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之大清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我給大家一個容身之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四章 我給大家一個容身之處

荷蘭這個國家深知自己國小力弱,因此就瞅準一切時機拓展生存空間,開闢海外殖民地,從世界各地聚斂財富。這一點,同歐洲各國及日本是一樣的貪婪、野蠻、卑劣且無恥。

由於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對荷蘭人佔領南亞各個中國移民聚居地、屠殺中國移民的罪惡行徑表示過任何的不滿,更是助長了其囂張氣焰,但其仍對龐大的大清帝國心存忌憚。因此,數十年來,並沒有正式宣佈自己佔領南亞諸島,所以也就不存在主權歸屬的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中國移民在南亞的主要聚居地-加裡曼丹島至今仍屬無主之地,而中國移民正是此島的首批開拓者也是主要經營者,按照當代世界先入為主的國際慣例,收歸大清帝國所有理所當然。

加裡曼丹島就是中國人俗稱的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差不多相當於5個山西省的面積總和。島中部是山地,有多座海拔4千米以上的高峰。島四周為平原,全島大部被茂密的原始熱帶雨林所覆蓋,由多條適宜航運的大河構成島上的水上交通網絡。城市都建在沿海平原地區,廣袤的內陸是與世隔絕的原始山地和叢林,傳說其中還生活著吃人的野人。

本島擁有豐饒的熱帶物產,是一個理想的原料供應基地。適合發展石油、有色金屬、橡膠、醫藥、木材和農產品加工等基礎工業和修船、造船等機械工業。而且憑藉這裡優越的地理位置,能夠有效控制南亞地區各條重要航道,例如馬六甲海峽、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等以及周邊各海域。逐步形成中國大陸-海南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綠島群島-馬六甲海峽-印度洋防禦鏈條,保障大清帝國的南海-印度洋-大西洋海上航線的暢通,更好地與南亞、非洲、中東、地中海沿岸和歐洲等國進行海上貿易。

綜合考慮了上述情況後,康凡就有了進一步奪取加裡曼丹島的打算。荷蘭海軍遲遲不敢前來報復北寧海軍,但其對綠島群島周邊海域一直騷擾不斷,北寧海軍必須主動出擊了。

但加裡曼丹島的佔領者並不是只有荷蘭一個,而是還有英國。

英國人從荷蘭人手中奪取了加裡曼丹島的西北部,並且擁有當代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這就增加了北寧海軍奪取加裡曼丹島的難度。但考慮到此時英國正疲於應付與德國的軍備競賽,主要精力放在了歐洲,對遙遠的南亞的控制力就不得不減弱,北寧海軍應該是有機會的。

再者,北寧海軍擁有作戰能力超強的潛艇和航空兵部隊,無論是直接與英國海軍對戰還是切斷其海上補給線,都有一拼的實力。真要開戰,誰勝誰負真還說不準呢!

1914年8月,大清帝國宣佈為保護加裡曼丹島上中國移民的正當權益,將收回此島,向英、荷兩國明確的表明了將為此不惜一戰的強硬立場,並大張旗鼓的開始備戰。

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在歐洲爆發,英國正在全力應戰,得知大清帝國的意圖後,立即同意將加裡曼丹島西北部“轉讓”給大清帝國。而荷蘭做為一個被歐洲兩大陣營均視為“無足輕重”的小國,已被歐洲所遺忘,哪裡還能找得到幫手?面對大清帝國大兵壓境的緊急態勢獨木難支,打又打不過,不打又不甘心,猶疑不決。

“那麼我們就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康凡在綠島基地的指揮部裡拍打著地圖上標註的荷屬東印度地區,目光轉向窗外。不遠處,緊靠碼頭的水陸兩用機場上,一架架新近集結的海航“海鷹”戰機正翹首待發。

9月8日,晴,微風,一個絕好的飛行天氣。北寧海軍航空兵120架“海鷹”戰機滿載炸彈先後起飛,途中經海軍的“蛟龍”潛艇海上加油及補給後,飛越加裡曼丹島,對荷屬東印度其餘各島上的幾個主要城市展開猛烈的空中打擊。

由於荷屬東印度群島森林面積廣大,木材資源豐富,加上又處於熱帶地區,所以,上述這些城市的建築都是以木材做為主要建築材料使用的。因此,北寧海軍航空兵就大量使用了燃燒彈,致使這些城市發生大面積火災。火勢兇猛,根本無法控制,進而將城市周邊的森林也引著了,引發了更為可怕的森林大火。火舌過處,一切俱都成為一片焦土!在持續十幾天的行動中,當地荷蘭人的海軍艦艇、陸軍武器裝備以及各類作戰物資等還未等派上用場就被悉數報銷,軍民嚴重傷亡。這種根本無法還擊並且破壞巨大的空中打擊行動給當地荷蘭人造成巨大的恐慌,使其本就脆弱的戰鬥意志頃刻瓦解!

這就是康凡說的“有限打擊”的妙處:在己方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敵方形成有效威懾的情況下,使用己方佔據絕對優勢的技術兵器對敵方重要地區採取一邊倒的軍事打擊,不是為了殲滅多少敵方兵力,而是摧毀敵方戰鬥意志,以最小的戰爭投入獲取最大的戰爭好處。因為,實戰中,“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術運用往往效果不佳,多數敵人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主兒——日本就是個例子。

與此同時,北寧海軍的“大清”級巡洋艦和“蛟龍”級潛艇四處出擊,執行“無限制海上遊獵”任務,只要是荷蘭人的艦船,不論軍用還是民用統統擊沉,迅速完成了從海上封鎖加裡曼丹島的任務,切斷了該島與外界的一切聯絡。

這樣一來,島上的荷蘭人就時刻處在被當地中國移民報復的危險之中,惶惶不可終日。

荷蘭這個國家在17世紀前中期發展成為世界海上貿易強國,其擁有的商船數量超過當時歐洲所有國家擁有的商船總和,被譽為“海上馬車伕”,憑藉其強大的海軍,沿著海上航線搶佔了遍佈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據點,這其中就包括中國大明王朝統治時期的臺灣島。這些殖民地據點有力地支援了荷蘭的全球海上貿易,為其帶來了鉅額財富,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其國小力弱的先天不足,最終在17世紀中後期先後在海上被英國擊敗、陸上被法國擊敗,多年辛苦積累下來的財富化為烏有,迅速走向沒落,一度曾經亡國。

這就像鴉片戰爭前的大清帝國,雖然經濟總量佔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絕對稱得上是富國,但卻並不是強國,因為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所以就要遭致世界強權的侵略。也就是說,無論大國還是小國,用錢都是買不來國家安全的。

荷蘭有錢,但其戰爭資源例如領土面積、人口、自然資源等等跟大清帝國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荷蘭本土面積為4萬1千多平方公裡,只比臺灣島大一點,人口更是只有1千多萬,儘管其擁有相對於其國家來說較為“強大”的國防力量,但卻沒有承受一場較大規模戰爭的資源基礎,而資源基礎是用錢買不來的。鴉片戰爭前的大清帝國有錢也擁有雄厚的戰爭資源,可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國家安全同樣無法保證。

說來說去,有了錢並不代表就擁有了一切。

位於荷屬東印度爪哇島西北海岸的巴達維亞城是荷屬東印度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曾經是南亞中國移民最大的集中居住地,他們支撐起了這個城市的甘蔗種植業、蔗糖生產業、商業、建築業等,為該城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當地荷蘭殖民政府創造了鉅額財富。

18世紀20年代,由於歐洲蔗糖市場逐漸趨於飽和,而來自南美洲巴西地區更便宜的蔗糖又大量湧入歐洲市場,致使爪哇島的經濟支柱——蔗糖產業遭受重創,大量甘蔗種植園和蔗糖生產廠破產倒閉,大量中國移民和當地土著勞工失去生活來源,絕望之下,紛紛湧向巴城謀求生計。

但當地荷蘭殖民政府卻不許這些失業者進入巴城,而是把他們當做暴民強行送往海外或是拘捕、殺害,中國移民被迫自衛,武裝反抗荷蘭殖民者,於是雙方爆發流血衝突,最終殃及了居住在巴城內的中國移民,導致在1740年10月9日這天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紅溪慘案”,致使在巴城內居住的1萬多名中國移民不分男女老幼被當地荷蘭殖民者慘無人道地殺害,中國移民們的鮮血把城西的那條叫紅溪的河都染紅了!

慘案發生後,當時的大清乾隆政府卻以這些中國移民“自棄王化”、“系彼地土生,實與番民無異”、“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等為由,只是中斷了大清帝國與荷屬東印度的貿易之後就再無動作!但自此之後,中國移民對巴城“畏之如虎狼”,紛紛“避之遠矣”,巴城也就迅速蕭條。而現在的巴城雖然仍是荷屬東印度的統治中心,但常住的中國移民已經很少,大部分都是荷蘭人、歐洲人和當地土著人。

因此,對於這座城市,北寧軍方給予了用當地荷蘭人的話來講“極為兇狠與野蠻”的無限制轟炸,不分軍用和民用目標,城內所有建築幾乎被炸光和燒光,城內軍民更是十有七八死於之後引發的漫天大火,而這場大火竟然燒了三天三夜之久!

“你這次是不是有些做過了?居民區也成為你的主要轟炸目標了?”康凡對指揮作戰的海軍航空兵司令唐王和說道。

唐司令曾是康凡親手教出來的老資格飛行員之一,思維敏捷、性格穩重,極少衝動。但這次,他應該是衝動了。

唐司令瞪圓了那雙不大但炯炯有神的雙眼,火爆爆地反問康凡:“過?過了麼?!”

康凡見他這樣,也不好說什麼,淡淡一笑,“你是海航司令,你說了算。”

“那校長您就少多嘴!”唐司令沒好氣地說道。

康凡挑了挑眉毛,雙手平伸虛空按壓了幾下,“我走。我走還不行麼?”

唐司令只顧看擺在他面前的那張巨大的地圖,頭也沒抬地說道:“校長,我是在執行您的命令——對巴達維亞城實施威懾性空中打擊。”

康凡沒說話。

唐司令便抬頭看了看他,忽然就不好意思地笑了,“校長,我就是有些衝動了…”然後他就換回了剛才那副火爆爆的表情,“可是校長,這些荷蘭人能叫‘人’麼?對我們同胞中的那些手無寸鐵的婦女和兒童也能下得了手,我憑什麼要對他們客氣?!我寧可被這些荷蘭豬罵也不願意讓那些死去同胞的冤魂在夢裡戳我的脊樑骨!”

康凡無話可說,轉身而去。

9月26日,當地荷蘭殖民政府被迫拱手讓出了加裡曼丹島,所有在本島上的荷蘭軍民乘船撤往爪哇島、蘇門答臘島上的幾個已是一片廢墟的城市,並且在還未熄滅的森林大火冒出的濃煙中完成了這一切,狼狽至極!

北寧軍方完好無損的接管了加裡曼丹島,沒收了島上荷蘭人的所有資產。尤其讓康凡高興的是,將巴釐巴板這個荷蘭人於1897年便開始建設的石油工業城市完整的接收了過來,就地解決了北寧軍隊急迫的燃油供應問題。除此之外,將那些原屬於當地中國移民的土地、房舍、工礦企業、商店等全部返還原主,並以“不再對荷屬東印度其他領土提出主權要求”為條件逼迫當地荷蘭殖民政府賠款一千萬兩白銀,以換取荷屬東印度其他地區的安寧。

加裡曼丹島終於重新成為“南亞中國移民的天堂”,並成為大清帝國陸地面積最大的海外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