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勾心鬥角大清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勾心鬥角大清官

更新時間:2012-06-23

李鴻章聽到翁同龢話可誅心的論調,不由嘭嘭在地上連磕了幾個響頭,惶恐的說道:“老臣一片丹心向皇上,不敢存有絲毫保存實力之心啊,如果皇上覺得老臣有貳心,還請皇上准許老臣卸甲歸田,以表忠心。”

翁同龢雖然知道李鴻章這是以退為進,卻沒有什麼辦法,如今的淮軍只有他李鴻章控制得了,一旦李鴻章也撅蹄子不幹了,戰事只會越發變得糜爛。

果然,光緒正色安慰道:“愛卿忠心,日月可鑑,如今中日之戰正酣,正需要像卿這樣忠心耿耿之人盡力,唉!朕只是沒有料到我大清的軍隊竟然會連倭人都贏不了。”

光緒確實有些心灰意冷,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朝廷上上下下都抱著一種自負的心態,認為倭國,只是撮爾小國,不足為據。

當時的光緒也是雄心勃勃,期盼著能夠擊敗日本,一振國威。

只是,隨著中**隊的一敗再敗,他現在只希望能夠擊退倭人。

“難道我大清就再無可戰之將了嗎?”光緒黯然一聲長嘆。

另外一位軍機大臣孫毓文聽到光緒的感嘆,錚錚有聲的勸說道:“皇上不必過慮,劉大人和馮將軍正在來京師的途中,另外,劉銘傳老將軍也有一些意動了。”

孫毓文所說之馮將軍,指的是抗法名將馮子材,劉大人指的是湘軍名宿劉坤一,甲午戰爭之後,馮子材極力請求率領軍隊從兩廣出發,抗擊日軍。

不過當時由於戰事不算緊急,光緒也就沒有同意,畢竟誰也不知道法國佬會不會從越南過來趁火打劫。

現在日軍已經進入中國境內,光緒就不得不考慮他的請求了,只是,讓七老八十的老將再上戰場,他感到一陣心酸啊,大清國,從何時開始,已經變得暮氣重重了。

劉銘傳是銘軍創始人,淮軍老將,威望盛隆,如果此人肯再次出山,不說還會不會作戰,至少前線的眾將不會不服。

劉銘傳從臺灣巡撫的位子上下來之後,一直幽居在家頤養天年,他對於當年自己被解職一直耿耿於懷,甲午戰爭之後,朝廷以及李鴻章都有意讓他重新出山,不過他以自己抱病在身為由推了,顯然是在對朝廷表示冷落他這些年的不滿。

只是隨著日軍的腳步踏進國門,劉銘傳也終於松了口。

不過,日軍從花園口成功登陸,直接危險到旅順、大連以及整個遼東半島,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戰事緊急,此兩人就任都來不及了。

李鴻章對於光緒的顧慮心知肚明,上奏道:“皇上,臣認為可調遣東路軍四川提督宋慶馳援,入旅順節制諸軍,在此之前,前敵營務處總辦龔照璵可暫為節制。”

宋慶現如今是鴨綠江防線的統領,把宋慶調走,鴨綠江防線肯定要重新任命一人了。

李鴻章接著說道:“至於東路軍可由聶士成節制,聶士成指揮有度,可堪大任。”

光緒無奈的揉了揉眉頭,說道:“就按愛卿說的辦吧,孫卿,你退朝之後再催一催劉大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毓文鄭重其事的回道:“喳!”

光緒又看了看朝臣們一眼,接著說道:“眾卿家還有事啟奏否?”

朝臣們你看我,我看你,最後一起盯著腳下看螞蟻,就是沒有一人出聲。

翁同龢倒是想對戰爭發表一番看法,奈何他只會嘴上嚷嚷要堅持抗戰,但是對具體的作戰事宜,就只能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了,這也是方才李鴻章上奏任命兩員自己將領上位,他沒有出言反對的原因了。

“無事就退朝吧!”光緒一臉無奈的擺擺手道。

一幫朝臣一聽說要散朝了,尤其是那幫大清王爺們,那是一個兩個眼冒精光,想著待會去哪裡玩樂。

一走出太和殿的大門,軍機大臣翁同龢就冷笑著對李鴻章說道:“李大人,前線戰事糜爛,皇上對你的淮軍很是不滿,聽說朝廷要練新兵了。”

孫毓文言下之意就是,李鴻章,你丫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了。

李鴻章氣的鬍子一抖一抖,顫聲說道:“前線的將士浴血奮戰,翁大人卻在這裡冷言冷語,也不怕寒了前線將士的心。”

“浴血奮戰?”翁同龢冷哼一聲,接著說道:“老夫怎麼沒有看到,老夫得到的訊息卻是我軍將士潰不成軍。”

“兩軍作戰,互有勝負,倭人有備而來,我軍措手不及之下戰敗並非不可原諒。”李鴻章為自己軍隊找藉口道。

翁同龢一甩衣袖,轉身而走,臨走之前還冷聲說道:“老夫倒是要看看,你的軍隊何時能夠打勝仗。”

等到翁同龢離開之後,李鴻章才面顯慮色,戰爭是衡量軍隊的最好手段,中日戰爭進行到現在,他比誰都清楚,現如今的淮軍,已經早非往日他親自指揮的那支軍隊了。

盡人事,看天命吧。

李鴻章此時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時戰,一時求和,萬一遼東之戰再戰敗,蓋時也只有求和這條路了。

大高嶺,扼堵由鳳凰城通往遼陽之唯一通道,地勢險要,峰巒疊嶂,易守難攻。

中**隊從鳳凰城撤走之後,便駐防在此險要之地。

當東路軍統領宋慶接到朝廷電報之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

帥帳內,宋慶將代表指揮權的大印交給了聶士成。

銘軍將領劉盛休,盛軍將領呂本元,奉軍將領豐升阿等都是眼光灼熱的看著,那神情,顯然極為羨慕。

除此之外,劉盛休還有些憤憤然,想他手中的軍隊比起聶士成來說,只多不少,想不到宋慶走了之後,新的統領竟然是聶士成。

“功亭,東路軍就看你了。”宋慶握著聶士成的手,苦笑著說道。

大戰在即,朝廷卻蛇鼠兩端,竟然從前線抽調軍隊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讓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聶士成鄭重的說道:“宋提督請放心,功亭必定不負所托。”

“唉,戰場之上,各自珍重了!”軍情緊急,宋慶一抱拳,就帶著兩名手下馬玉昆和宋得勝急急而走。

“諸位!我聶士成承蒙朝廷恩惠,暫任東路軍統領,希望諸位能與我齊心合力,共抗倭人。”聶士成雙眼掃過幾位將領,尤其是劉盛休,對虎山之戰中劉盛休的見死不救,他顯然是心存芥蒂了。

幾位將領無論心中如何作想,臉上都是帶著微笑回道:“那是自然。”

聶士成也不廢話,直接走到地圖前面,進行自己的第一次指揮。

“諸位,我們利用大高嶺天險抗擊日軍,從正面阻止日軍由東路進攻奉天。盛京將軍依克唐阿率部駐守賽馬集,從側面牽制鳳凰城日軍,支援我們大高嶺的正面防禦。”

說了一下己方局勢,聶士成繼續說道:“敵第一軍指揮官山縣有朋已經到達鳳凰城,諸位請看這裡,山縣有朋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他將軍隊分作兩路,一路是由倭人中將野津道貫率領的第五師團,他們從鳳凰城經遼陽,必然會過我大高嶺,不日將與我們交上手,老夫與第五師團在朝鮮戰場上交過手,深知倭人之兇悍,因此我等要做好艱苦作戰之準備。另外一路是由日中將桂太郎率領的第三師團,繞道岫巖、海城,出遼陽之西,此路敵軍由駐守在岫巖的聶桂林抵禦,不過聶桂林將寡兵少,老夫擬調遣一部軍隊前往支援。”

聶士成說完之後,眼睛往幾位將領身上轉了幾圈,然後才緩緩說道:“豐將軍,就由你部前往支援岫巖吧。”

豐升阿先是一愣,接著才不情願的說道:“謹遵聶帥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