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六章 四方震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六章 四方震動

京師,軍機處,光緒在屋內來回不停的走動。

翁同龢、恭親王、奕劻等人也是一臉焦灼的坐著不動,這還是光緒好心,賜座給他們的,否則,等了一天一夜的他們早就吃不消了。

房內空氣凝重得讓人呼吸困難,眾人都是無心交談,眼光也是隨著光緒的腳步,無意識的擺動著。

光緒不光走著,還時而摸了摸下巴,時而搓了搓手,顯得很是局促不安。

“唉,怎麼還沒有訊息過來?難道失敗了,難道還沒有攻下來。”光緒又一次看了看毫無動靜的門口,不由出聲喃喃自語道。

自從昨天接到榮祿的電報,言定遼軍和北洋水師已經行動了之後,光緒就顯得很是焦躁,連夜就召集了軍機處的幾位大臣,親自等著訊息的到來。

定遼軍在出師之後,才將軍情稟報了榮祿和軍機處。

這一戰,可是牽動整個大清朝廷的心啊,光緒等人雖然決定了參戰,但是萬一這次襲擊失敗,說不定就會在朝野引起一片反對聲,從而使得事情又變得麻煩無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這一戰勝利的話,會給朝野帶來無盡的信心。

“陛下,這才過去一天而已,倭人又不是泥做的,即便定遼軍再精銳,也不可能在一天一夜之間收復威海衛啊。”翁同龢不由出聲寬慰光緒的心情。

不過,從翁同龢時而瞟向門口的眼神中,便知,他自己和光緒一樣,也是心甚急。

恭親王頷首道:“以本王的估計,收復威海衛,估計要花個兩、三天的時間,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了。”

三天的時間?

光緒無力的坐回御座上面,看到恭親王等人都是一臉憔悴的樣子,不由關切的說道:“是朕太過心急了,眾卿家不如先回去等著,等了一夜,也合該累了。”

那曾想,光緒的話一說完,眾王公大臣異口同聲的回道:“臣等不累。”

說完之後,眾人都是尷尬的相視幾眼,看來,大夥都是心急如焚,卻又不想表露出來啊。

咚咚咚…

門口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頓時便驚醒了房內的眾位王公大臣,他們無不伸長脖子,雙手扶著椅子,身子前傾,將眼光看向外面。

莫非有訊息傳來了?

片刻之後,只見李蓮英領著幾名小太監出現在門口。

眾人都是失望的暗中嘆了一口氣。

“陛下,王爺,奴才奉太后之命,帶來了一些御膳。”李蓮英細聲說道,他眼光老道,善於察色,見到眾人失望的表情,便明白了一切。

光緒有氣無力的說道:“朕還不餓,你就分給其他人吧。”

光緒不吃,其他人誰敢吃呢,眾大臣悄悄咽了咽口水,連連擺手,俱說自己也不餓。

李蓮英無奈的看向光緒。

光緒只好拿了一些食物塞進嘴裡,只覺得味同嚼蠟。

“陛下,既然還沒有訊息,奴才就退下了。”李蓮英也是前來打聽訊息的,此時也不得不失望而歸。

等到李蓮英走了之後,君臣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翁師,征討詔書準備好了嗎?”半響,還是光緒首先打破沉寂,出聲詢問翁同龢。

天朝講究的是師出有名,向倭人宣戰,自然要陳列出倭人的各項罪狀出來了。

翁同龢學通漢宋,文宗桐城,這些東西一般由他寫。

“回陛下的話,已經準備好了。”翁同龢連忙回道。

“要不,先將詔書宣告於全天下,與倭人宣戰?”光緒以不肯定的語氣看向眾位大臣。

恭親王不輕不重的說道:“陛下,還是等等吧,等到戰勝的訊息傳來,蓋時宣告也不遲,而且效果會好一些。”

光緒還待再說,門口陡的又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眾人這回學乖了,只是悄悄將眼光瞥向門口。

“陛下,陛下,大捷啊。”通報的官員人未到,聲卻先到,聲音中,帶著無比的歡喜。

“大捷!”光緒猛的從御案後面躥出來,以身體能承受之最快速度跑向大門。

“快,快,讓朕看一看。”跑至半途,光緒腳一軟,差點摔倒在地,蓋因他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了。

這次做出對日作戰的決定不可謂不大,是光緒親政以來,首次積極主動的對他國用兵,以往可都是迫不得已的反擊。

要是這次失敗了,朝廷將不知如何自處,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信心將喪失殆盡。

光緒的反應眾大臣可沒有看在眼中,因為他們和光緒一樣,都是站了起來,三步化作兩步,急急走向門口。

“陛下,來了,來了。”軍機處的官員知道眾位軍機大臣心甚急迫,跑進門之後,連汗也來不及擦,便將電報快速的遞給光緒。

眾王公大臣的眼光都隨著那份小小的電報轉移著,都忘了自己等人,方才還是信誓旦旦的說收復威海衛不止一天一夜。

因為是電報,上面的字不多,光緒當即大聲念了出來:“臣魏季塵不負皇恩,於今日收復威海衛,完全殲滅倭人之二千軍隊,自身傷亡一千多人。”

別人是生怕朝廷不知自己戰功一樣,拼死的往大了說,而魏季塵則是生怕朝廷知道自己的厲害,拼死了往小裡報。

其實,在北洋水師的配合之下,定遼軍總共只傷亡三百來人,這委實太過驚人了,因此,魏季塵略一思考之後,稍微改動了一下。

即便是這樣,光緒和眾軍機大臣也是欣喜若狂。

光緒手中拿著電報,嘴裡喃喃自語道:“魏季塵果真不負朕恩啊。”

“陛下,應將此戰報通報天下,以振奮我朝士氣。”翁同龢看著興奮得不知所以的光緒,連忙大聲建議道。

“嗯,准奏。”光緒一臉興奮的,毫不猶豫回道,同時下諭令道:“釋出詔書,向倭人宣戰,宣告甲午合約作廢,願我大清上下一心,收復甲午失去之土地。”

“喳!”

恭親王又興致勃勃的說道:“陛下,奴才還是親自去向太后報喜。”

光緒心情大好,一一答應。

“朝廷向倭國宣戰了!”幾乎是在一天之間,訊息便傳遍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全國上下。

引起了爆炸性的轟動。

初次聽到此訊息的人,幾乎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等到確實過後,大多有識之士是既擔憂又興奮。

擔憂的是朝廷能夠贏得了倭人,興奮的是朝廷終於強硬了一回。

還沒有等眾人從震驚中緩過神來,又一條爆炸性的訊息傳了過來。

威海衛被定遼軍收復了,中國贏得了首場勝利。

威海衛原本有兩千倭人,不過經過朝廷的宣傳,已經變成了六千多士兵,而定遼軍經過一場大戰,不費吹灰之力的便收復了回來。

一切的一切,由不得世人不相信了,各地學子都是議論紛紛,對魏季塵欽佩有加。

各大城市裡,賣報的小童都是盡力的吆喝,將此好消息傳遞給了民眾。

康有為等維新派愛國人士,聽聞訊息之後,也拋棄了成見,對朝廷的這一決定讚賞有加。

當然,無論何時,總少不了一些人要唱衰,不過他們的聲音馬上就淹沒在了民眾的稱讚聲中。

譚嗣同當天得知訊息後,便在《新視野》上面撰文為魏季塵鼓吹。

“偉哉,魏將軍!偉哉,定遼軍!

朝廷對倭宣戰,我定遼軍打響第一槍,一天一夜之間收復威海衛之失地。

威海衛,北洋水師的基地,國人心中的隱痛之地,就在定遼軍和北洋水師的聯合之下,一舉而收復,不但報了甲午之恥,也宣告了倭人的好日子到頭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妄自尊大的倭人,在定遼軍的鐵蹄之下,潰不成軍,定遼軍一戰定乾坤,魏將軍猶似閒庭散步。

相信狂妄的倭人得知訊息之後,必定心驚膽顫,後悔侵我中國。

我中華多豪傑,倭人妄圖染指中原。

甲午之戰時,國內一些卑躬屈膝之人,竟在魏字軍的節節勝利之下,與倭人談和,割讓臺灣,賠償鉅款。

當是時,九州為之同悲,天地為之失色,四萬萬同胞陷入憤懣之中。

如今,我定遼軍再起,在魏將軍的帶領之下,讓世人再一次看到倭人外強中乾的實質。

倭人,並非不可戰勝,並非力不可敵,我定遼軍就是倭人的剋星,魏將軍就是倭人心目中的死神。

梁啟超做少年中國說,言:惟盛氣也,故豪壯;惟豪壯也,故冒險;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魏將軍便是全國少年之代表。

倭人,一強盜爾,強盜者,見弱則欺,見強則躲,盜我臺灣,復謀我遼東。

如今,定遼軍用事實告訴他們,即便是風雨飄搖,中華依然是中華,不是像倭人這樣的宵小之輩能夠窺視。

威海衛既收復,臺灣還會遠嗎?

巍巍之中華,有魏將軍,有定遼軍,實則幸也。”

遼東的軍民被譚嗣同的這篇文章激得熱血沸騰,深感驕傲。

魏季塵在遼東的威望,一時間快速的增加。

中國對日本宣戰,日本公使被驅逐出中國,此訊息傳回日本外務省之後,陸奧宗光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等到接到威海衛被中國一舉收復之後,陸奧宗光這才把訊息稟報給了睦仁。

倭皇睦仁緊急召開大本營御前會議,商討中國參戰之事。

主要成員有:侍從武官長兼軍事內局長陸軍少將岡澤精、陸軍首席參謀陸軍中將川上操六,海軍首席參謀海軍中將中牟田倉之助,兵站總監川上中將,運輸通訊長官陸軍步兵上校寺內正毅、野戰監督長官陸軍監督長野田豁通、野戰衛生長官陸軍軍醫總監石黑忠德。

首相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陸軍大臣大山岩、海軍大臣西鄉從道,以及海軍軍務局長山本權兵衛等人。

睦仁坐在皇位上面,臉上不由自主的顯露出怒意來。

“陸奧君,先將支那人的表態說一說。”睦仁雙目圓睜,憤憤然說道。

大本營的成員被緊急召來,還不清楚到達發生了什麼事,不過看到睦仁這幅怒不可遏的樣子,估計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大事,一個個都正襟危坐,看向外務大臣陸奧宗光。

陸奧宗光重重地咽了一口唾液,方才艱難的開口道:“諸君,就在今天,支那人向我們宣戰了,支那定遼軍在魏季塵的率領之下,昨晚對威海衛進行偷襲,並且已經得手,帝國的兩千軍隊就這樣損失在了卑鄙的魏季塵手中。”

啊!

大本營的成員稍微露出驚愕的表情,如今與俄國交戰正酣,中國又插手進來,實在不是一件好事啊。

川上操六首先負荊請罪道:“陛下,這都是臣的失誤,臣萬萬沒有想到,軟弱的清廷,竟然有此膽量,插手進戰爭中來,在此之前,臣也接到了一些情報,言清廷的軍隊頻繁調到,臣都沒有放在心上,臣愧對陛下啊。”

川上操六現在悔得連腸子都青了,要是當時多注意一些,威海衛這塊飛地就不會失去了,可以作為反制中國的一個據點。

“愛卿不要太過自責,相信清廷是在俄國人的鼓動之下,忽然決定參戰的。”睦仁雖然心中惱火,但是還是出言安慰川上操六。

“川上君,當務之急就是大本營儘快制定出對支那人作戰的策略來。”伊藤博文輕聲說道。

中**隊雖然偷襲收復了威海衛,但是倭人在威海衛也才2千人,雖然,他們對中國並沒有多少重視,有的只是憤怒而已。

睦仁贊同道:“伊藤君說得甚是。”

川上操六連忙應道:“哈伊,參謀部會儘快制定,以我之見,清廷無外乎是圖謀臺灣,如今,帝國暫時騰不出手來,先期,在臺灣還是以防禦為主。”

倭人在臺灣有兩個師團的兵力,以川上操六看來,不必增派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