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發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

1910年11月15日,羅元發出生在福建省龍巖縣(今為市)。龍巖是革命老區。從龍巖驅車到著名的古田會議舊地,只需要一兩個小時時間。生在龍巖、長在龍巖的羅元發,所走的人生道路,自然與紅色革命道路並肩同行。

“夏日放牛雨漣漣,牛子跑到別人田,地主看見拳頭打,東家看見扣工錢。”這是羅元發回憶自己孩童時放牛的生活寫照。羅元發還回憶說:“放牛只能糊自己的口,幫助不了家裡。為了給家裡掙點錢,我還去外鄉挑炭、挑紙。”1929年5月,***和朱德率領的紅四軍從井岡山轉移到閩西。5月22日,紅軍打下了龍礱。放牛娃羅元發在紅軍擴紅中參了軍,當了紅四軍的一名紅軍戰士。不久,羅元發被選送到閩西蘇維埃政府辦的紅軍學校學習。

閩西的紅軍發展很快,1930年3月,福建成立了紅十二軍 。從紅軍學校畢業的羅元發,分配在紅十二軍軍部特務連當排長。1930年6月,紅軍整編,閩西地區的紅四軍、紅六軍和紅十二軍統一歸紅一軍團指揮。羅元發從紅十二軍特務連排長調到紅十二軍第一O一團三連擔任指導員。1930年8月,福建的紅十二軍與江西來的紅十二軍合編為新的紅十二軍,羅元發又調回到新的紅十二軍軍部特務連任指導員。到1933年9月,中央紅軍在***等人指揮下,連續粉碎了國民黨的四次“圍剿”行動,羅元發在戰鬥中從連隊指導員成長為紅九軍團第十四師四十二團政委。

1933年10月初,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從上海來到中央蘇區瑞金。與此同進,國民黨軍又調集了100萬兵力對革命根據地開始進行第五次“圍剿”,其中有50萬兵力集中圍攻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在博古和李德推行的單純防禦的軍事路線中,連連失利,至1934年4月下旬,國民黨軍10多個師抵進至中央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瑞金的門戶——廣昌地區。為保衛中央蘇維埃政府所在地,上級決定在高虎堖地區進行阻擊,羅元發被抽調到紅三軍團第五師十五團任政委,與團長白志文一起,指揮部隊展開阻擊戰。

高虎堖阻擊戰是長征前第五次反“圍剿”的最後一次血戰。

此役,雙方的戰役意圖分明,國民黨軍是攻佔高堖虎、萬年亭、黃陂地區,再沿驛前、小松市直取紅軍重鎮石城,最後奪取瑞金。紅軍的意圖是在石城以北的高虎堖、萬年亭、驛前、小松市一線防禦,阻擊國民黨軍前進,保衛中央蘇區。

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根據博古和李德的命令下達了防禦作戰任務。紅五師的作戰任務是防禦主陣地高虎堖。紅五師師長李天佑、政委陳阿金。李天佑和陳阿金命令十三團守高虎腦主陣地,十四團為右翼,十五團為左翼。

紅十五團接到命令後,羅元發和團長白志文、參謀長何德全帶全團營以上幹部對防禦地域進行了詳細勘察,實地研究防禦作戰方案,決定沿石城通向廣昌的一條盱江河兩側的高虎堖地勢佈防,憑峻嶺的地形,組織防禦戰鬥。

決心最後下定後,羅元發和白志文率部隊在前沿加修工事。一個月後,軍團長彭德懷在李天佑陪同下,來到紅十五團陣地上。羅元發和白志文分別向彭德懷敬禮。彭德懷問:“你們整個陣地工事構築的情況怎麼樣?”

白志文作了簡單彙報後,彭德懷又看了幾個工事,說:“你們的工事還要加厚,要能經得起敵人飛機轟炸和炮擊,才能儲存自己力量,打擊消滅敵人,才能鞏固陣地。”

說完,彭德懷接著問:“你們部隊有什麼問題?”

羅元發回答說:“部隊連續作戰和構築工事很疲勞,體力有所減弱,特別是生活上缺乏油鹽。現在老是打防禦戰,彈藥得不到補充。但部隊的情緒還是很高的。”

彭德懷說:“現在整個部隊情況都差不多。只有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戰勝各種困難來完成這次防禦任務。”

“是!”羅元發以軍人堅定的口吻,保證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戰勝困難,重新加固工事。

回答儘管堅定,但做起來確實困難重重。國民黨軍就在陣前,長期的經濟封鎖,物資補給十分困難,再加上部隊挖築防禦工事,每個人兩個防空洞,體力消耗很大。羅元發不斷深入一線,做好思想發動工作,給指戰員以很大鼓勁。

1934年8月5日凌晨,國民黨軍集中9個師,在飛機和地面炮火的掩護下,向江西省廣昌縣驛前以北地區發起了進攻。開始,國民黨軍向紅十三團高虎堖主陣地發起猛烈進攻,以吸引主意力,然而企圖虛晃一槍,轉向羅元發和白志文指揮的紅十五團左翼陣地上突破。

在泥土飛揚、濃煙滾流中,紅十五團指戰員們都隱蔽在防空洞內,陣地上只有幾個觀察員監視著戰場上的動向。炮火整整打了半個小時。炮聲一停,國民黨軍步兵有一個團的兵力,猶如螞蟻般蜂擁著向紅十五團的陣地方向撲來。

羅元發和白志文下令:“為了節省彈藥,把敵人放近一些再打。”

正面連隊的狙擊手按照團領導的命令,一個一個的瞄準了,才“點名”。在紅十五團陣前的國民黨軍第八十九師還認為紅軍火力不支,叫喊著向陣地衝來。近些,再近些,當國民黨軍接近紅十五團一營三連陣地只有30來米時,營長下令開火。機槍、*一“開口”,陣前留下了一片屍體和傷兵。衝鋒號一吹,第一個波次就把國民黨軍壓了回去。

“趕緊搶修工事,準備迎接敵人的第二次中鋒。”羅元發命令部隊利用戰鬥間隙修補工事。

果真,國民黨軍第二次衝鋒比第一次衝鋒兇狠得多。因為國民黨軍的衝鋒部隊後面跟著端機槍的督戰隊。紅十五團防守的主陣地是二營在負責,二營營長李金才沉著指揮作戰。子彈打光了,*投完了,指戰員們就衝出來與國民黨軍展開肉搏戰。二營陣地左側陣地是三營。三營代理營長熊奎看到二營的主陣地上情況很危險,主動派出部分兵力增援二營。羅元發和白志文得到報告後,立即命令右側的一營抽出部分兵力支援二營。這樣一來,在兩側的夾擊下,國民黨軍第二波衝擊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國民黨軍組織一次又一次的強大衝擊,紅十五團的陣地如釘子一樣,絲毫沒有鬆動跡象。但部隊傷亡很大,好幾個連隊的陣地上只有十幾個人堅持著,有的班只剩下一兩名戰士了。如此,堅持到了第三天黃昏時,羅元發和白志文接到更加繁重的作戰命令,師長李天佑、師政委陳阿金根據軍團命令,要紅十五團立即接替原來由紅四師、紅五師負責的全部防禦陣地,並要求不得放棄一個山頭。李天佑在電話裡對羅元發說:“為了保證完成任務,師裡給你們團增加幾個補充連,補充到各營中去。”

一個傷亡過半的團,要接替兩個師的防禦陣地。羅元發和白志文弄靈清了,第五次反“圍剿”的阻擊戰中整個紅軍部隊傷亡不輕,不然,不會用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的。白志文與羅元發商量:“當前敵人雖然經過各兄弟部隊的大量殺傷,但總兵力遠遠超我們一個團,其進攻能力仍然是很強的。現在我們團要接收原來由正面兄弟部隊的防禦陣地,我們的擔子更重了。”

羅元發說:“要完成好任務,僅憑硬拼是不行了。現在必須開動腦筋,機動靈活地與敵人作戰。”

白志文點頭說:“對。我們再也經不起拼命主義折騰了!”

團長政委弄靈清了思路,便迅速調整部署。團長白志文率三營堅守鵝形陣地;政委羅元發率一營堅守高虎堖並接替紅十三團在高虎堖的陣地;參謀長何德全率二營接替紅四師陣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紅十五團在羅元發和白志文指揮下,連夜部署到位,並進行了緊張地戰鬥前的準備。

第二天拂曉,國民黨軍第八十九師全線向紅十五團負責的兩個師寬正面陣地發起集團衝鋒。首當其衝的是三營防守的鵝形陣地。羅元發在望遠鏡中看到三營陣前烏黑黑的一片國民黨軍,白團長在三營坐鎮指揮,十分危險。羅元發正準備率一營部分分隊前去支援,突然,望遠鏡中出現了一支側翼人馬,一下子把國民黨軍進攻的隊形打亂了。羅元發認為兄弟部隊前來救援了,再在望遠鏡中仔細一看,卻發現他們是三營營長楊祿華帶領的一個加強連。事後知道,白志文團長知道現在的兵力不足,聽了羅元發昨日說的機動靈活地作戰的話,命令營長帶一個加強連隱蔽在陣地的一側,留下不足一半兵力阻擊國民黨軍。當國民黨軍衝到三營陣地前沿時,隱蔽部隊從側面殺出,打了國民黨軍一個措手不及。這一招很靈,守住了陣地,也嚇住了國民黨軍,再也不敢毫無顧慮地衝鋒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