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蒸汽大明:別再叫我監國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9章 古運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9章 古運河

李賢得知上當受騙,氣急敗壞,他終於明白原來眼見也可能是虛的,而且虛的不行。

明朝御史出了名的什麼都敢說,他這就怒氣衝衝,邁著大步走向朱瞻墡面前,但是剛到後脖頸就遭受了重擊,瞬間失去意識。

朱瞻墡有些頭疼的說:“待下去好生休息著吧,要不是看他還算是個中直之臣我也沒興趣和他勾心鬥角。”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當船隊行入紅海,朱瞻墡就命令所有人警戒了,現在準備靠岸,這裡是蘇尹士,紅海的盡頭,有著簡單的港口。

往西是埃及,往東是阿拉伯半島,但是現在這些地方都屬於奧斯曼帝國。

按照歷史這裡應該是馬穆魯克蘇丹國。

馬穆魯克蘇丹國擁有者現在埃及的土地甚至要更大一些,再往東阿拉伯半島上有著不少的酋長國,再往東就是帖木兒帝國,往東北方向地中海沿岸就是奧斯曼帝國。

但是根據帖木兒帝國的給的資訊,似乎奧斯曼帝國的崛起提前了。

奧斯曼人原為一個突厥小部族,初居中亞,遷至小亞細亞,後來日漸興盛。奧斯曼帝國自十五世紀中期年消滅拜佔廷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

歷史上奧斯曼帝國還得幾十年後崛起,但是現在奧斯曼帝國卻沿著地中海沿岸崛起,因為當年蒙古帝國的原因奧斯曼帝國也擁有火器,並且不差,理論上和幾年前的蒙古相當。

大規模的火器發展,也給奧斯曼帝國的興盛帶來了強大的推動。

他們現在並未佔領拜佔廷帝國,但是往地中海沿岸率先發展了起來,目前也在和拜佔廷帝國開戰,似乎那個橫亙於歐亞非的奧斯曼帝國要提前到來了。

奧斯曼帝國全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就是那個浪漫的土耳其的土耳其。

到底什麼人才能覺得土耳其浪漫。

蘇尹士兩邊都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必須得和他們好好交流一番才行了。

這個交流分為友好的交流和不是那麼友好的交流兩種。

當龐大的艦隊抵達蘇尹士附近,周圍的奧斯曼人全都緊張了起來,雖說他們這些年也見過大明或者南洋過來的船隻,但是沒見過這麼多這麼兇勐的鋼鐵艦隊啊。

紅海的商貿並不繁忙,因為海事商貿價值不夠,地中海的航運倒是非常多。

雖然朱瞻墡將一部分的艦隊留在柯枝港了,但是這只南海艦隊依舊非常的龐大,士兵人數依舊超過了八千。

蘇尹士也不算一座很小的城市,奧斯曼人將所有能集結的力量全都集結在了一起,時刻迎接著這只鋼鐵艦隊的到達。

朱瞻墡派出了會說這邊語言的人先下船去溝通,得先讓對方能決定事情的人出來。

一番交流之後,翻譯來讓朱瞻墡可以下船。

此時蘇尹士內的兵力根本對朱瞻墡造成不了威脅,這座城市內的人口不足,兵力更是不足。

根據交流後,他們說派出信使將朱瞻墡想要購買蘇尹士港口的事情送去了就近的大城市開羅,讓那邊的大人物趕過來,現在暫時他們自己做不了決定。

朱瞻墡依舊想要用買的,至少更快更方便,也是為了以後打算。

他們需要維持一條運河的運作,而這條運河都在人家的國家內,要麼和平共處,要麼就只能強行佔領,僅僅只是打下這裡的一點地方還不夠,朱瞻墡不能容許運河的開鑿和執行出現任何的問題。

朱瞻墡瞧著蘇尹士港地方不大,索性讓軍隊直接下去,先把地方佔了再說,按照他說奧斯曼帝國的瞭解,這個帝國理論上來說不可能出售自己的國土,不然也成不了將來那橫亙在歐亞非之間的龐大帝國,所以他做好了準備開戰而且還是持久戰。

下了船,就開始看地方。

找到了一位城中的長者,類似於大明的鄉老一樣的角色,以一小錠金子為代價,獲得了他家中的一張地圖,還有他自己本人也給朱瞻墡一行人講解了關於蘇尹士的情況,其中包括朱瞻墡最關心的蘇尹士運河。

開鑿歷史可能遠至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為了透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線紅海與尼羅河。

老者說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隨後運河被荒廢。

在隨後的一千年中被連續改進、摧毀和重建,直到最終於公元8世紀為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曼蘇爾廢棄。

根據這位長者的講述,蘇尹士運河在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而且執行了很長的時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古運河和朱瞻墡所知的現代橫貫地中海和紅海的蘇尹士運河有些不同,主要的走向是東西方向的連線尼羅河和紅海。

但是尼羅河最終匯入地中海,如果這條古運河還在,也可以讓自己的船隻從紅海直接進入地中海。

這對於大明軍隊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訊號。

當然古運河現在肯定是不能執行了,而且太過久遠的事情很難考證,古運河的路線和範圍只是這位老者口述之言,是一代代傳下來的。

這邊可不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前出土的文字都還能看解讀,各地的縣誌將大事都記錄了下來,這邊的歷史全靠著口口相傳。

拿著老者給的地圖,朱瞻墡大致看出了現代蘇尹士運河的軌跡,很簡單找直線距離最短的地方先,然後再看這條連線浮現還有幾座湖泊,這樣的話只要連通湖泊就會縮減工程所需的工作量。

曼札拉湖、提姆薩赫湖、大苦湖、小苦湖就在連線的附近,連通四個湖泊,就算是完成了大半的運河開鑿了,而後若是能找到古運河規矩,重新疏浚,那工程量又減少。

只是這位老者的地圖上並沒有標明地勢高低走向,只能實地勘察了。

朱瞻墡這次待過來的人中也有大明的水利專家,當然大明現在沒有專門水利之類的課程,就是在治理喝河道等事情比較有經驗的官員或者鄉長,作為他的專家團。

此時一個衛兵來稟告:“海王殿下,咱們的人在港口說發現了古運河的蹤跡。”

“哦?”朱瞻墡沒想到好消息來的這麼快。

立馬趕了過去,看了才知道為什麼好消息來的這麼快。

在沒有河流的地方,卻有一段類似河流入海口的河道,雖然已經淤積了,但是城內的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古運河的遺蹟,而且根據他們的口述,奧斯曼帝國的人佔領了這裡之後也來此處考察過了。

朱瞻墡微微皺眉,如果奧斯曼帝國的人也想要打通運河,那麼對方就更加不可能將這條運河航道賣給自己了。

至於對於現在還不開發運河的原因,一是崛起中的奧斯曼帝國,佔領這些地方就這兩年的事情,或者說在其國家戰略中這件事情要往後排,這也很正常。

二是運河需要付出巨大的財力物力,奧斯曼帝國正在征戰中,分不出這麼多財力物力。

無論哪種原因,只要他們是想要開發運河的,那麼戰爭似乎就不可避免了。

古運河的遺蹟僅有幾百米很短的一段,而後眾人拿出老者那裡得來的地圖,一路向著北方的湖泊走去,並且一路上都在勘測土質。

似乎因為這一段古運河被淤積堵塞導致荒廢的時間不算太久,所以一路上偶爾在一些地方能看到古運河存在的證據。

事實上也是如此,以前的開鑿出運河後,很多時代都對古運河進行了疏浚,特別是蘇尹士到達最近的湖泊這一段,就算是整條運河被廢棄之後,也成為了蘇尹士往內湖運送商貿的河道。

最後因為常年的打仗等事情,商貿不通,最後才荒廢的,所以一些地方還能看到比較明顯的運河遺蹟。

一路向著北方走,走到一座湖泊附近,這裡就是小苦湖,與蘇尹士港之間將古運河的遺蹟連起來幾乎是一條直線,不到70裡的路程,南北走向,路徑一連就非常的清晰了。

小苦湖後就是大苦湖,這兩個湖泊可以充當航運的中間節點,並且可以停泊數量不少的戰船,而後再從大苦湖繼續往北挖掘。

“殿下,古運河航道雖不夠清晰,但是根據遺蹟的原有路線應該可以重新挖掘,而且挖掘難度會比較低。”專家團經過考察之後得出了這個結論。

朱瞻墡搖搖頭說:“古運河的路線沒問題,但是我們要挖的運河航道要比原來的古運河寬不少,必須保證好咱們蒸汽戰船的通行,並且要將蒸汽母艦的通行算在內。”

一聽到蒸汽母艦眾人驚了,蒸汽母艦那樣的龐然大物,要透過的話至少得比原來古運河寬一倍以上,這樣的話工程難度和工作量都極具增加。

專家團愁眉鄒起,這麼大的工程他們也沒搞過,這得多少人啊。

“300人的衛隊跟你們一起,你們儘快去測定運河的路線,寬度,深度,確定好工作量,然後告訴我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時間。”

雖然為難,但是專家團還是紛紛領命。

測量工作立刻開始,邊上的人問:“殿下,尚未和奧斯曼帝國交流好,現在就開始勘測工作,是否過於危險。”

“地方不大,應該沒什麼問題。”

朱瞻墡來到了蘇尹士的第六天,開羅過來的奧斯曼帝國人來了。

奧斯曼帝國採用君主政體,蘇丹的權位遵循奧斯曼家族世襲的繼承原則。尹斯坦布林的蘇丹凌駕於臣民之上,儼然是臣民的主宰者和保護者,是臣民忠誠的物件。蘇丹被視作牧人,稱作拉尹亞的臣民則是順從蘇丹的羊群。

雖然不能算作奴隸制,但是其制度對於子民的管束也要比大明更為嚴格。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體制和大明也有交代的差異,因為奧斯曼帝國民族頗多,而且各地都有自己的歷史,很多地方都是剛剛歸入不久,它有一套複雜的募兵及封地制度。

僕從國附庸軍隊在奧斯坦土耳其的征服事業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現在開羅的所有者是奧斯曼的親王,但是也是這片區域封地的所有者,類似大明的王爺,但是其許可權要比藩王高。

開羅的掌權者為塞哈利姆三世,是一位貴族,並且能征善戰,就是他打下了埃及以及阿拉伯半島的部分區域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

此時的他率領著八千裝備精良的軍隊向著蘇尹士行來。

當他得知有一隻來自東方的鋼鐵艦隊靠岸蘇尹士的時候,他異常的憤怒,怎麼會有莫名其妙的東方人來搶佔自己的土地。

就算使臣和他說什麼鋼鐵艦隊,裝備精良但是他不放在眼裡。

作為打下了大片江山的實權人物,他自視甚高,這也是能征善戰的武將們的一個通病。

當即點兵帶著軍隊出發,帶著他引以為傲的軍隊出發。

有人和他說:“東方帝國強大遠勝帖木兒帝國。”

他說帖木兒帝國雖強,但是我們也和他們打過,互有勝負,在他手底下,勝仗更多。

有人和他說:“東方的帝國有著鋼鐵鑄造的艦隊。”

他說鋼鐵艦隊誇大其詞罷了,這些鼠膽之輩只會亂我軍心。

當塞哈利姆三世帶著軍隊抵達蘇尹士城外圍的時候,大明的軍隊早就已經嚴陣以待,將士們不敢放鬆警惕,畢竟對方是正規軍和柯枝港一戰的時候那些雜牌軍加奴隸混合編隊完全的不同。

而塞哈利姆三世的軍隊遠遠的從高處看著停泊在港口內的鋼鐵艦隊,以及海面上還在行駛的鋼鐵戰船才發現原來報信沒有說假話,對方真的有鋼鐵戰艦。

只是他在懷疑這鋼鐵戰艦是不是就在外面貼了一層鐵皮,湖弄人的,他可不信遙遠的東方帝國居然可以製造出這樣恐怖的戰爭機器。

塞哈利姆三世心裡也打鼓,先派出人和大明人接觸一下,但是讓他出讓自己的土地那是萬萬不可能的,按照他的性格對方不離開,那麼只能打一仗,論打仗他不害怕任何人。

不就是一些戰船嗎?你又開不到岸上來,只要我的軍隊在地面上和你作戰,最後比的還是誰的刀更快,誰的馬更壯,誰的士兵更能打。

使者來到蘇尹士城內,對著大明軍隊趾高氣昂的說:“退出蘇尹士範圍,並且賠償蘇尹士百姓黃金,此事就此作罷,否則偉大的塞哈利姆三世將會親手斬下你們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