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道宮繼承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生命論長短,能有幾個三年?(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四章 生命論長短,能有幾個三年?(二)

第四十四章生命論長短,能有幾個三年?(二)

棗樹枯榮,三個春秋。

楊父把童裝店轉到了京都,陪都那邊的店鋪都轉給了陳家。偶爾也會帶著老妻回去看看,陳家、西街、小人書店、楊克,所有與楊平安有關的東西,都值得二老留戀難忘。

兒童變成少年,少年長大成人。

陳小胖,哦,現在已經不能叫小胖了,人瘦下來倒顯得精神爽利,穿上縫製貼身的衣服,看起來也是貴介小公子一枚,相貌不俗,與姐姐陳靜雯很是相似。

全然看不出以前胖乎乎的樣子。

他管著小人書店,和西街的“少先隊一大隊”,經歷事多,也就顯得早熟了許多,做起事來一板一眼,頗見功底。

陳靜雯年齡大了些,倒更顯活潑了,不似以前小大人似的管這管那,讓幾個弟弟發怵。相比於弟弟陳明哲的沉默,陳靜雯每日忙著操辦她的“同好會”,愛說愛笑,開朗了許多。

十五成丁,楊克已到了可以獨立成家的年齡。

人說,十五而志於學;楊克也在孜孜不倦帝讀書,醫書。

百草堂孫老頭的孫子,孫仲平決定繼續讀高中,徹底放棄了繼承百草堂的打算和權利,立志要去往邊疆征討探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孫老頭不想百草堂沒了傳承,見楊克乖巧肯學就收做養孫,準備百年之後傳給他。原本也是帶了幾個徒弟,可惜見道宮醫館和部隊的待遇高,一個個的離開,沒人願意留下。

孫老頭也無所謂,走了就走了,再培養一個就是,反正自己還能活個十年,足夠了。收養義孫,倒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二是把百草堂的名號傳下去,百草堂開了數百年,起初也不姓孫,轉手了幾次才到了孫家手裡。

到了他這一代,已經落魄到只剩一間藥鋪了,但是不能斷了傳承。

雖然放出聲去會有大把的人排著隊願意接手,可那哪有自家人放心。

西街裡的變化就更大了一些。

當初的“童子隊”的成員,大部分三年小學畢業,跟著上了初中,這幾年陪都經濟更加繁榮,連帶著老百姓的生意也好起來,有了閒錢,就願意投到孩子身上,也算有個盼頭,若是被道宮的大人們看中或者學有所成,說不定還能更進一步呢。

大壯、狗蛋、二丫、鐵錘、肥肥,這幾個最初的班底,依然在做著他們的中隊長或者小隊長。

道宮底下的人牽手學校成立了學生會和少先隊,尤其是少先隊,學校許以各種好處,名額有限,於是童子隊順理成章地完成了全員改編變成了“少先隊員”。

很奇怪是不是,也有表示反對的,比如二丫和鐵錘,理由是平安沒同意。

向道及時地完成了一名老師應該做的勸說工作,過家家似地。

這讓向道很痛苦,又無可奈何,能咋辦,從道宮長老院發出的命令,他能怎麼辦,他也很絕望啊。

不過,習慣的可怕就在於,只要你一開始去做了,並因為各種原因繼續做下去,你就會莫名地接受它的存在。

於是晨晚必做功課,並不做全,三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完事。剩下的時間就努力修行,練氣,習武。

向道原本學的是道門養氣功夫,向梅溪求了一套殺伐功夫,苦練不休,三年下來也算是入了門徑,只是欲求速成傷了身體,每月的津貼倒有大半用於買藥草肉食補貼身體元氣了。

這貨到底還是沒有死心,想著能去邊疆,最不濟調到地方做個小官小吏的也行啊。

若非是楊平安忽然出事,緣分也許會越結越深,但是一別三年,諸事因他而起,卻沒有因他而變。

再相見時,也不知道有多少因緣會斷,多少生疏能重連。

一個月時間,楊父楊母又去夜探了三次,眼見楊平安的氣色一次比一次好,二老心情也舒暢了點,心情好就能多用點飯食,吃好了才能養好身體。

所以,臨近年底,二老的氣色也好看些了。

楊母琢磨著待到平安醒來,可以換件新衣服去去晦氣,就扯了布準備自己做,可是視力壞的厲害,操勞起來已是十分艱難,念子心切,也就堅持著。

楊父看在眼力痛在心裡,建議去自己童裝店拿,被老妻軟軟弱弱地拒絕,“我兒醒了,自然要穿我親手縫製的衣服才行……”

六歲和九歲差多少,十公分的身高,十幾斤的體重?

三年不進飲食,偶爾喂些水,全靠人參靈芝等寶藥和長老們傳功吊命,楊平安身體養分流失的很厲害。

抱著輕飄飄的,三十斤不到的樣子,身體瘦的脫了型,但在這個時代,這已經是養護最好的程度,換個人,早就夭折,墳頭草都不止三尺高。

過了臘八,各地大員們陸續進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講道時間。長老院外緊內緊,楊平安所在靜室日日有大宗師在看護,說是講道之時會醒,但要是一不小心提前了呢,這種事誰說的準。

所有人都在等一個結果。

千等萬等,講道日再一次到來。

感受多少次依舊震撼人心,向道站在房間裡,遙望道宮方向。放了假他又回到京都,仍舊是廣成的府邸,也沒得別處去。

三年苦修,他已到了“滿倉”境,氣息圓滿,周天運轉。

若是按照舊時的功法,就是一直積累下去,經年累月積累一身渾厚的內息或者說法力,到了一定境界程度再無寸進,誰也說不準是什麼時候,若是悟了,就是宗師,這時候身體會得到洗禮蛻變,功力能夠再次積累;再往上,就是大宗師。

能不能悟道,全靠機緣,不然功力在深厚也免不了冢中枯骨的結局。

而根據三界法,到了“滿倉”境,就可以開闢一界。當然也可以選擇繼續積累功力法力,據說會增大進階的成功率。

但是道宮目前也沒有這樣的官方說法,研究院修行部多年研究,也沒研究個子醜寅卯來。

人體大寶,秘密眾多,沒人說的清楚明白。根據以前的理論,身體奇經八脈,任督玄關,三百六十五個大的關竅,一萬萬兩千九百六十萬周身**隱穴。修行功法不同,功行路線不同,所需要煉化的竅穴也就不同。

大周天,小周天的,何止百十種方式;所以目前道宮的高手們都是以前的功法轉修三界法後,進階來的,大家修行不同,經驗再多,也終究沒總結出個普適性的規則。

研究院修行部進階科的研究員們也很是頭疼,一再上書長老院和管理層要求統一修行功法,被嚴詞打了回來。統一修行功法,百害而無一益,只會讓修行界日漸凋零,百花齊放才是正道。

然後再下一封通報斥責,反正捱罵的還是底下辦事的,作為修行部的負責人的大長老們是不會理會這些小事的。

開闢第一界,向道有兩個選擇,丹田下界“幽冥”,膻中中界“人世間”,修行道門養氣功夫的多是先開“幽冥”界,武道功夫的是“人世間”。

至於“天宮”就不要想了,那是宗師們的修行,沒有一定的精神修養境界,膽敢碰最為脆弱和神秘的腦域,分分鐘讓你走火入魔,癱瘓癲癇變痴呆。

向道決定再精修一年法力,著重放在武道功法上,尋常時候感應感應虛界,看看明年情況再做出選擇。

雖然開“人世間”可能性不大,就當打基礎了。

根據三界法修行秘要,修行到了道門滿倉或者武者金身境時就可感應虛界,以丹田或者膻中穴為中心,感應周圍大穴,一個可以,三四個也不多,於開闢虛界並無太大影響,主要還是為了體會那種能夠存續法力和內息的空間感。

感覺到了,悟透了,就像拿根手指往窗戶紙一戳,或者是拿針往氣球上一戳,啪一聲,哎,進階了。

感覺不到位,硬懟也可以,懟進了還好說,懟不進去的話,不好意思,重傷什麼的那是必然的。

不然你看為什麼小說裡修行突破都要磕個藥丸大喊一聲“破”,然後各種牛逼的氣息翻湧,築基進金丹,金丹升小孩。

破不了就各種吐血,世界法則不同,但修行還是沒什麼區別的。

遺憾的是這個世界並沒有什麼吃了就能功力大進的藥丸,最多煮點湯藥泡澡活血化瘀,吃個藥丸補充補充生命力(吊命)。

想補充增進法力,不好意思,沒有。

大宗師們都沒有能力找到,真有的話也少之又少,天材地寶級別的,哪輪得到芸芸眾生。

向道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閒話不提,向道看了半天,啥也看不到,也就感應感應,過過癮而已,這三天整個京都都被氣息籠罩,元氣流轉不宜修行,只能閒著。

向道怏怏帝回屋念幾遍清靜經,去去雜念才是正經。

天色漸暗,月出黃昏。

道宮長老院的酒長老居所的靜室,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正在室中桌前讀書,身側是一張床,床上厚厚的被子底下有一個童子。

童子面色蒼白,暗藏生氣,正是楊平安。

少年是管狐兒,這三日負責照看楊平安。不過也是做慣了的,尋常師傅酒道士也不是一直都在身邊陪著。

管狐兒雖然頑皮,但做起事來還是細緻盡心。

這三天酒道士住持講道大會,楊平安就被交與管狐兒還有他爹,酒長老護衛道兵宗師統領,管廊。

正讀著書,管狐兒忽然聽到細細的聲響,轉頭一看,床上幼童正睫毛顫動,似乎想要睜眼。

管狐兒心中一跳,書一丟跑出靜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