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五章 維新變法開始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五章 維新變法開始了

1896年9月18日,這一天,原本是極其平常的一天,但是,卻因為一件事而變不平常了。

這一天,光緒頒佈了由翁同穌起草的《定國是詔》,向全國宣佈改革變法是大清帝國的國策,是不允許反對的大政方針,要求王公大臣和各級官員必須貫徹執行,以加快改革變法的步伐。

其實維新變法早已經在進行中,從甲午戰敗之後,練新兵,允許辦報,開學堂,這一系列事情早就在做了。

而頒佈《定國是詔》,只是光緒在提高了皇帝的威信之後,開始向那些敢於阻攔和破壞改革變法的頑固派宣戰。

“用特明白宣示,嗣後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發憤為雄,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採西學之切於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專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襲其皮毛,毋競騰其口說,總期化無用為有用,以成通經濟變之才。”

一道霹雷從天而降,光緒皇帝重申“變法自強”是“國是”,是大清帝國治國的基本方針,各位王公大臣、封疆大吏和各級官員都必須貫徹執行,不允許再加阻撓,不允許再說三道四、橫加指責!

這就是《定國是詔》的意義,以前各位朝臣還要推三阻四,現在已經用法律明確規定了,誰敢推三阻四,就是和朕作對。

《定國是詔》一下。

舉國上下的維新志士欣喜若狂,九州為之激盪,梁啟超說:“蓋為四千年拔舊開新之大舉!一切維新,基於此詔,新政之行,開於此日。”

張之洞,劉坤一等封疆大吏則是謹慎的看著朝中的變化,暫時沒有任何的動靜。

年輕的光緒在紫禁城中躊躅滿志地規劃著他的宏偉藍圖,目光炯炯的展望著大清帝國的明天,試問這天底下,還有誰敢阻攔他的維新變法。

然而,偏偏有人就要和他最對,而且還是他無可奈何之人。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志大才疏的光緒不知道慈禧的嘴巴就像是一間公共廁所,說出的話就是廁所來來往往的人,永遠不會相同。

光緒只做了三天美夢,僅僅只過了三天的時間,榮祿、奕劻、剛毅等慈禧的心腹便指使甘願被當槍使的官員上書彈劾他的老師翁同穌,言翁同穌誤國無狀,結黨亂政,狂悖攬權,致使戶部貪汙成風。

於是,一道懿旨從坐在頤和園昆明湖旁涼亭裡觀賞荷花的慈禧手中頒出——

協辦大學士翁同龢,近來辦事,多未允協,以致眾論不服,屢經有人參奏。且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辭色,漸露攬權狂悖情狀,斷難勝樞機之任。本應查明究辦,予以重懲,姑念其在毓慶宮行走多年,不忍遽加發譴,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

晴天一個霹雷,光緒只覺得渾身發寒,戰慄變色,無可如何,驚魂萬里,涕淚千行,依之為左膀右臂的翁師就這樣灰溜溜的被趕出了京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翁同龢回家的同時,文廷式也開始遭受到攻擊,翁同龢的門生張謇同樣回家去經商。

一時間,在朝中說得上話的維新派人士,一個,兩個都這樣被慈禧給慢慢的整沒了。

這個時代,沒有幾個人屁股是乾淨的,成心要拿下你,可以有千萬種理由,雖然一個貪墨就能夠讓你灰溜溜的滾回家種花。

慈禧還有更狠的沒有出手,她要頒發諭旨:“賞加品級及補授滿漢侍郎以上各官,均著具折恭詣皇太后前謝恩,各省將軍都統督撫等官,亦著一體具折奏謝。”

慈禧這是要向全天下的官員宣佈,哀家牢牢的控制著二品以上官員的任命權,你們誰敢不聽哀家的話,那你們一輩子就休想向上升了。

光緒的身邊,剩餘的老臣他不信任,小臣光緒又最多只能提拔到三、四品,光緒的智囊沒有了,他只能整日看著各位臣子遞上來的摺子,然後由自己拿主意,覺得不錯就透過,覺得不行就放下,像這樣只憑一時之喜好,猶如小孩過家家般便決定了國家大事。

只歡喜了三天的光緒,不得不開始與慈禧正面交鋒起來。頓時使得光緒與慈禧的矛盾激化和公開化起來,頓時使得改革派與反對改革的頑固派之間變得劍拔弩張,由門戶紛爭,演變為生死拼搏。

臺灣臺南,魏季塵已經接到了回師遼東的電報,並且得知了光緒頒佈《定國是詔》的訊息,大喜過望之下,當即便讓猛子從定遼軍中挑選出三千多士卒來,作為偏師,駐紮在臺灣,繼續剿倭事業。

莫德小公主,在與魏季塵纏綿幾日之後,終於戀戀不捨的就在前天已經帶著一干人馬,迴轉印度去了,她準備回到英國之後申請胸罩等物的專利權,並且開辦一個專門的內衣公司。

陳阿芳、周學熙、唐廷值等人,則和一些英國人,前往夏威夷,準備籌辦石油公司,展開圈地運動。

魏季塵從系統中購買了一大批的機器,交給手下幾名經商人員,開始在臺灣與洋人進行商戰,那些洋人尚未知道大難臨頭,還在回味著莫德所帶來的一切。

9月21日,魏季塵踏上了歸往旅順的軍艦,當真是,來也匆匆,卻也匆匆。

魏季塵如今在遼東的名聲,早已經蓋過了國內的其他任何人,除了他有收復臺灣之功外,還因為,今年遼東百姓都過了一個大豐收之年。

民以食為天,誰對老百姓好,老百姓都會惦記在心中。

原本遼東百姓對種植小麥都是忐忑不安,要不是定遼政府向百姓保證,如果欠收會補償,並且半強迫,半自願的讓民眾種植小麥的話,估計沒有幾個人敢種植這玩意。

但是,到今年七月中旬收穫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遼東百姓都被驚呆了,看著沉甸甸,黃橙橙的小麥,他們就算不用稱,也知道,這種出來的不是小麥,而是寶貝啊。

從來沒有聽說有地方的小麥能夠有這麼大的產量,達到了畝產1000多公斤,當真是聞所未聞,天下之奇聞。

因此,遼東的民眾除了歡天喜地之外,都在心中暗暗感激魏季塵,這次,要不是他費盡心思找來麥種,並且勸服大家種植,不知這個冬天,又要餓死多少人。

魏氏種子公司是聲名遠播,這回,根本就不用魏季塵再施展任何手段,眾百姓都一個勁的從魏氏種子公司購買大豆,玉米等其他農作物的種子。

如果要說光緒一道聖諭震驚中國官場士林諸大臣官員的話,那麼遼東的大豐收經過交口相傳,開始在民眾之間流傳,一些其他地方的百姓聽到此事之後,大部分都是將信將疑,不過也有不少的人衝著魏季塵的名頭,以及試試看的心情,開始從魏氏種子公司購買起各種農作物的種子來。

魏氏種子公司此時根本就不用宣傳,因為需求量實在太大了,供不應求。

魏季塵的種子,由遼東開始,慢慢向東三省,以及其他各省蔓延開來,必將開枝散葉,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