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九章 瘋狂的李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九章 瘋狂的李治

永隆三年。

大唐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而在這一年裡……

李重也是繼續矇頭研究無線電。

不得不說……

這無線電的難度,的確比其他的都要大得多。

關鍵是……

一些電子元件什麼的,還要他自己親自想辦法去做。

而且……

李重肯定是藏著私心的。

他目前還不太想讓人知道無線電的存在,這也就導致了,很難跟其他人進行交流。

不過無線電這種大殺器,也確實應該偷偷地研究。

畢竟……

這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視為是跟火炮一樣重要的存在。

分分鐘都能改變戰爭,甚至是其他各行各業的格局。

而到了今年。

遼國這邊。

第一艘由遼國自主研發的鋼鐵戰艦,也是正式下海,進行相關測試。

像是什麼密度啊,浮力啊這些東西,已經成為了工匠必須要去學習的知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畢竟……

你要沒有這些東西,你根本設計不出好的船隻。

說不定,一放下水,就直接沉了。

當然!

以往這百姓肯定也不敢想象,一艘完全由鋼鐵造出來的船隻,竟然能夠在水裡不沉。

要是開著這船去打海戰……

只能說,不敢想象。

怕是只有用十幾倍數量的木船,把對方給逼停,然後使用人海戰術,這才能把對方給解決吧。

當然!

你也可以直接對它的螺旋槳直接動手腳。

測試的當天,李治也是親自到場。

這東西一放出來,只能說李治都覺得威武雄壯。

這玩意一看,就讓人覺得它無可匹敵。

而經過了長達二十個時辰的測試。

鋼鐵戰艦的一切功能都執行良好。

而李治也是在看了兩個時辰後,頂不住,只能去休息了。

遼國太子陪同在側。

李治問他對這怎麼看。

遼國太子不知道這麼問是什麼意思。

不過……

他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歷時這麼多年,工匠們終於是造出來了,這些年來,辛苦他們了。

李治想的是稱霸海洋。

沒想到……

他想到的卻是工匠。

李治不由得想,他到底在大唐都經歷了什麼。

還是說,他這是想要拉攏那些工匠?

但不管怎麼說。

這能看到工匠,也還是好的。

然而……

讓李治沒想到的是,接下來,這遼國太子卻是把所有人都誇了誇,甚至還包括他父皇,什麼英明的領導之類的。

咳!

這就有點拍馬屁了!

不過李治還是很高興。

畢竟……

誰不喜歡別人拍自己的馬屁呢。

並且還說什麼,遼國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父皇治國治得好。

那李治便覺得,這太子如今好像很合乎自己的喜好。

只能說……

越看越順眼了!

主要是……

對方是不是真的只是拍馬屁,僅僅只是為了討好自己,對自己阿諛奉承,那李治肯定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可能現在討好也有。

只不過……

李治能夠感覺得出來,這並非完全就僅僅只有討好。

之後……

李治便不由得又感慨了一句,“可惜,朕的東南西北四將軍已經不在了。如果沒有他們,也不會有如今的遼國。朕本應該跟他們共享富貴榮華的。”

說實話!

李治對四人,還是有點念念不捨。

當然了!

可能主要也是覺得四人用著順手吧,不太需要去擔心四人的忠誠的問題。

畢竟……

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他都一清二楚。

李昂然作為長子,十分穩健,李悠然跟他關係最好,性格比較隨意自然,李純然雖說跟他關係不怎麼親密,但是領兵還行,兩人也沒什麼矛盾,李幼睦是最喜歡吐槽。

不過……

可能也老了,最近這十多年,好像都不見他怎麼吐槽了。

他最為倚重的,就是李悠然。

甚至於有些時候,李悠然就是他的指路明燈。

只要李悠然說要去做的事情,他基本上都不會懷疑。

因為……

他知道李悠然有那個能力,而且可以做到。

那是打小就培養出來的自信。

本想著,如果自己有一天死了,把李悠然留給太子的話,好像也不錯。

不過現在……

話說回來,他為什麼要把李悠然留給太子呢?

李悠然,是朕的!

想到這裡,李治便又忽然釋然了。

或許……

讓他們離開也好吧。

這樣的話,李悠然就是他一個人獨享。

進而……

李治又想到了,自己是否應該找一個跟李悠然差不多的人來輔左太子。

李治看著太子。

太子也看著他。

只能說……

可以嘗試著找李悠然的子嗣,只不過……

兒子未必就像阿耶。

這也很難說。

說不定……

可以找一個別的吧。

李治知道……

只要是李重生的、教過的,一般都不會太差。

當然了!

李重會不會給他人,都不好說呢。

只能是嘗試著給李重寫寫信。

這不!

這年六月。

李重還在為調制器給煩惱著呢,緊接著,便收到了李治的信。

講道理!

就你這,連功臣都處理不好的,李重哪捨得讓自己的子嗣再去遭罪。

而且……

李重自己的兒子,都年紀大了,又在大唐有官職在身,沒必要再去遼國。

倒是孫子這邊……

只能說,不是說不可以考慮吧。

李重先是看了看自己的孫子當中,尤其是庶孫當中,有沒有願意去的。

或者說,更重要的是,有沒有有那個能力去的。

然後的話……

李重看了一圈。

發現都資質平平,這……資質都這麼差,是吧,李重也不好意思送出去。

最後……

李重便只能是回對方,兒子都有要務在身,孫子方面,李重自我感覺,也沒幾個成器的。

於是……

也就不送去了。

再說了。

這感情得從小培養才有意義。

現在才來臨急抱佛腳,根本沒用。

既然這樣的話……

李治隨後也是把太子的兒子,不對,是孫子,不過孫子好像也不太行,是曾孫,給塞到大唐去。

咳!

只能說……

那才兩歲都不到啊!

李治便覺得,這就對了!

這年紀小,才更具可塑性!

而且……

他也只有這個年紀的了。

你再大點的,也不太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