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上房揭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九章 上房揭瓦

脫下披風,李麗質很順手就接了過去。

不過早上的時候,她明明記得他都沒有穿披風出去,更不知道他有這件披風。

雖說如今才是深秋,但是一早一晚還是會降溫。

李幼睦不就是因為這樣才生的病。

當然,李麗質現在可不知道這些。

李重的臉上露出了微笑,把她攬了過來,坐下,擁在懷裡。

“你信不信,我說了,你心裡就會覺得不舒服?”

“什麼意思?”

李麗質便道。

李重:“我回去看了看姬妾,然後有一個兒子恰好染上了風寒,生病了。所以就晚回來了些。”

然後就只見她的眉頭微蹙,立刻說道:“那你為什麼不早點派人回來說?”

“?”

李重歪了歪頭,不是很理解。

“既然他是你兒子,那就是我兒子,你怎麼不早點說,這樣我也可以去探望了。”

她似乎很理所當然地這樣說道。

不過李重卻從她的背後看到一個人——長孫皇后。

以長孫皇后的為人,李重不相信長孫皇后在婚前沒有跟她說過什麼。

所以……

她說的這些話,大機率只不過是她母后教給她的罷了。李重便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道:“他可不是你兒子。以後……我們會生出我們自己的兒子。生五個!”

說完,然後便饒有興致地看著她。

李麗質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只能是重複道:“駙馬在說什麼傻話,既然他是你兒子,那就是我兒子。”

“嗯!你說得都對!那以後,我們的兒子一出生了以後,他就會有四個疼他的兄長。然後一起教他上樹掏鳥窩,上房揭瓦,下河裡摸魚、抓泥鰍……”

李麗質忍不住可愛地皺起了鼻子,“你都在說些什麼。”

李重又想了想,然後嘶了一聲,道:“唉,話說那首歌是怎麼唱的來著?”

然後……

李重便給她唱了一首《捉泥鰍》。

聽得李麗質直皺眉,心想:“好歹也都是太子太師的兒子,居然去捉泥鰍。”

不過話說回來,泥鰍是什麼東西?

魚這個好理解。

宮中隔三差五都能吃得到。

可泥鰍她沒見過。

“泥鰍是什麼?”

之後李麗質便問道。

只能說話題聊岔了,不過……慢慢來吧!

第二天。

李重照常在科學院當值,李麗質也是去探望了李幼睦。

具體的過程,李重也不太清楚,不過反正晚上李重回去的時候,兩邊都挺高興的。

李重也覺得,該是時候提出實行之前說過的李麗質四天,然後剩下的人一起分四天的方法。

之前一直都沒有實行,那是因為李重覺得,如果一開始就這樣,那李麗質肯定不跟他親近。

但現在她已經獨佔半年了,她心裡肯定就會內疚,一內疚,再把這個提出來,她就會好接受很多。

當然!

李重的終極目的,肯定還不是這樣。

他想把兩個坊的距離再拉近一點點。

打算把原來的李宅賣了,然後在貼著公主府的地方再買一個宅子,到時候直接打通隔擋的土牆,兩邊就可以連接起來。

如此一來,每天早晚的問候就變得輕便了,交流也會比往常要多。

將來要是有了兒子,幾個也可以一起玩了。

說起來……

今年他的兒子也都五六歲了。

這教育是個問題。

說是要把他們送到國子監吧,可人家國子監只收十四歲以上的學生,李重想了想,估計還得是自己教。

所以再過一年吧!

等他們再玩一年,就讓他們跟著自己去科學院當值。

他一邊當值,一邊教他們。

至於會不會被監察御史彈劾……反正,到時候讓李二包庇一下就好了。

馬周吃雞都不算肉,那他這當值的時間教兒子應該也不算教。

更別說……

他這是為了誰?

還不是為了給大唐培養棟樑之材。

李重找了個時間,進宮給李二這麼一說,李二自己也有一個兒子,而且是一樣的歲數。

只比李重的兒子大了不到半年,便道:“朕把晉王也放到你那,他們歲數都一樣,你正好可以一起教。”

李二這屬於是下命令了。

不過這樣也好。

因為這樣包庇起來,理由也就更充分了。

李重:“可晉王他住在宮裡,不方便。”

“可以讓他跟你一樣,住在公主府。”

李重撐著憑幾想了想,然後便道:“行吧!不過不是住在公主府,住李宅吧。我安排他跟我兒子一個屋子。”

李二:“……”

李重:“不然,我四個兒子說不定會孤立他。”

事情談妥了,接下來就是等明年了。

對了!

李重還要向李二申請更好的鋼鐵。

之後李重便又道:“科學院需要更好品質的鐵,拿來做蒸汽機氣缸的各種零件。”

李二拿著書,看了一眼,又放下,“你這蒸汽機都做了好幾年了,怎麼還是看不到有什麼成果?”

李重便道:“我也想快點,可這東西急也沒用。科學院的工匠每天都推遲半個時辰回去了,他們也想儘早地做出來。問題是,條件不允許。”

“那就不能多做一些像之前腳踏繅車那樣的東西?”

李二又問道。

李重:“那些東西已經到頭了,已經找不到更好的了。與其關心這個,不如還是關心下下面的百姓,能不能每家每戶都有一臺腳踏繅車。腳踏繅車越多,就證明了大唐越富有。我覺得,如今大唐肯定還有很多地方不知道有這個東西。”

等到李重回去了以後,李二便命人組織工匠,所有在籍的工匠,都要學習怎麼製作腳踏繅車,與此同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各州縣,也以腳踏繅車的數量,來確定官員政績的好壞。

當然,會有一個基本標準,達到這個標準,就算及格。

雖說這種做法是過激了一點,但它的好處卻是,能快速地把腳踏繅車的技術給全天下推行開來。

而且,就連房玄齡都覺得這可行,認為這對大唐有利,那肯定是可行的。

只是以往歷朝歷代的人,他們都不太關心這些,房玄齡反倒是覺得,如果能多一些李重這樣的人,那就太好了。

李二盯著房玄齡,總感覺房玄齡這話……話裡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