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18世紀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363 歐羅巴聯邦帝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63 歐羅巴聯邦帝國

“陛下,這是亞歷山大一世提出的停戰條件。”

維也納皇宮中,剛從溫柔鄉鑽出來的李維,從外交大臣那裡接過俄羅斯帝國的停戰文書。

當然,李維更喜歡稱之為投降條款。

李維知道,既然外交大臣會將這份檔案交給自己審閱,說明俄羅斯帝國在大的方向上已經妥協。

比如說,永久性讓出莫斯科地區的控制權!

李維也不是咄咄逼人之輩(主要是沒有那麼多行政官員控制太多地盤),只要亞歷山大一世願意交出俄羅斯帝國的歐洲部分,李維是允許俄羅斯帝國繼續存在的。

哦對了,是以俄羅斯王國的方式,沙皇這個稱號也要降格為國王,承認羅馬帝國為宗主國。

俄羅斯帝國實在是太大了,李維不可能真的跑到西伯利亞地區乃至更北方,接近北極圈的部分,去追擊耐寒的俄羅斯民族。

“嗯?

亞歷山大一世,想要遷移所有的俄羅斯民族?”

看到一半的時候,李維語氣略顯不滿的問道。

“陛下,俄羅斯人要遷徙到西伯利亞地區和中亞地區,勢必需要擁有足夠的主體民族,才能確保自身的統治地位,這一條款亞歷山大一世和支援他的杜馬貴族們,無論如何也不會退讓。”

“遷徙俄羅斯民族沒關係,但不能遷徙我們已經控制的地區中的俄羅斯民族,告訴亞歷山大一世,如果他同意這一條的話,這份停戰條款我就會簽字。

讓亞歷山大一世和他的追隨者們,帶走他們莊園中所有的農奴和自由民,已經是我對俄羅斯人最大的仁慈。”

“遵命,陛下。”

李維的意志很快透過快馬傳入莫斯科中,此時雙方前線基本已經因為寒冬熄火,所以邊界線變動幅度很小。

面對李維的要求,亞歷山大一世和支援他的杜馬貴族議會,僅僅討論了一天就同意。

隨著北歐最後一個國家瑞典王國投降,此時的歐羅巴大陸上已經沒有國家繼續與羅馬帝國作戰,俄羅斯帝國完全處於必敗無疑的孤身作戰困境中。

當然,那些沒有被羅馬帝國佔領的島國例外,歐羅巴的島國也是第五次反法同盟中,唯一還在堅決與羅馬帝國維持戰爭狀態的國家。

只是除了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外,其餘島國根本不會被拿到羅馬帝國的內閣會議上討論。

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好歹還有能力在羅馬帝國漫長的邊境線,實施區域性登陸作戰,讓羅馬帝國的軍隊疲於奔命,其他的島國,連登陸的條件都不具備,自然不會被羅馬帝國放在眼裡。

若不是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皇家海軍的庇佑,那些地中海島國早就被羅馬帝國踏平了。

羅馬近衛軍只需要一個營,就能攻佔馬耳他,只需要一個團,就能讓西西里島上的西西里王國滅亡。

這些島國眼裡所謂的主權國家,在李維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此時的羅馬帝國,比起李維上輩子的拿破崙帝國,強出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尤其是在對歐洲地盤的控制上,李維上輩子的拿破崙帝國,並沒有對普魯士和奧地利這種歐陸列強實施全面佔領,並滅亡列強的根基。

而是以拿破崙帝國盟友國家的形勢存在。

反觀這個平行世界的羅馬帝國,那些國家連王冠都扣在李維的腦袋上,比起直轄領地也就在名義上有些許差距罷了。

整個羅馬帝國都依賴著絕對忠於李維的官僚集團控制著。

這也是李維發現打完俄羅斯帝國後,擴張動力不足的原因。

行政點化名額不夠了!

這就是為何李維允許亞歷山大一世繼續存在,以附庸國的形勢統御沒有多少人口的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的原因。

當然,現在的中亞還沒有被俄羅斯徹底吞併,亞歷山大一世想要在中亞站穩,還需要不少時間去侵略。

這也是亞歷山大一世需要遷徙大量俄羅斯民族的原因。

實際上,亞歷山大一世和杜馬貴族眼裡的俄羅斯民族,都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基本上只要不是中亞人和蒙古人的面孔,都被他們劃入俄羅斯民族範疇之內。

這也是為何亞歷山大一世和杜馬貴族議會,沒有在關於羅馬帝國佔領區內俄羅斯民族遷徙問題上爭論的原因。

反正那些被俄羅斯人欺壓的異族農奴,根本沒有什麼民族概念,達瓦里氏互助會旋起旋滅的起義,僅僅只是在城市和繁華的鎮子中傳播了民族的概念,鄉村中的莊園並沒有受到民族主義思想的衝擊。

只要亞歷山大一世和杜馬貴族遷移大量人口,再整合俄羅斯帝國的殘兵敗將,平推中亞落後的遊牧民族還是沒問題的。

這是一個軍事力量代差十分嚴重的時代。

歐洲大戰中,滑膛破和滑膛槍已經淪為爛大街的武器,但在中亞的遊牧民族中,即便是火繩槍也被當作寶貝一般對待,絕大多數遊牧民族的軍隊,還停留在成吉思汗時代。

也就是俗稱的騎射加衝鋒騎兵。

李維上輩子那個世界,很多人都認為終結騎兵的武器是馬克沁等重機槍的普及。

卻忽略了這裡的騎兵,指的是現代化騎兵單位!

誠然,滑膛槍和滑膛炮建立起來的軍隊,面對歐式騎兵確實無法做到碾壓的程度,頂多也就是勢均力敵。

但若是將滑膛槍和滑膛炮武裝起來的軍隊,擺在中亞乃至遠東地區,那就是無可匹敵的強大軍隊!

歐式騎兵和同時代的遊牧騎兵,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物,即便是成吉思汗時代的騎兵拿過來也沒用,不是說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騎兵戰鬥力不足,而是武器觀念存在代差。

當然,如果此時的中亞遊牧民族真的具備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的戰鬥精神,在經歷了初期的失敗後,還是可以從敵人那裡學習和改進自身戰術的。

如果敵人給他們足夠的時間的話……

傳統的蒙古式騎射和衝鋒戰術,在槍炮主宰的時代已經完全無用。

首先,騎射會被廉價的火槍兵彌補差距。

真實戰場上,騎射的有效殺傷射程,是不如步兵用滑膛槍的,也就幾十米的距離。

這還是對付無甲目標!

要是對付板甲目標的話,就必須換上破甲重箭,在十幾米外射!

還不能射最厚重的前裝胸甲的部位。

成吉思汗的子孫遠征歐洲的時候,射當時歐洲騎士就是靠近到十幾米的距離,那時候的歐洲騎士可沒有列裝近代板甲,絕大多數還是相對落後的板鍊甲。

若是遇上後來類似米蘭板甲那種強度的盔甲,連英格蘭長弓都沒辦法射穿。

歷史上英格蘭長弓手擊敗法蘭西具裝騎士的戰役,不是因為長弓手的箭矢破開了法蘭西騎士身上的板甲,而是將他們胯下的戰馬放倒,並且當時的戰場因為法蘭西騎士的指揮錯誤,進入了泥潭一般的軟土地帶,使得戰馬速度嚴重下滑。

正因如此,才讓英格蘭長弓手可以輕鬆瞄準,將騎士胯下的戰馬全部放倒,然後拿著小匕首到沼澤一般的戰場,將由於鎧甲太沉重,難以起身的法蘭西騎士摁住,從頭盔的縫隙中刺進去殺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錯,英格蘭長弓手擊敗法蘭西騎士的終極武器,其實是一把把廉價的小匕首和短刀……

當然,這並不妨礙取得勝利的英國佬,將英格蘭長弓吹成神器。

實際上,後來的戰爭也證明,英格蘭長弓對付鎖子甲或皮甲目標還可以,但遇上板甲目標,基本上跟撓癢癢一般。

這也是英法百年戰爭,英國最終戰敗的原因之一。

弓箭不光破甲能力堪憂,瞄準也十分困難,畢竟神箭手終歸是少數。

反觀滑膛槍,精度是不夠,但隨便一個農夫訓練幾個月,命中率就能趕得上訓練好幾年的弓箭手!

再加上那不可匹敵的破甲能力,槍炮時代碾壓遊牧民族就不算什麼新鮮事了。

所以,俄羅斯帝國平推中亞,不是因為中亞的遊牧民族戰鬥力變弱,而是武器時代不一樣了……

換成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人過來,只要不更新換代裝備和改進蒙古戰術,同樣會失敗。

馬克沁終結了騎兵時代,滑膛槍則終結了遊牧民族時代。

這就是為何亞歷山大一世和杜馬貴族議會,願意接受李維提出苛刻停戰條件的原因。

老家守不住,但他們還可以去中亞繼續當主人。

對俄國貴族來說,奴役白人和奴役中亞人,沒什麼區別。

1812年,在倫敦政府憤怒的抗議下,俄羅斯帝國向羅馬帝國投降,並交出了所有的歐洲部分的領土,主動降格為俄羅斯王國,承認羅馬帝國為自己的宗主國,開始漫長的遷徙工作。

而李維則代表羅馬帝國,寬恕了亞歷山大一世和杜馬貴族對他的冒犯(戰爭行為),並接納他們獻上的忠誠,允許俄羅斯王國保留獨立自主的權力。

俄羅斯王國的誕生,昭示著李維對歐洲以外地區擴張的方式改變,不再是強行吞併,而是以附庸國的模式進行征服。

附庸國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和官僚體系,宗主國不會過度干涉附庸國的主權,但附庸國需要在宗主國派遣的官僚監督下,每年上繳賦稅的一半作為宗主國對附庸國的‘保護稅’。

顯而易見的,這保護稅就是一個霸王條款。

不過,亞歷山大一世和他的杜馬貴族議會,對這份保護稅感到額外安心,這意味著李維沒打算將俄羅斯王國趕盡殺絕!

能當一個土皇帝,對於現在的俄國王室來說,已經很難得了。

俄羅斯王國的例子出來後,瑞典王國立刻提交申請,想要獲得與俄羅斯王國同樣的政治地位,然後被李維毫不留情的拒絕了……

原本用於清洗俄羅斯軍隊的羅馬近衛軍,直接被抽調到北歐地區,踏入芬蘭,兵鋒直抵瑞典王國本土!

這一下,瑞典王國徹底老實了……

明眼人都看出來,李維對於直接控制歐羅巴大陸,有著多麼強烈的訴求。

對莫斯科的佔領,緩解了李維的行政點化名額。

而伴隨著俄羅斯帝國的沒落,第五次反法戰爭也進入到尾聲。

倫敦政府不得不承認,他們繼續維持戰爭已經毫無意義,只會讓自己不斷猛獸戰爭帶來的財富損失。

羅馬帝國的海軍雖然不行,但羅馬帝國可以透過海上破交戰的海盜行為,對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海貿進行打擊。

反觀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出了用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方式強行登陸外,沒有任何可以威脅到羅馬帝國的戰爭手段。

擁有整個歐羅巴大陸的羅馬帝國,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結果就是,在1812年年末,第五次反法戰爭結束。

李維也沒有要求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賠償什麼,雙方都默契的停止了戰爭狀態,不列顛則預設李維對整個歐羅巴的佔領。

至於法統的承認,在這時候顯得非常可笑,歐洲已經沒有什麼國家會在意法統了……

第五次反法戰爭結束後,倫敦政府開始整合全世界的殖民地和歐洲沒有被羅馬帝國征服的島國。

至於奧斯曼帝國,在李維沒有精力搭理他們的前提下,學著俄羅斯帝國的模版,自降國格,主動成為羅馬帝國的附庸國,改為奧斯曼王國。

並獻出了除去小亞細亞地區之外所有的領土。

然而,李維對那些隔著地中海的領土並沒有什麼控制力,這次領土奉獻僅僅停留在紙面條約上,敘利亞和北非地區,基本上都進入了獨立自治的時代。

因為奧斯曼王國也失去了對那些地盤的控制力。

佔領了整個歐羅巴的李維,在獲得500點榮耀值的同時,也開始了對麾下領地的全面整合。

1813年,李維在維也納宣佈羅馬帝國變更為歐羅巴聯邦帝國。

並且在歐羅巴大陸上,實施前所未有的邦國集權制度!

力圖打造一個符合歐羅巴多民族利益的強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