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十國千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著

御醫們忙作一團,圍著一本書籍和一枝碧玉筆管。中原王朝最有學問的一群郎中,想弄明白上面的毒是什麼東西,以便對症下藥。

人們日夜忙碌,用了各種方法,將書紙泡在水裡,用螞蟻樹苗幼貓等試驗。但是最後有人認為上面沒毒那手印上淡淡的氣味是汗味

楊士良被御醫們找來,他一口咬定道:肯定是毒物,兇犯已經承認了

一個老頭道:老朽一生聞遍百草之味,雖年邁鼻子尚且中用,這筆管上並無藥物,除非此藥真的無色無味,無跡可尋。

楊士良被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質問,腦子裡亂糟糟的,忽然一個機靈:難道是屈打成招

他手心裡平生冒出一陣冷汗,這事兒已經稟報皇后,朝廷文武都出發了,如果是假的,自己脫得了干係但心下細想,那小宮女說得有模有樣,不像是編造。

楊士良一肚子納悶,說道:諸位御醫,還請再仔細揣摩此物,應該不會有錯

他離開此地,又趕緊去再次見那小宮女。那宮女仍被綁在椅子上,見到楊士良臉色唰地毫無血色,掙扎欲向後挪動。這次楊士良的表情沒那麼可怕,走上前沉吟片刻,好言道:你別怕,雜家問你,你確是把毒抹在筆管上了

不料宮女竟搖頭。

楊士良立刻呆若木雞地愣在那裡。

這時宮女又道:我抹在那把象牙梳子上了,官家每日梳頭,奴婢們用的都是那把名貴梳子,毒自頭皮滲入官家身體。

楊士良聽到這裡,差點沒回過神來,瞪眼問道:雜家並未發現那把梳子有甚異樣,只是檢查筆管,你怎麼會承認

宮女眼神裡充滿了疑惑:楊公公不是從我的指甲察覺了蛛絲馬跡

天地良心,楊士良當時就下意識看了一下她的手,什麼都沒看出來懷疑這娘們,主要是感覺她神情舉止有異。

完全的歪打正著楊士良一時間只覺得世間充滿了荒誕不過,這也是對手有漏洞的緣故,找的人實在不夠老練。

正在這時,一股衣甲鮮明的許軍精騎到達許州,披甲執銳的鐵騎從城門魚貫而入。

該走了。一個戴著幞頭的人在路口與一大群百姓一起圍觀了片刻,當下便對隨從道。

隨從問道:現在就走

那人沉聲道:瞧這光景,事兒應已暴露,稍有遲疑便走不了。

二人牽著馬調頭從另一個方向出城,然後翻身上馬,沿著驛道便奔。

隨從策馬追上文士問道:範公,咱們是不是該給許國那幾個官吏打聲招呼,讓他們也有所準備

被叫作範公的人乃遼國漢官範忠義,蕭思溫任南院大王時,以其謀略過人,頗為敬重;後來蕭思溫棄幽州,突圍而奔,範忠義也跟著蕭思溫到了上京。但此時範忠義到中原內地,已經好些日子了。

範忠義在馬背上淡定道:不用管此事洩露,那幫人還有什麼用只好趕緊逃走去大遼,那時還要兌現財寶和官位。現在若被許國人抓住,幫咱們清除掉,還省了大筆花費。

隨從在馬上一臉驚愕,主要看範忠義說起來十分輕巧。除了嘆無毒不丈夫,別無感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處耘的大軍已接近關中,內地行軍要順利多了,至少糧草不缺。每次紮營,軍營營帳連綿數里,陣仗十分壯觀。

一切看起來都平靜無事。

李處耘正在帳篷裡親手拼湊一些碎紙,拿漿糊在沾。

他的心腹幕僚仲離饒有興致地看李處耘潛心做著這件瑣事,所有所思:李公此時尚有此心境,果真乃成大事之人。

李處耘抬起頭皺眉道:遼人派說客送信,信中言官家身染不治之症命不久矣,想說服我勾結敵國,圖謀造反當時我既是惱怒,又擔心信被別人看見了徒生猜忌,當場便撕掉書信掩蓋,同時殺掉信使以表態度。可是

仲離沒吭聲。

李處耘道:事後我才算了一下,遼人就算在東京有十分厲害的奸細,從打探到訊息,再送回遼國,到派人長途跋涉送信到西北,這得多遠的距離他們怎能這麼短時間內做到

仲離沉吟道:李公言之有理,遼人如何得知,莫不是歪打正著

李處耘搖搖頭:若無確事,遼人派使者勸我,豈非徒勞本公已貴為大許國公,家眷根基都在大許,遼人能給本公什麼此事唯一的解釋,官家之症,與遼國脫不了干係

仲離頓時與李處耘面面相覷:李公覺得這是個陰謀

李處耘鎮重其事地點點頭:所謂重症,可能是遼國人設計謀害官家。

仲離又看著李處耘手裡費了很多時間,快拼湊完成的信紙,沉聲道:李公是想把這封信先送回東京,提醒朝臣

李處耘眉頭緊皺:正是。若無此信,本公空口提醒,那不是平白引人猜忌不然,本公遠在西北,如何能猜測官家是受人所害

仲離不動聲色道:便是李公送了此信,依舊會被人猜忌。

李處耘聽罷久久無語,陷入沉思。過了許久,他便默默地繼續拼湊未完成的信紙。

仲離語重心長道:主公可得遠慮當此之時,咱們先要表現出忠心為國的樣子,切忌被人往頭上扣屎盆子此時咱們羽翼未成可不敢輕舉妄動,好生熬過去,來日方長矣。

李處耘不置可否,他的思慮,並不比這個幕僚短淺。李處耘的思慮,不僅來源於書籍,更是無數驚濤駭浪中淌出來的閱歷。

東北面,蕭思溫已經親自從上京來到了遼西地區。

他騎馬站在山坡上,迎著海風,能眺望到渤海海面,海邊的平地上,一座形狀怪異的土堡躺在那裡樣子著實很奇怪,但據楊袞的描述,這玩意很難攻打。

蕭思溫相信楊袞的戰陣見識。

那堡壘似乎還沒完工,就像一座只有土坯的臨時營寨;最奇葩的還是選址,西邊是龍山,東邊也是山,堡壘不建在山上,卻建在兩座山中間的平坦地方。

楊袞的解釋是,兩側的山離海面較遠;許軍為了靠海,完全放棄了地形優勢。此前許軍在曰本國建石見堡時,建造在山坡上,有過打通海路的嘗試失敗

此堡非大城,控扼地盤小,卻是咽喉之梗。大遼軍若從東北進關,許軍在此,近則威脅我糧道退路;遠則襲擾渤海舊地。楊袞遙指山下,侃侃而談,從曰本國的戰事看來,末將以為放棄此路,從上京出兵,自北口武州等地嘗試南下,更為容易。

蕭思溫低聲道:只要郭鐵匠一死,許國必內亂,便是攻守易勢之時。

楊袞露出欣慰之色:末將聞報郭鐵匠中毒已深,只要毒入五腑,誰也救不了。

他欣慰的卻是能夠知情,因為此事極其機密。

蕭思溫不動聲色道:得沉住氣,不能輕舉南下。東北遼軍,先攻嘗試拿下此堡,等待戰機

他說罷調轉馬頭,又回首看了一眼西南方向蕭思溫也覺得陰謀極為下作,而且當時範忠義策劃方略時,他還覺得不怎麼靠譜難以湊效,不料竟然一辦就成,連蕭思溫自己也有點意外。

幹這等事,蕭思溫也是迫於無奈。堂堂大遼,被逼到如此田地,只能無所不用其極任何手段,為了國家興亡都不算過分。

他琢磨過南人歷朝事略,認定許國若無郭鐵匠,對遼國的威脅並不是那麼大。只要郭鐵匠一死,一切都有轉機,可是郭鐵匠才三十來歲,要等他老死,至少蕭思溫覺得自己耗不過;這樣最好,許國主暴斃,不僅消除了巨大威脅,蕭思溫還估計許國得內亂

上京的薩滿祭司在秘密古墓裡,成天都在用古代神秘法術詛咒郭鐵匠歸天,但詛咒了幾年似乎並不湊效,最後還是毒藥有作用,痛快送其昇天

一眾人騎馬奔一個時辰,便見營州地盤上馬兵縱橫,營帳如雲,遼軍大軍雲集。不多時,大將耶律斜軫策馬來見。

兩撥人面對面在馬上以手按胸,默默執禮罷,方才靠近。蕭思溫道:許軍堡壘尚未完成,大帥儘快調兵襲擾,別讓他們再加固工事了。

耶律斜軫道:彼堡約只兩三千步軍,何不乾脆夷為平地

蕭思溫看了一眼楊袞,道:上次曰本軍三萬進攻石見堡五百人,數月不下。大帥不可輕敵,出兵時,讓楊袞隨行。

楊袞騎在馬上,正色向耶律斜軫欠身致意。

耶律斜軫也是遼國猛將,但性情不如以前名噪一時的耶律休哥猛烈,當下只道:甚好

蕭思溫策馬向營州城而去,一路上,營州豐腴肥沃的平原蔥蔥鬱郁,莊稼長勢很好。雖然大遼的主力一向不在渤海國舊地,但對這片廣袤土地視作心頭之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