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迴天津(求收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一章 迴天津(求收藏)

更新時間:2012-08-13

當日,光緒發電詢問劉坤一和王文韶再戰是否有把握。

次日,王文韶和劉坤一先後覆電給總理衙門。

軍機大臣孫毓汶搶先拆看,只見王文韶的回電內容大致是:“如提督宋慶、聶士成、魏季塵,總兵章高元、陳鳳棲等各路軍營聲氣聯絡,必可一戰,亦各有可用之將,究竟是否可靠,臣不能臆斷。事關全局安危,應請飭令軍機大臣、督辦軍務處、總理衙門通盤籌議,請旨定奪。臣與劉坤一昨在唐山商晤一切,意見大略相同。”

孫毓汶看到這裡,馬上持電報入紫禁城,在養心殿見了光緒,上奏言:“陛下,我說如何?王文韶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

王文韶的語氣雖然有些不確定,但是看樣子,他本人還是傾向於再戰,中國人向來不會將話說死。

但這樣,孫毓汶一解讀,就變了樣。

隨後,劉坤一的覆電也來了:“可以一戰,不過利鈍難逆睹。”

劉坤一的意思是能夠再戰,但是戰爭結果又有誰能夠事先猜中呢?

孫毓汶抓住後面那一句,對光緒又說道:“連劉坤一也非真有把握。”

尼瑪,這是戰爭,又不是過家家,誰敢拍胸脯保證自己一定能夠取勝,別人劉坤一都說了可以一戰,你怎麼就視而不見呢?

隨後王文韶又來急電,上奏言倭人艦隊炮轟大沽口,毀壞炮臺兩座,傷亡五百來人。

而北洋艦隊殘艦因為躲在港內,得以保全。

奕劻、多鐸、徐用儀、孫毓汶等中樞大臣看到此電報,更是害怕,愈發不同意光緒召回李鴻章。

等到晚上李鴻章的電報來了之後,恭親王、慶親王等人便驚喜有加,力主求和。

因為條約之上的賠款一下子減少了差不多一半,已經在他們心裡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而且倭人又在一些小枝節上稍作退讓,於是他們便直接無視割讓遼東以及臺灣了。

“陛下,以臣之見,此乃倭人最大之讓步,為免其後悔,臣認為應該電令李鴻章及時畫押,然後儘快交換合約。”孫毓汶一幅著急的樣子,似乎自己國家佔了多大便宜似的。

“是啊,陛下,戰則萬無把握,和則實有把握,臺灣,不毛之地,割之無礙,遼東之地,僅旅順、金州、復州等幾城池讓給倭人,大部尚在我國之手,亦無不可,待我國勵精圖治、整頓軍務之後,再收回來即可。”多鐸勸說道,他知道光緒心有不甘,便留個尾巴,說厲兵秣馬之後再圖大事。

奕劻誇大言辭,說再戰之後的可怕後果,道:“倭人已經佔了小半個山東,隨時能夠北上,倭人艦隊更是在天津外海域虎視眈眈,倭人已經放棄山東實佔之地,此乃不幸中的大幸,何必再多起戰事,蓋時淪直隸失守,喪失更多領土,則悔之晚矣。”

山東煙臺那是《中英天津條約》所規定的通商口岸。日本人不敢去惹英國人,所以不提割讓山東這話,奕劻往自己臉上貼金,說得倭人多仁慈、李鴻章等人經過了多大的努力似的。

光緒縱使心有不甘,但是這些中樞大臣都一力逼他求和,他也沒有了主意,光緒本身就不是一位雄才偉略之人,能夠乾綱獨斷。

奕劻等人見光緒不吭聲,知道他已經在心中同意了。

奕劻便繼續遊說道:“陛下,日方要嚴查西寬二郎刺殺一案,說是魏季塵與此事有牽連,以免倭人以此為藉口,致使事情又起變故,奴才認為得趕緊召回魏季塵,讓其離開遼東暫避風頭。”

光緒臉色陰沉了下來,不悅的說道:“魏季塵乃有功之臣,在遼東連戰連捷,方才為我們取得如此有利的形勢,莫非因為倭人的一句話,如今還要處罰他?朕做不到,朕如果做了,便是昏君一位,天下人悠悠之口,恐怕也會暗暗指責朕吧。”

奕劻急忙否認說道:“陛下,奴才的意思並非是要處罰魏季塵,陛下召回他來,對他未嘗不是一種保護,倭人肯定會讓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陛下關心他,可下旨先讓魏季塵榮歸故里,隨後展覲入朝,恩賞紫禁城騎馬,頒賜珍物,以示恩寵,等到合約已成,萬事已定,陛下想如何辦便如何辦。陛下如此愛護臣子,天下人必定交口稱讚。”

光緒有些擔憂的說道:“萬一倭人毀約,再犯遼東,少了魏季塵,何人能擋?”

恭親王心中訝然,暗想道:這魏季塵在陛下的心中竟然有如此大的地位。

不過他轉而想到魏季塵確實有一些力挽狂瀾的才能,也就釋然了。

只是如今遼東確實不適合一力主戰,且能夠隨時挑動倭人神經的魏季塵呆了,恭親王便附和道:“陛下,宋慶等人非泛泛之輩,倭人一有異動,魏季塵亦能夠隨時返回遼東,相信並無大礙。”

光緒聽到此話,稍微放心了一點,說道:“既然如此,朕就下旨魏季塵回天津候旨入京覲見,嗯,將敕賜的黃袍馬褂、雙眼花翎送往天津親交與他以示恩寵吧。”

這下連徐用儀、孫毓汶等中樞大臣都在心中暗暗嫉妒了,魏季塵這小子,還真是聖眷正隆,風光無限、前途無量啊。

光緒既然沒有召回李鴻章,中日兩國雙方代表便在春帆樓簽下了《馬關條約》。

條約的主要內容有四條:一是清政府承認朝鮮為**自主的國家;二是將盛京省南部、臺灣以及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日本;三是賠款8000萬兩,四是開放順天府等七處為商埠。

與歷史相比,還是改變了很多,除了賠款數量大大減少之外,割讓的遼東土地也少了一大半,原歷史是以遼河為界,現如今是以蓋平、析木城、大高嶺一線為界。

李鴻章簽了合約之後,自覺在日本再待下去是一種恥辱,中國代表亦是個個精神沮喪,情緒消沉,當天便乘輪船離開了日本。

日方代表則個個沾沾自喜,趾高氣昂。伊藤博文,陸奧宗光乘‘八重山’艦由馬關前往廣島,要向睦仁邀功去了。

列強各國得知馬關條約的內容,也是蠢蠢欲動,各位駐日公使更是頻頻往國內發電報,請示國內意見,一時間日本暗波湧動,各方勢力合縱連橫,準備干涉條約。

與此同時,身處遼東的魏季塵也接到了軍機處的電令,讓其即刻回天津等候光緒的召見、朝廷的賞賜。

前線都是一片譁然,明眼人知道這是朝廷下決心和談了,否則也不會將抗倭名將魏季塵調離遼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蓋平城外,宋慶領著眾將為魏季塵餞行。

魏季塵精神奕奕的騎在馬上,身邊是王懷慶等幾名親兵,魏季塵已經急讓李雲飛來這蓋平城,並將魏字軍之事一力託付之。

魏季塵相信,有李雲飛、王士珍、趙虎、猛子等人看著,加上宋慶的照顧,魏字軍不會出什麼大事。

他也就放心的準備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再說,回天津也好,正可以活動活動。

“大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此去經年,必有相見的一日。”魏季塵在馬上不好施禮,只有抱拳說道。

宋慶嘆了一口氣,接著意有所指的說道:“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子傑,京師不比遼東,京師局勢複雜,比起戰場更是兇惡萬倍,你當步步為營,小心翼翼。”

“小子曉得,多謝宋帥提醒。”魏季塵笑著說道。

宋慶旁邊的聶桂林卻是一臉羨慕,帶點嫉妒的說道:“魏帥此去天津,聽說皇上連黃馬褂都準備好了,唉,咋老聶怎麼沒有如此好事,還要在這遼東苦寒之地,也不知何時是個頭。”

魏季塵淡淡看了一眼聶桂林一眼,這個原先和自己作對,最後甘願自己驅使的將領,他代表的是絕大多數的清軍將領,有些怕死,會見風使舵。

“放心吧,朝廷少不了你的賞賜。”魏季塵淺淺一笑。

聶桂林正色道:“如若沒有魏帥,估計也沒有我聶桂林這一天,魏帥以後但有吩咐,儘管只會一聲。”

魏季塵知道,聶桂林這樣的人,也只會在一些小事上面幫一下自己,但是見他說得如此真情實意,也就對他點頭稍微示意了。

魏季塵最後看了一眼李雲飛和王士珍兩人,一切盡在不言中,該交代的也都交代過了。

王士珍的炮隊魏季塵是萬萬不會拆散的,當然宋慶後面併入來的炮隊那是沒有辦法,其他人的炮隊,魏季塵就算是賄賂也要把他們的炮隊留下來,這些都交給了王士珍辦理。

“宋帥,各位,保重,他日有緣再行相見。”魏季塵一拉韁繩,遠遠的看了一眼蓋平城。

一場戰爭下來,幾多兄弟逝去,幾多新面孔湧出來。

鄧大鵬、程不識、蕭和尚等人不幸身亡,聶採容歸家,張作霖的鏢局已經在海城開張,李雀兒也在京師八大胡同中開了一家青樓。

自己的魏字軍,也算是開枝散葉了吧,這遼東,我還會回來。

“駕!”魏季塵吆喝一聲,不再停留,向營口而去,爾後由陸路入山海關,回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