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再世孫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雙劍合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雙劍合璧

PS:今日第二更,急求大家的推薦票和收藏支援,謝謝大家!!

*****

“好,就這麼辦。WWW.tsxsw.COM”公子昂一聽,大為讚賞,即取案上令箭:“公孫鷹何在!”

“末將在。”那昂藏八尺的魁梧軍官肅然領命。

“速傳我將令,封閉四門,全城宵禁,軍政各歸其位,違令者——斬!”

“諾。”公孫鷹接過令箭,健步而去。

“魏肖。”

“小人在。”

“你馬上去選取府中精銳百人,備馬待命,還有,馬上把劍宋先生請來!”

“諾。”魏肖也匆匆而去。

“劍宋?”衛鞅眼睛一亮,急道:“公子,可是人稱魏國第一劍客者?”

“正是。此人不僅劍術極高,而且心細如髮,極善追蹤。”

“太好了。”衛鞅大喜,有如此好手相助,感覺救人的把握又大了許多。

“公子,劍宋先生請到。”不多時,魏肖領著一人匆匆而入。

只見此人年約三旬,身形修長,略顯瘦高,但臉形剛毅,眼神凌利,身後背一柄古樸長劍,似有些年頭。

衛鞅和其雙目相對處,竟有種錯覺,彷彿看得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隻狠厲的鷹隼!

好凌厲的眼神!

衛鞅暗自心驚,魏國第一劍客,果非浪得虛名。

“劍宋見過公子。”來人向公子昂躬身一禮。

“先生免禮。”公子昂忙上前相扶,一臉懇切道:“事情想必魏肖已與先生說明,此次就全賴先生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請公子放心,宋必竭盡全力。”劍宋的回答斬釘截鐵,似有金石之音。

“好,這位是衛鞅先生,與我等同去,你且見過一下。”

事情緊急,劍宋與衛鞅點點頭,便算是認識了。

當下,公子昂領頭,衛鞅、劍宋、魏肖及數十名親衛甲士相隨,急赴康樂坊。

出了門,便見大街之上靜寂無人,只有一隊隊魏軍甲士虎視眈眈、鏗鏘而過。

顯然,宵禁令已經釋出,行人已被清空。

一路無語,不多時,公子昂等人已近康樂坊,早在等候的坊正忙迎了上來。

“小人康樂坊坊正劉喜,見過公子。”劉喜慌忙跪倒。

傻子都看得出來,今夜大梁出了大事,不過,劉喜可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他只是受命在這裡等候公子昂接見。

這讓從未見過如此大人物的他心中忐忑,唯恐應對不好,丟了飯碗,甚至是腦袋。

“免禮,起來吧。”公子昂一擺手,懶得理誠惶誠恐的劉喜,轉頭對衛鞅道:“鞅,你來問話。”

“諾。”衛鞅上前,問道:“我且問你,從集慶坊,經康樂坊往城守府,一般如何走?”

“回大人,”劉喜忙道:“先走永安巷,再經南長街,最後走扁擔巷,或是五子街,便可到城守府所在的長樂坊。”

“這條路,哪裡最為僻靜少人?”

“扁擔巷。”

“你肯定?”衛鞅追問。

劉喜賭咒發誓道:“大人,小人在康樂坊住了一輩子,那是絕不會錯的。若是錯了,您只管砍小人的腦袋。”

“很好。”衛鞅很滿意,回頭道:“公子,我沒什麼問的了。”

公子昂從懷中取出一個郢爰,扔給劉喜:“賞你的,速帶路去扁擔巷。”

“謝公子。”劉喜差點樂壞了嘴,趕緊屁顛屁顛在前引路。

不一會,扁擔巷到了,劉喜忙道:“公子,各位大人,這就是扁擔巷了。”

藉著甲士的火把,衛鞅打量了一下此巷,巷子窄而長,叫扁擔巷倒也形象,便問劉喜:“是不是走此巷到永樂坊最近?”

“是的,大人,比走五子街近一些。”劉喜忙道:“只是此巷狹窄,不宜通行馬車,又比較冷清,所以走得人較少,比較僻靜。”

“很好,沒你事了,回去吧。”衛鞅走向公子昂,自信道:“公子,如果鞅所料沒錯,銀玉小姐就是在這裡被擄走的。”

“辛苦知遠了。”公子昂轉頭看向劍宋,神情期待。“劍宋先生,該您了。”

劍宋點點頭,拿過一支火把,便要直入小巷。

“快,速替先生照明。”魏肖馬上招呼著,一眾甲士便要舉著火把跟上。

“不用。”劍宋連忙阻止道:“人多手雜,可能會破壞線索,我一個人就行了。”

“好,好,你們都等著。”公子昂忙道。

“諾。”魏肖等人領命。

劍宋先沿著扁擔巷整個走了一遍,彎著腰,銳利的眼眸仔細搜索著每一寸地面,然後又跳上兩側圍牆,細細勘查。

足足半個時辰後,劍宋才跳下圍牆,大步轉回。

“先生,可有發現?”公子昂馬上性急地相迎。

劍宋臉色凝重,搖了搖頭:“沒一點有用的線索留下,對手非常老辣,應該不是一般人。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小姐的確是在這裡被擄去的。我在兩側牆頭都發現了一些腳印,極淺,是輕身功夫極佳之人所留。據我推測,敵人應該是探知了小姐經常會從此回府,然後早早在此埋伏。”

公子昂臉色頓時十分難看,沒想到敵人如此狡詐,竟沒給他留下一點線索。

這還怎麼救人!?

難不成真要全城大索嗎?可是這樣做的話,很可能得到的只是銀玉的屍體。

“敵人應該是從對面巷口撤退的,我去看看,說不定能有線索。”衛鞅卻是不甘心,伸手從一名甲士手中搶過火把,急步而去。

“我也再去看看吧。”劍宋猶豫了一下,雖然覺得以敵人的老辣,抓人時都沒留下一點線索,撤退時就更不可能有什麼痕跡,但還是跟上了衛鞅。

這也是死馬權當活馬醫,碰碰運氣吧。

衛鞅走到對面巷口,眼前,是一條與扁擔巷垂直的小巷,火光中,不見盡頭。

衛鞅低下頭,先向南仔細勘查著地面。

很快,他發現了一些車轍印,而且,不止是一輛車。

按照常理,扁擔巷這樣的狹直小巷,應該很少有馬車透過,一旦遇到雙車相匯,便可能卡住。

那麼,這應該是敵人掩藏人質,用來撤退的車輛了。

不過,發現了這些也是無用。

大梁太大了,人多車多,恐怕一出了小巷,車轍印便會亂了,根本無法追蹤。

忽然,眼前一些紅色的粉末引起了衛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