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火線穿越主任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 火線穿越主任務

更新時間:2012-06-19

鬼子軍曹又在各牢房外面巡視了一遍,發現有躺著不動的俘虜便讓人進去檢視,死了的話就拖出去。

魏季塵來不及感嘆別人的命運,他不是嬌生慣養之輩,領了一碗清淡如水、散發著惡臭的早膳,一飲而盡,接著在兩名手下的攙扶下,又回到牆根處。

虎子雙手緊緊握著拳頭,然後狠狠用力往牆角一砸,憤懣不已的說道:“娘的,早知道在戰場上死了算了,來到這裡還要受盡倭人的羞辱。”

平心而論,魏季塵所呆之聶士成部,絕對為清軍之精銳,將熊熊一窩,兵熊熊一個,老將聶士成能征善戰,手下兵卒是少有的幾隻敢於正面與倭人交鋒之軍隊,並且能夠拼個不相上下。

從朝鮮打到國內,這支軍隊好幾次都讓倭人吃盡了苦頭。

奈何獨木難支,大清軍隊大多腐朽不堪,不少軍士都有吸食鴉片的惡習,大清上層的戰和不定,朝廷的短視以及整個軍隊系統的雜亂無章,李鴻章的私兵部隊淮軍可以說是弊病無數,又怎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只能一敗再敗了。

魏季塵一直在打量著周圍的士卒,從衣著和眾人的交談中得知,僅在這間小小的牢房當中,五十幾名士卒就有來自毅軍的,有來自奉軍的,有來自盛軍的,當然,也有和魏季塵一樣,來自聶士成功字十營的蘆臺諸練軍,反正就是雜亂不堪。

淮軍自成立起,便帶著濃厚的私人色彩,將領就是士兵的主心骨,一但將領被擒,或將領身亡,整隻軍隊被拆散或崩潰那是指日可待,編制更為落後的是,淮軍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一營五百來人,營官為一營之長,營以上就是統領了,每個統領轄軍少則數營,多則十數營。

淮軍沒有更大的編制,作戰是一般由各個統領指揮數量不等的營參戰。各統領之間是平等的關係,互不統屬。而這些營一般都是由統領親自募集,訓練的。與統領本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是統領或者由統領指定的親信,部隊就往往拒絕服從命令,甚至鼓譟譁變。

中級軍官完全斷層,原先只指揮過五百來人小部隊的營官,一旦提拔為統領,卻要硬著頭皮指揮上千的軍隊,鎮壓一下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還行,而後久未作戰,統領都是排資論輩提拔起來的營官,遭遇起外**隊來,那就生死由命成敗在天了。

當然,不排除存在一部分天才,指揮起大部隊來如使臂指,但是,大多數人不是天才,像葉志超、劉盛休之流,不但貪生怕死,還昏庸無能,不知錯過了多少次殲滅倭人的機會。

要說槍支彈藥,這淮軍的槍械非但不比倭人落後,反而比倭人要先進許多,甲午戰爭前夕,淮軍部分軍隊裝備了更為先進的後膛連發槍,主要槍種有奧地利的曼利夏、德國的新毛瑟和中國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槍等,如趙懷業部即“皆系一色快槍”。

在平壤戰役中,據日方記載,清軍使用了七連發槍和十三連發槍,這樣一支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武器武裝起來的軍隊卻被倭人打了個七零八落,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了。

魏季塵靠在牆角不動,又進入了系統,還有很多東西,他都沒有弄清楚,趁著現在有點時間,多看看,說不定對逃出這監獄有幫助。

一進入系統,魏季塵首先便發現他的體力從30/88增加到了34/88,看來是方才那碗稀粥的功勞了,30,34是指他現在的體力情況,而88則表示他正常情況下的體力值。

其他各項也稍微增加了那麼一兩點,不過,這些都與大局無關。

魏季塵直接進入方才來不及檢視的大專案:任務系統當中。

當看到介面上面的介紹時,魏季塵精神不由為之一振,因為他看到了功勳值。

主任務:火線穿越——帶領至少十名俘虜逃出生天,與清軍大部隊匯合。

任務失敗:宿主死亡。

任務完成:獎勵1000功勳值。

任務完成下面還有個完成度,完成度為百分之十時,獎勵100功勳值。百分之二十,為200.

魏季塵稍微一想,便明白過來了,所謂的完成度為百分之十,指的是他只救了一名俘虜。

如果超過十名俘虜呢,魏季塵心下想道,軍事輔助系統還真是厲害,魏季塵一想到這裡,介面上面馬上給出了答案,每超過一人,在1000的功勳值上面增加5功勳值。

這軍事輔助系統還真是坑爹啊,損失一人,則損失100功勳值,增加一人,只增加5功勳值。

對任務失敗,宿主死亡,魏季塵倒是沒有其他想法,逃不出倭人的控制,肯定是難逃一死了。

魏季塵將系統翻了一個遍,也沒有發現任何一項對他現在的處境有大的幫助,看來這是系統對他的考驗,考驗的代價就是他的生命,在沒有系統的幫助下,看他能否完成第一次任務,要是完成了,說明他有使用系統的資格,如若完全不了,則說明他沒有這個資格了。

娘希匹的,不是說玩遊戲的時候,都有新手獎勵嗎?魏季塵憤憤不平的在心中罵道,不過沒有多久,他便平靜下來了。

自己這是怎麼了,軍事輔助系統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心中就已經想著怎麼從這裡逃出去了,難道現在有了這個系統,自己反而喪失了信心,失去了逃出去的動力,把一切都壓在這個什麼破系統上面了?

魏季塵開始捫心自問起來,最後發現自己著實著相了,從系統中帶著輔助兩字就可以看出,系統不是萬能的,最主要的還是看使用的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即便沒有系統的幫助,我魏季塵也一定能夠從這人間地獄中逃出生天,魏季塵在心中暗暗說道。

“大鵬、虎子,看看牢裡面還有多少人是我們功字十營的。”魏季塵身子捲縮著,忽然出聲說道。

垂頭喪氣的虎子聽到魏季塵的吩咐並未多想,而是應了一聲,鄧大鵬渾濁的老眼中卻閃過一道精光來。

“對了,雲飛人呢?怎麼沒看見他。”

魏季塵腦海中忽然閃現一名手下李雲飛來,李雲飛是副哨官,說簡單點,就是他的副官,雖長得秀氣,卻是一員智將,一直追隨在魏季塵的左右,幾人同時被俘,而且被略施手段被關押在了一起。

此時魏季塵沒看到他的蹤影,不由有些訝然,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說不定幾人計謀一番之後,能想到一個穩妥的法子逃脫倭人的牢籠。

虎子眼光漂浮不定,有些閃爍,不敢看魏季塵的眼睛,鄧大鵬則是一臉黯然的樣子。

“您昨兒個高燒未退,雲飛擔心,去見倭人的小隊長了。”鄧大鵬支支吾吾的說道。

倭人的小隊長?

魏季塵腦中立馬浮現出鬼子少尉池田關谷的樣子來。

池田關谷是這處俘虜營的倭人小頭目,長著一雙鼓脹的蛤蟆眼,滿臉橫肉,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頭上沒毛,天然的禿頭。

此人不但變態殘忍,肆意虐待俘虜,而且還有龍陽之癖,早就看上了細皮嫩肉的李雲飛,不過李雲飛抵死不從,池田關谷也認為有的是時間慢慢玩,並未逼迫過盛。

魏季塵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了,李雲飛定是看到自己發燒生命垂危,前去以身換藥,一想到李雲飛為了自己竟送羊入虎口,魏季塵原本早就平靜的心情也起了波瀾,從社會的最底層慢慢爬上來,大多時間生活在爾虞我詐之中的魏季塵,早就嚐盡了世間冷暖百態,心也練得堅硬無比。

雖然可以將李雲飛獻身的原因當做是為了就這具身體的前一任主人,不過這種久違的捨己為人之兄弟精神卻讓魏季塵的心感到了一陣溫暖,隨之而來的是責任感,無論如何,君若已死,必為君復仇,君若未死,定將君帶出這人間地獄。

虎子見魏季塵冷著臉,默不作聲,不由出聲道:“秀才哥,一定要為雲飛哥報仇!”

“我會的!”魏季塵淡淡的回道。

魏季塵大腦開始快速運轉起來,想從這裡逃出去,又是談何容易,梳理過一遍記憶之後,魏季塵知道此地是九連城的牢獄,倭人留下一個小隊的兵力看守這五百多人的俘虜,一旦牢房滿了,倭人就會將俘虜一股腦的運至後方。

不要認為倭人只有區區一個小隊八十來人的兵力,五百多餓的頭昏眼花,渾身無力的俘虜就是一群羊,而拿著武器看守的倭人就是一群虎,人數的優勢在現代兵器的壓制下,根本就不能當做什麼優勢。

想要逃出監獄,有幾個關鍵的地方,首先就是要出得了牢房,逃出了牢房之後便是監獄外面倭人的看守防線,倭人有士兵日夜來回巡邏,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監獄外面居高臨下的鬼子便會讓子彈不要命的射過來。

至於跑出了監獄,便是九連城,九連城早就被鬼子佔領了,不知城中駐有多少倭人,想要逃出此城,更是艱難無比,當然,魏季塵此時只想著逃出監獄,至於怎麼逃出城去,現在考慮未免為時過早。

在魏季塵絞盡腦汁的考量期間,虎子和鄧大鵬已經輕聲尋問好了這間牢房中各位兵士的出身了。

兩人迴轉過來,爬至魏季塵身邊。

“秀才,有十人是軍門手下,其中一人還是我們哨的士兵。”鄧大鵬放低身子,附在魏季塵耳邊說道。

魏季塵知道,鄧大鵬所說之軍門就是指聶士成了。

十名士兵是功字十營的,魏季塵欣慰之餘,又有些惱火,惱火的是功字十營之所以損失如此慘重,有這麼多俘虜,正像這具身體原主人的記憶中一樣,聶士成的部隊正面硬抗倭人,救援卻久未至,最終不得不撤退,卻被倭人抓住戰機,一舉圍殲了至少一個營的士兵,包括魏季塵這個倒黴蛋在內,虎耳山一役,總共被俘了一百來號人。

一百來人被分散關押在十幾間的牢房之中,每間牢房算下來少則四五人,多則十幾人了。

“魏哨,要把您的身份告訴他們嗎?”鄧大鵬接著問道。

魏季塵輕輕瞟了他一眼,看來著鄧大鵬倒是十分相信功字營中的兄弟。

魏季塵一張臉龐被炮火燻得黑裡透紅,不仔細觀看,即便是相識之人一時半會也識不得他。

將自己身子往牆角稍微向上依了依,魏季塵搖頭道:“時機未至,暫時不要相告,老鄧,你說兄弟們逃得出去嗎?”

在鄧大鵬面前,魏季塵倒是沒有掩飾自己想要逃跑的決心。

鄧大鵬輕輕瞥了一眼冷森的牢門,沮喪的說道:“我看懸著,唉,當時要不是彈盡糧絕,老子也不會放棄抵抗,大牛他們可都是戰死了。”

在東方的戰爭中,無論何種情況,投降都是為人所不恥的。

鄧大鵬說的是虎耳山之戰,看來他對於自己向倭人投降是耿耿於懷,魏季塵那哨人馬掩護大部隊撤退,最終沒有剩下幾個人馬,也不知小秀才是怎麼想的,讓餘下的人舉手投降了,估計心存著僥倖,希翼清軍能夠雄起,救回他去。

不過魏季塵知道,按照原來的歷史,這場戰爭註定是倭人是要狠狠羞辱一番清軍了,大清朝廷的臉面,同治中興的以來的沾沾自喜,自以為是,終於在這場戰爭中被倭人狠狠的踩在了腳下,從此之後,大清朝完全淪為列強宰割的羔羊,瓜分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