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十國千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

人的壓力和恐懼是逐漸到來的。就好像一個被判死刑的人感到害怕,但肯定比不上真被拉到刑場上時感受強烈;而等槍口對著自己的時候,就更加絕望了;若是開了槍,不幸卡了殼要重新打大哥你掐死我吧,太他娘的嚇人了

李煜此時就是這種感受,恐慌感在逐步增強。

數月前他聽說周軍要打南唐國,就情知極可能打不過,每天都提心吊膽,在亡國的驚嚇中度日如年;但那時的感受畢竟還不直觀。現在,他得知銅陵蕪湖當塗接連戰敗,周師已抵達採石渡口,漸漸感覺到敵軍正在逼近,馬上就要打眼皮底下了。

李煜眼前浮現出一片景象:八十萬大軍如同潮水一般從採石渡口湧過長江,向江寧府奔襲過來,他的國土上全都是敵軍。

採石渡口離李煜呆的江寧府,只有一百二十裡

就在不久前,周軍渡江的人還遠在池州,相距四五百裡,短短半個多月就到達了一百餘裡內,而且中間無險可守當初京口池州武昌都被攻擊,不知道周軍會從哪裡突破,京口的可能最大,那裡最近;而現在,李煜無論如何都已意識到了採石形勢的嚴重性。

那裡正有一枚利箭對著李煜的胸口。李煜感覺屁股怎麼也坐不實,座位上如有針氈一樣。

今天是陰天,宮殿裡的光線氣氛十分陰鬱,莫名讓人感覺壓抑江南降雨的天氣比較多,恰恰冬季雨水最少;現在低溫有點低,卻適合北方步騎活動,河流淺下雨少。

此時大臣們陸續來到了宮殿上,國王先到大臣後到的時候比較少,李煜今天的心情很急。

一番禮儀過後,李煜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周軍至採石,誰有退兵之策

別人都打過來了,總不能派人去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勸說周軍退兵,最終只有打李煜也情知只能派兵去採石大戰,他把目光投向了皇甫繼勳希望這個大將能主動請纓,為主分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金陵的大將,身份職位夠格的人中間,李煜最看好的還是皇甫繼勳。忠良之後,忠心靠得住;兵權地位也夠高,乃神衛統軍都指揮使。平素在李煜面前也恭敬可嘉,並非那驕悍之輩。

但此刻皇甫繼勳卻裝聾作啞,並不上前分憂。李煜心道:他雖然不夠主動,但也可能是擔心打不過的原因,畢竟周軍太強;持重的人,會比較謙遜,這也是謹慎可靠的優點。忠臣往往都不是那種自我吹噓毛遂自薦之徒

就在這時,光政院輔政陳喬出列說道:為今之計,只有調兵增援採石一策。臣有兩句話進言:其一,用良將賢能;其二,要快,絕不能拖延。

此前臣便進獻方略,勸陛下早日派兵加強採石防衛,當初李處耘的人還在數百裡之遙以前的疏忽多說無益,今周軍李處耘部兵力單薄當塗城亦在我手。儘快以重兵反擊,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臣舉薦林仁肇率軍奔赴採石,主持此戰。

李煜聽罷,陳喬這話有當眾責怪國主的意思,心下有些不悅,人之常情,任誰被指責也不會愉快何況李處耘進軍到採石難道是朕的疏忽如果沒記錯,陳喬當初上奏的方略是從京口分兵,對採石的增強重點在水面;要是早早按照他說的辦,到時候京口丟了,他們就要說周軍主攻方向就在京口,是不是又要責怪朕判斷失誤

這些久居高位的大臣,陳喬韓熙載等等,膽子都很大,有意無意之間就有點不把新君放在眼裡。不過李煜並不打算與他計較,畢竟現今大敵當前,與大臣爭鬥絕非好事;李煜還想做出一副虛心納諫的姿態來。

他說道:陳公言之有理,不過周軍李處耘部人雖少,卻掌握了採石附近水面,可能會從江上增兵;我國應以重兵進趨採石。林仁肇可為大軍前鋒皇甫將軍。

皇甫繼勳忙拜道:末將在。

李煜道:神衛統軍都虞候林仁肇為前鋒,你是神衛統軍都指揮使,出征為主帥如何

不可陳喬不等皇甫繼勳答話,忽然毫不客氣地諫言道,皇甫將軍雖為忠良之後,但從未有過拿得出手的戰績,也沒提出過什麼有見識的言論;單以出身和位置授予軍國大任,恐非上善之舉。戰陣之上,無論出身貴賤,都是一樣的作用。而林仁肇則不同,至少微臣比較瞭解他,此人主持採石之戰,是較好的人選。

李煜聽到陳喬當面說皇甫繼勳壞話,話裡雖然比較委婉,但意思很明白:說他徒有出身,沒有本事李煜不動聲色,心道這樣可能反而激將皇甫繼勳。

不料皇甫繼勳並不生氣,抱拳道:陳公之言,並非沒有道理。末將並未擔當過大任可林仁肇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人。我與他都不怎麼適合擔當此番大任

陳喬道:那皇甫將軍何不舉薦個人來

李煜這時開口道:文武不和,你們這樣吵來吵去沒什麼用,何不聽朕之意

陳喬忙道:臣等皆是進言,下旨的還是陛下。願尊陛下旨意。皇甫繼勳也表示遵從國主的權威。

李煜便道:意見不合,應相互讓步。便依朕之意,皇甫繼勳為主帥,林仁肇為前鋒。依朕看,皇甫繼勳沉穩,林仁肇勇猛,二人相互商量協同,正是各為所長

陳喬聽罷一聲不吭,但也沒反對了。皇甫繼勳剛剛才說過願意聽從陛下聖旨,當下也抱拳道:末將遵旨。

李煜一琢磨,自己說錯了一句話皇甫繼勳以前就多次說林仁肇的壞話,剛剛也說林仁肇也不是個好將領,顯然不和,說什麼相互商量協同是睜眼說瞎話。於是李煜又改口道:林仁肇為前鋒,可以直接聽命於朝廷,不受主帥所限。只要他夠勇猛,沒人會限制他的能耐。

陛下英明陳喬這時才比較滿意地作拜。給予林仁肇一定的自主權力,顯然對陳喬來說也算比較好的結果了陳喬一直舉薦林仁肇,如此下旨應該能讓他稍稍滿意。

李煜也覺得這樣做比較好雖然陳喬口口聲聲自喻忠臣賢良,李煜也還算相信他;但陳喬是作為大臣的身份在考慮。李煜是國王,不得不提防一個原本不屬於統治中心的中層武將,何況他對林仁肇很陌生,沒太多的瞭解;讓皇甫繼勳為主將,主要是皇甫繼勳是圈子裡的人,更可靠,至少不會賣主求榮;若是林仁肇這個閩國降將想拿南唐軍來作為投降本錢,皇甫繼勳也能制約他。

接下來又與大臣商量出兵事宜,李煜催促皇甫繼勳儘快準備出征。皇甫繼勳主力將率禁軍二廂兵力四萬餘眾,林仁肇前鋒也將得到一萬多人。增援採石的人馬將近六萬人,兵力遠遠超過李處耘部因為李煜對百餘里外的威脅感受強烈,這次確實是下了重本。

然後李煜又選了一個官兒,再度帶著聖旨去湖口,催促朱令贇儘快馳援京城

李煜處理完一堆急事,累得夠嗆,終於可以離開前殿,到後宮歇口氣。

後宮他獨寵周憲因為寵不了別的女人,而周憲在李弘驥兵變那會兒就知道了自己身體上受損的私密事,反正不用瞞,和周憲在一塊兒倒自在一些。

可是李煜見到周憲時,心裡頓時像被潑了一瓢冷水,十分不高興。

只見周憲在寢宮裡無趣地畫畫,頭髮臉上沒有不打扮,連穿的衣服上下搭配都十分懶散,好像完全不在乎儀表一般。李煜唉地嘆了一聲:人道是,女為悅己者容。娥皇這番模樣,心裡沒有我了麼

周憲起身作了個萬福,懶懶說道:臣妾與王上已是多年夫妻了,您又成天都與臣妾相處,久而久之自然就沒那麼在意了。再說我今天也不想出門,花那麼多精神打扮好,一會兒天黑了又要卸下來多沒意思。

我要操心軍國大事,不在時,娥皇可以出門去見見其它嬪妃,找人陪著也好。李煜道。

周憲一副慵懶的樣子,無趣地說道:與她們有什麼好談的無非就是些雞毛蒜皮對別人說七說八的言語,沒甚麼意思。

李煜道:週二妹已經進宮了,在母后那裡。你多到母后那裡走動,也可以見見你妹妹。

周憲道:有母後疼愛她,在她心裡,母后比我還親,隨她罷。

李煜與周憲談了幾句,聽出她的幾句話裡一臉說了幾次沒意思,看她的精神也是了無生趣,這陣子她都這樣呆在寢宮裡自娛自樂,畫畫批閱樂譜。

李煜有種感覺,這女人不僅對丈夫失去了興趣,彷彿也不怎麼關心國家的存亡。人道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女子如貓,確實忠心沒那麼可靠。

周憲此時百無聊賴收拾略顯邋遢的樣子,就好像一枝枯萎了花似的,已經沒有什麼生機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