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

5 大同

還是那句老話,國民黨要消滅共產黨的主意是“早就定了的”,而共產黨“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也是“早就定了的”。

張宗遜在保衛卓資山戰鬥結束後,向部隊傳達了黨中央針對國共停戰協議簽訂後的形勢分析,告誡在卓資山、福生莊和三義堂整訓的獨1旅和358旅部隊,戰備不能鬆懈。

正如張宗遜傳達黨中央的形勢分析那樣,國民黨在停戰協議生效後,積極準備**反人民的內戰,到了1946年7月,國民黨軍隊由美國代為訓練了15萬多人,美式裝備了45個師。此時,蔣介石覺得機會成熟,便悍然違背人民意願,完全撕毀停戰協議,全面進攻解放區。在華北方向,蔣介石計劃奪取承德、張家口各戰略要點,企圖進一步壓縮解放區,致解放軍於死地。

晉綏軍區各縱隊連同晉察冀部隊,在7月發動了旨在粉碎國民黨軍全面進攻的晉北戰役,連克山陰、寧武、崞縣、繁峙、代縣等縣城。接著發起了進攻大同戰役,主要以掃清國民黨閻錫山在晉北的勢力,將晉綏、晉察冀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鞏固以張家口為中心的華北解放區戰略基地。1946年7月下旬,上級命令,獨1旅繼續在卓資山、福生莊地區駐守,以防傅作義部隊東犯;358旅調住大同,參加大同戰役。

大同守軍為閻錫山部隊的第43軍暫編第38師,東北挺進馬占山部的騎兵第5師、第6師,還有其他一些雜牌部隊,如保安縱隊,保安第11團,廣靈、渾源、高陽等縣自衛隊,以及收編的日軍一個500人馬的大隊,共計兵力1.2萬人,整個大同守軍由第43軍副軍長楚溪春指揮。

楚溪春也知道自己在大同的部隊,內部複雜,軍心不穩,但為了完成蔣介石交代的“大同守好了,我不會讓你吃虧”的交底話,在兵力部署上也費了一番功夫。

楚溪春把暫編第38師第3團安駐在懷仁,第2團安駐到口泉,第1團安排在大同城內,這樣對閻錫山好有一個交代,懷仁、口泉是閻錫山起家的地方,閻錫山出道時就是在這兩地拉起部隊,打出名堂來的。把這兩個地方守好了,閻錫山定將興高采烈,日後不會把自己放在旁邊。把第1團放在大同城內,一則讓閻錫山覺得大同還有他的天下,二則自己是第43軍的人,把自己的部隊留在自己身邊,總比不得把馬占山的部隊放在自己身邊好。

把閻錫山的部隊搞定後,馬占山的部隊也要考慮穩妥適當。楚溪春思前想後,決定把騎兵第5師和第6師統統安駐在北關及大同車站。這樣,一旦大同不保,兩個騎兵師可從北向東北方向逃跑,也好向馬占山有個交代。至於雜牌軍便不作過多考慮了,雜雜亂亂的佈防一下,將他們分佈在大同城周圍的各個點上了。

從楚溪春的佈防心思來看,明眼人顯見楚溪春本人守大同一點信心都沒有了。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358旅趕到大同時,晉察冀3縱隊的7旅和8旅,4縱隊的4旅和10旅已經到達大同。目前,在大同城外的解放軍兵力已達2.5萬人,兵力之比是1:2,解放軍的兵力大大超過了大同的國民黨守軍。為了打好大同戰役,便於統一指揮,在大同成立了前線指揮部,由張宗遜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委,楊成武任副司令員。

解放軍到達大同後,在短短的10天內,就將大同外圍清理了一遍,切斷了大同至懷仁間的鐵路,並佔領了八裡莊、秀女村、毛家皂、口泉、王家園等地,除陳家莊、曹夫樓、沙嶺子、楊裡鋪等部分據點外,外圍均被解放軍佔領。外圍戰鬥一結束,大同前線指揮部決定在“八一”建軍節攻城,為建軍節獻禮。

7月31日黃昏,大同前線指揮以7旅(欠第21團)和358旅715團攻北關,7旅21團攻擊御河以東的國民黨軍,358旅(欠715團)攻南關,晉綏5分割槽2團攻西關晉學院的戰鬥部署,要求部隊在7月31日24時前全部到達預定位置,等待8月1日凌晨1時,發起攻城的攻堅戰。

攻城開始後,戰鬥異常激烈,715團從城西北向板營盤進擊,一路打到麵粉公司的大樓。國民黨軍士兵無路可退,縮排了麵粉公司大樓內。715團2營正好從上武莊經雷公東側繞到板本營盤南側,便在大樓的後側實施爆破,轉眼間,麵粉公司的大樓灰飛煙滅,不少國民黨軍士兵被壓在裡面活埋了。少數眼快手快腿腳快的國民黨軍士兵,跑出了大樓的,成了俘虜兵。

城西的仗打得鮮亮之時,城南的仗也打得精彩。358旅8團1營和2營一路所向無敵,他們攻佔了車站北端的碉堡後,經過數度爭奪戰,最後沿車站向北的大街大部被攻佔。一直到下午4時,南關的國民黨軍除部分退守在菸酒公司大樓內外,其餘全部被肅清。

城北城西城南攻下後,城東卻是一塊硬骨頭。城東是國民黨軍重點佈防的地方,地形比較開闊,有眾多堅固的碉堡工事,有密集的火力配備。7旅21團在進攻的起初就遇到了困難,一度不能接近國民黨軍,戰鬥到拂曉還沒有進展。夜間,21團沒有攻下城東,白晝轉為防禦。國民黨軍憑藉堅固工事和充足的彈藥,白天即在坦克、飛機支援下向21團實施了反衝擊。

到8月1日下午4時許,21團還在城外奮勇抗擊國民黨軍的反衝擊。與此同時,715團和8團在向大同城中心拓展時,遇到了城東增派過來的國民黨軍的抵抗,進展也比較緩慢,迅速攻取大同城明顯比較困難。大同指揮部決定,改速戰速決的戰略,為有計劃地集中兵力、火力於若干重點,採取改造地形、挖交通壕接近等方法,求得逐漸消滅國民黨軍,最後解放大同。

張宗遜司令員在“八一”建軍節的這天晚上,向黨中央、中央軍委和***主席致電,送去了一份殲滅大同1200多名國民黨守軍的賀禮。

就在張宗遜致電延安的同時,綏遠的傅作義接到閻錫山的“增援”呼救。傅作義覺得大同失守,對自己不利,於是,他為了保衛大同,採取了“打將保車”戰略,調集了14個團3.2萬兵力向集寧解放區進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中央軍委為集中兵力消滅傅作義的部隊,命令358旅於8月4日夜撤出戰鬥,調回綏遠,其他部隊也到9月17日,全部撤離大同……

大同戰役草草收兵,實屬無奈。事後,***多次總結近期的歸綏、包頭、大同等戰役國共兩軍交手的經驗教訓時,特別強調要相對集中優勢兵力,有重點地殲滅有生力量;圍城的目的不是得城,而是打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