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道宮繼承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你願或不願,世界都在變(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你願或不願,世界都在變(四)

道宮歷前98年,十二月三十日晚,楚江,貨船上。

這是楊平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次喝酒,清冽醇香,沒有蒸餾酒的烈,入口入喉,卻多了種繞樑三日般的餘韻。

度數不高,但是後勁足。

明天就是新年,貨船的管事決定在船上慶祝一下,船上的人員都能分到一點杯中物。至於楊平的,那是管事特意送的佳釀,據說一小罈子要賣十幾兩銀子。

上船這些天,度過了開始幾天的新鮮期,生活就開始變得無聊了。楊平不是個有架子的,也不管在別人眼中自己有著什麼樣的身份,在船上走到哪學到哪。

幫這個收拾帆布,幫那個纏纏纜繩,逢到風雨天還會幫著加固貨物,天晴了幫忙刷甲板。楊平力氣大,學東西也快,十幾天下來上到管事船長,下到底下的學徒船工,就沒有一個不喜歡他的。

一小壇好酒下肚,管事連稱海量,還道他功力深厚,佩服佩服。哪知道楊平體質特殊,而且以前喝慣了高度酒,這點度數一時放不倒他。

不過酒不醉人自醉,惆悵之心大起的楊平,玩起了迎風而立,對月長吟的把戲。好吧,這貨確實也有點酒勁上頭了。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楊平學不來古人的吟詠風騷,但抑揚頓挫,聲聲入耳,字字入心,壯懷之氣迎面而來。其他的不說,詩仙太白特有的豪邁大氣,中國古代詩史上,只此一家,所以會背幾首又何足掛齒。

管事是個會玩的,楊平語畢,他就接上了,用一種楊平聽不太懂的語調,高聲吟誦,籲兮嘆兮,反覆三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後船員們又接上,用同樣的語調唱了三遍,聲傳曠野,引得兩岸猿聲不住,禽鳥高飛,時有虎嘯狼嚎,一路不息。

小五小九貪嘴,硬要嘗兩口酒釀,這會兒醉了回屋睡去,林伢子和阿芒在一旁照看。王崇與狼叔盤膝坐在楊平身後,各自拿著酒壺一口一口地喝著,只是酒有些渾,顯然沒有楊平的好。

狼叔略顯粗獷的面容在清冷的月下,也變得柔和了,看著有些憂鬱。

“若是山裡,今天也應該是祭祀的日子。寨子裡點上篝火,頭領和巫師獻上獵物,向大山祈禱來年能到打更多的獵物,部落延續……”

楊平心下慼慼,卻沒有接話,而是又念了一首詩,“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然後是管事,再然後是船工。

唱完就是哈哈大笑,稍稍排解了新年之夜未能返家的惆悵心情。

船上的都是楚國人,之前到中山國送貨,交接出了問題,這才回來晚了,導致現在仍在路上。聽到楊平吟詩,還是自己家鄉,好感度又是大增。

尋常船工不太懂,管事還是聽懂得詩的好壞的,雖然格式韻律十分奇怪,但那些不過是無關緊要之處。

當下走到船頭,微微施禮道,“先生真是大才!”

#######

道宮歷二十七年冬,陪都。

幼院的事情忙完,楊平安照例把精力放在了童子隊上。

他透過精心研究後的“精神綱領”也新鮮出爐了:

親近友善,團結同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考慮到再過一個月就能放假開心地玩,他要把事情全部提前解決掉。

陳小胖對此沒有任何異議,這兩句話裡有一半是他想的。

然後,就是童子隊隊規了。楊平安直接照搬了某些東西,改造一下,湊了三條:

一、入我隊來,守我規矩;(摘自《道宮弟子須知》)

二、每個隊員有責任和義務守護童子隊……(此楊父訓話員工用語)

三、非經批准,隊員不可隨意加入其他組織……(摘自某商會契約)

餘先生說過,誘之以利是達成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時還要加強核心凝聚力,提高榮譽感,這些就是楊平安要做的事。

不過不著急。

書店新進了一些小人書,很有趣,楊平打算去買幾本看看。

小人書也是這兩年剛出現的東西,似乎還是京都文化宣傳教育部的專案。

前期發行就有《霸王傳》、《東遊記》等等,有些是改編的傳統故事,也有一些是新編的,像《霸王傳》這麼明顯的,一看就知道是以某個人為原型的著作。

楊平安原本並不知道這種書籍,又一次聽到自己兩個伴當爭論,詢問一下才曉得。

楊迅楊燁在楊家管吃管住,每個月還有十三四個銅幣的工錢,按理說怎麼也夠花了,畢竟兩個人都是慈幼院出身的孤兒,沒有其他開銷。

結果楊迅每次都是不到月底就花光,找楊燁借的多了,就被楊平安發現了。

“迅哥最近特別喜歡吃一種有點甜的糌粑糕,一回能吃好幾塊,就得花個十文錢。多吃幾回就不剩多少了,而且還要買連環書,所以不到月底工錢就花光……”

楊平安有點不可思議,糌粑糕他知道啊,那種有點甜有點黏牙的零食,完全看不出來這個略顯得壯碩的伴當竟然喜歡吃這個!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他對楊燁口中的小人書比較感興趣。

到了兩個班當的房間一看,一個不大的書架北放的滿滿當當,全是各種書籍,算一算,估計兩人沒個月的工錢有一大半要用在買書上吧。

“我買連環書可不是為了我自己看才買的,楊燁不是也看了我買的書麼?”楊迅臉上實在掛不住,強顏爭辯。

“我買的也給你看了,你自己不願看而已。”同伴無情揭穿和補刀,“你也就處於看看連環書的水準了!”

不管怎麼說,又多了一件好玩的事情不是,不比那些厚厚的之乎者也,也不是枯澀無聊的史書,小人書用講故事的方式編輯印發,讀起來顯然更有趣。

聽說,京都那邊已經出了一本《清平傳·序》,不知道陪都這邊是不是也有了,先去書店看看再說。

…………

梅家,靜室。

“大人,這是這幾天的資料。”向道恭謹地遞過檔案袋。

這幾天,除了上課,就是修行,剩下的時間就都放在楊平安身上了,前兩天的興奮過去,一些不該有的情緒和想法漫上心頭。

梅溪隱隱察覺,但並沒有說什麼,他能理解,但具體如何處置,他不會多話。

畢竟當初招人,就顯得很是倉促和隨意,出問題也是正常。

交接完材料,又談些瑣事,向道才請教修行問題。

兩人修行不同,梅溪是武道宗師,而向道不過未至滿倉的小修士,殊途同歸,某些勁力法力運用上還是共通的。

“在道宮之前,傳統的修行方法是感應納氣,然後就是苦修,打通竅穴形成周天,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築基。這個階段就可以在丹田不停地積累法力,武道修行就是內息內勁。”

“打磨法力是一個很持久的過程。以前需要不停地用法力滋潤經脈竅穴,直至手腳,一些拳掌功夫和輕功就是這麼個練法。”

“但是這樣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梅溪看著向道。

“哦,這個道師曾經講過,這叫偏科。單一的修行並不能達到全身的錘鍊效果,或者說由點及面,效果很低。”

“對,但是三界法不同,築基之後,就是滿倉境,你現在就在這兩者中間,體內周天已成,但卻無法充盈全身。一個同樣境界的武者,到了這時候就要時常鼓動全身氣血,達到能調動所有力量的程度才行。”

“而你,則是不斷地搬運法力,保證自己能夠瞬間調動全身法力才行。人身經絡都是有承受能力的,法力執行過度就會受傷。那麼什麼才算是氣息充盈周身呢?”

向道若有所思,這些內容都是道師講過的,但未必理解,再拿出來討論,又是一番感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不錯,周天連綿,氣息長存之時,你就步入滿倉之境了。打個比方,你的法力是一段繩子,什麼時候這段繩子能在你修習的周天裡,頭連尾繞一圈且持續不斷不停旋轉,你的火候就到了。”

呃,這比喻真是形象。

也就是說,不僅需要足夠的法力,還要有足夠的控制力啊。

“為什麼之前上學的時候道師沒有講過這個?莫非是梅主任你的個人體悟?”

“喔,不是,這是研究院修行部新的研究專案,道宮宗師都有通知到,讓我們配合做實驗來著。不過,我感覺這個專案方向應該是對的。”

向道不語,您前幾天還在說修行部的都是蠹蟲呢。

而且,就這還沒被證實的東西,你也好意思拿出來給我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