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獨裁者報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七章 張震、俾斯麥、以及毛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零七章 張震、俾斯麥、以及毛奇......

在巴黎參加完世界博覽會的中國大皇帝陛下,與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進行了一天的談話!

這位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致力於實行個人專權,致力於鞏固資產階級秩序。政府在一些省內實行戒嚴,封閉共和派俱樂部,解散工人組織,查禁進步法蘭西第二帝國報刊,利用天主教會加強控制學校。使得從一八五二年後,法國工人運動一直處於低潮。

拿破崙三世顯然對中國大皇帝陛下充滿了好奇,不斷詢問著中國皇帝是如何從一個家事並不顯赫的小人物,一躍而成為一個古老東方帝國的大皇帝,以及大皇帝陛下是如何如何利用一切有利資源來鞏固自己帝位的。

這是一次愉快的談話,二位帝國皇帝顯然對彼此充滿了"好感"。

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達成了高度一致,即必須採取一切手段鎮壓殖民地的反抗,對於殖民地要求自由的呼聲,必須毫不留情的予以撲滅。

兩位皇帝陛下的代表,在經過十多天的談判、討價還價的爭吵之後,達成了《中法巴黎約定》。

這份約定規定了中法兩國的權利以及義務,雙方在國際事物上將採取何種合作方式,以及在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會採取何種態度等等......

法國之行毫無疑問是愉快的,在這裡中國大皇帝陛下的名字響徹了巴黎街頭,所有人都在談論著這位大皇帝陛下以及他的種種故事,並且以能夠邀請到大皇帝陛下參加自己的宴會為榮。

在此期間,中國大皇帝陛下見到了自己在法國的兒子,但是皇帝陛下並沒有表露自己和兒子的真實關係,這會在未來有可能會給自己兒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以及困擾。

辛西亞女士給兒子取了一個法國名字叫佛藍切克,而張震則給兒子留下了一個"張戈"的中國名字。兒子的血液裡流淌著中國人的血,張震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永遠也都不要忘記了這一點。

當大皇帝陛下決定啟程離開巴黎的時候,巴黎幾乎萬人空巷歡送大皇帝陛下,這些巴黎民眾已經知道,《中法巴黎約定》簽署完成,從現在開始,中國與法國正式成為同盟國關係。

在法國人戀戀不捨的告別中,大皇帝陛下次後到達普魯士。

而在剛剛到達普魯士後,傳來了一個訊息,西班牙發生革命,正在法國耳的伊莎貝拉二世被廢,馬德里由軍方臨時執政,王位懸虛。隨之,歐洲開始流傳西班牙將要擁立一位霍亨索倫家族的成員當國王。

法國對此事非常敏感,它擔心它的西南邊境從此也要受普魯士王室的影響。拿破崙三世指示駐柏林大使貝內德迪責問俾斯麥。俾斯麥回答說,普魯士的確與西班牙有過一些非正式接觸,但作為他本人,總覺得這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私事,他不過問。貝內德迪走後,俾斯麥覺得拿破崙既然這麼敏感,反而應認真對待。

這個時候大皇帝陛下到達普魯士,中普雙方開始進行秘密談判。

中國答應以最優惠價格賣給普魯士大量軍火,同時允許普魯士採取分期付款方式,第一批武器將會在明年春天到達普魯士,這其中包括一批新式大炮。

同時,中國方面將提供給普魯士一筆貸款,以武裝和改進普魯士軍隊,幫助普魯士完成統一全德意志大業。

而俾斯麥則告訴自己的中國大皇帝朋友,在瑞士勝地魏因堡,西班牙軍政府代表薩拉查.馬薩里多秘密會見了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家族的卡爾.安東親王,親王是這一家族羅馬天主教的主教。薩拉查告訴親王他們想物色親王的長子利奧波德做西班牙王位的候選人。卡爾親王表面拒絕了這一美意,但是他說要是西班牙的建議能得到普法兩方一致同意,他可以考慮一下這個提議。

次後,薩拉查突然出現在杜塞爾多夫卡爾.安東親王的府邸,他代表西班牙攝政普里姆請利奧波德接受西班牙王位。

俾斯麥等認為拿破崙若因利奧波德當了西班牙國王而對普發動戰爭,那麼法國就會因蔑視西班牙人的自決而陷入不義,若拿破崙認可利奧波德為王,那就會被世人視為怯懦,今後只要與德意志有一點磨擦,他們就得沿法西邊境比利牛斯山佈防。若西班牙有一個霍亨索倫家族的國王,那麼同遍佈世界的西班牙殖民地的貿易就可大增,霍亨索倫家族在德意志的威望又可提高,對實現威廉一世稱帝也不無好處。

但是威廉一世可不這麼想,他認為西班牙近四十年來革命不斷,一個外來的王朝不可能在那裡建立什麼權威。即使今後與法國發生危機,也不可能指望西班牙能幫上什麼忙。

"您病了,我的朋友。"在得知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出現矛盾之後,張震微笑著告訴自己的的朋友:"我認為您在這個時候生一場病,對大家都會有好處的。"

俾斯麥也笑了起來,於是,這位鐵血宰相真的病倒了,在自己的瓦爾青莊園裡,俾斯麥先生陪同大皇帝陛下聊天、喝茶,討論一些關於藝術品之類的知識。甚至在瓦爾青莊園裡,俾斯麥先生還學會了一點中國象棋。

陪同在大皇帝陛下身邊的吳公公是和不屑的,一個洋人,和陛下這樣的臭棋簍子學下棋,能學到什麼高超棋藝?

整整十多天的時間,俾斯麥都不理任何事情,但費爾森少校和布赫爾仍在活動,卡爾.安東與他倆一直保持接觸,卡爾親王甚至還對費爾赫少校說,要是他還年輕的話,他就要爭取獲得王位。

威廉一世在暫時失去了俾斯麥之後,深刻體會到了這位宰相對於自己和普魯士的重要,於是透過中國皇帝的調和,俾斯麥再度回到了自己的官邸。

俾斯麥回來後,第一件事便是修書一封,給卡爾.安東親王打氣。利奧波德堅定了爭取王位的信心。俾斯麥將這一新的情況用密碼電報通知馬德里後,再度稱"舊病復發"息隱瓦爾青,至於西班牙王位問題,他放空氣說,的確是霍亨索倫家族的"家庭問題",而不關北德聯邦首相的事。

張震笑了,在瓦爾青,自己終於又可以在俾斯麥身上找到下棋勝利的快感了,而這樣的快感在國內是絕對找不到的。

大皇帝陛下在中國有兩樣事情非常出名,一是他帶領中國邁進了強國行列,第二個就是下棋水平之臭全國聞名,甚至出現了不少大臣都很願意在棋藝上戰敗大皇帝陛下的局面。

棋藝上贏了皇帝陛下是不用擔心殺頭的,而對於下棋水平極度臭的人來說,越輸卻越想下,越下就越輸,但現在在瓦爾青莊園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了。

可惜皇帝陛下很快發現,這次俾斯麥回來之後,棋藝居然突飛猛進,十盤裡居然能贏自己兩盤了,再過幾日,自己居然反而一盤也都贏不了了。

當看到吳公公在那捂著嘴笑的時候,張震終於明白了,是這位公公在那教俾斯麥呢,張震覺得有些沮喪,看來大家都說自己棋藝臭,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皇帝陛下和俾斯麥悠閒的在瓦爾青莊園度假的時候,西班牙普魯士的勾結終於"洩密"。法國人認為這下子可抓住了俾斯麥這老狐狸的尾巴。巴黎各大報連篇累牘地報道所謂"內情",一時洛陽紙貴,政局撲朔迷離。

法國外交大臣指示駐柏林大使貝內德迪,要求威廉一世放棄支援卡爾親王父子謀求王位一事。貝內德迪趕到埃姆斯溫泉晉見威廉一世。威廉一世說他將以霍亨索倫家族的長輩身份,勸說他的堂弟兄。

俾斯麥在瓦爾青聽到這一情況後致電國王,要求面談。兩天後國王才有密電回覆,俾斯麥忙用密碼本親自譯電。這天經管俾斯麥財務的猶太銀行家、格爾森.馮.布萊希勒德給俾斯麥發來一函,請求指示。俾斯麥請妻子代復,約翰娜說:

"儘管有些人舉止輕率,但暫不會打仗。不過他認為,仗總是會打的。由於他也需要些錢花,也許可拋售些鐵路股票。"

同日,威廉一世在埃姆斯雖對法國報紙和外交大臣抨擊普魯士感到惱火,但是,為履行諾言,一大早就打發副官施特蘭茨上校,前去勸說卡爾親王父子,不要當西班牙國王了。

直到晚上施特蘭茨才見到親王父子。兩位親王從命馬上致電拿破崙三世,說他們放棄接受提名。威廉一世給俾斯麥的覆電是,隨時可來埃姆斯溫泉。俾斯麥於當晚從瓦爾青向外交部發電報:"不管有何情況發生,都隨它去。"

.次日,在中國皇帝的陪同下,俾斯麥從瓦爾青趕了一整天路到達柏林,這時通知利奧波德放棄王位候選的電報正在那兒恭候著他。他首先想到的是:"在這個又蠢又倔的國王手下真不好做事,辭職回瓦爾青去算了!"

不過另一份巴黎的電訊又吸引了他,法國政府和宣傳媒介正不斷將戰爭叫囂升溫。看來法國上下一班人比威廉一世也聰明不了多少。還是走著瞧吧。俾斯麥是巴不得戰爭由法國挑起,好將不義之名給它戴上。

晚上,張震、俾斯麥、毛奇中普三巨頭和內務大臣奧伊倫堡共進晚餐。他們都認為最好是同法國立即開戰。俾斯麥次日決定待在柏林分析來自維也納和倫敦的訊息,請奧伊倫堡代他去趟埃姆斯。

晚上,三巨頭又在一起聚餐。到了夜間,陪威廉一世到埃姆斯的阿貝肯發來電報。原來,貝內德迪在格拉蒙驅使下,又一次糾纏威廉一世,要威廉出具一書面檔案表示今後永遠也不會同意霍亨索倫家族的親王當西班牙國王。

格拉蒙想讓這個檔案登在法國報上,一可滿足法國社會的虛榮心,二可在世人面前丟普國王和宰相的醜,以報俾斯麥講他"蠢"的一箭之仇。因為俾斯麥曾經對人說過,格拉蒙是個蠢貨。

威廉對法方這一過分要求十分惱怒,他堅決拒絕出具文字。貝內德迪企圖讓國王再同他面談,副官奉命告訴他,國王對他已沒什麼好談的了,威廉要阿貝肯給俾斯麥發電告知會見貝內德迪的詳情,同時還授權俾斯麥向輿論界公佈這一情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帝陛下,這是剛剛得到的密電。"俾斯麥的臉色並不是很好看,將手裡破譯出來的密電交到了張震手裡,張震微笑著接了過去,看到密電上這麼寫著:

"早晨,當我在林**上散步時,貝內德迪伯爵不知從哪裡鑽出來,固執地要求我,務必答應他立即發電報宣稱,倘若霍亨索倫支系入選王位一事復萌,我威廉一世絕不答應。我以嚴峻的態度拒絕了他這一無理要求,因為我不可能無盡期地擔保這類事體。我也告訴他,我尚未收到什麼新的訊息,因為貝內德迪從巴黎和馬德里得到的訊息,肯定會比我得到的要遲,他應該明白,普魯士當局並不預聞此事。

此後國王收到了卡爾.安東親王一封信。國王曾告訴貝內德迪伯爵說,他正在等親王的訊息,國王因上述法方無理的強烈要求,並採納了奧伊倫堡伯爵和我的意見,決定不再接見貝內德迪伯爵,並由副官通知他,國王已從親王處得知貝內德迪所得自巴黎的訊息證實,所以再沒有什麼話對大使說了。貝內德迪這種要求,以及國王的堅拒,是否宜於立即通報我們的大使與新聞界,國王聽憑您首相定奪。"

"好吧,現在事態已經完全明了了。"張震放下了電報,微笑著告訴自己的德國朋友:

"完全可以預料,這封電文一經公之於眾,可以起到引燃炸藥庫的作用。在普魯士人看來,是法國人傲慢無理,欺人太甚,竟強迫人家答應永不到西班牙繼承王位;在法國人看來,普魯士人目空一切,竟連一國使者都拒絕接見,何況還是一個比你強大的大國使者。雙方群情激憤,這仗是非打不可的。"

俾斯麥也笑了,中國皇帝陛下已經完全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國王授予了我這樣權力。毛奇先生,我軍戰備情況如何。"

毛奇整了一下自己軍裝:"等到中國方面軍火到達,我軍可隨時投入戰鬥,戰事愈早爆發,對普魯士就愈有利!"

"等等。"這個時候張震拿過了那份電報,在上面稍稍做了一些塗改,這份電報在中國皇帝的修改下就變成了如下樣子:

"霍亨索倫家族的世襲親王,業已放棄登臨西班牙王位的全部要求,並將此意願經西班牙政府轉達法蘭西政府。法蘭西大使在獲此資訊之後,仍在埃姆斯再三強求於我國國王,請他致電巴黎,言國王本人擔保倘若有選擇霍亨索倫家族之人做西班牙國王之事復萌,將永不應允。國王於是不願接見法蘭西大使,並傳諭值日副官,國王已再沒有什麼話通知大使了。"

事實上張震並未新增篡改字句,只不過透過刪節字句,使文字結構更顯得緊湊明了,倒是最後一句,動了一兩個詞顯得更客氣。

俾斯麥和毛奇笑的更加開心了,當這份電報傳到法國的時候相信一定會有好戲看的。三個人重新坐了下來用餐,俾斯麥吃了幾口說道:

"我得到確切情報,法皇因腎結石要接受手術治療,但他怕死,決定不動手術了。戰爭即將爆發,這則電文便是晃動在高盧公牛前的紅布,這傢伙被紅布激動起來後會暴跳如雷地用犄角向我們做不顧一切的衝刺。從愷撒、克羅維斯、查理曼一直到拿破崙一世,這些高盧的鬥士以戰爭左右了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和萊茵河之間這片熱土的命運。

這些人都是戰場上的統帥,他們的赫赫戰功,使他們流芳百世。拿破崙三世想效尤,只可能身敗名裂。正如毛奇將軍說的,他志大才疏,體力不濟,他倒是給我們提供了大好機會。高盧公牛要瞎衝撞這是肯定的,它前面是紅布也好,小姑娘的裙子也好,橄欖枝也好,玫瑰花也好,它都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撞過來,反正它已利令智昏,忘乎所以了。"

"我祝您能夠成功,我的朋友。"張震也放下了刀叉,略略有些遺憾:"但是我無法看到這一切發生了,因為後天我就將要回國。

我也得到了訊息,從中國啟運的軍火已經在路上了,並且很快就會抵達柏林,希望這批軍火能夠派上用場。

宰相先生,毛奇將軍,我會在中國為你們祝福,普魯士一定能夠取得對法國的勝利,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德國將在你們手中誕生!"

三個人舉起了杯子,輕輕碰了一下,所有要說的話,都已經在這動作之中。

中國在歐洲的盟友,不是英國,更加不是法國,而是即將完成統一的德國,當中華聯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結成堅定盟友關係,會對世界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