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之熱血宅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誇大其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 誇大其詞

關志義對魏徵嚷道:“鎮壓了山羌,其他山民會牴觸大唐?哪他們就躲進山裡去好了!你只想到鎮壓了山羌他們會有想法,但你想過不鎮壓山羌會有什麼後果麼?”

“會什麼後果?”別說是他魏徵,就連杜如晦、蕭他們都沒有考慮過這些。

在諸位大臣看來,只要官吏對百姓好,百姓就會感恩戴德。這不知道是哪個傢伙說的,但是在儒學經典上卻處處可見。就算新世紀,也由不少人認同這種觀點。

實際上呢?

人是自私的,無論哪個都只會記得別人對他的傷害。有些人善良,會記得別人對他的好。但是更多的人,只記仇不記恩。

關志義鄙夷的掃了一眼諸位大臣,高聲說道:“什麼後果?但凡是我大唐的官吏,都生活在心驚膽戰之中。那些有忤逆思想的人,會不但的冒出來,針對刺史、閣老下手。”

在那個時代,制裁過輕都會造成壞人模仿,只是關志義的說法明顯有些誇張。

比如:一個搶劫犯被受害人無意中殺死了。

受害人該不該受罰?受罰與不受罰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先說罰吧!

這一判定一出,那些搶劫犯就可以肆無忌憚了。你反抗的時候還要顧忌是否違法,可是他們這些亂來的會在乎法律?要是在乎法律他們就不會犯罪了。他們的家屬竟然還有臉上訴,要受害人負責,老關真相對他們說:“不要臉,天下無敵。”

當然,這種影響不一定會實際體現出來。

敢反抗的人,的確太少了。而且就算反抗,能夠把對方致死、致殘的機率很小。但是他妹的。一想到事情發生了會有這樣的結果,那個還願意當好人,全他妹的去犯罪好了。

你說不受罰。

哪被搶的人就算有制服搶劫犯的能力,他也可能直接把對方往死裡整。更不用說,那些故意製造對方搶劫的假象之徒。

山羌之亂也是如此。

你出兵,其他山民有想法。你不出兵,他們也會有想法。但是無論你是否出兵,山民們都沒有大臣們想的那樣激動。

說穿了,除了頭領之外,哪個平民百姓會在乎其他人的死活。

他們連自己的溫飽都沒有解決,誰有這個心思去爭名份。

“嘶!”

除了關志義,包括李世民在內,所有大殿裡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李世民簡直不敢想象,關志義說的事情真要發生了,他的王朝要如何存在下去。其他人尤其是現代人,肯定不會上當。可是想一想,大唐初年的人,哪個不是從背叛與被背叛中過來滴。

蕭本是皇族,可是卻被人推翻了。他姐姐好不容易混上皇后的寶座,結果隋朝被推翻了。關志義說有人效仿山羌,不管別人信不信,他絕逼的會選擇相信。

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哪個不是隋朝的官吏,結果他們做了什麼,跟著某些人推翻大隋。

當然,這裡‘某些人’不是指李世民他們,而是指宇文化及那些刺傷楊廣的傢伙。

李世民更不用說了,他為什麼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女們,就是怕有人效仿他,搞兄弟自殘。只是越怕啥,就越來啥。不僅他的兒女們效仿他,就連武媚娘都……

魏徵說道:“關三郎,你誇大其詞。”

關志義輕蔑的一笑,說道:“玄成呀!某買通你的一個家僕,讓他刺殺你,你不要處罰他可好?”

不等魏徵說話,老關又把矛頭指向和他一直不對付的蕭。

“蕭閣老,某家凌雲才6歲。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啥都不懂,需要教化,這個你是知道滴。要是某家凌雲殺個把子人,你應該不會說什麼吧!?”關志義帶著一臉賊笑,盯著蕭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蕭不幹了,說道:“小子,某現在認同你的說法了,你可不能亂來。”

李世民制止了關志義,他說道:“關三郎,你給朕閉嘴!”

關志義看李世民生氣了,悻悻的退到一邊。

皇帝發火,千萬不能硬抗,這可是老關的想法。要委婉,要迂迴,這是老關的基本策略。但是有時候他也會衝動,逞一回匹夫之勇。

這邊把關志義鎮壓了,李世民並沒有否定關志義的建議。他問道:“克明,這個事情,你怎麼看?”

杜如晦搖搖頭說:“陛下,關三郎來之前,某認為玄成他們說得對。吐谷渾和山羌,都應該用溫和的手段對待。三郎一番言論讓臣有些擔憂,要真如他所說,哪大唐真是國將不國了。可臣總覺得,這裡面似乎有些問題。因此,臣不知道該如何。”

“無忌,你認為呢?”李世民把目光對準了大舅子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可比杜如晦油化多了。他考慮百姓和事情的正確與否較少,考慮家族的時候較多。

思考再三,他說道:“陛下,臣認為關三郎之言有理。”

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了長孫無忌一眼,說道:“哦(升調)!哪你給朕說說。”

“陛下,關三郎說的事,雖然不一定發生,可臣認為不應該去賭。萬一他說的事情出現了,後果不堪設想。就算大唐兵多將廣,也無法把所有人都……”

雖然長孫無忌沒有把話說完,可是大殿裡,哪個不知道他要表達的意思。

兵部尚書侯君集主動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關三郎說‘可能出現’。但是據臣所知,他每次這麼說的時候,事情就不是可能,而是必定出現地。比如:他說近親結婚,後人可能有問題。後面吾等調查的結果卻是,所有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問題。”

這就是調查的局限性。

嶽州的調查,是關志義實事求是沒有半點虛假的問卷調查。而朝廷的調查不同,他們是調查的官員先有了會出問題的念頭,再去調查。問話的時候,難免就把一些小毛病或者不是毛病的一些病痛,記錄進去了。因此,造成調查結果不實際情況嚴重多了。

房玄齡和幾位王爺心裡並不認同,他們認為百姓不可能效仿山羌殺官員叛逃。

可是剛才關志義連續用兩個可怕的假設打擊了蕭和魏徵。房玄齡擔心關志義真的慫恿一些人,做出這種事來。因此,他們寧肯啥都不說,也不願意得罪關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