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首任軍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劍指豫北(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劍指豫北(4)

4

大約在5月2日2時許,湯陰城內“轟”地一聲巨響。不偏不倚,“江洋大盜”孫殿英的地下指揮部被炸出了一個大窟窿。

孫殿英抬頭一看,自己的指揮部開了“天窗”,星星在上面眨啊眨,似乎是在取笑他。

這時,孫殿英明白大勢已去。

“三十六計,走為上。”不願與湯陰共存亡的孫殿英,帶上幾個親信和下手副司令劉月亭一起,鑽地道,逃跑了。

孫殿英和劉月亭丟下部隊逃跑時,他們的“奮勇隊”尚不知道,但六縱指揮部裡的韋傑很快獲得了這一情報。

“蔡啟榮嗎?我是韋傑。湯陰城已破,主攻團都在穿插分割敵人,孫殿英帶著司令部已出城向東南方向的石家莊逃跑,你們團迅速展開,包圍石家莊,突圍逃跑的敵人,一個也不許放走,尤其孫殿英和劉月亭,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聽明白沒有?你複述一遍。”

十八旅五十三團是縱隊總預備隊,湯陰總攻發起後,團長蔡啟榮心急火燎的,不停舉起望遠鏡,朝城內方向觀望,那臺黑色膠木的電話機,就放在他的側後,他能保證在第一遭響鈴響起時抓起電話,現在都凌晨3點多了,蔡團長終於等到了電話,而且是副司令員韋傑下令讓他抓“匪首”,便十分興奮地複述了一遍。

“嗯!”韋傑滿意地補充道:“蔡啟榮同志,你們要特別注意防止孫殿英從石家莊與城垣暗道向南逃跑。”

放下電話,蔡團長與政委李震宇商定,一營在石家莊東側展開,由李震宇直接指揮,二營到暗道南側堵截,由蔡啟榮親率。此時,已到凌晨4點。

五十三團三營營部書記武英見石家莊內一點動靜都沒有,有些焦急。一旁,還有一個和武英一樣著急的,那就是特務連通訊排通信員趙培才。趙培才儘管是名通信員,但他卻是一條天不怕地不怕的漢子。

武英請示營長王雨亭,他準備帶上趙培才,摸到前沿看看動靜。

王營長同意了。

武英和趙培才剛剛離開,向前沿靠去。王雨亭營長就接到團參謀長尹萍的電話,通報了一、二營情況後,問三營這邊的情況怎麼樣?

王雨亭營長如實彙報說:“武英和趙培才摸上去了。”

尹萍參謀長感得這事兒挺大的,立即向團政委李震宇報告,並經李政委同意,立即向三營趕來。

一會兒工夫,尹參謀長趕到三營,見部隊都在,劈頭蓋臉便問:“王營長,武英和趙培才上去了,部隊為什麼不跟上去?”

王雨亭營長一臉的無辜狀,嘴,張了張,最後還是把話從嘴裡蹦了出來:“我營在這撒網堵截逃敵,是縱隊確定的,部隊上去,如果敵人從這方向突圍跑掉,誰負責呢?”

“狗屁!別拿縱隊壓人。現在敵人亂成一團,陣腳都沒了,還有力量突圍?!團長都帶一營上去了,武英和趙培才都上去了,多好的機會啊!”尹萍參謀長唬著臉,快言快語,“快叫七連、九連跟我上去,留下八連、機槍連和營部直屬排在這撒網!”

王雨亭營長遲疑不決。

尹萍參謀長當機立斷:“不要有顧慮了,出了問題我負責!”

就這樣,王雨亭把七連和九連交給尹參謀長,讓尹參謀長帶著這兩個連隊迅速插向石家莊。

武英和趙培才深一腳淺一腳地摸到石家莊東城牆牆根下,有一條深深寬寬的護城溝擋住了去路。護城溝無水,趙培才縱身一躍,跳到對面的溝岸上。身材矮小的武英跟著跳去,卻沒能過溝,跌落到了溝底。兩人趕快解下褲腰帶,打了一個結,趙培才將武英從溝底拉了上來。

城牆根下,黑壓壓的一片,都是孫殿英的士兵,真是人頭攢動啊!武英和趙培才伏在溝岸,聽到叮叮噹噹的武器碰撞聲,還有慌亂的軍官在佈置什麼任務。

當時,武英和趙培才倒沒感得什麼可怕的,事後知道牆根下有1200餘名孫殿英的士兵時,倒是毛骨悚然了一陣子。

武英和趙培才伏在溝岸,沒有被發現這兩個大膽的潛入者。

武英輕聲地說:“小趙,怎麼辦?敵人數量不小啊!”

趙培才小聲說:“回去報告,再帶部隊上來肯定來不及了。”

這時,倆人又看到城南門向石家莊逃跑的敵人紛至沓來,城內另一股敵人也由城北地道鑽出來,向石家莊這邊集中。

武英說:“咱們下去收拾他們,反正黑不窿咚的,敵人也摸不清咱們的虛實。”

真是遇上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趙培才了,如果換了另外一個人,從中稍微擋一個叉,那麼,這個故事或許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不要命的趙培才一拍即合:“對,我們鑽到敵人的肚子裡去,攪個天翻地覆再說。”

打定注意,二人一前一後,翻過城牆,跳入石家莊內。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武英的前腳剛一落地,眼睛裡跳進來一個大地堡,不遠,伸出不少電線,還有許多軍官模樣的傢伙圍在那兒。機靈的武英斷定,這肯定是個不一般的指揮機關。武英的腳落地時,右手已握著駁殼槍,左手舉起*,再一個虎步躍起,跳上地保頂,喝道:“繳槍不殺!”

趙培才的動作也不慢,就在武英喝“繳槍不殺”的同時,他也緊跟著武英後面喊了一聲“繳槍不殺”,聲音比武英的還大,嚇得連武英都掉過了頭。趙培才終歸是在連隊喊操喊慣了的,肺活量大,聲音更響,很自然的嘛。

武英掉頭一瞬,看到趙培才一手駁殼槍,一手*,也高高地站在地堡右角上。就這一瞬間,武英更有底氣了,又補了一句:

“繳槍不殺,解放軍優待俘虜,叫孫殿英出來投降!”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其實,武英根本不知道孫殿英在哪兒,但這句話卻震出了孫英殿。

武英清楚地看到,一位副官模樣的傢伙鑽進地堡,不一會兒,帶出幾個高階軍官。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歲、又高又胖的傢伙,他頭戴禮帽,身穿呢大衣,一手掂著把長刀。“禮帽”鑽出地堡時,武英看不清楚他臉上是不是麻子,但武英還是把“禮帽”當孫殿英看待了!

“禮帽”一見地堡頂上只站了兩個人,右手就伸向大衣口袋。趙培才立即將槍口指向他:“別動,再動打死你!”

“禮帽”嚇得老老實實把手縮了回來。

“你是孫殿英嗎?”

“我是孫殿英。”

武英跳下地堡,上前,從孫殿英右邊大衣口袋裡掏出一支美制*,並奪下他手上的“指揮刀”。

這時,趙培才也跳下地堡,繳了劉月亭和孫部的參謀長鄧暄甫等人的槍。

“請下命令吧,孫大司令,讓你的人全部都老老實實繳槍,誰敢反抗,死路一條!”武英用槍逼著孫殿英。

戰場上就是這樣,一旦陣地上建制最高的首長意志喪失了,士兵再怎麼有戰鬥雄心,也是兵敗如山倒的結果,因為,士兵的戰鬥意志完全是被動的,因為士兵受各級首長和督戰隊的監督。

孫殿英在武英的威逼下,行使了自己這個司令官的最後一次命令。

孫部紛紛繳槍。

繳槍,槍放何處?孫部帶兵的問。

孫殿英就把眼睛轉向武英。

武英說:“全部放城牆根下。”

趙培才也不愧是聰明的通信兵,補充道:“人槍分開,不許站在槍堆邊上。”

兩人雙槍,逼著孫殿英以下的高階軍官和衛兵投降,心裡總歸還是心虛的緊。眼巴巴地盼著後續部隊快些上來,否則情況生變,他們勢單力薄,真怕應付不過來。

這時,天放亮已有些時辰。束手就摛的孫殿英和他的手下也已有點不甘心的樣子,互相使著眼色,蠢蠢欲動。

武英不放心,右手舉著駁殼槍,左手夾緊腋窩——因為腋窩夾著從孫殿英那兒繳來的“指揮刀”——再搜孫殿英身上。邊搜邊問:

“你命都難保了,還要這破刀幹什麼?”

孫殿英苦笑一下,然後說:“破刀?兄弟所有不知,這可是三國時期趙雲大將軍用過的寶劍!”

武英心裡一驚。三國故事打小他就耳熟能詳啊!趙子龍大戰長坂坡,一支長槍一把寶劍,殺得曹軍人仰馬翻,難道如今夾在自己腋下的這把劍,真如孫殿英所說是趙子龍的“青釭寶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的孫大司令,你真會開玩笑哈!趙雲用過的寶劍,怎麼會落到你的手上呢?”武英不信,停下搜身,問道。

孫殿英見武英不搜他的身,認為武英貪財,便笑道,“這個,兄弟不隱瞞你說,兄弟當年從慈禧太后墓裡……嘿嘿!還有這個,這個!”說著,又用眼睛示意武英,那邊的一個皮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