩儲。

當然!

春小麥的口感並沒有秋小麥那麼好,因此,遼國的糧食也不單單只有小麥。

有的人也會自己種一兩畝的慄米甚至是水稻,這些都可以自由發揮。

所以當這一萬五千人來了以後,才發現,原來這個世上竟然還有一個地方,是可以不用餓肚子的。

這生活的條件,如果要論到吃飽,可能甚至比在大唐都還要好。

也就這兩年在打仗吧,不然……

蒸汽拖拉機的數量應該還要更多。

李治也是不得不重新思考,去招高句麗的百姓來給他挖煤。

他們給自己挖煤,自己給對方吃的,至少……

他們也不用凍死餓死。

不過這人數不能一下子招募得太多。

至於這剛來的一萬五千人,當然不可能讓他們去挖煤。

這一萬五千人得拿來種地,搞養殖。

……

在五小只這邊搞著生產建設的時候。

新羅跟百濟這邊,也是蠢蠢欲動。

對高句麗這邊的邊疆將領,那是能拉攏的拉攏,不能拉攏的,也要過來扇風點火。

這訊息慢慢地,自然也傳到了五小只這。

五小只只是口頭嚴重警告,但是卻並沒什麼實際的行動。

而且……

接下來他們還得去打扶余城。

扶余城這邊人口還不少,據說有四十餘城,史書上,光是這,就曾拉出過一支十五萬人的軍隊,其中應該有不少是靺鞨人。

當然,現在估計不行了,現在最多撐死了,也就拉出六七萬。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一舉將其攻破,之前這扶余城的城主還很跳,現在卻是老實了。

等扶余城被攻破以後,其餘四十餘城也是聞風投降。

李治便在這安排了一個新城主,再搜刮了一番財物,把舊城主的女卷什麼的,通通充公,接下來可以拿來分賞將士,其餘則是一切照舊。

得讓他們明白,反抗都沒有好結果。

不反抗的話,說不定還能過上一點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