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直播造星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六章 回地球前的最後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六章 回地球前的最後準備

雖然說宇宙中有著近乎無限的資源,陳宇所掌握的外星科技也可以為他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材料,但仍舊有一些材料需要依賴行星地表的出產。

事實上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宇宙空間內近似無限的資源,依舊有極大地一部分都是位於行星上的,想要開採要麼碎星炸礦,要麼就只能在行星地表鋪設工廠和採礦點來獲取。

而對於一些特殊的複合材料,比如特種合金或者特殊反應物來說,在行星地表反應之後再送入太空,比直接將原材料送入太空加工來說,也要相對節約成本一些。

而且不得不強調的一點就是在行星地表進行特種合金和特殊反應物的生產,可以藉助行星表面的大氣層來隔絕大部分宇宙射線的影響,並且有相當一部分特殊材料只能在行星地表進行生產。

雖然說以外星人的科技在太空中也不是不能模擬出類似的環境進行生產,但相對成本就會高很多。

就算陳宇完全不需要考慮成本問題,但他現在卻也同樣不具備在太空生產這些特殊材料的能力。

環帶現在完工的只是工廠部分,原材料的生產是由另一個艙段負責,雖然陳宇現在正在積極的完成對這一艙段的建造,但在完工之前他還是缺乏特殊材料的生產能力的。

所以用一艘對於陳宇來說並不怎麼在意的小型運輸艦,換取國家幫他生產所需要的特殊材料,這對於陳宇來說是一個很划算的買賣。

當然,想要讓國家具備生產這些特殊材料的能力,他還要在地球上鋪一個行星開發設施。

這是外星人用來在行星地表進行開發,建立據點所使用的一種特殊裝置,也可以說是行星據點或者說開發基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太空中將行星開發設施發射到地表展開,透過從太空進行的行星掃描確定行星地表的資源位置,從開發設施發射採集器對資源進行採集,再透過開發設施擴充套件出來的工廠進行加工,獲取所需的產物。

最終成品則透過開發設施的軌道發射器重新發射到太空中進行回收,這樣便構成了一條可以源源不斷的從行星表面獲取資源的生產線。

行星開發設施大部分的工作都由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來完成,並不需要人工手動操作,正常情況下只需要將其扔到地表,設定好生產流程,然後回收產物就行了。

當然,這個行星開發設施同樣也可以使用普通工人來幹機器人的活,只不過相對的,除非是有足夠的工人三班倒,否則在生產效率上來說,人類始終難以比得上不需要休息只需要維護的機器人。

不過這對於陳宇來說問題不大,無論生產效率高低,只要工廠運轉起來,有著人工智慧監控全域性,只要沒有人故意偷懶,他都可以保證足夠的生產效率,獲得足夠的行星產物,也就是他現在所需要的特殊合金與反應物。

事實上除了地球之外,陳宇也可以將行星開發設施發射到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但畢竟地球是太陽系內唯一一顆生命星球,一些特殊反應物的生產只能在地球進行,陳宇也就沒費事選擇其他星球,而是決定和國家達成合作,直接將行星開發設施放在中國。

這樣既可以透過國家的力量確保行星開發設施的安全,同樣他也避免了直接把行星開發設施扔下去,惹來的各國針對。

畢竟地球上的土地都是有主權的,就算那些小國根本無力維護自己的主權,但像某些歐美國家是不可能放過這種引導輿論的藉口的。

儘管這種所謂的輿論聲音對於陳宇來說權當他是放屁,但怕麻煩的陳宇還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且他也沒有必要去在那些落後小國去展開行星開發設施,萬一有哪個有核國家想不開,拿核彈砸了他的開發設施,豈不是尷尬?

那種時候他揚了對方也不是,不揚了對方也不是,會很是尷尬。

所以與其蠻幹,不如和國家合作,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還能給國家提供一些技術,也算是為國家做貢獻了。

儘管這些技術還需要國家自己逆向破解研究,但對於這樣的好事國家還是很樂見其成的。

而在處理完了這些事情之後,陳宇也終於要準備回地球的事情了。

首先回地球,他肯定是回中國,不可能跑到其他國家去。

畢竟陳宇的腦子沒病,不可能跑到滿大街神經病槍手還經常背後中槍自殺的國家去,尤其是知道對方對自己有惡意的時候,只要不是腦殘,都不會做出送上門去這麼傻逼的事情。

至於說中國方面,都展開合作了,自然是不擔心國家對他有什麼安全上的威脅的,而且身邊已經製造出來的機器人保鏢也足以保證他的安全了。

畢竟已經偽裝成女僕的六個貼身保鏢型機器人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的和他保持在半米距離以內,足以應對一切突發危險了。

不過陳宇在考慮了一下之後,還是決定給自己也做點能用得上裝備,順帶給自己裝一臺小型戰鬥機甲。

雖然說小型戰鬥機甲不是高達,但能夠開機器人又有哪個男孩子能夠拒絕呢?

至於說奈米裝甲什麼的,既然保鏢都配備了,陳宇自然不可能忽略給自己也裝備上同樣的東西。

準備好了這些,陳宇又對現在執行當中的這些裝置設定好了生產流程,確保他不在的這段時間環帶的建設也不會停工,這才算是可以安心回地球了。

有著人工智慧的管理,陳宇對於環帶的建設還是可以放心的,畢竟人工智慧本身就可以做到自律生產和建設。

接下來陳宇所需要的,就只是一條可以載著他回地球的穿梭機了,畢竟顧菟號雖然強大,但它依舊不是為大氣層內使用而設計的,仍舊需要穿梭機來實現從行星表面到太空的人員運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