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

6

1946年6月,國共兩軍在中原對陣。誰都知道,中國幾千年征戰歷史證明,誰爭得中原,誰就將取得主動權,征服全中國。這一點,蔣介石先生不會不知道;這一點,*同志不是不清楚。

然而,1946年的形勢,對蔣介石來說,是有利的,當時號稱八百萬國民黨軍,清一色的美式武器裝備,一句話,沒得說;相對*來說,可憐見,解放軍一共才一百二十萬,武器裝備嘛,都是一些破爛步槍。儘管頭一年日本人投降時,也讓解放軍弄得了一些武器,那也是微不足道的嘛!

因此,6月26日,蔣介石悍然撕毀國共兩黨停戰協議和政協決議,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那樣的形勢,那樣的實力,蔣介石不撕毀“協議”和“決議”才是傻蛋一個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打不過你,我走行不行?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等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決定,中原地區部隊分不同方向突圍。*在給中原局和中原軍區的急電中說:“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

6月25日,也就是突圍的頭一天,1縱司令員王樹聲,向1旅旅長皮定鈞、政委徐子榮扼要地指示:“今晚,主力部隊向西行動,你們要用一切辦法拖住敵人,迷惑敵人,使敵人在3天內不知主力突圍方向,等主力越過平漢鐵路,就是突圍的初步勝利,你們的掩護任務就算完成。以後,你們按當時具體情況,選擇突圍方向。”

王樹聲的意思很清楚,丟卒保車。當然,此舉實在是很無奈的。王樹聲貼近皮定均的耳根說:“別忘了,帶上便衣。”說完,王樹聲淚水已養在眼眶裡。王樹聲認定自己是和皮定鈞在訣別。

皮定鈞心裡也明白,蔣介石命令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指揮的11個軍26個師30萬軍隊,已把中原軍區部隊扼制在宣化店為中心的、東西不足100公里、南北只有30公里的狹小地區;是生是死都有定數,惟有跳出包圍圈,方有生的可能;如今,我皮定鈞不僅統率8000名跟著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弟兄,而且還要擔負著掩護近3萬中原軍區部隊和首長安全轉移的千鈞重擔;不僅在包圍圈內,當“出頭鳥”,而且還要堅持3天,吉凶不言自明啊!

皮定鈞和徐子榮知道自己肩頭上的擔子:必須引火燒身!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

{

{本章節選自《藏九地,動九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 ~~~謝謝您的喜歡!}

{

7

皮定鈞和徐子榮受領任務後,星夜趕回旅司令部駐地白雀園。這時,已是6月25日凌晨了。皮定鈞馬上召集旅黨委會議,傳達任務。

皮定鈞傳達完王樹聲司令員的作戰命令後,充滿信心地說:“要把任務完成好。”

作為指揮員,這時候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都影響著戰局的態勢。

徐子榮接過皮定鈞的話,道:“任務是艱險的,任務也是光榮的。能不能完成得了,全依仗在座的各位了!”

政工幹部做鼓動工作,就是要在關鍵時刻,把人的心裡弄得火辣辣的熱乎乎的。

1團團長倏然站了起來,十分尖銳地提出一個問題:“完成掩護後怎麼辦?”

皮定鈞道:“你坐下說!”

團長的宏亮聲音迴盪開來:“尾主力西進,適得其反。這樣不但不能分散敵人,反而把敵人引過來,使主力突圍和掩護部隊更加危險;如果向南,南面是長江,那是天險啊,是一條絕路;如果向北,可回豫西,但又與主力突圍方向相近,於全域性不利。惟一出路,只有向東,穿過大別山與主力背道而馳,才能把更多的敵人吸引過來,掩護主力突出重圍!”

團長的話,讓在座的各位倒吸冷氣,向*圍,談話容易:突破大別山,孤軍行動,困難重重,危險重重,這是要做好全旅覆沒的準備的啊!

生死攸關,討論十分激烈起來。

皮定鈞說:“對全域性有利,有困難要克服,有危險要衝破。不過,我有個想法,等主力過了鐵路,我們可以虛晃一槍,跟在主力後面行進一天,或半天,接著很快隱蔽起來,閃過敵人鋒芒,然後殺個回馬槍,突然掉頭東進。這樣使敵人難以判明我軍企圖,等它弄清情況,我們至少已走出幾百裡路了。”

大家覺得皮旅長的意見好。徐子榮政委當場拍了板。一個旅級黨委的作戰方案最後形成了。

一個旅級單位黨委,對全局觀念那麼強,對指揮戰術想得那麼遠,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6月26日拂曉,劉峙指揮的國民黨軍整編第47師、第48師分東北兩個方向向第1旅陣地——白雀園——殺氣騰騰地撲了過來。皮定鈞以少量部隊正面頑強抵抗,旅主力向東撤退。

此時,劉峙的目的就是一個,圍殲李先念和王樹聲所領導的中原軍區部隊。

這一天,能夠在當時的刊物上,尋找特蛛絲馬跡的話,那就是國民黨在武漢行營召開的一個記者招待會上的宣佈詞了:“未來24小時內將發生驚人的奇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