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部 大潛伏(18、19)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部 大潛伏(18、19)

18

6月13日至14日,崔泓熙又集中了1500餘人的兵力進行攻擊,但他根本沒有想到,這時181師542團和543團,還有179師535團都展開了陣前反擊,破壞了崔泓熙的攻擊,把歸崔泓熙指揮的4個團都打成了“殘廢”!

這時,南朝鮮軍第5師副師長韓信向崔泓熙建議:“師長,該轉入防禦準備了……”

這倒不僅是第5師已失去攻擊能力的原因,而是韓信已察覺到志願軍還有新的進攻。事後(1976年8月5日),韓信對這段戰事作了回憶:

883.7高地、973高地落入敵手後,第35團和增援的第3師22團進行反擊,結果反擊均遭失敗。最後,這兩個團損失太大,連第二道防線都無法防守。這時,美軍第8野戰軍司令官來到前防觀察所,我和各團長建議“暫時轉入防禦,得到兵力和火力增援後再奪取高地”,惟獨師長主張反擊。泰勒(美軍第8野戰軍司令官)聽了師長的話後,似乎抱懷疑,我們也都十分驚訝。這時戰局已急轉直下,假如當時決定轉入防禦的話,還不至於這麼輕易遭到失敗。後來從顧問那裡聽說,當時美軍司令官也並沒有抱希望,但同意了師長的意見。可見,指揮官的決心十分重要。正確的判斷和決心,無論是過去和現在,都是極為重要的。

撤退時,因沒有渡河器材又一次陷入了困境。考慮到通先谷東側被敵突破,後路就會被切斷,故特意增派了1個工兵連防守該地。但是,在短時間內沿單線機動路撤出重裝備時,又引起大混亂,來不及撤出的裝備全都破壞了,美軍第461重炮營的幾乎全部裝備自行炸燬。戰鬥結束後,金鐘甲少將重新任師長。

對於南朝鮮軍老兵來說,這段戰事是痛苦的。因此,不僅僅韓信有書面回憶,當年參戰的第27團1營營長崔奎宣、第35團2營6連連長禹臺命、第35團搜尋排排長鄭海榮都有書面回憶。

崔奎宣在1966年5月6日這一天,是這樣回憶這段戰事的:

戰鬥開始前10多天,敵人的炮擊與日俱增。戰鬥開始時,我方遭敵數萬發炮彈的轟擊,我團(第27團)防守地域遭到的炮擊尤甚。雖然預料敵人發動進攻,但直到敵兩個營出現在我營陣前時,才知道進攻規模之大。當時,我營兵力配置在包括973高地在內的五峰稜線左右兩側,位於團防線的中央。由於屢經前哨陣地爭奪戰和遭到大量集中炮擊,我營戰鬥力已經損失一半。在這種情況下與敵對抗,其殘酷性難以言狀。血戰中,兩個連的連長和營搜索隊隊長全都戰死,傷員劇增,主抵抗線崩潰。973高地丟失後,第35團前來增援,同我們一道反擊,經3晝夜苦戰,非但沒有成功,連第35團也損失過半。師長又調左翼第36團繼續進攻,命令我們接防該團陣地。我營向629高地北側移動時,主抵抗線已被敵摧毀。以後,在新陣地又一次展開激戰,晚上接到撤退命令,但這時已無退路。在100號公路上中共軍人來人往,北漢江上的橋已經毀掉,加上到處是我軍裝備的爆炸聲和火光,更加重了士兵的恐懼心理,好像敵人就在身邊似的,於是竟相跳江逃命。有的士兵抱著橡膠睡墊,有的則徒手遊渡,這中間又有20多人喪生,我也因中途抽筋幾乎喪命。

回顧戰鬥全過程,覺得反擊固然重要,但防禦和撤退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秩序的撤退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第35團2營6連連長禹臺命的回憶是這樣的:

我們團原先是預備隊,反擊時調往第一線。敵人炮火之猛烈,簡直使我們沒有立足之地。攻擊前,各班戰鬥部署時,再三強調要奪回高地。但總是在離山頂不遠的地方遭到敵人交叉火力的阻擊和敵人的反衝擊。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局更加對我不利,兩三天的戰鬥使我們損失一半兵力。另外,一到晚上,敵人就來偷襲,無法睡覺,日夜作戰十分疲勞,我們營執行攻擊最險峻的973高地南側任務。由於地勢不利,只要側方被突破,我們就會陷入包圍之中。加上天氣不好,不是下雨就是下霧,很難把握敵情,而敵人則往往在這個時候襲擊我們。作為下級軍官很難判斷當時情況,但我認為與其急忙反擊,不如掌握準確情報,進行充分研究,拿出對策,然後再反擊為好。

我們接到撤退命令,趕到北漢江東岸時,橋已被破壞,士兵們跳下江水,秩序大亂。後來,我們到甘雨裡才重新集結。

第35團搜尋排排長鄭海榮在1966年10月18日回憶這場戰爭,更為直截了當:

我於1952年8月轉入第5師,碰上了這場戰鬥。至今對很多事情還記憶猶新。譬如,白天無法走出塹壕,一露頭就會遭槍擊;炮擊和*頃刻之間就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強調堅決收復失地等等。當時工兵比步兵更加辛苦,修築工事時遭炮擊而犧牲的很多,緊急時還同步兵一樣參加戰鬥。戰鬥期間連日陰雨,使人們行動受到很大限制。戰鬥中通訊混雜,炮聲和雜音覺得無法聽清,請求炮火支援也很難,往往只能放棄請求,用*,輕火器作戰。撤退時,敵人先到了伏至洞,堵住了我們的退路,但敵人不多,被我們突破。當時到處是我們自行破壞裝備的爆炸聲,一片混亂,加上北漢江橋被毀,造成很大的心理衝擊。

對於南朝鮮軍官兵的切夫之痛,李承晚沒有半點體察。當中朝聯合司令部準備認真執行停戰協議在6月15日發出從16日0時起,各部隊一律停止主動向敵人進攻的命令後,李承晚開始鋌而走險。他公然違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意願,冒天下之大不韙,於6月17日深夜,在南朝鮮的滄山、馬山、釜山、尚武臺4個俘虜營,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行扣留了2.5萬名朝鮮人民軍俘虜人員,並把他們押送到南朝鮮軍訓練中心,強行編入南朝鮮軍隊中去。

李承晚之所以這樣做,是“王八吃秤砣——鐵心了”要將戰爭打到底。他公開高呼“向鴨綠江進行一次全面的軍事進攻”,“必要時單獨作戰”。

“聯合國軍”指揮官克拉克聽到李承晚表態和行動,兩手一攤,聳了聳肩,無奈地說:“讓中共軍隊教訓一下南朝鮮軍隊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即指示:“我們必須在行動上有重大表示方能配合形勢,給敵方以充分壓力,使類似事件不敢再度發生,並便於我方掌握主動。”

原本準備籤停戰協議的彭德懷,說:“這個李承晚不識好歹,再給他點顏色看看是完成應該的。”並電報***:“根據目前情況,停戰簽字須推遲至月底比較有利,為加深敵人內部矛盾,擬再給李承晚軍以打擊,再消滅李承晚軍1.5萬人。”

***接到彭德懷的電報後,當即覆電,表示同意:“再殲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志願軍領導決定,全線組織進攻,狠狠打擊李承晚的南朝鮮軍。當然,打擊的主要方向確定在20兵團。

20兵團新任司令員楊勇、政委王平決定以現在指揮的60軍、67軍、68軍、54軍及新調20兵團指揮的21軍,在金城以南牙沈裡至北漢江之間22公里地段發起進攻。

就這樣,60軍繼大潛伏而一舉殲滅883.7高地、973高地、902.8高地一線守軍1.48萬人,首創陣地戰以來一次進攻作戰殲敵1個團的重大戰果後,與兵團兄弟部隊一道,又要展開一場事後謂之“金城戰役”的戰鬥,兵鋒直指漢城……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

{

{本章節選自《藏九地,動九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 ~~~謝謝您的喜歡!}

{

19

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的“金城戰役”在7月13日開始後,其戰果之大,進展之快,讓世界任何人都出乎意料。

1953年7月13日夜,20兵團千炮(1094門炮)齊發,沉寂的夜空,劃亮了炮彈,如一一道閃電,向人們預示著,即將的雷鳴,是南朝鮮軍的滅頂之災。1900噸炮彈雨點般落在東起北漢江,西至牙沈裡,傾瀉在21公里寬面的南朝鮮軍首都師、第3師、第6師、第8師等陣地上。

這是抗美援朝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炮擊,也是抗美援朝中志願軍首次佔據地面炮火的優勢。炮火的加強是為“金城戰役”特意準備的。此前,***指示“再殲李承晚一萬五千人”, 彭德懷回覆“極為必要”後,就迅速開始了“金城戰役”的作戰準備。為了保證這次作戰勝利,志願軍總部特給20兵團加強火箭炮兵、高射炮兵各一個團,還有一些坦克、工兵等。加強後的20兵團,指揮5個軍,24萬人,1094門火炮,平均到攻擊地域上,每公里有44門火炮,還有20輛坦克。

驚天動地的炮擊剛一結束,20兵團司令員楊勇、政委王平統一指揮5個軍分東、中、西3個攻擊集團,向金城地區南朝鮮軍4個師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攻。此役,志願軍與南朝鮮軍的兵力之比是3比1。這時,李承晚即使想把他的軍隊變成三頭六臂,也難逃被殲的厄運了。

60軍是東攻擊集團。炮火剛一停止,60軍立即發起攻擊,開始發展較為緩慢,因為遭到敵人火力攔阻,但自60軍突破第二道防線後,便發展迅速,戰至次日16時,60軍181師541團推進到松室裡,一部渡過金城川,與中集團67軍會合。

彭德懷問:“能不能再打遠一點!”

這一指示傳達到東集團60軍軍長張祖諒那裡,張祖諒說,“我們要用戰鬥行動回答一個字:能!”

於是,張祖諒命令180師狠狠地打擊敵人。

“雪恥大辱的機會到了!”180師師長李鍾玄、政委唐明春率部“乘勇追窮寇”,一口氣打進去了18公里,佔領了黑雲吐嶺、白巖山。7月18日,180師539團1營在佔領了金城川以南的461.9高地,瞰制金城川以南、北漢江以西地區。180師成了“金城戰役”志願軍部隊突進迅速最快最遠的一個師。

如此快的速度,一時間,讓“聯合國軍”慌了手腳,總司令克拉克、第8集團軍司令泰勒感覺事態嚴重,趕緊趕到金城前線,整頓敗軍,準備反撲。在19日和20日的反撲中,不但毫無建樹,還被志願軍殲滅了5萬餘兵力。

戰至7月27日,克拉克請求馬上籤停戰協議。至此,金城戰役結束。

金城戰役打痛了敵人。共斃傷俘敵12.3萬多人,攻佔敵陣地面積220多平方公裡,拉直了金城以南戰線。

金城戰役讓***很自豪。他在1953年9月2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會議上說:“我們的軍隊越戰越強,今年夏天我們已經能夠在1小時內打破敵人正面21公里的陣地,能夠集中發射幾十萬發炮彈,能夠打進去18公里。”

***所說的“打破敵人正面21公里的陣地”,指的就20兵團東、中、西3個集團的進攻正面;“打進去18公里”,指的就60軍180師佔領黑雲吐嶺、白巖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