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大獨裁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國制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六十六章 國制之爭

由桂太郎傳遞來的訊息表明,日本政府已經在為戰爭做動員了,對此,魏季塵沒有任何意外,日本人如果坐視他一統中國,這才會讓人覺得奇怪。

如今,各省代表即將召開大會,軍政府當務之急就是給各省督撫壓力,讓他們在大會上,不會提出什麼比較離譜的條件來。

控制住沿海各港口,以及整個中國海域之後,相當於控制住了半個兵權。

想想後世就知道,後世各省軍閥所擁有軍隊的槍支彈藥大多是從外國進口過來的,控制住整個中國海域,就等於控制住了列強對華貿易,列強還想煽風點火,支援地方武裝,那就比較難了。

現如今,整個中國有的兵工廠並不多,就那麼寥寥幾個:湖廣兵工廠,金陵制造局,天津制造局、東三省兵工廠,還有一些其他的都是不成氣候的兵工廠,四個有兩個被魏季塵控制在手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限制軍火流通,各省就算有人,也沒有槍,想要造反就等著被鎮壓吧。

魏季塵點燃一支雪茄,閉上眼睛,坐在椅子上,靜靜的思考,全國大會,他準備在東三省被拿下的時候召開。

這樣,對外收回租界,收回海關主權,趕走列強在華武裝勢力;對內,不聽話的東三省被拿下,整個政治態勢對他來說,將是很好。

如今對外基本做完了,對內,相信不久也能夠完成。

魏季塵想到前天王士珍發來的電報,不禁啞然失笑,王士珍向他抱怨說,他根本不是在領軍打仗,而是在訓練軍隊進行長途行軍。

趙秉鈞這小子,這次是成心要一鳴驚人了,他沒有費多大的勁就拿下了奉天,依克唐阿等盛京官員一個不剩的被他軟禁起來了,等待他們的,將是軍事法庭的審判。

不過,魏季塵考慮到依克唐阿這些年來對東三省的貢獻,加上如今抱病在身,已經發電報過去,對他要儘量從輕處理。

趙秉鈞拿下奉天之後,並未停止自己前進的步伐,他憑藉著這幾年來盛京的威望,策反了盛京地區大部分軍隊,往往等王士珍率領大軍趕到的時候,已經沒有他們什麼事了。

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就更不用說了,這兩省地廣人少,人口主要就集中在那幾個大城市,聶士成率領大軍北上,同樣是勢如破竹,寧古塔、三姓等地守軍聞風而降,吉林將軍長順見盛京已經失守,已經開始聯絡聶士成,表示願意投降。

黑龍江將軍壽山,據說此人是明末袁崇煥的後代,以前是依克唐阿的下屬,一切惟其馬首是瞻,亦無多大的戰心。

所以,魏季塵覺得此時應該開始籌備各省代表-大會了。

北京城如今是熱鬧非凡啊,除了入京的各省代表之外,還有魏季塵邀請的各地名流。

當然,數量最多的還是那些愛國進步青年,像譚延闓這樣的,甚至是從廣東組織了一支幾千人的軍隊北上,湖南、四川等地也由青年組成了軍隊而來,算下來,從各地而來的抗戰軍林林總總不下三萬來人啊。

這些人當中,很多都是各地的青年學子,魏季塵當然不能讓他們都參軍了,但也不會發點路費打發他們回去,他們可都是人才啊。

這些人有很多的選擇,一是考進軍校深造,二是考進北京大學等高等學院繼續深造,第三個選擇才是當兵。

中國的高校太少,沒關係,和德國人簽訂的秘密條約已經生效,軍政府要往德國一年派送10萬的學徒和留學生,第一批1萬人正在招募當中,這些擁戴軍政府、熱血趕到京師的愛國青年當然是首先考慮的了。

魏季塵已經把天津武備學堂遷移到了北京,然後把東三省武備學堂的陸軍部也搬遷過來,合併成一個軍校:中**事大學。

東三省武備學堂的海軍部則留在大連,改名大連海事學院,由德國人棣立斯任院長。

學校、軍隊;出口、內銷,滯留在京師的幾萬人沒有多久就消化了,可謂是皆大歡喜。

魏季塵臉上露出一絲微笑,站起身子來,吩咐外面侍從官把譚嗣同給找來。

各省代表入京,軍政府成立了參議院,譚嗣同任參議院院長,代表軍政府接待這些各省代表,以及商討國家政治體制,魏季塵準備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首先便找他來瞭解一下情況。

譚嗣同的辦公地點不遠,同樣是在頤和園內。

他的身邊,聚集著十數位被他邀請而來的社會名流,有王闓運、楊度、唐才常等人,就連康有為和梁啟超都從國外趕回來了,如今,也算是‘投靠’了譚嗣同吧。

康有為是典型的俊傑,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康有為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

維新變法的前期,康有為就提出了設立眾、參議院,仿照西方的君主立憲制,但是到中期的時候,一看到清政府沒有此意思,他馬上就提出設立制度局,提出強化君主的權力。

對於這麼識時務的人,魏季塵當然沒有理由不接受他,就算康有為其他方面不行,但是搞演講、寫文章說理吹捧還是有一手的。

幾人正在商量的,就是即將舉行的各省代表、大會,那個時候,各種社會團體,各省代表,都將提交自己關於國制的意見。

譚嗣同拿著一份報紙,臉色凝重的說道:“我們已經得到訊息了,孫中山等同盟會成員也來到了京師!這些人在四處蠱惑,宣揚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並且已經向參議院提交了政治請願書,而且還在報紙上刊載了文章。”

眾人接過譚嗣同遞過來的報紙一看,只見上面刊載了由陳少白署名的文章:論**與民主。

陳少白在文中詳細分析了滿清政府之所以滅亡的原因,將主要原因歸之為**體制帶來的**,一年清知府,十萬百花銀。千里做官只為錢,絕對的**導致了極度的**,而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能從根本上減緩貪汙**的產生,而且還說明美國人的總統制,是人人能夠選舉當總統。

“不能讓這種思想蔓延看來,這樣一弄,整個天下還不大亂。人人都能當總統?笑話,就算是美國也不可能人人當總統!”康有為放下報紙,一臉不屑的說道。

孫中山等人還來不及革命,一聲炮響,清政府已經沒有了,變成了軍政府,而且軍政府還邀請社會各界前來京師商量國事。

同盟會的幾位大佬一商量,覺得這事好事啊,我們怎麼能夠甘於人後了,當即便決定由孫中山等人北上京師,趁著各省代表齊聚北京的時候,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來。

楊度不慌不忙的取出一篇文章來,笑了笑道:“既然元首要進行文鬥,我楊度怎麼可能沒有準備呢!眾位,看我這篇文章如何!”

楊度這篇文章的名字是《君憲救國論》,一看就知道是贊成君主立憲制的。

“中國如不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立憲無望,終歸於亡國而已……故以**之權,行立憲之業,乃聖君英闢建立大功大業之極好機會。”

“楊皙子真是大才啊,這篇文章極妙,憑藉著元首的威望,以及絲絲入扣的分析,相信社會各層,各省代表都知道,現如今,最好的選擇是什麼。”康有為捋著鬍鬚,不得不稱讚。

他心中卻想著,什麼時候,自己也寫一篇出來。

其他眾人亦是讚不絕口,譚嗣同笑著說道:“這篇文章,我們儘快發表出去,除此之外,我們應該組織各階層百姓,組成請願團,向軍政府和參議院請願,勸說元首早日實行君主立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