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

節三 他給***一份檢查,***給他一個處分

抗日戰爭勝利後,秦基偉被任命為太行軍區司令員。接著,解放戰爭開始,形勢的發展有利於加快解放事業的步伐。1947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在河南省博愛縣正式組建。縱隊司令員由秦基偉擔任,政委由黃鎮擔任,參謀長由何正文擔任,政治部主任由谷景生擔任。

新建的九縱一直把自己當“小弟弟”看待,聽從老大哥陳賡和謝富治率領的第四縱隊指揮。用秦基偉的話來講,“九縱成立的晚,是繼三縱和六縱之後,從太行山誕生的太行人民的第三兒子。雖然打了不少仗,但多為偏師,主攻的少,配合的多。在指揮關係上,也自覺退讓,甘心接受四縱首長指揮。”

九縱真正改變“小弟弟”角色,是在鄭州戰役中,一仗揚威,一躍成為主力部隊。

1948年下半年,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相繼打響,捷報頻傳。9月25日,中央軍委批准華東野戰軍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劉伯承、***指揮部隊加強西線行動,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10月9日,劉鄧決心集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縱隊相聚攻取南陽、鄭州,策應華野在徐州戰場上即將展開的淮海戰役。

鄭州戰役不是孤立的,可以說是淮海戰役的序幕。當時,劉鄧發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中,就明確了攻打鄭州的企圖:“吸引孫元良 全部回援甚至可能更吸住邱清泉兵團一部向西,以達到協助華野作戰的主要目的。”

當然,九縱在最初的部署中不是重要角色,依然是“小弟弟”跟在“老大哥”後面受“保護”。

秦基偉自然也想得開,想的明白。攻堅也好,配合也罷,主要目的就是消滅敵人。但秦基偉判斷,鄭州守軍有可能會逃跑。於是,他命令九縱做好阻逃打援的一切準備工作。

果真不出所料,“老大哥”部隊一縱、三縱、四縱逼近鄭州時,守在鄭州的國民黨軍第十二綏靖區第四十四軍一O六師、第九十九軍二六八師,見勢不妙,棄城北逃。

鄭州守軍的行動突變,打亂了作戰部署。***和陳毅都在四縱指揮所裡。***只好打電話給北面的秦基偉:“不能讓它跑掉。”

秦基偉回答:“政委放心,我的網已經形成,它跑不掉。”

陳毅接過話筒:“秦基偉,這一回就看你的了。打得好,我到你那裡給你唱《借東風》,打不好,是要打屁股的。”

部隊上下都知道秦基偉愛看戲,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不,陳毅都知道這一點呢!秦基偉笑了:“陳司令員,你等著吧,打完鄭州,我們還是進城聽梆子吧!”

陳毅說:“好。一言為定,你請客。”

秦基偉謀事在先,率九縱在鄭州以北的老鴉陳地區,殲滅逃跑的國民黨軍1.1萬餘人。10月22日,鄭州宣告解放。

10月23日,剛剛被任命為鄭州警備司令部司令員的秦基偉,入下架子,當天“接見”被俘的國民黨軍5位少將,他們是第九十九軍參謀長佘輝庭,第十二綏靖區政工室主任王德林,經濟處處長夏子英,兵站參謀長陳守遵,第二八六師師長李福五。

10月25日晚,陳毅到達鄭州,說了一句“九縱成熟了,可以打大仗了”的話,讓秦基偉得意的當場表態要請客。

陳毅說:“我們倆說話都是算話的嘛!”

秦基偉說:“去看戲,《借東風》。”

陳毅擺了擺手:“此一時彼一時,現在進城了,闊了,你給我找個大飯店。總不能讓肚子餓了嘛!”

肚子餓,好辦。秦基偉親自開著吉普車——可見秦基偉的玩車水平——帶著陳毅上街請客,但是,滿大街轉悠,卻找不到一家開業的大飯店。最後,他倆降低標準,在一家小飯店切了半斤牛肉,打了三兩老白幹。

正當秦基偉和陳毅喝酒吃肉時,鄭州警備司令部值班室電話鈴驟響。值班參謀桑臨春一聽,電話那頭是***:“找你們秦司令員!”

這邊是***找秦基偉,那邊是秦基偉酒足飯飽,送走了陳毅,獨自一人到中原大戲院看戲去了。

這還了得,鄭州剛剛解放,一個警備司令不在位。***坐到了警備司令部的值班室,一直等到秦基偉回來:“今天晚上,我們兩個都有事了。你給我一份檢查,我給你一個處分。”

打了大勝仗的秦基偉,怎麼也沒有想到,稍不留神,自己挨了一個處分,他的後勤部長楊以山還因強徵民車被撤了職。當然,秦基偉明白,這是***在給九縱敲警鍾,防止驕傲自滿。

{《首任軍長》

節四 在坑道裡當“老虎”,在***面前說“謊話”

鄭州解放後,秦基偉謙虛地指揮九縱參加淮海戰役。1949年2月15日,九縱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秦基偉任軍長、谷景生任政委。秦基偉成了十五軍首任軍長。十五軍下轄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師,歸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指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秦基偉和谷景生率十五軍參加渡江戰役後,一路追擊,取橫山,佔鑽山,逼上饒;後又輕取商平,威懾福州。十五軍可以說是一路席捲,所向披靡,取得了驕人戰績。

195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組建志願軍第三兵團和第九兵團入朝參戰。秦基偉指揮的十五軍改稱志願軍第十五軍,調歸志願軍第三兵團建制。1951年3月,十五軍進入朝鮮戰場。眾所周知的是,第十五軍和第十二軍在朝鮮一個叫上甘嶺的地方,打了一個令美軍膽破心寒、讓世界人民刮目相看的戰役。眾所未知的是,上甘嶺戰役前夕,國內開始的“三反”運動,也漂洋過海進入了朝鮮戰場,在坑道裡,秦基偉差點成了一頭“大老虎”被槍斃。

“三反”運動還有一個名稱,叫“打老虎”運動。所謂“老虎”,就是貪汙人民幣一萬元 以上的,叫“大老虎”,是要槍斃的;貪汙一千元的,叫“小老虎”,是要挨處分的。

由於上面佈置了“打老虎”的指標,大家都有抵觸情緒。因此,在坑道裡,秦基偉苦口婆心地讓大家發言,說:“打不到大老虎,打幾隻小老虎也行呀!”

經過反覆做工作,終於有人開口發言了:“軍長,打老虎是打下面的還是打上面的?”

秦基偉說:“只要證據確鑿,上面下面的,都可以打。”

“那就打你們軍首長吧,大老虎都在臺上!”那位幹部站起來,提高了嗓門。

一語驚四座啊!軍長秦基偉、政委谷景生、副軍長周發田、參謀長張蘊鈺、政治部主任車敏瞧全愣住了,一起瞪大了眼睛。秦基偉點了一支煙,不動聲色地說:“好嘛!你說我們是大老虎,請你說出根據來。”

那位幹部似乎有準備,不慌不忙,逐條說來,多吃多佔啦,意志消退啦,軍閥作風啦,連罵人要槍斃人的話也揭發出來了。幾件事一抖,激起了大家的不滿,火力就更猛了,連秦基偉過去的警衛員也站起來:“解放戰爭時,我背一個洗臉盆,瓷都快掉光了,軍長也不讓換。現在倒好,說換說換,我看軍長是變了,不艱苦樸素了。”

新帳舊帳一起算,軍領導一個個都當上了“大老虎”。怎麼辦?戰前“打老虎”,軍領導都要槍斃的啊!

兵團副政委杜義德來到了十五軍,代表上級黨委做了結論,把大家的意見整理一番,劃定秦基偉、谷景生等軍領導既不是“大老虎”,又不是“小老虎”。事隔三十年後,秦基偉回憶起在朝鮮坑道裡的“三反”運動,說:“我們只當了一回‘老虎’靶子,讓下面的同志操練了一回嘴皮子。”

打完坑道裡的假“老虎”,接著打上甘嶺的真“老虎”。一代戰將秦基偉率領部隊在上甘嶺打了一個“威震世界、馳名千古”的戰役——上甘嶺戰役。戰役中,秦基偉嫻熟地使用前蘇聯支援的“喀秋莎”火箭炮,打的美軍飛機招架不住。秦基偉說:“人倒黴了,喝口涼水也塞牙;仗打順了,地炮也能打飛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