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

2 大觀樓前

紛紛揚揚的雪,已下了3天。半個多月了,這南方的天特別寒冷。人們都說,奇!昆明幾十年遇一場雪,一下卻又是3天。銀妝素裹,白茫茫一片。

為期半年的臨戰訓練結束了。1984年12月8日,1軍將士披甲上陣,整裝待發,誓師大會之後,即將向雲南邊境進發。

這是一個別開生面的誓師大會。

會址選在昆明小西門外的大觀樓。大觀樓內以“大觀樓長聯”而享譽四海。大觀樓與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並稱四大名樓。誓師大會選在這裡舉行,那也是用心良苦的呀!上午9時許,軍政治委員宣佈誓師大會開始,大家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數千人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會場被雄壯嘹亮的歌聲淹沒了,置身會場的每一位將士都渾身熱騰騰的燃燒起來,都想早點趕赴戰場,消滅侵略者。

接著,誓師大會特意請來了雲南省遊擊局局長林青華講解孫髯翁撰寫的180字的長聯。林局長鏗鏘有力地讀起了這對仗工整的對聯:

上聯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蜓,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枚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讀畢大觀樓長聯後,林局長還作了註釋。他說,上聯的意思是:五百裡的滇池,躍入我的眼裡。敞開衣襟,推開冠戴,可喜這茫茫滄海空闊無邊。看呀!東方的金馬山像奔騰的“神馬”,西岸的碧雞山像高飛的“鳳凰”,北面的長蟲山像起伏行動的“長蛇”,南面的白鶴山像羽毛潔白的“仙鶴”。詩人們,何不乘這良辰登上高樓,觀賞那,蟹樣大的島嶼,螺樣小的沙洲。晨光搖曳的濃樹翠柳,像女孩正在梳裹她們蓬鬆的發鬈。彌天的萍葉,漫地的蘆花,點綴上翠綠的鳥羽,燦爛的紅霞。莫辜負江山錦繡如畫——四圍和香稻,萬頃的平沙,夏天的芙蓉,春日的楊柳。下聯的意思是:幾千年的往事,湧到我的心頭。我舉杯仰對長空,嘆水流滾滾,英雄何在。想那,漢武帝為開通西南在長安鑿池習戰,唐代遠征邊陲,立紀功的鐵柱於洱海邊,宋太祖手持玉斧劃疆土,元世祖跨皮筏南渡,平定雲南,拓土封疆,費盡了移山心力,指望著建立不朽功勳,匆匆又改朝換代。才是“畫棟朝飛南浦雲”,又是“珠簾暮卷西山雨。”一個個朝代興起,滅亡只在一瞬間,惟幕都卷不及,豐功偉績已消逝,紀功碑成了斷石殘碣,倒臥在蒼煙夕陽之中。到頭來,只留下晚景悽涼——古寺的鐘聲,漁舫的燈火,驚寒和秋雁,枕邊的寒霜。

將士們徜徉在如詩如畫的意境中。

官兵們說:如此美麗的家園,豈能任人踐踏。

將士們舉起右手,宣誓:“誓死保衛祖國領土……”

雪住了,風停了,太陽露臉了。

雪後初晴破雲處。天空藍藍的,藍的讓人思考。

將士們告別了斗拱飛閣,金漆彩畫的大觀樓,登上了軍用卡車。一輛接著一輛,排成長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奉命向南挺進。

公路上,山谷裡,山上山下,到處都是向南急進的部隊……

三個小時後,他們進入已被解放軍收復的陣地。這一帶各個山坡上,都如同剛剛被野火燒過的一樣,一片焦黃,沒有青草,沒有綠樹。戰士們望著一堆堆被炮彈掘翻的鮮土,被炮彈掀開的地堡殘骸,木料、什物還在燃燒,冒著一縷縷的黑煙。

從前方下來的戰友,舉手向他們示意。有人喊:“歡迎天下第一軍的戰友!”

在一個拐彎的小山包上,隨軍前進的文工團員們響起了激昂的歌聲:

炮火震動著我們的心,

勝利鼓舞著我們前進的步伐

……

歌聲傳遍了隊伍,人人都唱了起來。這歌聲威震著南疆的山谷和田野,飄向遠方……

(本卷結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