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四章 論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四十四章 論文

夏天。

冰塊,電風扇,與西瓜。

說起來……

這西瓜還是自己強烈要求引進,然後,之後又不斷地進行改良,這才變成現在這般模樣。

李重一邊啃著西瓜,一邊寫著他的論文——《論古今朝代稅賦》。

要說用什麼東西,最能證明自己也是有讀書的。

那毫無疑問,絕對是寫論文了。

而且……

要寫出一篇好的論文,那所需要觀看的書籍,可就不是一本兩本,而是至少幾十、上百本的問題。

因此……

也是可以看到。

此時李重的房間當中,各種書籍,散亂了一地。

可惜現在沒有電腦,不然,把這些書都錄入電腦,然後ctrl+F就能直接查詢到自己所需要的關鍵字。

現在的話……

為了讓自己的論文論據更加地充分,他也只能是一頁頁地去翻。

當然!

自己一個人翻的話,太慢了。

因此……

李重還讓小小跟洛為芸也來幫忙。

洛為芸好歹也是個縣令家的女兒,肯定是有讀過書,識過字的。

這自是不成問題。

小小的話,宮裡也有老師,專門教各種讀書寫字。

自然而然,肯定也能勝任。

經過大概是大半個月的努力吧。

雖說論文的篇幅可能並不是很長。

感覺最多,也就是四五千字的樣子。

但是……

之前各朝各代,他能找到的有關稅賦的資訊,基本上,都被他在這四五千字當中進行了彙總。

然後的話……

自然是要跟現在的稅賦進行一番對比。

因此……

這前兩天,李重還向他皇祖父要了大唐最近十餘年的稅賦資料。

他皇祖父還問他要這個做什麼。

其實……

如果是從嚴謹的角度來說,他應該把大唐這二百年的稅賦資料,都要來的。

可問題是……

兩百年的資料,先不說有沒有被蟲子啃咬,以他十歲孩童的能力,要處理起來,也相當地麻煩。

乾脆……

李重也是本著速度優先的原則,只挑了最近十餘年的。

在經過一番比對之後,緊接著,便相應地下一些總結。

不單單有古今的比對,還有這十餘年的比對。

完了!

李重還畫出了縱橫座標,還給自己的論文,增加了一些圖表。

當然!

事實上……

在科學報上的論文當中,使用圖表已經變成了一種十分普遍的事。

圖表的好處就在於,不用去看一行行的文字,只需要看圖,就能對資料有一個十分直觀的瞭解。

李重這論文比較創新之處,可能就在於,以往,論文一般都是用在科學研究之上。

尤其是這實驗的定量分析這上面。

而李重這論文,則顯然更加偏向於文科,而且是非實驗。

在把最後的結論給絞盡腦汁地胡亂想了幾個後,勉強地湊了幾條,李重終於,也是得以長出了一口氣。

“啊!”

最後伸了伸懶腰。

“總算是寫完了!”

說完。

便大字型地躺在地板上,一臉的放鬆與滿足。

小小跟洛為芸聞言,也是看了過來,而且湊了上來。

看看他都得出什麼結論的。

只見李重便寫道——從周朝一直到隋朝,這些朝代的稅賦,往往都有一個‘量入為出’的特點。

說簡單點,就是天下的稅賦就這麼多,而且,基本上都靠從田地裡進行收稅,而田地裡的產量,雖說即便有豐年,但總體而言,這種稅賦的方式,所得的收入,還是比較地固定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是想要讓這種稅賦增加,從周朝一直到隋朝,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讓百姓繼續開荒,又或者是讓軍隊進行屯田。

但即便如此……

這種稅賦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相對來說,比較地固定,很難有什麼太大的增長,要是遇到了荒年,更是會讓朝廷的財政一下子捉襟見肘。

所以……

史書當中往往可以見到的便是,皇帝下令後宮妃嬪什麼的,要帶頭開始節衣縮食。

因為今年的稅賦收上來的,根本不夠用。

這是以往的朝代,所使用的賦稅的制度。

而現如今的大唐呢?

就不是這樣了。

現如今的大唐,除了從田地裡,能夠獲得一定的稅賦,與此同時,還能從關稅以及運輸稅,其實就是商稅當中,獲得大量的稅賦補給。

並且……

從資料上來看,這種稅賦的收入,此時已經隱約能夠跟田地裡的稅賦相當,這就跟以往的那種‘量入為出’的稅賦方式,有了明顯的進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事實上,像是春秋戰國的齊國,也是有收商稅的,比如說,鹽稅,甚至,除了鹽稅,這齊國的宰相管仲還曾經營妓院。

李重在這裡,要把這個稱之為國營經濟。

雖說……

這國家出面經營妓院,面子上的確不是很好,但是,管仲卻讓齊國變強。

而且是讓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當然!

這裡也就不多說齊桓公如何如何了,李重想要指出的是,一個王朝,要想保持和平穩定,就要具備一定的抗風險的能力,也就是在稅賦制度上,必須要擁有一定的彈性。

你不能真的只能靠收從田地裡的稅,然後看天吃飯。

要知道……

從田地裡收上來的稅,是會有一個極限的。

當超過了這個極限,又或者是國君、貴族奢侈無度,人為地超過了這個極限,強行徵稅,搞得百姓只能賣田賣地,甚至就連把田地都賣了拿來交稅,最後以至於都無法養活自身的時候,那麼,這個國家可能也就離亡國不遠了。

因為……

到了那個時候,便總會有一個貴族,打著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名義,去推翻舊王朝。

而當他把舊王朝給推翻了以後,又會重新進入到新的迴圈。

這也就是,王朝為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就必然會滅亡的原因。

最後……

對比古今。

古時候,百姓一般沒有了土地,便只能是成為流民,然後數量一多了,就會爆發起義,就會引來王朝的更替。

再看今時,即便百姓手裡面已經沒有了土地,但是,透過給別人打工,也還是能夠獲得一份溫飽,這就是現如今,比古時要強的地方。

而如何才能讓百姓能夠打得上工?

有工可打?

李重以為……

鼓勵以及發展商業,無疑是最好的途徑。

這不單單給國家帶來稅收,讓一個王朝在稅賦這上面,能夠具備一定的彈性,與此同時,也能解決相當一部分百姓的溫飽。

並且……

透過對比這十幾年大唐的商稅收入。

李重只能說……

商稅是一種具備無限潛能的稅賦制度,你看,大唐如今的商稅每年都以幾乎是百分之十的速度在增長。

十年間,商稅的收入已經是十年前的至少兩倍。

而且……

李重覺得,這種增長肯定還會一直增加下去。

如果能以從田地裡的稅作為基本,再考慮不斷地去完善商業稅,那麼……

不管是遇到什麼天災人禍,大唐都有足夠的能力,也即是金錢,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當然!

前提是……

身為陛下的人絕對不能太過於奢侈。

否則……

你要是很奢侈,就算是再好的稅賦制度,也及不上你敗家來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