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鬼推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 見鬼者之心理實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九章 見鬼者之心理實驗

韓可設計的實驗其實很簡單,也很傳統,並且基於靈異事件對於測試者心理的刺激作用,她特意避開了自己的病患,而以網路的方式精心挑選了一批聲稱有過靈異經歷的志願者,來參加這項關於見鬼的心理實驗。

她按照傳統步驟,先對這些測試者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然後以調查結果,將這批聲稱見過鬼魂的測試者,大致分為了一下五大類:

第一類測試者在問卷表上填寫的見鬼實錄,雖然聽起來煞有介事,但其實存在大量邏輯錯誤,破綻與漏洞百出,一旦細加詢問,他們根本無法對上文填寫的一些細節性的內容進行自圓其說,一看就大約可以知道,這些所謂講鬼的經歷,都不過是憑空臆造,用以聳人聽聞而已。

第二類測試者在問卷表上的描述,無論從鬼魂的外形到見鬼的情景,大多如法炮製許多婦嬬皆知的民間傳說,或是螢幕以及文學作品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各種經典劇情,即是細節,都少有改動。

第三類測試者,他們在問卷表裡的填寫的見鬼實錄則非常有趣,比如他們所見的鬼魂外形都千奇百怪,鮮血淋漓,而見鬼情節往往曲折生動,一波三折,他們在描寫整個見鬼情景時非常興奮,並且充滿各種文學色彩極濃的渲染和誇飾,怎麼都像在講故事,而非描述自己一段親身經歷的靈異情景。

第四類測試者,他們的問卷填寫中,也會出現常見的鬼魂描寫,甚至也有大家熟知的一些見鬼情節,不過這些情節往往支離破碎,融匯於日常生活之中,鬼魂的乍現,往往只是一個掠影,一種聲音,甚至只是一次似是而非的夢魘。

第五類測試者,他們堅稱自己經常感知到某種靈異事物的存在,可又始終說不出個所以然,似乎那就是一種感覺,但在他們心裡,這種看似虛無,並無從用言語解釋的感覺,卻遠比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存在更真實。

接下來是見鬼實驗的第二個步驟。這個步驟也很簡單、傳統,那就是用常規的測謊儀器,對於以上各類參與了問卷調查的實驗者,進行測謊分析。

這一步驟非常簡單,並且結果並不單一,比如在問卷分析中有明顯杜撰嫌疑者,也有透過測謊的;而看似有過真實靈異經歷者的,也會出現測謊未能透過者。

於是,完成這個步驟之後,她韓可綜合了這兩個步驟的結果,對實驗者進行篩選,然後留下了少部分的受測試者者,然後繼續參加實驗的第三個步驟。

實驗的第三個步驟,是對以上兩個步驟篩選下來的測試者,進行傳統的催眠實驗。

透過這一步驟的實驗,韓可發現,從前三類中篩選下來的那部分實驗者,他們在催眠過程中的潛意識狀態下,往往會一反常態,不再那麼熱衷於對自己見鬼實錄的積極態度,相反卻對這段經歷進行否定,或者表示漠然。

當然,其中也有部分測試者表現積極,但那種積極更像是在欣賞一部文學作品時的陶醉態度,甚至包含非常明顯的成就感。

相較而言,後兩類中篩選留下的實驗者,則會對自己的見鬼經歷表示出深度思索的狀態。

他們一方面在內心表現出一定的焦慮與緊張,但這種緊張感卻並不足以讓他們選擇逃避。

他們似乎比較積極主動的去回憶,而這種回憶中往往還伴隨著深度的思考與追問。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的描述,但語言平實,絕無有意誇飾的成分,看得出,他們心裡對於自己所遭遇的某些現象,表現出非常的迷惑。

這其中有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這部分人在清醒狀態下,對於描述自己的見鬼場景,其實往往沒有前三類人表現的那麼積極主動。

彷彿在意識狀態下,他們對於見鬼實錄的描述,表現得相對消極,可一旦轉到潛意識的狀態,他們的表現卻異常的活躍,表現積極。

顯然,他們來參加這項實驗,內心深處確實很想得到一個答案,一個足以為他們所見,所經歷,以及所感受到的那些,要一個真正理性、合理的解釋,而非只是講一個故事,尋一種刺激,或者只是挑戰這項心理實驗本身。

因此,透過這項實驗,韓可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聲稱有過靈異經歷的人中,應該有一部分,他們確實見到,以及經歷了某種違反常態,並暫不解的現象和存在。

聽完韓可對自己實驗的描述,我卻發現她並未因此而感到得意,相反卻表現得有些失落,神情中見不到絲毫心理學家們慣有的那種似乎洞悉眾生,堪破永珍的姿態。

我很好奇的問她:“怎麼,實驗最終證明確有靈異現象的存在,讓你感到很失望?”

韓可搖了搖頭,沉默許久,才道出了自己感到不滿的真相。

原來,以上實驗的三個步驟,其實只是她另外一個真正實驗的一部分而已。

事實上,她在這整個實驗過程中,都用攝像頭進行了全程的監控和錄影,她甚至還依照上次在鬼洞房中耗子的手法,對房間裡的燈光進行了特殊的處理,因為她實驗的真正目的,其實在於拍攝鬼魂的出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遺憾的是,直到以上三個實驗步驟完成,她還是沒能捕捉道鬼魂的身影。

她問我:“如果真的存在你和馮浩描述的那種‘魔由心生‘的場景,那麼如此濃郁的鬼魔氛圍,尤其到了催眠的階段,在一個聚集了如此眾多的靈異經歷者,以及靈異愛好者的地方,這關於鬼魂的集體意識已經足夠強大,按說這意識已經足以召喚足夠多的鬼魂出現,甚至已經足以使魔成形。可是為何,攝像頭下卻是全無反應,鬼影都沒見到一個?”

我告訴她:“至少在我的認識裡,所謂‘魔由心生’,應該還需要其它的條件。”

“什麼條件?”韓可有些好奇。

我說:“第一,環境周圍本身存在不可見的鬼魂。如果那是一個純粹的空房間,那麼靈異者的集體意識再強大,也將無濟於事。”

韓可點點頭,“好吧,我暫時認可你的這一條件。還有呢?”

我想了想,將董仕老人曾經跟我講過的他的想法擺了出來。我說:“有人認為,人類內心一旦產生邪念的時候,他的體內就會相應的產生某種特殊的物質;而這物質恰如鬼魂的食物,或者說是鬼魂們存在的某種必需品,它們會將鬼魂吸引過來,而如果吸引過來的鬼魂中恰好存在一隻魔,那麼它才可能成像,甚至是落為實體。不止可以看見,甚至可以觸碰得到。”

韓可皺了皺眉頭,不置可否。

我說:“還有第三個條件,那就是足夠充足的氧氣。”

“氧氣?”韓可一聲低呼,“這怎麼可能?鬼竟然需要氧氣,這太荒謬了!”

我笑了,“你房間裡那麼多人,氧氣一定很稀薄,別說是魔,就是需氧量相對稀少的鬼靈,也是難以出現的。”

韓可笑著搖搖頭,明顯並不贊同我的觀點,“即便真有鬼靈,那不是人在停止呼吸的一刻,才產生的麼?為何相反卻要氧氣,補給它們的活動啊?”

我笑笑,韓可接著說道:“還有你說到的第二個條件,聽著似曾相識,不過說實話,我學習並從事心理研究至今,好像從未瞭解過人類在產生邪念的時候,他的體內真會生成什麼特殊物質。”

我點點頭,“嗯,關於這一點,我也不是很認同。僅供參考吧,但它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或者說是思考的方向。”

不過,我還是補充道:“但我幾乎可以確定,鬼魂的出現,一般總會伴隨有某種特殊物質的存在,我猜它大概就是民間常說的‘不乾淨的東西’。這東西有種怪味,難以湊聞,可惜,我至今沒機會對這物質進行過最嚴謹的檢驗分析。不過……”

講到這裡,我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代苑體內的那個東西跟韓可講。我說:“其實,我們目前知道有一個東西,它大概類似於魔,或者至少是與魔相關的某種存在,只是,它現在躲在一個人的身體裡,準確的說,是以肉瘤的形式,棲身在這個朋友的**中,我們沒有辦法將它取出。”

韓可瞪大眼睛看著我,似乎驚訝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卻忽然得了一個靈感:我們是否可以用催眠的手段,改變代苑留存鬼人掛件在體內的意識,將它從**中驅趕出來。

我知道這一手法並不磊落,可是目前看來,代苑不能知道小人的真相,否則只好將其藏得更深;醫療手段,不止代苑本人不願接受,只怕收效也不見得很好。因此,以催眠的手段左右代苑的意識,令其將小人放出**,這也是目前看來最可行的辦法了。

於是,我思慮再三,還是猶豫著問韓可:“小韓,催眠這一手段,是否真的可以左右一個人的意識呢?”

【在“分類圖片輪轉推薦”中,見到站內對於本書的封面設計,不得不說這位兄弟真有才,那魔畫得也太給力了,傳說中的霸氣外露皆側漏啊有木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