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

1 渡河:兩個字“漂游”

1949年8月18日,1軍在臨夏一週短期休整後,準備渡河西進。王震就要下達出發命令了,但是遲遲沒有簽發。這時,中央軍委已大體明確:1軍的將來命運可能是在西寧駐守。

當然,1軍駐西寧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擺在1軍面前的,還有一個對手——馬繼援。

儘管馬繼援明白了“萬事皆空”的道理,但他還是分得清什麼事孰輕孰重。自從固關這扇西北大門被1軍砸開後,1野便給青、寧二馬以殲滅性的打擊,相繼割裂他們。這樣,正好有利於解放軍各個擊破。馬繼援不再浪費時間了,便決定退守西寧,求得偏安一隅,以待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於是,馬繼援,這位第82軍軍長,下令譚呈祥的第100師、韓有祿的第224師、馬振武的第190師渡大通河,翻大坂山,統統撤到西寧,與先期到西寧的馬英的騎兵第8旅會合在一起,固守西寧,以防蘭州失守。馬繼援自己則在蘭州指揮著防務。

自然,馬繼援駐守在臨夏的部隊全部撤走了。這是7天前的事了。

7天前,王震率1兵團的1軍和2軍踏入臨夏時,臨夏幾乎是座空城。不但馬家軍撤走了,連老百姓也走得無影無蹤。這,對於佔有者來說,無疑比受到強烈抵抗更加恐懼。

王震到了臨夏,立即召開了軍、師長都參加的宣傳部長會議,宣佈:只要違犯民族和宗教紀律的,不用報告就可以槍斃。會上,王震說:“大家想一想,老百姓為什麼要走,是我們的民族政策宣傳的不夠,是我們的一些幹部戰士落實民族政策不夠,當然,也有馬步芳的反動宣傳與關。但這些都不是理由。解放軍來了,老百姓跑了,這說明什麼呢?我們的宣傳工作還沒有做到位呀!”

這時,1軍宣傳部長劉瑞芳彙報了一條經驗:利用俘虜兵做宣傳。劉瑞芳說,有一次,他看到有個小戰士給俘虜兵講話,聊天式的,把許多人眼淚都講出來了。小戰士說:“大家不要害怕,一切敵軍官兵,只要放下武器,解放軍就優待。你們拿槍打我們,又不是你們自願的。你們也是勞苦人家子弟,是馬步芳逼你們幹的!我們同志中,也有許多人過去給國民黨當過兵,解放過來了,就成了人民的子弟兵。沒什麼關係,革命不分先後。我們是為人民打天下,大家願意就留,不願意把帽上的十二角星摘掉,就可以回家了,我們還每人發兩塊銀元做盤纏,大家回去好好種地,跟家鄉人講講,不要相信馬步芳的鬼話,你們看,哪有‘殺回滅教’呀!”後來部隊到了新地方,真有許多穿著國民黨軍軍裝的,還幫忙帶路,還找鄉保長們論理,現身說法。這些人都是領到解放軍兩塊銀元返鄉的,跟當地群眾講,很有說服力。

劉瑞芳的話,讓王震受到啟發。王震說,用俘虜兵做宣傳好。接著,王震又說:“你們1軍是一支有光榮傳統的老部隊,好部隊,是賀老總親手帶出來的部隊,能打仗,紀律也好,英雄人物又多,光獨臂英雄就好幾個,賀炳炎軍長就是個老戰鬥英雄嘛,是不是以他的事蹟為主,寫一個劇本,給部隊演一演。可別小瞧演戲啊,《窮根人》、《白毛女》這些戲,可對部隊教育起作用了,俘虜兵解放過來,一訴苦、一看戲,立場很快就端正了,打仗就成了英雄了!”

劉瑞芳一聽王震這番話,心想,我這麼沒想到這一層呢,賀軍長那些事蹟演出來,那還不感動死呀,不說別的,就說那段湘中突圍鋸胳膊的事蹟,鐵石心腸也得跟著落淚是不。想到這,劉瑞芳說:“我馬上組織人寫!”

這事讓賀炳炎知道了。賀軍長說什麼也不接受採訪,還一個勁地搖那只剩下來的手。賀軍長說:“1軍的英雄人物多呢,一抓一大把,我算什麼呀,再說,現在時間也沒有啊!”

這倒是一句大實話。賀炳炎和廖漢生正忙著研究如何開赴西寧的事呢。這時,蘭州正在決戰。所謂的“蘭州決戰”也很有意思,胡宗南按兵不動,寧夏馬鴻逵不積極,實際上,也只有青海的馬步芳和1野的彭德懷在對陣。按照彭德懷的意圖,1兵團在臨夏短暫休整後,一面協助攻打蘭州,一面搶佔西寧。“青馬”回竄青海是意料之中的事。賀炳炎和廖漢生研究的結果是,決定抽調軍直、1師、2師、3師4個騎兵偵察連和9個團的偵察排的騎兵班,以及師偵察科長、團偵察參謀共600人,組成軍先遣偵察部隊,為大部隊奪取西寧當開路先鋒。

率領這支600輕騎兵的頭是軍偵察科科長孫鞏。此人會用腦子,過去歷次戰役中如沙家店、三邊、扶眉等,他都有出色表現,從未失過手,深得賀、廖信任。

孫鞏把一切情況都摸回來快3天了。王震煩躁地踱步,心中暗暗惱恨起來,堂堂一個兵團司令員,平日天大的事亦是一言而決,永無更改,如今簽發西進西寧的命令卻怎麼如此難以取捨?確實,王震不得不認真考慮呀!要麼讓1軍數萬將士開赴西寧戰場與“馬家軍”拼殺,要麼等一個人,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個人,也許正是孫鞏說的這次西寧偵察時的那位“房東”吧!他叫馬丕烈。馬丕烈跟馬步芳有親戚關係,1940年前,還當過國民黨第82軍的少將副官長,後來又當過國民黨青海省政府的財政廳廳長,到南京開過會,跟蔣介石頗親密。王震想,歷史就該有這樣一位人物,站出來點撥一下。而馬丕烈卻在1兵團進駐臨夏之前,同樣逃之夭夭了。

馬丕烈躲起來揣測了整整7天,決定帶著妻子兒子從鄉下回到臨夏縣城。結果,正如他期待的那樣,家裡住的是解放軍,東西卻一件沒少。這使他完全明白了解放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其“紀律嚴明,不可與國民黨軍隊同日而語啊!”

當馬丕烈見到王震的時候,更是吃了一驚。這就是王震,王震就是這個樣子。如果不是王震自我介紹。馬丕烈永遠也不會把王震的威名與跟前的這個大大咧咧的男子漢聯絡在一起。王震很客氣地把馬丕烈讓進屋。招呼落座後,馬丕烈輕聲地問:“王司令員在哪裡?”

王震哈哈大笑:“我就是王震!”

如雷貫耳的“王震”這個名字,就這樣鑽進馬丕烈的耳朵。馬丕烈來不及起身,連聲說“噢、噢!”想說“失敬”卻沒說出口。

“丕烈先生,你對臨夏的解放是怎麼看的?”

“很及時!很好!我很高興!完全擁護,歡迎!”

在馬丕烈看來,除了解放軍的嚴明紀律,還有眼前的如此平易近人的將軍,說話是如此的尊重人,比如,王震稱呼他時用“先生”。

王震聽完馬丕烈的話,笑了笑,說:“你是開明的人,在西安我就知道你;在陝北也有一個開明的人,他叫李鼎銘先生,很進步,精兵簡政的意見就是他提的,毛主席評價很高。”說完,王震還指了指貼在牆上的*和朱德共署的“約法八章”。

馬丕烈聽懂了,心裡的石頭落下了。

這時,王震感到火候到了:“你可不可以到蘭州找馬繼援說說,叫他不要玩什麼花樣了,他能打掉我1兵團嗎?就算能!我們還有2兵團,還有18兵團,整個1野呢!你與他有親戚關係,你考慮能不能去一趟?”

“很好,能去。” 馬丕烈爽快地答應了。

但王震還是遲遲沒有簽發1軍西進西寧的命令。

兩天後,即1949年8月20日,蘭州解放。

馬丕烈不用跑蘭州了。馬丕烈說,他過去在青海做過事,認識很多人,願意為解放青海出一份力。

那就去青海吧。馬丕烈向西寧而去。

馬丕烈先走一步。王震司令員心裡有了底數,便下達命令,1軍按照原定計劃向西寧出發。這天,是8月27日。

在1軍的永靖渡口,先頭部隊2師和軍直炮兵2團,他們用樹木扎成排,把門板連成浮船,試著在波濤洶湧的河面上架橋。永靖渡口是甘肅省進入青海省的一個傳統渡口,原先有鐵索橋,馬家軍撤退時,把鐵索橋全部都弄斷了,大大小小的船隻也被搶走的搶走,燒燬的燒燬。現在只有架設浮橋一條路啊!

水流湍急。根本無法架設浮橋。師長王紹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呀。你說,一隻船上載著一個班的戰士,離岸才10來米,便被河水沖走控制不住了,這急不急人哪!王紹南師長剛開口“注意”兩字,一個浪頭打過來,便把戰士打倒在河裡頭了。王紹南是7月份接任2師師長的,原師長王尚榮被提升為1軍副軍長了。

賀炳炎和廖漢生到一線瞭解情況。賀炳炎一見王紹南,便喊:“喂,紹南,比大渡河還難嗎?”

“怎麼不難?河水這麼寬,河流這麼急,兩分鍾前一個班扔進去了,可浮橋架不起來!”王紹南如實回答。

這時,軍偵察科長孫鞏過來了。他帶著先遣偵察分隊,整整齊齊地向河邊走來,準備要下河了。原來,孫鞏從老鄉哪裡學會了渡河的辦法,兩個字“漂游”。就是從上游下水,邊劃邊隨水流向下游漂去,這樣就渡到對岸了。過去老鄉們都是這樣過河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馬呢?馬怎麼辦?”王紹南插問。這是一個大問題,賀軍長和廖政委也正想要問。

孫科長說:“老鄉說,往水裡趕!牲口都會划水,天生的,淹不死!”

“那就快乾吧,兩個小時內拿出經驗來。”賀炳炎說。

成功了。8月28日,2師先頭部隊的5團3營緊隨偵察隊後面,抵達北岸。一登岸,部隊立即展開,突如其來的解放軍,讓守渡口的一個排的“青馬”兵嚇出了冷汗。渡口順利地拿下了。

控制住了渡口,1軍各師次第渡河。8月29日下午,1軍全部渡過了河,直逼青海西寧。

在西寧。馬繼援也是8月29日這一天到達西寧的。早先撤到西寧的譚呈祥、韓有祿、馬振武和馬英迎接馬繼援。在迎接的人群中,馬繼援一眼便認出了馬丕烈。

由於馬丕烈做通了第100師師長譚呈祥、第224師師長韓有祿、第190師師長馬振武和騎兵第8旅旅長馬英的工作。這時,馬繼援已無法指揮這3個師和1個旅的兵力。馬繼援只得坐飛機逃離西寧,這天是9月1日。

至此,經馬丕烈等人的幫忙下,加上1軍兵臨西寧的強大壓力下,青海和平解放,9月11日,1軍進駐青海。

自1949年7月11日展開全面進攻,到9月11日解放西寧,兩個月時間裡,1軍行程1000多公裡,參加扶眉戰役、固關戰鬥等大大小小戰鬥10多次,殲滅馬家軍1.8萬多人,俘虜1.2萬多人,向1軍投誠的就有6000多人。

{本章節選自《虎嘯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本書在2008年度入選全國"萬村圖書"工程,定向支援甘肅省農村書店建設~~~謝謝您的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