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蕩神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決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決賽

楊戩走下臺來,拉著玉鼎悄悄地說:“師父,我剛才好象突破了神功第二重,第三目可以發出有質氣勁了。”

玉鼎又驚又喜:“這麼快就突破第二重了?比賽結束後師父好好跟你研究一下。現在好好看哪吒吧,他快不行了。”

抬頭看哪吒與慈航的戰鬥,二人已鬥了很久,慈航仍是用柳枝當武器,把身體護得滴水不漏,哪吒久攻不下,風火輪滿天打轉,乾坤圈左突右擋,招招發力,奈何慈航的柳條看似輕柔,卻有很大的韌勁,逐漸把力量反彈回來,出手越重反彈越厲害,哪吒漸漸感覺一團無形的壓力把自己死死纏住,漸漸力竭,手腳開始痠麻起來。再鬥了一會,哪吒已經被慈航的柳枝壓迫在很小的一個圈子裡了。這時,慈航的柳枝上脫落了一片長柳條,霎那間,把哪吒手腳纏住,不得動彈,柳枝同時向哪吒拂來。這下拂中,哪吒就算輸了。

正在這時,只見哪吒口一張,一股烈焰瞬間吐出,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把慈航連柳條一起包圍住,“轟”得一聲,一團黑煙炸起。煙霧散去,只見慈航灰頭土臉站在地上,手裡柳條化為灰燼。哪吒身上柳葉同時煙消雲散,哪吒手一振,混天綾已經反纏住慈航,捆得嚴嚴實實。慈航無可奈何,只好認輸。

哪吒一跳而起,興奮的大叫:“我贏了我贏了。”

冷門,絕對的冷門,誰也沒想到二代的弟子竟然輸給了三代的門徒。

跟哪吒的驚喜不同的是,慈航是目瞪口呆,土頭灰臉。呆立當場,心中陣陣懊悔,慈航雖非武技見長,但也決不是無能之輩,慈航最精妙的武器,一是“仙音梵咒”,念起可增加自身的法力,力量,速度。其二是“三壬神水”,這是一種不世出的神水,可祛毒,可滅火去煙,可醫傷病。如果在柳枝上沾點三壬神水,縱是讓哪吒的內火噴上,也是隨即便滅,但慈航還是大低估了哪吒的實力,猝不及防下,一時著了道了,心裡有所不平,但終究是良善之人,心胸開闊,苦笑了一下,退下陣來。

休息片刻,四人重新抽籤對陣。這回風對上了武吉,哪吒對上了楊戩。

哪吒笑笑對楊戩說:“師兄,等下我們要見一見高低了,我可不會讓你的喲。”楊戩也笑了:“我也不會讓你的。等下我可會讓細腰上哦,” 哪吒頓了一頓,搖搖頭:“師兄,我還是認輸了。我實在想不出破你這一招。”

四人這一仗卻很快打完,武吉的拳法實在厲害,風張開口袋,放出黑風,被武吉一拳拳地擊碎,凌厲的掌法又攻不破武吉的拳盾,只好認輸。哪吒剛才跟慈航纏鬥良久,仍沒恢復過來,楊戩還沒等放出細腰,一招“撩天掃月”,三尖槍穿過哪吒的乾坤圈,槍尾一掃,把哪吒擊落風火輪。

這輪打完,日已中天,眾門人回去食過中飯,休息過後,再出山門,迎接下午這場龍爭虎鬥。

一開場由風與哪吒對抗,哪吒抖擻精神,風火輪起處,黑風漸消,風的一雙肉掌可不能與武吉雙拳相比,不敢硬碰乾坤圈,處處受制,風只好認輸。哪吒得到了第三名。

最後的對決在楊戩與武吉之間展開。

“武吉,道行門下唯一徒弟,自幼習武,八歲入道,習得煉氣術,三十歲自創古拳,學天地靈物之戰鬥法術,一雙拳頭百毒不侵,堅硬如鐵。據說有三百六十手,手手相連,雞腿龍腰潑猴性,鷹眼猿臂象鼻拳,其拳法靜似雄雞、動似龍腰、靈似潑猴、神似鷹眼、松肩如長臂猿;其拳型多變,可掌可拳可勾可纏手;步踏鬥罡七星。手法為打穴為主,並以蹦、彈、抓、挑、鑽、擂、拉、劈、抄、砍、截、擺、封、捅、砸等為輔;腿法有踢、碰、蹬、踹、踩、掛、跪、截、跛等。講究擰、絞、纏絲旋勁、拳走曲線、曲中求直、直中求曲,並講究‘三出而一主’,即兩臂一腿併發勁;交手時主張側身對敵;技法以‘圓、角、線、點’為總則,圓指步法不走直線,角指站立對己有利之角度位置,線指搶佔攻敵最佳路線,以求最時間攻敵之所救,點指盡量減少攻防次數,達到一觸即發,一發就到,一點就勝。戰術有謂‘空、誆、虛、實、晃’,幾乎沒有什麼破綻,想要勝之,很難!除非你能纏鬥到力竭而退之。但武吉的幾十年功力又非你可比。”

----楊戩站在武吉對面,風吹起他的衣衫、長髮,腦裡閃過師父的話。這是一個有實力的對手,絕對的大家風範。

武吉兩腿不丁不八,雙手一前一後,看似隨意,卻全身毫無破綻。面對這個入門才三年的小師弟,他也不敢一絲大意,從二天戰鬥來看,這個小師弟技藝出眾,武藝出眾,一手槍法精熟之至,手中是上古神兵,鋒利莫擋。金剛不壞神功看似已經初步練成,尋常攻擊不能傷他分毫。而且有神犬助力,變幻莫測。生具異形,眉中一目可破法術。是個很難對付的狠角色。

日頭漸斜,映得二人影子長長在拖了開來。二人已經站了很久了,看似誰都不想先出手。

只見二人“吼”了一聲,幾乎同時出手,楊戩一槍向武吉刺去,力使千鈞,勢如閃電。武吉小走半步,一路擊在身側空中!左一拳右一拳,拳拳打在自己身前空中,勁力四射,頓時把楊戩的槍蕩了開去,同時在自己身側築起了一道由拳勁組成的“拳盾”。而後招連綿不絕,拳拳用勁,恰似一座拳山向楊戩逼了過來。

楊戩這一刺本是虛招,槍尖一蕩,立時抽槍,改刺為拍,只是在武吉的拳山下面,一槍一擊顯得如此渺小,霎時間,已經被武吉團團圍住,四周壓力頓時如山壓到!

好楊戩,一聲大喝,三尖槍舞起,左三槍,右三槍,也在自己身邊形成了“槍陣”。

眾人只見二團光芒舞起,不見人影,只見如山的拳與槍,使人眼花繚亂,不由大聲叫好。

纏鬥良久,楊戩終於因功力,槍法上不如武吉,漸漸力怯,一邊奮力把槍如車輪般舞動,一邊嘴裡唿哨一聲,把細腰叫出,只見一團黑影閃電般從半空落下,向武吉咬去,如一個武吉,拳力起處,勁氣四溢,細腰根本進不了武吉拳擊出的大圈子,一次次被彈出,但細腰仍是鼓起勇氣,一次次奮勇進攻,突然細腰哀叫了一聲,已經被武吉拳風掃中,打落塵埃。

楊戩一聽,心中一慌,欲待收起細腰,手中槍不由一慢,武吉看準時機,一拳擊出,擊在楊戩舉起的槍桿上,莫大力量一時湧入,楊戩拿捏不住,三尖槍頓時飛出,一錯神間,身上早著了幾下,打得心血翻湧,縱有護體神功,亦是抵擋不住的疼痛。待抬頭,眼前一拳頭越來越大,瞬間要擊在自己臉上。

危急時刻,楊戩神目瞬間睜開,立時發出一道白光,堪堪擋住拳頭,只是拳頭力量太大,只擋得七七八八,拳頭還是實實的擊在楊戩臉上,“轟”的一聲,楊戩身體斜斜飛起,飛過半空,落在地上,渾身疼痛,一時難以起立。

“我輸了。”楊戩運一運氣,感覺有些脫力,但沒什麼大礙,知道武吉擊中後拳頭沒吐內勁,手下留了情。在哪吒,玉鼎的攙扶下站了起來。雖然輸了有點不快,但楊戩還是出口道:“師兄好武藝,我認輸了。”

至此比賽全部結束了,武吉得了第一名優勝者,楊戩、哪吒得到第二三名。武吉之能,在第三代門人中早已流傳,只是第二名的楊戩,入門才僅三年,最後力敵武吉而敗,所表現出來的實力大出人們意料。第三名的哪吒也是,竟然以一口火焰擊敗了第二代門人的慈航,雖然大家都知道慈航長處在於輔助技藝,但終究是元始的關門弟子。一時議論紛紛,對這二人交口稱讚。

各門齊齊過來向玉鼎太乙道賀,把個玉鼎高興的合不攏嘴。玉鼎本人雖技藝出眾,但生性疏懶,也沒有表現出什麼上進之心,在各門人中不顯山不顯水,除跟太乙有深交外,其它各人基本都沒什麼看得起他。這回終於露臉長氣了,玉鼎能不高興?

下面進行的是頒獎儀式,武吉得到元始、燃燈、玄都聯合貫注的一甲子功力,自是如虎添翼。更超越第三代門人,已經穩得第三代門人第一武技寶座。只是功力貫注,因有危險因素,一個操作不好,被注人會走火入魔,而需靜室中進行。所以不便在大會上進行。自是等休息調養合適後進行。

楊戩卻得了一件法寶“九龍神火罩”:一個用炎龍鬚髮織成的大網罩,四周墜有重鉛製的抓手,使用時,對敵人一網撒出,重鉛張開抓地,把敵人圈在網內,雙手一拍,網內即出現九條火龍,烈火騰騰,把網中敵人燒為灰燼。

哪吒得到珍貴坐騎,乃是一匹獨角獸,形似馬,只頭頂有一長角,行走如風。

哪吒卻不喜歡,過來跟楊戩要交換法寶。

“師兄啊,來,跟你商量個事。”

“啥事?”

“想跟你坐騎換法寶。你看哦,我習得火炎神功,又有風火輪作坐騎,獨角獸對我實沒什麼用處,你的法寶也屬火,對我來說,實在很有用處。你又沒有真正的坐騎,戰鬥行路,都有不便。不如我們倆換換?”哪吒睜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看著楊戩,一副不饒不依的樣子,任誰也拒絕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戩自然也沒法拒絕,誰讓哪吒是他現在唯一的好朋友,再加上太乙對他有恩,哪吒說的也是實情。點頭同意。嘴上卻說:“這個我先要問過師父。”

玉鼎也沒意見。哪吒把獨角獸牽給楊戩,高興的拿起九龍神火罩,急不及待的鍛鍊神火罩放收的技能起來。

姜尚收拾好行李,來向元始道別,元始吩咐幾句,也不外是誠實做人,行善人間,為民造福,莫失了闡教中人品德之類的話,最後重新吩咐一句“對人言道,不要說自己是闡教中人,截教勢大,各處勢力都有涉及,恐對你不利。”

姜尚拜謝下去,眼中有淚流出。

元始有些不忍,嘆口氣:“我讓一白鶴送你一程,到地後會自行飛回。”

姜尚剛走出山門,就碰到了楊戩哪吒。楊戩正陪著哪吒在那裡練習火龍罩的收放技術。楊戩見姜尚提著行李一人走出,知是下山而去,一時想起多次調皮,從沒把姜尚放在眼中,有些不忍。叫了聲“姜師伯且等。”回到房中拿了一塊西伯候贈送的“青田玉”,送給了姜尚。姜尚推託不過,只好收下。

不說各門人自在崑崙集訓,單說姜尚坐了白鶴,悽慘慘離了崑崙。一時也沒主張去那裡落腳,大半生在崑崙度過,塵世間的記憶早已模糊。多年在崑崙也是沒學什麼技藝,會得只不過是些符咒,占卜這些小玩意,這以後日子該怎麼活啊。不覺悲從中來,在白鶴上流淚痛哭。哭過一陣,想想還是去朝歌繁華之處,找個什麼好生意做做,以度餘生。

這姜尚也是背運,自小出身世家,也算習得文武全才,但自父母雙亡,失去了經濟支柱。一向養尊處優的姜尚坐吃山空,清高慣了,又不肯甘心做個平頭小百姓,不到幾年,家財揮霍一空,無奈何當得幾個私塾先生後,經常長篇大論,談古論今,連連鬧翻了幾個東家,沒有再請他當先生,流落街頭,過得窮困潦倒。後遇一異人,談起修道,就興沖沖輾轉跑到崑崙拜師,這時已經三十來歲的人了,修道入門太遲,悟性不夠,在崑崙四十年也沒學得技藝在身,倒是各種書籍看了不少。人到老年,心境平和,也沒想這輩子有什麼出頭日子了,原指望在崑崙度過餘生,如果能得到個什麼長生不老的秘方,也能做個小仙安穩過日子。不料想被元始貶下山來,人到老年,尚一事無成。怎麼不令他傷心難過呢?

雖然難過,還是要過,坐在白鶴身上,飢食乾糧,渴飲山泉,不一日,已到了朝歌。在城外空地落下白鶴,讓白鶴自己回去後,姜尚就進了朝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