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天君最新章節列表 > 序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序章

傳說在千萬年前的上古時代,混沌未分,什麼都沒有,直到某一天盤古一斧劈開了清濁,這才闢出天地宇宙,萬物也由此誕生。

那時候,五嶽四瀆都還沒形成,強橫的神怪、兇暴的妖獸卻四處肆虐,有抑善揚惡的惡神"窮奇",專門殺好人為樂;有貪慾貪吃的"饕餮",見到什麼就吃什麼;有無日之地的"燭龍",睜眼白天、閉眼黑夜;有一飛幾千裡的"鯤鵬";有九尾狐、橫公魚、渾沌...

它們有善有惡,或身高百丈,或人面獸身,或騰雲駕霧,或呼風喚雨,或噴火生焰,或吼聲震天,不能一一說個清楚。

其時人類雖然是萬物中的最靈者,卻只能苦苦支撐,幾番瀕臨滅族。還好沒過多久,聖賢們便紛紛出世,他們帶領先民大戰妖魔,戰得風雲為之變色,山河為之動搖,天地為之崩裂!幸好人類連連得勝,把它們或徹底消滅,或驅趕到那些蠻荒化外之地,繼而建立起了家園。

伏羲、女媧又神農,從三皇五帝,到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再到老子、孔子等傢伙...從立八卦、補天裂、嘗百草、創文字,又到談道德、講仁義...就這樣,在聖賢們的開智教化下,曾經茹毛飲血的人類,逐漸步入文明,逐漸平定天下,因此又成為了萬物中的最貴者。

然而正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儘管妖魔敗走他方,人族內部因為各種的權力名利、各種的學說思想,竟然從來沒有停止過內鬥的爭霸爭鳴。加上妖魔們不甘放棄曾經的統治地位,千萬年來,它們一有機會就呼聚全部族人,甚至勾結人類裡的叛奸,燃起戰火,意圖顛覆天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中土神州的面貌,始終都是分分合合,週轉不息。

話說一百五十多年前又逢亂世,幸得本朝黎太祖黃崖起兵,召集了儒道佛三家聖賢之力,掃平世間的亂局,那些妖魔賊人則逃命回去了荒蠻化外,時至今天,還不敢踏入神州半步。

這大黎朝承得上天的眷顧,傳至四代,皇帝老兒皆為明君,又有儒家賢臣良將輩出、道佛兩家高道高僧不斷,終於治出了個昇平之世,曾經荒涼的土地上,如今隨處可見繁華。

現在的世道,雖然不像上古時代那樣動不動就山崩地裂,卻也夠熱鬧的。

這就不得不提從古到今被尊稱為"真人"、"仙人"的一群人,他們正是人類戰勝妖魔的聖賢力量之一,這些人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乘龍駕鶴,上天入地;或化身鳥獸,潛行江海、翱翔名山;他們聚則成形、散則成氣,一個念頭就化身千萬,遊歷人間而百姓不識。

誰不想成為這樣的真人神仙呢?

為了教化先民,《易經?彖傳》雲:"聖人以神道設教",如今已經是萬教林立,當中又有三教爭雄。

哪三教?自然是儒、道、佛。

而因為世人追求成仙、成佛、成聖賢,三教盛行於世,無論朝堂上的君臣,還是田舍間的老太公老太婆,都喜歡談玄講禪,修行之輩更是不計其數。不過別看那些人一個個虔誠萬分的模樣,卻都是相互看不順眼的,它們互相利用、互相排毀之事也不知鬧了多少年了。

三教之間爭鬥不休,各教裡頭同樣如此,儒家有古今之爭、理學心學之爭;佛家顯密兩教共十宗,這邊勝義有、那邊畢竟空;道家則是服鉺派、符籙派、丹鼎派三分天下。

什麼存天理,什麼心即理,什麼順凡逆仙,什麼性命雙修,什麼帶業往生,什麼見性成佛...普通老百姓還真個搞不清楚。

都有著自己的理論、自己的追求呢!

而在道佛二教的經書典籍中,仙真鬼王?那是隨口即出。菩薩佛陀?動輒就長篇大論!他們談的仙界諸天,世人也無法確定是否存在,但那些高道高僧雖然沒有傳說中的神仙那麼厲害,卻不乏神通廣大的傢伙。

再者萬物發展來到了今日,大到山川河流,小到豬圈雞舍,無不有神靈做主;而人死為鬼,被世人立祠地供奉起來又成了神,尤其那些窮鄉僻野裡名目眾多,朝廷的卷冊中記載的數目少說都要萬計!同時既有民間傳說,又有文人弄筆,憑空造出了諸多人物...

都不知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弄得這世間"舉頭三尺有神明",沒有神明都有鬼怪。

還有這天下宗門何止十萬九千?旁門左道更是無數,那邊巫醫星相,動動嘴唇施施針,觀觀天象看看相,就能法術通天;這邊劍仙彈指之間,取人頭於千里之外,專注劍道擊技而入聖;更不能忘卻那些多情的狐仙女鬼,來自異域的胡神靈怪...

世間每天都在層出不窮的紛擾之中度過,難道不比上古時代更加熱鬧麼?

如果要說這大黎朝最熱鬧、最富庶的地方,出了京師長安,就莫過於江南了。

而江南之中,則數金陵。

眼下正值是風清氣爽的秋分時節,金陵城內熙熙攘攘,街上行人精神飽滿,他們的衣著即使不全是華衣麗服,但至少也算乾淨得體,而街道兩邊的店鋪鱗次櫛比,酒樓食肆門庭若市,道觀寺廟的山門前車水馬龍,又有朗朗的讀書聲從書院學舍傳出,當真熱鬧。

城中的冶城山上有一座名為朝天宮的道觀,卻是屬於道教丹鼎派南宗的一支山門。此時道觀的殿堂、道院人影憧憧,門人們忙活著什麼地走來走去,一片風風火火的緊張氣氛。

在嘈雜的聲音下,西山道院正有一陣響亮的少年吟誦聲:

"終日奔波只為飢,才方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結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薄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兮。

唔好詩好詩...好像還有點欠缺,'若要世人心裡足';前面再添兩句吧:'紫衣穿舊換黃袍,後宮佳麗收三千。做了皇帝求長生,更想登天作神仙。';哈哈哈,這才像話嘛,君子有成人之美,我不就是嗎?噗...哈哈...不許笑!

話說回來,為什麼我從小做著個南柯一夢長大,還是不懂滿足呢?我倒不想當皇帝,只是就算以後能當上神仙,也好像有很多願望啊...

'騎飛龍而駕鯤鵬,馳於方外,休乎宇內,燭升十日而使風喚雨,雷公作臣,夸父為役,宓妃作妾,玄女為妻。天地之間,何足以留其志?';

大丈夫生當如此!咳,不過現在的問題是錢,該怎麼籌夠錢啊!!總不能連人帶畜的賣了整間道觀吧?好像...原本我們是賣藝不賣身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