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獨裁者報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八章 干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八章 干涉

北京,一八五八年九月。

這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季節,秋天好像提前到來一樣把整個京城都包裹在了瑟瑟秋風之中。

大街上的那些曾經得意張狂的滿人,現在卻一個個看起來都滿腹心事,平常見到了面總會閒聊上幾句的人,眼下卻都在見了面後長吁短嘆。

天津丟了,京城的門戶居然落到了叛軍手裡,原本還以為能夠多堅持上一段時間,誰想到那麼快天津城樓就已經飄揚起了百戰軍的刺刀龍旗。

聽說皇上準備北狩了,這也更加激起了京城裡的不安。

這可怎麼得了,這可怎麼得了,眼下這都什麼時候了,皇上卻想著扔下京師不管了?其實那些京城裡的人大多都不知道,關於皇上是不是應該北狩的問題朝廷裡也爭論的非常激烈。

康雪燭是堅決反對皇上北狩的,他當著皇上太后的面慷慨激昂地說道:

"......大敵來臨,皇上當坐鎮京師,穩固軍心民心,號召各地義師勤王,愈在這樣時刻,皇上愈要冷靜從容,如此京師才可以守住。京師危急,朝廷動盪,天子當守國都,此千百年來朝廷強大之要緊所在!臣康雪燭泣血上書,懇請皇上太后坐鎮京師,臣等捨身忘死,誓死保護京師安危,以為大清振奮富強......"

這話贊成的人不多,反對的人當真不少。當時就有一眾大臣紛紛跳了出來,指責康雪燭不顧皇上安危云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爭論了半天也沒爭論出什麼名堂,等散了朝,太后把康雪燭和恭親王單獨留了下來,慈禧看著恭親王說道:

"我看朝會之上,六爺一句話也都未說,眼下這裡也沒有旁的人,六爺心裡在想什麼但說無妨了。"

恭親王恭恭敬敬地說道:

"奴才看朝會上的那些人,都非為了朝廷,乃是存著私心爾,全都為了自己。太后,奴才以為康雪燭所言甚善,天子不守京師,難道讓那些將士能夠奮勇殺敵?再者說了,即便咱們北狩熱河,難道叛軍打下京師就會不打了嗎?京師都已經守不住了,熱河又如何能守?所以奴才以為,京師必須留下皇上在這振奮民心軍心!"

"恭親王說的,正是臣心裡想的。"康雪燭心裡當真感激恭親王,能夠在這個時候幫自己說話:

"臣以為,京師之戰雖然會打的非常辛苦,但是叛軍一定能夠被擊退,關鍵是要朝廷上下一體同心。

在內,我等可以徵召忠勇耿直之士;在外,我等可以藉助洋夷勢力,只要我大清上下一心,臣以為京師必然可以守住!"

這些方面的事情原本不是兩位太后擅長的,眼看自己最為倚重的兩位大臣異口同聲,太后也就應了下來,不過心裡也沒有多大底氣而已。

"守京師為其一,變革則為其二,我大清到了今天這步,已經到了非要變革的地步!"此時康雪燭全然不顧其它,嗓音稍稍提高:

"臣擬定了幾條變革之法,以為大清富強之用。其一,設立總理各國各國通商事務衙門,總攬新政的中央政府機構,不僅掌管朝廷與各國間的外交事務,而且包括對外貿易、海關稅務、邊疆防務、海軍建設、新式工礦業,以及建新式學校、興修鐵路、礦務等等。總理衙門由親王一人總領,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從軍機大臣、大學士、尚書、侍郎等中指派充任。下設獨立公所,計有英、法、俄、美和海防五股等機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主旨是辦理同西方關係事務,又兼設立駐外使領館......

其二,派員出洋考察。此一來可以吸收洋夷先進經驗,二來也可以進一步同洋夷搞好關系,以使洋夷能更加親密的站在我大清一方!

其三,培養洋務人才。開辦外國語學校、實業學堂、近代軍事學校、派遣留學生等等......

其四,派留學生出國。

其五,洋務求強。

所謂洋務求強,辦先進軍工廠,多聘請洋員充當技術指導。包括舉辦新式軍用工業,編練新式軍隊,加強防禦建設等等,其宗旨是求強與求富。強調學習西學,製造西器。採西學、制洋器早在康熙年間就進行過了,如今再搞是發揚光大祖制和傳統........"

康雪燭侃侃而談,一說就是半個多時辰,小皇帝聽的哈欠連天,慈安太后也沒有多大興趣,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卻是聽的津津有味。

"此議甚好,甚好。"慈禧太后一邊聽著,一邊連聲讚歎,隨即又輕輕嘆息一聲,說道:"此前咱們也弄個新式學堂,但大家也看到了反對者甚是激烈,我以為這次同樣不會太順利,只怕又是反對之聲一片!"

"太后,眼下生死存亡之際,哪裡還顧得了那麼許多,那裡還顧得了那些人的心裡在想什麼?"恭親王情緒顯得有些激動,顯然這次康雪燭提出的變革又讓恭親王想到了自己前次失敗的變法之事起來:

"那些人只顧著抱著祖宗之法不可變,卻全然不顧眼前局勢,我大清若再不變革振奮民心,只怕亡國之期不遠!請太后明鑑,千萬不可聽信那些大臣的私心之說,富強大清,必須實行變革,實行變革,才能穩定民心,保住大清。奴才冒死,懇請太后早下決心,不然,不然我大清真的就沒有希望了啊,太后!"

兩位太后低聲商議了會,慈禧太后輕聲嘆息:"既然這樣的話,你們著手去做罷,出了什麼事情,總有我們幫你們擔著也就是了......"

"太后,俄羅斯國時辰潘帕諾夫求見!"

正在這個時候,外面來的彙報打斷了眾人說話,太后幾個人怔了一下,俄羅斯國時辰,在這個時候來這做什麼?

早在去年時候,俄羅斯國接受了穆拉維約夫關於繼續向黑龍江"移民",並以武力為後盾,與清政府舉行的外交談判的意見。會後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穆拉維約夫已受命談判中俄邊界問題,如果中國希望了結"黑龍江問題",可以與他會商。

次後,穆拉維約夫在兩艘炮艦護送下來到璦琿城內與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會晤、談判,而這次這位俄羅斯國的時辰潘帕諾夫,正是給大清的皇帝帶來了經過艱苦談判簽署好的條約:

".......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共六十多萬平方公裡劃歸俄國;江東六十四屯仍由中國人'永遠居住';,歸中國官員管理,俄國人'不得侵犯';;烏蘇里江以東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之地';;原屬中國內河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

"喪權辱國!!喪權辱國!!"未等太后發言,康雪燭已經把那些朝廷規矩扔到了腦後大聲叫了出來:

"太后,這樣的和約絕對不能答應,非但不能答應,相反還要嚴厲懲治那些簽署這份和約的我大清官員!這份和約一簽,從此大片領土不復存在中國版圖......"

潘帕諾夫倒是個中國通,康雪燭在那說些什麼完全能夠聽懂,等到康雪燭把這些話說完,潘帕諾夫微笑著說道:

"太后,皇上,尊敬的各位大清官員先生,我認為這份條約將會讓我們永遠地換來和平,並且保證兩國友誼的天長地久!"

"放屁,放屁!"康雪燭暴跳如雷,指著俄國人的鼻子放聲大罵:"永遠和平?難道用我大清的土地來換什麼永遠和平?太后,臣萬死懇請太后,千萬不能答應這份和約那!"

太后顯得左右為難,潘帕諾夫卻又說道:"太后,皇帝陛下,我聽說貴國的叛軍正在準備進攻你們的國都,難道你們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撕毀這份條約對你們有利嗎?

來的時候,我們的將軍已經說了,只要大清願意簽署這份和約,那麼非但能夠得到俄羅斯的友誼,並且俄羅斯願意出兵幫助大清。"

"什麼,你說什麼?"慈禧太后在那怔了一下,好像沒有聽明白一樣。

"俄羅斯國願意出兵幫助大清,鎮壓那些叛軍!"潘帕諾夫胸有成竹,微笑著道:"英勇的俄羅斯士兵,將會為了大清皇帝陛下而戰。請相信,有了我們的幫助,叛軍一定會被徹底鎮壓的,大清就能夠成為過去的大清,這對於兩國來說是有利可圖的,並且我們可以保證,一旦叛軍被成功鎮壓之後,我們就會立刻回到俄羅斯去!"

"太后,千萬不能答應那!"康雪燭"撲通"跪倒在了地上,連連磕頭:"這是引狼入室那,太后!俄羅斯對我早有存有狼子野心,咱們即使守不住也千萬不能請俄羅斯人來那!"

"康雪燭將軍,您實在是太多慮了。"潘帕諾夫顯得很不屑一顧,冷冷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康雪燭說道:

"您完全誤解了我們的好意,甚至我可以把這看做是一種對我們的侮辱,這將引起兩國非常尖銳的矛盾的,尊敬的康雪燭將軍!"

而在這個時候,慈禧太后臉上的神色,似乎對這一建議,有些怦然心動,藉助俄羅斯人的力量來鎮壓那些叛軍,好像的確是一個相當不錯建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