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

2 村民把日軍士兵打死,埋到後院的地窯裡

自娘娘宮反“掃蕩”以來,晉察邊區在1939年冬季反“掃蕩”的時間歷時了43天,大大小小戰鬥108次,共斃日、偽軍3600多人,繳獲步馬槍、重機槍、輕機槍、山炮、戰馬無數。358旅參加的戰鬥達74次,斃死日軍2000多人。“掃蕩”與反“掃蕩”戰鬥最為激烈的時段是:11月18日至12月3日。

11月18日,日軍600餘人從馬驛據點出發,在4架飛機的護送下,東西夾擊馬莊。駐紮在馬莊的715團得知情報後,撤出馬莊,迂迴到外圍設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日軍佔領馬莊,即刻燒、殺、搶,雞犬不留。

日軍在馬莊得手後,繼續向娘子神前進。

18日晚,八路軍358旅716團、715團分別集結於朗家莊、董家村、行營溝、武家灣一線。

當夜,日軍燒殺娘子神後,按原路返回馬驛。

輕輕鬆鬆“掃蕩”了馬莊、娘子神的日軍,精神抖擻地準備“掃蕩”朗家莊、董家村、行營溝、武家灣。11月19日,日軍剛一接觸到朗家莊、董家村、行營溝、武家灣,八路軍2個團的兵力兵器集中齊射,鬆懈麻痺的日軍像倒樹排一樣,躺倒了一片。

日軍華北司令部接到遇到八路軍主力的報告後,十分高興,迅速從黨城派出日偽軍2000多人,向朗家莊、董家村、行營溝、武家灣一帶圍來。

716團、715團乾淨漂亮地殲滅了600多名日軍後,還未等日軍增援部隊趕到,全部撤出戰場,向曲陽方向轉移。

2000多名日軍在朗家莊、董家村、行營溝、武家灣一帶撲了空,立即向曲陽方向撲來,誰知到了曲陽,又是一座空城。

日軍就像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撲,尋找八路軍主力。卻處處撲空,甚是懊惱。

當日軍從曲陽轉到周邊的大坑塘時,群眾聽說日本鬼子來村子裡了,便紛紛關門閉戶,外出逃避。一個日軍士兵闖進一戶村民家,抓住一位婦女要**。村民的兒子趕到打死了這名日軍士兵,埋到後院的地窖裡。日軍發現少了人,就在大坑塘村搜。這戶村民的兒子隻身跑了,日軍士兵就抓到他父親和二叔。日軍士兵便將他們拉到一口水塘邊,砍了頭後,推進了塘裡。

日軍就這樣無惡不作地戲弄著中國的老百姓,他們的飛機從東北方向飛過來,有二三十架,飛機飛得很低,上面的膏藥旗都能看到。飛機飛到曲陽周邊就開始往下扔*,上百發的*在縣城裡轟炸,整個曲陽縣城很快就成了一片廢墟,血肉橫飛,濃煙烈火沖天,房子被炸倒兩千多間,有兩百多老百姓被當場炸死,有婦女、小孩兒、老太太,很多屍體被炸得四分五裂,血肉貼牆,肚腸被炸飛到樹上,一些人被炸得只剩下軀幹,根本沒法辨認。

阜平城北幾十裡的和尚橋,是一個土地肥沃的地方,每年冬季,這裡楓葉紅似海,黃金色的蒿草十分動人,但是在1939年的冬季,這裡卻看不到這樣的景色,而是上演了一場滅絕人性的屠殺。11月23日,一群持槍的日軍士兵到和尚橋搶糧食,點燃起柴草、樹枝,把一大群婦女、兒童、老人往火堆裡趕,稍有不從,就用刺刀刺死,有的青年婦女被日軍士兵**後,被剖開胸膛,真是慘不忍睹……日軍士兵又把沒死的老百姓往一口枯井裡推,接著就用磚石、土塊往井裡扔,惟恐井裡的人死不了,又推來一個石碾砸進井裡,直到井裡再也聽不到小孩子的哭聲和*聲,日軍士兵才罷手。

日軍在晉察冀邊區屠殺無辜村民、**婦女的慘案,目的只有一個,引出八路軍主力與之決戰。因為,日軍華北司令部視賀龍率領的八路軍為心腹大患,處心積慮圖謀殲之。

賀龍率領的八路軍面對數萬日軍在抗日根據地所作所為,果斷指揮,採取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日軍一路或一部,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八路軍根據日軍深入根據地腹地,其交通聯絡線極為重要的特點,便連續不斷地打擊交通線上的日軍,斷其後援,斷其補給。

358旅716團2、營、3營不分晝夜,不斷襲擾掩護修路的日軍,發動群眾徹底破壞公路,拆毀橋樑;1營深入日軍後方,襲擊據點,破路炸橋,死絆蠻纏著日軍無法實施修路計劃。

11月29日,日軍在生活無保障的情況下,只得由朗家莊、董家村、行營溝、武家灣一帶退撤。當日軍退至王快以東、大沙以南時,早半個月就埋伏此地的八路軍358旅主力,突然開火,日軍死亡一部,其餘日軍被截斷了退路。

12月3日,阜平的日軍也不得不撤退。撤退時又受到八路軍的埋伏,狡猾竄回曲陽,最後向定縣方向退去。至此,八路軍收回了阜平,4日,攻克王快;朗家莊、董家村、行營溝、武家灣一帶很快也被八路軍控制,晉察冀邊區宣告平靜,人民群眾過上了暫時穩定的生活。

{本章節選自《虎嘯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本書在2008年度入選全國"萬村圖書"工程,定向支援甘肅省農村書店建設~~~謝謝您的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