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

23

自佔領堯廟機場始,拉開了臨汾戰役的序幕。這次戰役整整提前了3天。

提前3天,讓很多幹部戰士想不通。

平時,3天時間算不了什麼,然而,在戰役準備階段,提前3天意味著什麼呢?用簡單地話來說,就叫“倉促上陣”。要知道,一個整裝旅從三級戰略進入一級戰備,所需時間,也要3天啊!何況是5萬大軍,提前發起戰役攻擊呢?!有的幹部戰士覺得,“臥牛城”跑不掉,發起進攻就是甕中捉鱉,何必提前3天呢?!還有的幹部戰士覺得,第30旅跑掉了,臨汾更好打!

徐向前與幹部戰士的看法不這樣。徐向前覺得戰爭是一個全域性。區域性的作戰行動,必然服從全域性需要。攻克臨汾是從戰略全域性上考慮的,就是配合陝北戰場徹底打破胡宗南的重點進攻。如果不提前發起進攻佔領機場,放跑了第30旅,晉南戰場減輕了壓力,臨汾可以比較容易地攻克,卻達不到牽制胡宗南、配合西北野戰軍保衛陝北、保衛黨中央的戰略任務。這一點,上到軍區首長,下到縱隊領導,意見都十分統一,但在旅團一級指揮員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看法”。儘管解放軍用兩條腿趕在飛機起飛前,佔領了機場,叫敵人沒法逃走,但作戰思想不統一,那是更可怕的敵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徐向前決定深入一線,邊指揮打仗邊做思想工作。他對作戰參謀說:“走,到前沿部隊走走!”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

{

{本章節選自《藏九地,動九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 ~~~謝謝您的喜歡!}

{

24

初春,晉南大地嚴寒如冬。連日來的飛雪,把山脈銀裝的嚴嚴實實。徐向前頂著風雪,來到臨汾前線。部隊官兵思想,在徐向前深入淺出地講道理中,漸漸地懂得了大局與區域性的關係,開始理解戰役發起為什麼提前3天的偉大意義。指戰員們攻打臨汾的勁頭更足了。

堯廟機場被8縱佔領後,讓正在太原城內的閻錫山和守在臨汾城內的梁培璜慌了手腳。閻錫山趕緊增派第61軍軍長婁福生,乘直升飛機到臨汾,加強城內守備。任命婁福生、第66師師長徐其昌、第30旅旅長尹瀛洲為保衛臨汾指揮部副總指揮,臨汾行署專員王正平為總指揮部辦公廳主任。這樣的任命,自然是閻錫山的用人“手碗”,目的是讓胡宗南的部隊和地方部隊形成合力,把閻錫山的“地盤”守好守牢。

身為總指揮的梁培璜,深知確保空中“綠色”通道的重要性。他責成王正平在城內修建臨時飛機場。王正平以軍令為名,大拆民房,修建飛機場,導致無數群眾流離失所,怨聲載道。

臨汾城內忙得一團糟,臨汾城外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戰術研究。徐向前對各級指揮員說:“臨汾是一個堅固的城池,工事複雜,閻軍死守城壕及護城據點與我們決戰,我們不能輕敵。這一點,我們要吸攻打運城的教訓,再也不能重演‘三打’歷史。”

徐向前接著說:“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提高戰術水平,要認識攻堅戰術戰鬥是一個不痛快的艱苦戰鬥,必須細心調查敵情,必須周密組織戰鬥。每個指揮員既要膽大、勇猛、果斷;同時心又要細緻、謹慎、周密。要堅決反對硬拼硬打、不講戰術的‘拼命主義’。”

徐向前的一番話,開闊了大家的思路:勇敢加智謀,才能勝利。

勇敢加智謀才能勝利,這一道理深入人心。“前指”集思廣益,依據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的原則,再一次調整戰役部署:集中全線大部火炮支援8縱、13縱,首先奪取東關,然後再依託東關攻城,攻城的手段運用運城經驗,採取地道爆破。

東關是臨汾的主要屏障。東關的城牆高11米,上寬6米,基厚11米,面積是臨汾城的三分之一,距離也很長,從城東直達火車站。

攻克東關,是攻克臨汾的關節點。在此之前,守城的閻軍為了建飛機場,早把東關緊靠城牆的房屋全部拆除了,形成了一片開寬地帶。他們的目的就是發揮火力,防止被解放軍利用。

8縱偵悉,城北地形較高,對攻東關有利,建議將兵力轉移到城北,奪取興隆殿,依託興隆殿攻東關。徐向前同意了8縱的意見。8縱留下22旅繼續在城南擔任堯廟機場守衛和助攻任務外,主力23旅和24旅迅速轉移到城北進攻出發線上。

進攻興隆殿前,24旅旅長王墉心裡沒有底數。他對作戰科長王洪說:“我們對興隆殿的地形和敵情研究不透,我們到70團去,和段龍章團長詳細研究一下。”

到了70團的駐地郭家莊時,王旅長讓王科長把興隆殿的地形、敵人碉堡、塹壕位置一個一個都標繪到地圖上。王墉旅長細看了地圖後,登上了“掛甲屯”南側前沿,細心觀察敵情,還一一核對地圖示設情況是否準確。王墉旅長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傳說中李闖王坐騎受傷的那個地方。突然,一發子彈飛來,擊中了王墉旅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