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道宮繼承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七一章 要不,先來個三十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七一章 要不,先來個三十年?

曾經有位聖賢說:“天子之德,感天地、動八方。是以功合神者稱皇,德合天地稱帝,義合者稱王。”

王、皇、帝、君,無論哪一種,這些位子自從出現之後,坐在上面的人,幾乎沒有自願下來的,基本上是生在此,死在此。

至於怎麼死,就不好說了,老死病死的佔一部分這些是最幸運的,比較倒黴的是被人弄死在崗位上,行刑者可以是平時跪在塵埃之中的賤奴,也可以是揮兵百萬的大將,還有個別的是死在刺客手裡。最最倒黴的就是那些被自己兒子兄弟,甚至其他一些外戚什麼的給奪了權後賜死的上位者。

無論哪一種,死之後少不得還要被冠上昏聵荒淫不務正業等等壞名聲,留下千古罵名。

禪讓這種事,從來只存在於後人的美化之中(如: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又如: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

凡人皇帝君王的壽命短暫,區區幾十年,以一個朝代甚至文明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實在是短的猶如一瞬,讓山石來不及變成沙土,小小村莊來不及聚集成城鎮。

若是論及在位登基時間,那就更短了。

道宮成立之前,大宗師們就提到過一個問題:是不是要設帝位?

畢竟,數千年以來,中原王朝第一次實現大一統,即便統一的過程很獨特。因為主導統一戰爭的並不是一個王朝,雖然剛開始時是。

道宮的前身是以清平為首的半宗教信仰,靠著幾十年遊歷講學傳教聚集人心,之後經歷數十年戰爭,大宗師們合縱連橫,最後為了求道,放棄家國理念,成立了以大宗師長老院為領導核心的地上道國。

所以,帝位的提議被直接否決了,道宮以道門之名,行統治之實。清平道長曾言明道宮建立初衷:廣傳我法,教化眾生,求真務實,共建天國。

轉一圈,最終還要落在開拓道途上。

否決設立帝位後,就是設長老院,以宮主為首,諸大宗師內部會議,下面分軍、政、教三大類,採用以道門治理教化天下的方式。

道宮的歸道宮,既獨立執行又交雜於地方治理,軍隊屬於道宮,官員無論出身,必須入教,或者說,只有道門弟子才可以為官。

楊平安仍然記得,當初酒道人說過一句話:由我們的道宮才是道宮。

治理天下的權利歸於道宮,道宮權利歸於長老院大宗師,長老院以宮主為首,可宮主不可能坐一輩子,這是不允許的。

大宗師們不允許。

可是,做多少年合適呢?不知道,這個得看效果,看情況,目前來說,還不能確定。

所以當一塵道長提出宮主的任期問題時,其他人不是看天(房頂)就是看地,或是故作沉吟,或者閉目冥思。

清平當年與其他人一起做過推演,討論宮主的任期和人選問題,當時就提了兩個最基本的條件:首先,必須是大宗師,其次,上位之人必須要有所作為。

或許長老院裡沒有什麼利益爭端,這些老家夥們也沒什麼後宮之類,什麼勾心鬥角之類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但擱不住底下的人會拉幫結派樹立場,權錢利祿動人心,大宗師們也不是全知全能,時間久了,總會有權利爭奪,也總會有人做點老百姓不怎麼喜聞樂見的事情。

即便道宮有專門的監督體系,也擋不住敗類和渣滓的出現。

理由眾多,不管是不是有牽扯,都指向一個結論,宮主是輪流做的。

凡俗事物耽誤時間,影響修行,所以對於大宗師們來說,這個位置如同雞肋,不,還不如雞肋,因為棄之不可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求道無用。

楊平安坐在蒲團上,左看看右看看,時不時跟一塵道長對視一眼,各自好笑。

不過,他才不會說話,這個時候,傻子才多嘴。

“諸位同道,可有什麼意見?”

簡中行一笑,“酒長老跟隨清平道長,深得清平道長真傳,想必可以一展心中所學。”

酒道人神色平淡,眼神低垂,“羋雄長老當年乃是一國大祭司,經驗豐富,更合適一些吧。”

“本座可算不上經驗豐富,還是贏烈長老更擅長些吧,畢竟也算有一半的王室血脈,於俗務處理上自然得心應手。”

楊平安:“……”又一次見到大宗師們沒節操地推諉,還是讓人無話可說啊,不過身為看熱鬧的,只要緊緊閉住嘴巴就好。

一塵輕哼一聲,發出震懾之聲,止住爭端,皺著眉頭道,“這裡不是給諸位打太極的地方,推來推去的也不嫌失了身份。”

“道宮歷十二年,老道接宮主之位,至今已有二十三載。即便是按當年所說,也該卸任了。”

簡中行掐著指頭算了半天,說道,“當年我等壽限不多,所以定了個大概範圍,可沒有想到今天,壽命延長如此之多。”

一塵道長直言,“藉口而已,何必多說?之前尚有諸位幫襯,宮主獨立於長老院之後,事務繁雜,而且還要調整制度,至少十年為期,老道的道途可是耽擱不了這麼長的時間。諸位道友是想看到老道我壽盡而終?”

幾人聽及如此,紛紛回答,“豈敢如此。”

到了這份上,再怎麼推諉也得表態了。

“不若,就定下宮主時限為三十載吧,”酒道人提議,“之前定下兩個五年計劃尚未結束,還需宮主坐鎮,而且諸多部門制度改革調整也需要宮主把握方向。”

廣成應和著說道,“此事初次商議,即便要定下時間,也不急於一時,待傳告天下,形成定製,也需要緩緩圖之。”

羋雄玩味地輕笑,“另外,誰來接任宮主,同樣需要好好考慮吧。”

一塵道長有些不耐,看看仍在裝傻的五位大宗師,也只能輕嘆,“二十年一代人,三十年兩代人,足以培養一批精英弟子出來,所以三十年倒也可行。”

“三十年積累,需要換血,道宮想要繼續發展,就要有新人。我們這些老家夥,總要一步步走到幕後去。所以,在新任宮主的人選上,我以宮主的名義提議,之後歷任宮主優先從有經驗的較年輕大宗師中選取。”

一塵道長轉頭看向酒道人,“酒長老,你意下如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