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公司上市從覺醒後世記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0章 家居服務平臺架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0章 家居服務平臺架構

下午。

蔡天明和蔡天星在酒店房間內,開啟思維導圖軟體,把早上和韋智傑交談獲取的資訊整理出來。

兩人越總結越起勁,靈感就像湧泉一般,對於模組,對於底層邏輯,對於上層架構的預見性,簡直就像經過了數年打磨一般。

從今天早上的對話來分析。

軟體方面分成七個部分。

1、家居資訊分享平臺。

2、家裝服務平臺。

3、家居服務平臺。

4、智慧製造平臺。

5、智慧配送平臺。

6、安裝售後平臺。

7、家居電商平臺。

其他平臺先不說。

家居服務平臺方面,做一個類似後世迪迪打車,或者美寸一樣的平臺。

區別在於,家居服務平臺需要許多步驟,才能完成一個訂單,而滴滴和美團都是單一的流程。

如果把家居服務的流程,劃分成多個獨立的服務事項,其實也非常的相似。

按事業推進的階段來看。

最開始時,客戶是裝修公司,由他們在平臺上下單。

前期以pc電腦端為主。

裝修公司把業主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服務類型,大致預算,寫清楚,然後下單。

這個過程就好像寄快遞一般,填寫資訊。

下單後,訂單就像迪迪打車一樣,上傳到訂單總池裡,總池會根據地域劃分,匹配最近的家居直營店。

訂單可以由家居直營店接單後,人工派發給設計師,也可以由設計師自己接單。

設計師接單後,根據訂單資訊,與客戶聯絡,上門量尺,做方案,然後預約客戶到店裡看樣板,定花色,簽單。

設計服務完成後,提交相關的資料,完成設計環節。

設計完成後,提交裝飾公司確定。

主要是稽核方案和報價,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符合要求,裝修公司就確定訂單,提交生產。

訂單提交生產後,同樣會進入生產總池,配送給就近的工廠。

工廠接單後,經過拆單,最佳化,備料,生產,包裝,入庫,出庫完成訂單製造。

工廠完成的產品,運送到一個類似某東的配送中心。

然後訂單就可以發送給裝修公司,由裝修公司確定安裝日期。

也可以入庫即安排安裝。

訂單確定安裝時間後,訂單資訊就會進入貨運部,一個類似貨啦啦的配送環節。

期間由軟體根據產品的多少,來選擇送貨的交通工具,產品經過配送,搬運送到業主家後。

搬運配送環節結束,進入安裝環節。

同樣在安裝總池,可以由安裝服務部,分派,也可以由安裝師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承接安裝任務。

安裝完畢後,進入驗收流程。

由家居服務平臺,派驗收專員聯合裝修公司和業主,現場驗收定製家居產品。

如果驗收合格,就可以結束整個流程。

總結來說,家居服務平臺就是:裝修公司下單,門店接單,設計師量尺設計,預約客戶到店,定設計、選材、簽約,傳送裝修公司確定,下單生產,產品製造,完成後。

送入配送中心,配送上門,產品安裝,最終驗收。

完成一個閉環。

在這個閉環中,門店不需要與客戶產生訂單金額上的交集。

因為家居的金額,與裝修公司的套餐捆綁,產品價格是與裝修公司進行結算。

比如1088元每平方的裝修報價中,包含36個投影面積的定製家居產品。

設計師要做的,就是在設計時,儘量按36個投影面積靠攏。

可以少於36個投影面積,但不能多於36個投影面積,多於這個數量的面積。

就需要客戶自己掏錢,購買多出的部分。

而且還是按市場銷售價格來收取。

這樣做對三方都有好處。

如果跟裝修公司結算,是按880元一個投影面積計算,那麼市場銷售價,至少也是1800元一個投影面積。

這個價格是市場普遍的銷售價格,可以左證產品的價值。

按裝修公司的套餐價格算。

36個投影×1800元=64800元。

而裝修公司跟門店結算的價格只有31680元。

裝修公司有3萬多元的利潤。

業主左證了產品的價格後,也覺得自己得到了大實惠。

而多出36個投影面積外的部分,門店也可以創收。

可謂是一舉三得。

拋開業務不談,家居服務平臺的全流程架構,其實跟電商類似。

電商是客戶下單,付款,商家發貨,物流配送,收貨,結算,訂單完成。

而服務平臺只是根據各環節的特性,把幾個流程疊加起來而已。

客戶環節:下單,確定,付款,驗收,支付,完成。

設計環節:接單,設計,簽單,提交,完成。

生產環節:接單,生產,入庫,完成。

配送環節:接單,配送,完成。

安裝環節:接單,安裝,驗收,完成。

和電商相比,家居服務平臺雖然分成幾個環節共同完成,但是技術上沒有什麼難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電商全程傳遞的是資訊,而家居服務平臺需要加入檔案傳遞。

因為過程有設計圖紙,報價表,訂單合約表,安裝圖等。

對於蔡天明和蔡天星來說,這樣的平臺建設,簡直就是小兒科。

他們甚至有現成的程式碼,只需要拿來改一改,延伸一下就可以上線。

唯一有難度的,是在主流程上的分系統,比如智慧倉儲系統。

這個需要結合智慧立體倉來研發,當然也可以購買配套的系統,然後再拿來二次開發。

又比如貨物配送系統,還需要結合地圖導航來開發。

生產製造系統,哪怕不需要精確到每個工序,但是入庫和出庫的資料一定要準確,否則安裝漏件,也是很鬱悶的事情。

光一個家居服務平臺,下掛的分系統就有十幾個,想來也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完成的。

但主流程和主系統一旦明確後,哪怕沒有系統,暫時透過人工,也是可以執行的。

哥倆很興奮,憑著他們敏銳的感知,越完善系統框架,就越覺得這個商業模式完美。

雖然很繁瑣,流程也很長,需要攻破的技術點不少。

但是也因為這樣,才會形成技術壁壘。

商業模式一旦形成,別人要模彷,也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來打造整個商業模式所需的底層建設。

而幾年時間,足夠讓公司形成巨無霸般的存在。

兩兄弟從下午午休起來後,一直忙碌到晚上21點多。

當整個系統結構完成後。

兩人才驚覺沒有吃晚飯。

互相對視一眼後,都苦笑著關閉了電腦,來到大西海路邊的夜市攤吃夜宵。

吃完飯,回到酒店,兩人大眼瞪小眼。

35歲,對於IT人來說,已經是大齡了。

曾經何時,哥倆也青春過。

現在居然又有了奮戰通宵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