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空中殖民地最新章節列表 > 三、未來戰爭的方式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未來戰爭的方式4

空中作戰力量的發展,有條件的國家要向全空域研發。向高空發展,佔領更高控制點和技術高地,發展太空、外太空飛行器,以高空技術反過來推動低空飛行器技術進步;向低空發展,增強對地攻擊力和進攻速度,打造適合全軍通用的空中進攻作戰體系和空中飛行作戰系統,給陸軍插上翅膀,陸軍飛行化作戰,使步兵的進攻速度適應空軍的進攻節奏,重點建設打擊地面裝甲武器、防空武器、飛彈陣地、指揮中心、雷達站、電子電磁網路作戰中心和基站能力。把低空飛行器的發展立足於國家經濟建設中,最終把先進的飛行技術應用到國家經濟建設的各個方面;建設強大的中空作戰力量,突出優勢,提高控制力,以中空優勢打擊低空、地面軍事力量,以中空優勢阻斷高空飛行器與地面的聯絡。在未來戰爭中制空權的爭奪,主要還是在中空之中,作戰任務最終落實在對人的征服打擊之中,太空戰,看似富麗堂皇,從目前來說一旦太空成為戰場,遠離地球,補給、技術都是難題,所形成的科技優勢也會因和地球的距離減弱,太空和外太空飛行器的意義就是技術科技的突破,促進飛行器的發展進步,更好的服務人類。而戰爭總歸是人的戰鬥,如果沒有出現其他適合居住的星球,地球就是人們的生存之地,爭鬥也不會距離地球太遠的。飛得更高更遠向外太空發展是時代發展進步的結果,是科學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需要,不是地球人使用野蠻暴力戰爭爭霸的地方。

空中作戰力量,從支援作戰,到主戰,主攻,獨立作戰,全域作戰,未來的戰爭發展形式,空中作戰力量將成為最重要的軍事力量。在戰爭中,陸地和海洋軍事力量將圍繞空中軍事力量部署作戰,戰爭由空中軍事力量主導。空中作戰力量,武器平臺種類繁多,戰法各異。直升機、殲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強擊機、偵察機、運輸機、無人偵察機、無人攻擊機、電子戰飛機、指揮飛機、衛星、汽艇、空間站等。各武器平臺擔負的作戰任務不同,可以單獨作戰,也可以編隊作戰。空中作戰力量,主要以飛機為平臺戰鬥。在空戰中,保證戰機先進性,確保空戰優勢,奪取制空權,然後對地面防空力量進行打擊摧毀,為轟炸機對地轟炸開闢安全環境。高空、高速、機動、隱身、載彈量、電子戰能力,一直是各國戰機研製所追求的極致,每個指標的突破,戰機效能都有大的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空中作戰,在戰機的研發上,更注重機載雷達和電子戰能力的發展。電子戰能力成為制約空中戰鬥力的首要因素,其對指揮、偵察、引導攻擊等作戰任務具有先決條件,從一定意義來說,電子戰能力是現代空戰的精華,也是最重要的條件,信息化軍事變革,促使電子戰超越彈藥等熱武器所能發揮的作用,影響廣泛深刻,電子戰水平促進和制約空戰能力水平。

空中作戰,幾乎在同時地面、空中各種先進雷達對目標進行搜尋,進行電子戰,電磁干擾,使對方雷達和電子戰裝置及機載雷達失去作用;利用殲擊機群對空中目標及地面重要目標進行打擊,首先攻擊地面雷達,電子作戰部隊,對空攻擊預警指揮平臺及導航衛星,進行空戰,獲取制空權;殲擊機、轟炸機群繼續攻擊地面重要作戰目標如機場、指揮中心、防空力量,達到作戰目標後,開始對陸地裝甲兵團、建制編制較大的野戰部隊進行逐個空對地打擊;空中作戰群不停的對地面軍事力量分主次,按照對方對空威脅、遠端進攻兵力,機械化突擊兵力,火力強大成建制戰鬥兵力,根據對方危害的不同進行打擊消滅。最終,以空中優勢,奪取制空權,形成地面戰場優勢,達到戰爭優勢,獲取勝利,形成心理優勢,瓦解敵人。

戰爭沒有固定形式、固定戰法、沒有教科書,沒有絕對的勝利法則,戰場態勢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兵力部署,武器配備不斷以戰場形勢變化進行調整。戰爭是整個國家所有力量的鬥爭,戰爭早已超越了“軍人”這一概念。在戰爭中,西方軍事強國注重武器裝備,以科技取勝;東方國家由於受限於裝備技術,更注重兵法謀略;西方講火力覆蓋,超視距立體攻擊,精準打擊;東方提倡戰鬥精神,人海戰術,分割包圍。對於戰爭,不僅僅關乎軍人生死,國家民族存亡,更關乎軍人榮譽、氣節,國家民族尊嚴,打不過也要抗爭到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進攻方有他要達到的戰略目標,防守方也有他要守住的底線,侵略與反侵略,總有一方戰勝另一方,一方屈服另一方,只有勢均力敵才能最終和平相處,而反抗到底才有尊嚴。勝利對於強弱雙方、侵略與反侵略雙方的標準和理解是不同的,你殺傷我一千人和我殺傷你十人,你佔領我一城和我突圍儲存了兵力,雙方以實力實際出發,達到的目標結果不同,雙方的勝利是一樣的。對於反抗侵略,不在意一時一地幾場戰鬥的勝負,要勇於擴大戰爭,敢於放開國門,以空間和時間稀釋強大侵略者鋒芒,進行人民戰爭,最終趕走侵略者,結束苦難,就是國家民族的勝利。

現代戰爭,沒有單一戰場,所有作戰力量都是相連的,哪怕任意一場局部戰爭或偷襲,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都隨著運轉,戰場以外各類保障性力量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消耗巨大。每個作戰單位個體、軍種屬性弱化,任何兵種、人員、武器、戰法都不是獨立的,戰場早已成為聯合一體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未來戰爭,遠端精準武器攻擊,空中飛行化進攻作戰是主流。聯合作戰,追求相同的進攻速度,相同的攻擊力度,相同的進攻時間,打擊同一個目標,在無限大的空間,使戰爭著力點統一到一起。要求各軍兵種進攻速度要跟上速度最快兵種的進攻速度,所以在軍力建設時,各軍兵種要以空中軍事力量作戰方式為依託改革建設,大力發展遠端精準武器彈藥等能與空中作戰力量同步遠距離打擊敵人的武器裝備和防空對空飛行器攻擊武器,提高機械化機動能力和信息化作戰水平。在戰爭中以空中作戰力量為主要力量,由空中軍事力量主導作戰,其餘軍兵種協同空中軍事力量進攻。未來聯合作戰是空中軍事力量領導其他軍兵種作戰,所以,在軍事力量建設中,所有軍事力量的建設要適應空中軍事力量作戰方式、節奏,堅決的對陸地和海洋軍事力量進行改造,使其融合到空中作戰力量中。戰術思想、戰爭理論要轉變為空中主導一切,空中指揮一切力量,空中防禦、打擊一切目標,軍事作戰力量構成以空中作戰力量為主,具體武器裝備以提高武器遠端化、精準化、智能化、載體飛行化為主。在空中作戰力量打造上,我們要把一切優勢武器、優勢作戰方法都集合到空中飛行器上,指揮系統、偵察系統、網路訊號、雷達、電子戰裝置等集中到飛行器上,靠前指揮作戰;對太空衛星空間站摧毀能力、飛行器與飛行器作戰、對地、對海等主戰車船作戰。最終使全部作戰力量具備信息化現代遠端進攻能力,作戰時不分軍兵種,能全部投入戰鬥,全域實時攻擊目標,使各軍兵種成為一個聯合的進攻體。

進攻與防禦是一對矛盾體,進攻能力增強,防御能力也增強,防御能力增強,進攻能力又相應的增強,矛與盾之間看似總能相互之間平衡。但是萬里長城照樣擋不住“胡馬過陰山”,馬其諾防線也不堪一擊。防禦力量不變或者緩慢變化,戰法、兵力、武器、實力改變,防禦就會被突破。防禦總是會被進攻所破,保章安全最好的方式不是防禦,而是進攻,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在軍事力量建設時更加要突出進攻力量建設。進攻要集合優勢兵力,集合優勢兵力,即便弱者也可以在特定時間地點獲取勝利。集合優勢兵力,更多的體現於優勢的攻擊力量。信息化戰爭奪取制空權與制電磁權是制勝的關鍵,制空權的獲取需要優勢的空中作戰力量和先進的電子戰技術,有制空權才有地面和海上軍事力量的進攻主動權,才能從容發揮威力。現代戰爭,任何軍事力量兵種都無法獨立應對整個戰場威脅,軍隊作戰講求平時與戰時相一致,平時軍隊要由專門部門分類管理,訓練培訓、裝備研發、後勤保障、作戰要有專門機構負責指揮管理,戰時各力量組成統一指揮部,聯合各軍兵種優勢兵力作戰。聯合作戰的目的是統一指揮所有軍事力量形成合力,使部隊發揮最大的戰鬥力。各國軍事力量發展水平和軍事建設兵種側重的不同,聯合作戰力量的主要作戰力量也不同。但是對於現代戰爭,空中作戰力量結合遠端精準武器和信息化電子戰能力一起發揮戰鬥力,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傷亡最有效的發揮進攻能力。遠端精準是進攻重點,飛行化是軍事力量投送能力重心,而空中軍事力量的進步需要兩個條件都具備。聯合作戰基礎技術是信息化技術,核心軍事力量是遠端精準武器和空中作戰力量,發揮遠端精準武器和空中作戰力量的優勢,把其餘進攻力量統一到一起,形成攻擊力度,以進攻能力形成打擊寬度和彈藥覆蓋率,達到殺傷效果。軍隊信息化變革的核心是,把所有的先進武器系統和信息化作戰技術集合到空中飛行器中,利用智能武器彈藥進行非接觸作戰。軍事史上使用機械化武器裝備作戰以前人類戰爭史,軍隊作戰看重勝負,對自身損失、軍人傷亡情況,受軍事理念影響,人民只關乎是否勝利。現在信息化戰爭,在謀求勝與負結果的同時,軍隊指戰員和人民對軍人的傷亡情況更為關注,除了人性出發,主要是信息化條件下智能武器提高了打擊精準度,戰爭中可以控制傷亡,特別是軍事強國對自身軍人戰爭中傷亡率控制更好。強國在戰爭中,每一步都能壓制敵人,先前制敵。在戰爭前使用信息化作戰手段,對衛星導航、通訊、雷達、電子、電磁、網絡空間進行干擾作戰,為戰機和遠端精準打擊提供安全環境;在戰機和遠端精準武器對重要目標打擊,失去戰鬥力後,反覆對目標進行打擊轟炸,最後一直等到只有弱小的安全威脅,最終才有地面部隊,提高安全了才有下一步行動。

信息化戰爭,最大的弱點就是以信息化作為軍事能力本身。信息化戰爭包括兩層意思,一是信息化的本質,其連接功能以及高精尖技術裝備的物理屬性所形成功能作用,利於指揮、控制、增加效能、精度和聯合作戰;二是把信息化作為軍事進攻能力使用,如電子戰、電磁干擾,網絡戰等,干擾癱瘓敵軍敵國,提高自身安全,以較少的代價獲取更高的戰果。如傳言美國利用事先植入的電子病毒,透過網路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自毀攻擊,美國透過這種看似和平的手段,達到了戰爭難以達到的目的,在戰爭中,利用電子戰裝置進行電磁干擾,使對方信息化作戰裝備癱瘓或者發揮不出戰鬥力,使自己獲取勝利。在現代戰爭中,信息化越來越趨於作為戰爭攻擊手段使用,電子戰、電磁干擾、網絡戰等已經成為直接的軍事干預手段,隨著各國軍事力量信息化水平的增強,這種軍事手段方法更多,使用更頻繁,效果更明顯,影響更大。信息戰武器裝備科技含量先進,科技工業基礎要求高,需要專業的高素質人才操作,各國發展不平衡,目前美軍信息化水平最高,其戰法裝備也是世界各軍事力量學習的榜樣。由於資訊的開放性,軍事特有屬性下降,有些領域人的影響大於技術裝備的影響,各國相關領域專家在戰時比普通戰士的作用更大。如網絡戰時,駭客、專家、網路公司都可以成為維護網絡安全和攻擊網路的戰士。各國在利用網絡、衛星、電子、電磁、電腦病毒做武器攻擊時,他自己也將受到相同的反擊。強國發展信息戰能力提高戰鬥力,以信息化優勢增加戰鬥力打擊對手;弱國發展信息戰能力,尋求在資訊、網路、電子、電磁中找到制約對手戰鬥力生成的方法,形成不對稱的手段,降低對方戰鬥力,以期達到目的,獲取戰爭勝利。

戰爭永遠是不平等的戰鬥,戰爭能力體現在以軍事能力為主的綜合能力上。現代戰爭的高技術性和高消耗性形成的軍事實力與綜合國力差,使戰場勝負越來越可預測。以科技制勝的今天,對大國的定位,早已不是絕對的國土、人口大國,二戰日本和德國以先進的工業和軍事實力敢於挑戰整個世界。未來國土、人口對國家實力組成的比重將進一步下降,國際競爭力體現在創新和科技水平上,傳統意義的小國可以因科技實力走入大國之列,同時軍事實力也會因科技實力的改變而改變。

戰爭對於軍人最大的福利是在獲取勝利的同時,使傷亡最少,勝利與減少士兵傷亡是為將者最大的兵德,而不戰是人民大眾最大的幸福,戰爭作為獲取權利的暴力手段,在獲取權利時作為威懾力量出現而不是直接以戰爭暴力解決,是戰爭力量的最高藝術品德。國家平時要積極備戰,作為將領,平時要嚴格訓練部隊、研究戰法、研究對手,提高指揮作戰能力,士兵要苦練作戰本領。具有發動戰爭決定權的國家領導集體要慎戰或不戰,把戰爭機器關進和平的籠子裡,能以經濟、談判等手段解決的問題就不以戰爭獲取結果,即便開動戰爭機器也要使戰爭限定在有限的區域,有限的領域,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物件上,打贏而不打死,打敗而不打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