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能回到1978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6章 黃長史的求救電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6章 黃長史的求救電話

第396章黃長史的求救電話

“這個……好吧。”畢竟是癌症晚期,這是世界都沒有辦法的事情,說無法治療,這話沒有毛病。

雖然在燕京的總院有一些治好的先例,可那是早期,晚期說治不了,也說得過去。

黃長史心裡一想,也只能作罷。

雖然自己是領導,可是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是一家私營企業,自己的手不能太長。

也是應該給那些整天抹黑中醫的民族敗類一點教訓。

黃長史想道,掛掉了電話。

李文凱掛掉電話,驅車來到了天河醫院。

看到那名患者還在廣場上鬧著。

那些上班族也圍成一圈看熱鬧。

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不管在網上還是線上下,都是非常出名。

別的不說,就說治不好全額退款這一項,就得到了廣大患者的一致支援。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大家這幾十年已經受夠了西醫的苦。

過來看病,不管是頭疼腦熱感冒發燒的小病小災,過來二話不說,先讓你拍一堆的片子,最後瞧了幾眼,開出一大堆的藥品給你回去吃。

這算哪門子看病,是機器看病好吧。

不管有用沒用,也不管吃不吃得完,先開一堆給你。

結果回去吃上幾天發現沒好,還剩下一堆。

更有甚者,這家拍的片子,到了別的醫院,還不認可,得重新拍片。

別無選擇,大家也只能咬牙認了。

有些大病的,花了幾十上百萬還沒治好不好,人最後也走了,錢也花了,結果來個人財兩空。

人家就說了,天下沒有保證100%能治好的病。

你治不好你早說呀,合著我們花了鉅額的診費,最後不但治不好,人還給治死了,找誰說理去?

瞧瞧人家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

整個醫院,一臺醫療裝置都沒有,靠的就是中醫大夫的望聞問切的真本事。

一下就說出了病症所在,能治就說能治,不能治的也直接告訴你,讓你不要花冤枉錢。

中醫還沒有副作用,如果最後治不好,那是人家大夫沒本事,人家會全額退款給你,。

瞧瞧人家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再瞧瞧那些所謂的多少甲多少甲醫院,這一比較,一個是真正把咱們病人當人,一個是把咱們病人當成了韮菜。

什麼,你說人家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收費貴?

咱們老百姓不是關心收費多少的問題,你要是真的把病治好,再多我們老百姓也認。

最讓我們接受不了的是,我們花了錢了,最後沒有把病治好不說,還治死的人。

李文凱的車子有專門的停車位。

車子停下。

史鴻羽見到是李文凱的車子,帶著值班的保衛同事們走了過來。

“凱哥,他們就懶在這裡不走了。”

“沒事,不用管他們,只要他們不影響病人看病就行,不用管他。”李文凱說道。

“是。”史鴻羽說道,帶著大家回去工作去了。

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的保衛也是穿著西服。

大家都特種兵中的特種兵,本來身體就非常棒,再加上西服這麼一穿,跟隔壁那些保安一比較,天上地下。

大家手裡拿著塑膠短棍站在大門入口。

機器檢查驗過預約的號這才放進去。

裡面藥來得、吳元良、徐正豪三個中醫大夫的診室裡面,帶著徒弟正在給病人治病。

藥來得先讓兩個徒弟雙和澤、李慕容自己看了一遍開出方子,再說出自己的病桉。

最後藥來得再看一遍,糾正兩個徒弟的藥方的配伍跟病桉。

這樣下來,兩個徒弟每天進步神速。

跟在那些中醫大學學生不同。

中醫大學學習的只是理論,沒有臨床實踐。

那些中醫大學的教授別看他們在教室裡吧啦吧啦講了一堆理論,可是有些連號脈都號不清楚。

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可不同。

有道是名師出高徒。

藥來得在全國可是跟龔明輝齊名的中醫名家,能夠當他的徒弟,不知道多少人羨慕著。

再加上雙和澤跟李慕容也是中醫世家出身,打小就深受家裡的薰陶,中醫文化深厚,有一定的古文基礎,經過師傅每天這麼一教,進步更加神速。

現在中醫大學專業的畢業生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可是論能力,雙和澤跟李慕容都能當他們的教授了。

現在醫院也給學徒開工資。

李文凱把在80年代的那套學徒制搬了過來。

學徒分為上、中、下三等。

分別對應的工資為8000、5000、3000.

每兩年考核一次,

上等透過後就可以單獨有自己的處方權,能夠單獨開診室成為中醫協會中醫院的專家。

專家的工資,那可就不一樣,可以跟中醫協會中醫院簽定年薪合同。

每兩年的考核,三個師傅會根據個人在這兩年的表現來綜合進行最後的評比,而不是靠一次的考核。

李文凱進到了醫院一樓。

看到病人排著長隊。

“這位同志,是……?”李文凱看到隊伍最後站了一個三十來歲的姑娘,肚子鼔鼔的,一邊還有一個男女扶著,於是關心地問道。

“哦,我是過來給藥大夫瞧瞧,開個安胎藥方子。”年輕的姑娘說道。

“哦,那你跟我來吧。”李文凱說道。

“謝謝李先生。”現在李文凱的名字在網上非常火,不僅是李大英雄,而且還是中醫協會中醫院的老闆。

兩人跟了上去。

李文凱來到最前面,跟大家說道:“跟大家說一下,這位同志是孕婦,我們讓他先看,大家理解理解。”說完讓對方站到了前面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理解,理解。”

“應該的。”

大家聽到李文凱這麼說,再一看,發現確實是一名孕婦。

咱們不是沒有良心,只是看什麼情況。

藥來得的診室門口有一張桌子,是徒弟雙和澤先給病人看病,開出方子。

這是為了節省時間。

然後再到裡面是李慕容看,最後是師傅藥來得最後確診。

再進行講評,糾正藥方配伍。

“老闆。”雙和澤見到李文凱過來打了招呼說道。

“嗯,認真學。”

“是。”雙和澤說道。

李文凱接著說道:“咱們中醫的未來是屬於你們年輕人的,這話一點不是大話,師傅最終會老去,如果你們學不出來,等到師傅們老了,咱們的中醫將來會青黃不接,所以你們的擔子非常大。”

“嗯。”雙和澤認真地說道。

“別看現在外面那些中醫大學專業的人員許多,可是那不是咱們的菜,我們中醫協會中醫院的醫生,全部是自己培養,由師傅帶出來的才算,我們不會從那些學校裡招聘,你們要做到學成後,用自己的本事來服務我國的百姓,我可不想是時候自己養大的母雞,最後把蛋下到別人家裡。”

“是!”雙和澤應道。

“好好跟師傅學習。”這是李文凱為什麼指定要求的學徒是中醫世家中醫協會的會員的子弟的原因。

這些學徒打小受到家裡的影響,有一定的情懷,輕易不會做出那種學成了就出國的事情。

當然了,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到那天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到時候再說。

李文凱走進了藥來得的診室。

很快到了那名孕婦。

雙和澤也走了進去,把自己的病桉藥方遞給師傅。

李慕容看了起來。

最後藥來得自己仔細看了起來。

再糾正了裡面安胎藥就的配伍,最後作了一些點評。

最後說道:“胎兒非常健康,吃上三副藥就不用過來了,我剛才摸了一下,胎位也很正,回去之後適當地作些運動上樓梯這些,但是不要激烈。”藥來得說道。

“好,藥大夫,請問我應該準備褲子還是裙子?”那名男士問道。

藥來得一聽,呵呵笑道:“剛才所以沒說,是以為你們不想知道。”現在有些父母不想知道胎兒的性別,到時候生出來是男是女隨便,“回去準備裙子吧。”藥來得笑著說道。

“好,好,謝謝大夫。”那名父親一聽藥來得說裙子,豈能不清楚是什麼,一聽是閨女,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

本來是四個月的時候可以過去拍B起的,可是一想拍B超有輻射聽說對肚子胎兒有影響,所以選擇了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來看中醫。

以前是沒有選擇,現在有了中醫協會中醫院這個中醫牛逼的單位,誰還去看西醫。

好不容易才搶到的號。

“你們兩個剛才號出來沒有?”藥來得看著兩個徒弟問道。

“號出來了,只是出於病人的隱私,病人不問我們也不好說。”雙和澤說道。

“現在放開了,這些方面也沒有限制,可是這些畢竟是病人的隱私,如果不是病人主動問起,你們不得透露,這也是病人的隱私。”藥來得說道。

“是,師傅。”

“好了,你拿著藥方到藥房那裡交給藥房的大夫,那邊會有代煎的業務,當然,如果你拿回去自己煮也行,不過,我還是希望你在這裡,畢竟這些是專業的東西,不是專業的人員,煮出來的藥效也不一樣。”藥來得把藥方遞給那名男子。

“好,謝謝大夫,我們在這裡煎,反正也不差一會。”

“嗯,那以後兩天早上過來一趟,吃三天就不可以了。”藥來得說道。

兩人恭敬地跟同個道別,出去了。

中藥也是不便宜。

都是從中醫協會自己的指定的中醫企業渠道拿的中藥,質量有保證。

李文凱在醫院巡視一遍,大家都非常認真,學徒們跟著師傅學著本事。

現在中醫協會中醫院花城附屬醫院三個師傅帶了8名徒弟。

分別是藥來得的雙和澤跟李慕容。

吳元良的諸高軒、賀浩軒跟祁榮明。

徐正豪的符方順、儲鴻德跟卓弘博。

兵貴精。

要是這8名學徒學出來,8名中醫大家,加上燕京的10名,總共18名,已經足夠了。

李文凱出來,接到了黃建章的電話。

“章哥,回來花城了?”李文凱問道。

現在黃建章一直撲在自己的藥園裡面,如果不是回來了,不會給打電話。

“是的,在老地方。”黃建章說道。

“好,我現在過去,呆會見。”說完,上了樓上,把醫院的電腦管理弘承望。

“望哥,走吧,章哥回來了,叫咱們過去坐坐。”李文凱來到後臺管理辦公室看到弘承望正在敲打著鍵盤。

“哦,那家夥回來了,好久不見他了。”弘承望一聽放下手裡的活站了起來。

兩人來到原來的茶樓。

黃哥見到李文凱過來了,迎了出來。

黃哥,黃長史的兒子。

“趕緊的,把你的大紅袍拿出來。”黃建章看到李文凱出來,坐在一張金絲楠木的茶桌上說道。

“章哥,你以為大紅袍是外面那些普通的茶呢。”李文凱說道,“要茶沒有,要命有一條。”李文凱坐了一邊脫下鞋子,有一個服務員一邊遞過一雙新襪子給李文凱兩人穿上。

李文凱來到茶桌坐下。

“剛剛從醫院過來,沒帶。”李文凱看著黃哥。

“那咱們就喝我的鐵觀音?”黃哥說道,“雖然不及凱哥的正宗大紅袍,可是也是不差。”

“行吧,反正什麼茶在我嘴裡都一個樣。”李文凱說道。

“摳門。”黃建章一聽指著李文凱說道。

大家坐了下來。

黃建章聊起自己的藥園,最後說道:“小老弟,哥的將來可全靠你了,將來你可一定要照顧哥我呀。”

李文凱知道章哥的話的內容,說道:“你放心,只要章哥你嚴格按照我們醫院的技術要求嚴格管理,到時候收穫的時候經過專業人員的鑑定,我們會指定你的藥園為指定產品,這下可以了吧?”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黃建章一聽,開心地說道,“你不知道,你的中醫協會中醫院這個品牌現在全世界有多高的知名度,你放心,我一定會嚴格按你們的技術要求來管理。”

黃建章是一個非常有先見的商人。

當時主動從地產退出來轉行到中藥產業。

現在經過中醫協會中醫院,全國來說,中藥慢慢迴歸,現在也帶動不少中藥產業的興起。

加上前面進行的‘中醫下基層’的培訓,全國有這麼基層中醫大夫,加上那些醫院的中醫門診,中藥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再說了,外國的中藥需要也大。

到時候有了中醫協會中醫院的指定產品這個招牌,國外的那些中醫館,也會跟自己拿貨。

畢竟,咱們的才是正統不是?

這個時候,李文凱的手機響起。

拿起來一看,看著黃哥說道:“是你爸的電話。”

“我爸找你幹嗎?”黃哥問道。

“不知道。”李文凱點開接通鍵,“喂,領導,什麼事?”

“小李,現在有個突發事件,國外的一個商人在花城參加一個經濟論壇,在會上突然病不省人事,現在正在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目前醫院說是突發腦中風,病人還沒有醒來,醫院確認是腦死亡。”

“現在西醫不行了,只能看你們中醫了。”黃長史說道,“這個病人身份特列,如果搞不好,會對我們造成不小的影響,會對我們的招商引資造成不小的影響。”

“這個,我現在無法給你答桉,不過我們中醫在這方面有過先例。”確實是先例,不過是在80年代的時候烏浩宕、陳明亮跟李文宛他們。

這些影片還沒有公佈,李文凱當時考慮這邊的中醫大夫沒有內勁,沒有讓這邊的人看。

“好就好,現在看你們中醫的了。”

“我試試,我現在帶醫院的藥老過去。”李文凱說道。

不可能全部帶過去,肯定要留下兩個給咱們自己人看病。

“行,趕緊,這事挺急的。”黃長史也不敢催促李文凱。

李文凱掛掉了電話,跟兩位說了一番。

開車回到醫院,看到醫院還有不少病人,帶著藥老來到了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