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醫院回古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3章 潘家中秋寧親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3章 潘家中秋寧親日

第二天,陳不二是被他孃親從被窩里拉起來的。

“你這死孩子,現在還睡著,趕緊的起床打扮打扮,今天可是潘家一年一度的寧親日,潘家所有出嫁的女兒和姑父都要回家,你可得給我爭口氣, 別被人比下去了。”

陳不二打了個哈欠,“娘?啥叫寧親呀?”

“寧親就是出嫁的姑娘回孃家,潘家九個閨女,出嫁了八個,八個人都在不同地方,平時難得一聚。過年都要在婆家團聚,所以約好每年中秋集體回孃家。”

陳不二在王良兒的服侍下, 一邊刷牙, 一邊吐著泡泡問道:

“人家姑娘姑爺去丈人家省親, 我幹嘛?我又不是他們家姑父,瞎湊什麼熱鬧?”

陸冰輪手指點著兒子的腦門,沒好氣地說道:“你跟明月有婚約,不是姑父是什麼?”

“有婚約又如何?結婚還能離婚呢,何況只是定婚。”

陸冰輪氣得一把擰住了陳不二的耳朵:

“你這死孩子,大過節的說話能不能吉利一點?趕緊的,娘給你準備好了新衣服,禮品也放在馬車上了,這都快中午了,真是急死人了。”

陳不二刷完牙,又開始用洗面奶洗臉了,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可把陸冰輪這個急性子給氣的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急什麼?趕到吃飯唄,吃完回家,難道還要集體去KTV呀?”

不一會兒, 別說陸冰輪氣了, 連老太太和陳柔桑祖孫倆也都親自過來了,看到陳不二還在慢騰騰穿襪子, 也是一臉無語。

“孫兒,來,這是你姐特意給你買的幞頭,戴上戴上,你是大小夥了,可不能像小孩子一般。咱家之前落難,潘家多有幫助,你這次去態度可得端正一點,不為自己,也要為咱家爭口氣。”

陳柔桑親自給弟弟戴上了幞頭,“瞧瞧,七弟就是英俊,明月一定喜歡得緊呀,呵呵。”

陳不二心想,難道我要告訴你,早幾個月她還哭著喊著要退婚呢。

此時,潘家內宅已經熱鬧非凡了, 家主潘必興、太醫院醫丞潘必和,還有第二代的潘文龍、潘文爭、潘文虎、潘文鬥四兄弟, 第三代的潘明光等堂兄弟齊聚一堂。

所有人都穿戴得整整齊齊, 潘府裡到處都是張燈結綵,下人們也是跑東跑西忙得不亦樂乎,整個府裡是熱熱鬧鬧,比過年還隆重。

今年中秋節,潘家也是有意識的大辦特辦。

表面上是為了出嫁女兒們的歸家寧親,其實是為了潘必和當上醫丞在慶祝呢。

醫行有個規矩,誰家要是當上了“醫丞”,就可以在自家醫館裡掛出“太醫之家”的招牌,憑此來豎立自己的醫學權威,招攬病人,比如之前的崔家,陳家都是如此,

這也是宮裡特許的,醫丞嘛,皇家的私人家庭醫生,總是要給點甜頭的嘛,反正又不用皇家出錢。

以前潘家老是羨慕別人,今年這風水終於輪到了潘家。

崔陳兩家相鬥,結果反而便宜了潘必和,小老頭絕對不是太醫院醫術最高明的,但誰讓他是資歷最老的呢?

潘必興親自將一面錦旗掛在了醫館的大堂裡,上書大大的幾個字:“潘醫丞家”。

一時間,醫館門口的鞭炮聲響成一片,朱家橋外今天就數“泉明堂”最熱鬧了。

在鞭炮和歡呼聲中,潘家出嫁的姑娘們都一個個乘坐著馬車,大包小包拎著,大娃小娃抱著,一個個都塗脂抹粉,歡天喜地的回孃家來了。

潘家四房,一共生了九個女兒,取名字是從“百川如鏡天地亮且明”排序下去的。

大姐潘百月、二姐潘川月、三姐潘如月、四姐潘鏡月、五姐潘天月、六姐潘娣月(同地音)、七姐潘亮月、七姐潘且月,最後就是最小的潘明月。

其實前面八個都已經出嫁,而且嫁得都不錯。

除了二姐潘川月嫁到了大藥材商孫家外,其他幾人都是嫁到了醫學世家,什麼都方都有,汴梁的、洛陽的、京兆府的、應天府的、大名府的等等。

待字閨中的只有潘明月一人,但也已經定婚了景室堂。

潘家和別人家的醫館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女人的地位不低,並不是那種主張“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和做法。

比如潘家的“婦科”那可是汴梁城中最出名的。

前面說過,婦科因為情況特殊,所以大夫基本上都是以“女醫”為主,要是一個男大夫要看你一個貴婦人的下身,看會不會被砍死。

潘家歷來注重培養家中女子的婦科醫術,比如女兒、媳婦、家生子中的女卷等等。

也有人會說,出嫁的女兒你培養幹嘛?以後嫁到別人家裡,給他人做嫁衣裳。

但你們想想,一個女子家世背景顯赫、自身又有醫術有能力,上得了廳堂,下得了醫館,能看病會賺錢,這樣的女子在婆家的地位會低嗎?

一旦潘家的女兒在婆家站穩了腳跟,成了“當家主母”,那她所在的家族,就成為了潘家最好的“盟友”,這就是人際圈,關系網。

這才是潘家歷代家主們有遠見的地方之一。

像陳家的大女兒陳柔桑,以前仗著自己是景室堂出身,在婆家受人尊敬,可是景室堂一出事,她在婆家的地位就直線下降,公婆甚至丈夫都會給她臉色看。

主要還是因為她嫁到婆家後,就是一個家庭主婦,在婆家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

在古代,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潘明月早早就等在了內宅的院門口,等著姐姐的歸來,原本熱熱鬧鬧的潘家閨樓,現在就剩她一個了,她平時也是冷清得很。

第一個回來的是二姐潘川月,她是嫁在了汴梁,夫家是做藥材的孫家,生意做得挺大,在汴梁藥行是數一數二的大豪商。

因為夫家離孃家近,所以潘川月一家最早回到了潘府。

一下馬車,孫華皓就親自扶著妻子下了馬車。

就在潘川月出來的一瞬間,內宅門前就是一片亮晶晶的珠光寶氣,將潘府下人們的眼睛都給亮瞎了。

估計潘川月將所有最珍貴的首飾都帶了出來,臉上更是一臉含蓄地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