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獨裁者報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糧食、押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二章 糧食、押運

糧食緊缺是不容迴避的問題,就連江蘇安徽這樣的魚米之鄉也都因為連年戰亂而不得不面臨斷糧的巨大威脅。

因為不光是有田沒人種,而且因為去年、今年連遇天災,讓本來就緊缺的糧食更加雪上加霜。

江南、江北大營需要糧食,清軍綠營需要糧食,百戰軍和地方百姓也一樣需要糧食,而胡雪巖當初在張震面前曾經拍過胸脯,絕不動用府庫裡的一粒存糧。

松江歷來乃是乃漕糧集散轉輸之埠,一直愁糧食賣不出去這次也都被給搶購一空,緊跟著也要鬧糧荒。

不過胡雪巖並不擔心這個,在給大帥立下軍令狀之前,已經打探好了,蘇州"盛昌"米行還囤著兩萬石大米。

夠了,正好夠大帥需要的數目。

"盛昌"老闆張三官是個沈萬三式的大財主,長期住在鄉下的莊園裡逍遙快活,生意全部交給舅舅譚伯年打理。譚伯年精通業務,但為人刁鑽刻薄,不太好打交道。

胡雪巖卻並不擔心這個,帶著張震親自派來聽其呼叫的李汐瑜,連夜來到譚伯住處,那譚伯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聽到總督衙門的人來了,哪裡還敢怠慢,匆忙將幾人迎進。

一聽胡雪巖的來意,譚伯連連叫:"我說幾位大人,你們哪裡聽說我這有糧?前年、今年連續兩年大旱,糧食根本收不上來,米行之中早就空空如也,休說是兩萬石領事,就是連兩百石我們也都拿不出來了啊!"

胡雪巖笑了一下,知道這是推托之詞,一來官府收購,必然賣不出好價錢來,二來譚伯是想繼續囤積居奇,好等到市面上再也沒有糧食的時候賣個天大價錢。

"譚伯,這可不是我胡雪巖想要糧食。"胡雪巖喝了一口茶,清了一下嗓子:

"眼下大帥之軍正在江西剿匪,急缺軍糧,因此制憲大人也命我來採辦,譚伯儘管放心,只要能把糧食賣給我們,銀子方面居然短缺不了分毫!"

譚伯還是不肯鬆口,就是一口咬定真的沒有糧食,一邊李汐瑜勃然大怒正想發作,卻被胡雪巖以目制止:

"既然譚伯這裡真的沒有糧食,胡雪巖也就不敢強求,這番來也就是碰碰運氣而已,我們這就到別的地方再去想想辦法。"

譚伯一迭聲的請幾位用了飯再走,可胡雪巖一干人哪裡會肯答應?等把一眾人等送出門外,譚伯很快換了一副面色:

"孫友,你叫上咱們的人,這就趕往吳中鄉下,這兩萬石大米可是咱們的命根子,千萬要看守的緊了,不能讓這些當兵的拿走一粒糧食!"

"譚伯,儘管放心好了,咱們藏糧食的地方隱蔽得緊,那些當官的哪裡想到咱們會藏在吳中鄉下地方?"

"還是去看一下比較放心,萬一出了事情咱們可沒有辦法和老爺交代。"譚伯一邊笑著,一邊朝胡雪巖等人離開地方狠狠吐了一口唾沫......

......

"胡先生,咱們真的就這麼走了?你看那姓譚的一臉壞模樣,保準沒有和咱們說實話!"走到一半,終於忍耐不住的李汐瑜恨恨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胡雪巖淡淡笑了一下,指了指走出來的屋子方向:"將軍,那個譚伯當然沒有說實話,可他一口咬定沒有糧食,咱們總不能強行搜查?再者說了眼下糧食有多金貴,譚伯必然不肯把其放在蘇州城內。剛才來的路上我就想了,既然蘇州不能放,可一旦糧價暴漲之後,譚伯必然想著快速脫手,又不能藏在離蘇州太遠的地方......"

"你的意思是說,譚伯把糧食藏在了......"李汐瑜稍稍愣了一下,接著很快理解了胡雪巖話裡的意思。

"不錯,要是我猜的不錯的話,譚伯的這一批糧食,必然是藏在了吳中鄉下!"胡雪巖接過話頭,斬釘截鐵地說道......

......

"譚伯,您來了啊!"

譚伯臉色有些陰沉,朝四周圍看了一下:

"那些糧食安放的可都妥當?有沒有人來打聽過什麼事情?"

"譚伯,瞧您說的,誰會想到這批糧食藏在這裡?再者說了,以老爺的聲望,加上您的人脈,還真有哪個人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敢來動咱們這批糧食的主意?"

譚伯臉上這才露出一些笑意,但還是不太放心地說道:"還是小心一些為妙,我聽說那個兩江總督可不太好對付......"

話音未落,忽然周圍火把大作,無數拿著武器的人從黑暗裡衝了出來,驚得譚伯這一些人面色大變。

原想只怕來了土匪,誰想一個熟悉聲音在黑暗裡響起:

"譚伯,今日上午一別,心裡總想著還能和譚伯見面,就隨便來到這裡走走,不想真的天遂人願,真的在這裡遇到了譚伯!"

順著火把看去,說話的人正是日間才見過的胡雪巖。

譚伯勉強笑了一下,看到無數士兵將在這一干人等團團圍了起來:"胡先生,我不過是來鄉下老家看看而已,胡先生要想見我,隨時知會一聲即可,何必動用這麼大的陣仗......"

胡雪巖仰天大笑,邊上李汐瑜可沒有那麼好的耐心:"本將懷疑這裡暗藏髮匪,搜,給我仔細地搜,不許漏掉一處地方!"

譚伯正想阻止,可看到那群殺氣騰騰的官兵哪裡還敢說話?

一邊是譚伯這一群人汗流浹背,一邊是胡雪巖漫不經心,等了不過小半個時辰,就見一個領隊將官出來報道:

"髮匪沒有找到,但在裡面地窟裡發現大批糧食!"

"糧食?譚伯?"李汐瑜冷冷看了譚伯一眼,語氣冷的讓人害怕:"制憲早就下令嚴禁囤積,可譚伯似乎沒有把制憲的話放在心上啊?"

胡雪巖一臉笑嘻嘻的樣子,好像在幫譚伯解圍:

"我看囤積也許未必,只怕譚伯一時糊塗,忘了這裡還有這批糧食而已,是不是啊譚伯?"

譚伯哪裡還敢說話,只顧著一個勁的擦著汗水連連點頭。

"譚伯,軍中急需糧食,這點你也是知道的,咱們這可就不客氣了,這筆糧食總督府裡徵用,譚伯要銀子的話儘管去找制憲大人要好了!"

胡雪巖的話讓李汐瑜幾乎忍不住要笑了起來,去找大帥要錢?只怕大帥不給他們定個罪名,已經算是很對得起譚伯了......

......

"什麼,兩萬石大米已經籌備齊全?"還沒有完全從睡夢中清醒過來的張震,聽到這個訊息立刻被驚的目瞪口呆。

雖然早就想到胡雪巖一定能夠完成任務,但怎麼也沒有料到居然一天多的時間就已經把前線急需的軍糧湊齊。

等聽了前因後果之後,張震哈哈大笑:"好,好,這事本帥為你們做住了,這銀子要只管向本帥來要好了!"

笑了一會,正了正神色說道:"糧食是已經湊齊了,現在必須立刻送到江西前線,雪巖,我看這事還得你和汐瑜一起辛苦一趟......"

誰想到胡雪巖卻皺了皺眉頭,說道:"大帥,這徵集糧食倒是好辦,可要送到前線,只怕沒有那麼容易了。"

張震愣了一下,自己可實在想不出運送糧食有什麼苦難的地方,正想發問之時,就聽胡雪巖已經主動說道:

"要想儘快把糧食送到,無非水運而已。水運不光是省時省力,而且米質受損極微,可是眼下要想順利水運,非得面臨幾個大難題。

一是沿途官府方面,這沿途盤查權責屬於州縣,這些七品的正印官特稱為'大老爺';,在任兩件大事:刑名、錢穀。延請'紹興師爺';至少亦得兩名,'刑名師爺"和"錢穀師爺';。縣大老爺的成名發財,都靠這兩個人,眼下只要從他們轄地經過的運糧船隻,都得經過他們仔細盤查之後,才能運的出去。

又一種就是是漕船上的人,這些漕船分駐各地,一地稱為一幫,這就是所謂的'漕幫';,凡是經過他們地段的船隻,不管是官府的還是民間的都得上交他們制定的買路錢。

幫中的管事及水手,都稱為幫丁,其中又有屯丁、旗丁、尖丁之分。尖丁是實際上的頭目,連護漕的千總、把總都得聽他的指揮。

凡是有船經過,,就會受到這些幫丁勒索。首先是'過水';投文過堂,照例有各種陋規,一幫船總要花到五六百到一千兩銀子。

這一關一過,沿路過閘過壩,處處要送紅包,大概每一艘船要十幾兩銀子。

還不僅僅只是這些,所過之處必須要投四個衙門的文,有人專門代辦,每船十三兩銀子,十兩鋪排四個衙門,三兩是代辦者的酬勞。

再有等船真的到了這些人的地盤,伸手要錢的人數不清,總要花到三五十兩。所以幫丁勒索州縣,無非悖入悖出。"

最後還有一條,要是在水上遇到了運銅運鉛的船,以及木排,千萬要當心,那是在水上裡蠻不講理出了名的,撞沉了漕船,他們可以逃散,可咱們非得耽誤了前線大事不可!"

張震聽的目瞪口呆,萬萬也想不到,不過是運送糧食而已,卻有那麼大的黑幕,難道這些人的真的無法無天到了連運送軍糧的船隻,居然也敢如此做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