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獨寵清宮:熹貴妃安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章 年遐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章 年遐齡

蘭心跟著德妃到暢春園的壽萱春永殿的時候,還幾乎沒什麼人來。

德妃一大早就帶著諸位福晉過來,也是想看看這壽宴的事情到底安排得如何了。

畢竟,德妃手上握著協理六宮的大權。而太后,向來又是一個富貴閒人,少不得要德妃在這些事情上面多操些心了。

“德妃娘娘吉祥、諸位福晉吉祥。”壽萱春永殿中,太后身邊的掌事宮女瞧見德妃過來,就立馬過來迎接道:“早已佈置得差不多了,就等著娘娘們和福晉們來了。”

德妃十分有禮地答應著,又轉頭對幾位福晉道:“待會,你們也幫著一起招呼著客人吧。至於鈕祜祿氏,你跟在四福晉後面就是了。”

幾位福晉都笑著答應了,倒是蘭心還有些誠惶誠恐的。

這樣大的場面,蘭心這還是頭一次經歷,就怕哪裡出了差錯,給雍親王府丟臉了。

“別怕,待會你就跟在我後面。我怎麼做,你就怎麼做。”福晉像是看出了蘭心的顧慮,就稍稍勸慰道。

雖然,福晉心裡不大喜歡蘭心。

可這關乎雍親王府門面的事情,可不能因為自己的個人情感就懈怠了去。

各府的福晉,以及宮裡有頭有臉的娘娘們,福晉多數都是認識的。所以招待起來的時候,自然也不費勁。

令蘭心以外的是,那些人似乎都知道康熙爺對弘曆青睞有加的事情。

就連太子妃瓜爾佳氏,對蘭心都是客客氣氣的。

開宴以後,蘭心就帶著弘曆坐在了福晉的後頭。

康熙爺和太后一同坐在上首,太后十分精神地看著眾人,儀態萬千。

年過六旬的她,似乎格外得到上天的眷顧。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實在是少得驚人。除此,她還有康熙爺對她的孝敬,算得上是一個十分幸福的人了。

早年順治爺時,太后並不得寵。順治爺鍾情董鄂妃,險些將太后當時的皇后位置廢了去。

只可惜,紅顏薄命。董鄂妃生下來的孩子夭折了,自己也不久於世。痴情的順治爺,隨著董鄂妃而去。

孝莊太皇太后扶持著年幼的康熙爺登基,太后也從那時遷入了寧壽宮。

因著自家婆婆還在世,太后幾乎沒管過六宮的事。

如此,煩心事接觸得少了。許多年過來,自然看著也要年輕一些。

“兒臣恭祝皇額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康熙爺坐在上首,就十分恭敬地對著太后揖了一禮。

太后抬手,示意康熙爺不必那樣客氣。

康熙爺自然不願意,又領著諸多小輩一同向太後行禮。

太后這一輩的人,多數已經不在人世。看著底下逐漸成長的小輩們,一下覺得這世間的美好似乎還縈繞在自己的周圍。

宴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從外間進來一個小太監,走到李德全的身邊說了些什麼。

李德全聞言,當即就將小太監的話轉述給了皇帝。

待皇帝點頭以後,李德全揮手,示意宴會暫停,又朗聲說道:“湖廣巡撫年遐齡攜家眷入殿祝壽。”

眾人聞言,都不自覺地就往門口看過去。

年家,是從大清入關開始就一直效忠朝廷的家族。

到了年遐齡這一代,更是將官做到了巡撫上去。

這一回年遐齡回京,主要也是康熙爺召他回京述職。另外,湖廣總督剛剛因病去世不久,這總督位置空懸,康熙爺怕是已經有了想法。

至於年遐齡的家眷,蘭心倒是不曾瞭解過。只知道這年遐齡以漢人身份深受康熙爺信賴,是極為難得的一件事。

殿內安靜下來以後不久,就見一個十分魁梧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兩男一女,像是他的一雙兒女。

年遐齡身後的兩個男子,長相都十分俊美。一個隨了年遐齡,十分地壯碩。而另一個,倒有幾分文弱書生的模樣。

倒是年遐齡的女兒,令人眼前一亮。

蘭心覺得,年遐齡的女兒,是她見過最漂亮的女子了。

那女子正值妙齡,肌膚勝雪不說,一雙大眼睛更是無比地靈動。身量纖細,稍稍有些柔弱。但眼波流轉,又十分嬌俏可人。

她的頭上扎著雙螺髻,穿著對襟的襖子,是漢人的打扮,露出一副小兒女的模樣。至於年歲,大概十三十四的樣子。

這個年紀,正是如花朵一般呢。蘭心想著,不知怎的就有些出神。

“臣年遐齡攜兒女參見皇上,皇上吉祥。”年遐齡帶著三個孩子走到大殿的最前方,就領著孩子們行禮。

康熙爺似乎對年遐齡十分地厚待,當即親自下去,就將年遐齡給扶了起來。

“愛卿多禮了,賜座吧!”康熙爺說著,就拉著年遐齡到了旁邊的位置上坐下。

年遐齡倒是一點都不恃寵而驕,恭恭敬敬的態度,康熙爺看了也十分放心。

宴會進行到了這裡,剩下的時間,幾乎都是年遐齡在講著湖廣一帶的風土人情。言語幽默,將康熙爺和太后逗得合不攏嘴。

“臣這一次回京述職,將兒女也帶進宮來。結果臣這不成器的女兒聽說太后壽辰,便一定要跟著過來給太后祝壽。”末了,年遐齡指著自己的女兒,對太后說道。

太后似乎很感興趣,這時候也打量著小姑娘。

小姑娘臉上湧起一陣嬌羞,就從自己的座位上走了出來,大方得體地行了一個禮,又道:“臣女不才,願彈琴一曲,祝賀太后娘娘壽辰。”

小姑娘才說出話來,太后就被她銀鈴般清脆的聲音給吸引住了。

想著,這應當也是個乖巧的姑娘才對,於是便對身邊的掌事宮女道:“去將哀家的古琴給取出來吧。”

太后的古琴,是珍藏了許久的。

自從太后上了年歲,便再沒有彈過琴。這一回願意將琴拿出來,也是覺得年遐齡的女兒入了她的眼罷了。

古琴拿上,小姑娘只稍稍撥弄了一下琴絃,除錯了一下音色,就彈了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初初這幾下,只要稍稍懂琴的人,就知道這小姑娘並不是故意賣弄了。光看她嫻熟的手法,就知道必定是下過苦功的。

“小女所彈,乃是《流水》一曲。祝願太后,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小姑娘說完這話,便將整個身心都投入進去,不再言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