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隨身帶著一扇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十三萬公里!【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十三萬公里!【求月票!】

西京府往西,為廣湖省。

鼎鼎有名的青羊山,就位於此省中南部。

而被江湖中人常與白馬寺並為泰山北斗的青羊宮,就坐落於青羊山中。

這日。

青羊宮中,七俠聚首。

今日商討的,仍是《三花氣功》一事。

“我不同意!”

七俠第七李元尚個性剛烈,最是記仇:“當年五哥五嫂帶著青聰回清遠府省親,遭遇魔教餘孽、四護法中的‘火魔’傳人‘陰陽雙煞’偷襲,致使青聰身中火毒,唯有《三花聚頂神功》才能化解。師父親自帶著青聰前往真武觀、白雲觀求取神功,都被拒絕,害的青聰被火毒活活折磨致死。這筆血債,我可沒忘!”

七俠第五是為‘諸葛山’。

他膝下曾有一子,名喚‘諸葛青聰’,聰明伶俐,乖巧懂事,十分惹人疼愛。

但自從七年間身中火毒,苦苦挨了兩年,最終還是撒手人寰。

令人痛心。

諸葛青聰的死,‘陰陽雙煞’固然是罪魁禍首,但白雲觀、真武觀吝嗇神功、見死不救,也難逃干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此一事,不僅是李元尚,七俠中其他六人,特別是諸葛山,對白雲觀、真武觀,都沒好感。

只不過,諸葛山一向尊師重道,獨子已故難挽回,他只能放下。而這一次,‘仙符’重大,要是能到手,師父用了,說不定能打破天人極限,立地飛昇。

跟仙符比起來。

跟師父的仙緣比起來。

他的喪子之痛,無關緊要。

再者。

講道理。

有一說一。

“昔日打傷青聰的是‘陰陽雙煞’,與真武觀、白雲觀不相干。”

“現在大好仙緣擺在眼前,沒必要意氣用事。”

諸葛山反倒反過來勸說李元尚,同時這也是在跟其他五位表明態度。

但是。

七俠第六孫乾這時出聲道:“且不提當年事。但一道‘花術’,只能換取一道仙符。即使我們願意,事後三家怎麼分?”

“真武觀中,‘真武七雄’中行二‘玉玄子’,當年在他們七個師兄弟中,資質最高、武功最強,只因時運不濟,被真武觀的對頭‘葬花派’傳人所傷,導致四肢俱廢,常年癱瘓。”

“白雲觀中,如淵真人的師弟如陽道人,當初武功、名聲不弱於如淵真人,只因行功有差、走火入魔,才導致五勞七傷,成了廢人。”

“你們想想,這仙符換回來,二派豈肯鬆手?”

真武觀。

白雲觀。

都有殘廢高手、高層,亟須仙符救治。

這樣一來,他們對仙符當然最上心,最想促成三花合一。

可之後呢?

一術一符!

僅一道‘回春仙符’,歸哪門哪派?

這不好說。

定要扯皮。

可是——

“師父不在,暫時還不知道他老人家是怎麼想的,我們去扯皮有什麼用?”

“而且,師父一向對神功絕學、對天材地寶不甚上心,他修行武道求索仙道,全憑一人一心,未必看得上仙符。”

七俠第一路近迎搖搖頭道:“此事不著急,先晾一晾白雲、真武,也算為五弟出一口當年惡氣。後面等師父回山,再請他老人家定奪!”

七俠定議。

不再討論。

……

江湖舊事千千萬。

曹信知道的,終究只是小部分。

御劍山莊跟風雲會的嫌隙,他有聽聞。

但青羊宮、白雲觀、真武觀這三大派,圍繞著《三花功》以及青羊七俠中諸葛五俠的獨子所產生的恩怨,曹信當真一概不知。

甚至包括整個武林,知曉的也不多。

畢竟。

不管怎麼說,諸葛青聰死了,真武觀、白雲觀多多少少有些見死不救的意味,自然不會主動對外聲張。

而青羊宮這邊,重陽真人品性高尚,青羊七俠資質人品無可挑剔,江湖上威望崇高,也不會刻意在外抹黑二派。

以至於。

曹信竟不知此事。

但如此一來,‘花術’也懸,壓根不是曹信猜想的那樣。

好在。

這時候的曹信已經遠走,不念不想,順其自然。

……

一晃,又是三個月。

轉眼間,已是冬月。

出大梁,一路往南。

曹信飛躍群山,飛躍群島,跨越大海。

日行三千裡。

三個月。

十三萬公裡。

這已經是3.25倍地球赤道周長。

歷經酷暑、嚴寒,不斷交替,曹信駕馭神凋直行不打彎。

就這麼一直飛。

然而。

既飛不到世界盡頭,也不存在南轅北轍從北邊飛回大梁。

彷彿無休止。

海洋。

湖泊。

島嶼。

大陸。

地形地貌不斷變化。

一開始。

剛離開大梁國境的時候,在南邊,在群山中,在群島上,還能看到一些小國分佈。

但隨著越飛越遠,就罕見人煙。

十三萬公裡。

不見一國度。

甚至就連中途飛躍的兩塊規模不下大梁所在的那處大陸的一個版塊,也是叢林密佈,不見文明跡象。

不止這兩個大陸版塊。

路途中,曹信每看到一處大型陸地,都會滿懷期待,讓阿俠放低高度、放緩速度,好讓他仔細觀察。

但都無果。

希望。

失望。

不斷迴圈。

最終帶來絕望。

三個月。

十三萬。

這一路,即使有原始仙界作為調劑跟週轉,即使每天只飛行4個小時。

但還是太枯燥。

曹信還能支撐。

但阿俠已經到了極限,逆反心理極其嚴重,不願再飛。

是以。

在剛剛步入十一月的這天,曹信與阿俠在無垠海域中,在十三萬公裡路途的第四塊大陸,暫時停留。

放飛神凋。

任它四處飛翔。

一則,讓它放鬆放鬆。

二來,阿俠在這大陸上四處亂飛,說不定就能找到城市、國度,找到新人類的蹤跡。

至於曹信。

他停留在北海岸一處小島上。

這裡波濤洶湧,海浪激烈。

他正好藉助海浪修行。

至於返程。

這不著急。

好不容易花了三個月,飛躍十三萬公裡,他還想等阿俠休息幾天後,再繼續往南,再飛一飛看一看。

現在回去,三月成空,太浪費。

反正回去也簡單,有錨點,隨時都能回。

關於大梁那邊的情形,這也不用擔心。

還是錨點!

曹信只要進入原始仙界,就能觀察到西京城那處錨點的動靜。他已經跟大哥說過,一旦有二哥跟小妹的訊息,又或是有人往西京給神侯府投獻‘九術’,就在老宅中留下相應訊號。

無事發生的話,就每五日換一下訊號。

曹信每天進入原始仙界,都會順便往錨點即老宅看兩眼。

不會耽擱正事。

曹家一旦有變,透過訊號,他也能即使知曉。

這樣一來。

曹信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在外浪,只要西京無事,不到世界盡頭他就不必迴歸。

這幾日。

海島上。

曹信日日入海,在海水中修煉武功。

如礁石,巋然不動。

這是他根據前世武俠小說的一些幻想,再根據這一世的實際情況,自行琢磨出的修行方法。

瀑布修行法。

海浪修行法。

河底修行法。

等等這些,都是根據外部環境的壓迫,透過長久的對抗,從而提升自己的抗擊打能力、力量,以及內力品質。

以往。

曹信尚小,根骨尚未長成,他擔心影響發育、影響個頭,因此修行時中規中矩,不敢亂來。

但現在,曹信個頭已經超過一八五,不必擔心練武練成小矮子。

可以放心大膽的苦修。

這三個月。

沿途——

瀑布!

海邊!

水底!

曹信挨個嘗試。

最終發現,瀑布、水底,適宜修行內功,壓迫恆定,有規律可循。

有《壽世青編調身法》,曹信不怕損傷自身,在這樣的壓迫中修行,內力進步果然神速。

紫霞神功!

童子金鐘罩!

前一門已經達到第九層。

因為心繫九術,再加上內力還差得遠,就一直沒再繼續加點。

但外力壓迫,再加上丹藥相助,曹信內力積攢的速度,遠超當初在西京城、在岐山派之時。

進步飛速。

不止《紫霞神功》。

《童子金鐘罩》更是如此。

這是內外雙修之法,內煉一口童子純陽氣,外煉一身鋼筋鐵骨銅皮。

此功與《壽世青編調身法》更加契合。

前者不斷破壞。

後者不斷修復。

拉扯中。

童子純陽氣不斷壯大。

筋骨皮膜不斷得到淬鍊。

短短三月,突飛勐進。

不止內功。

不止橫煉。

海浪無常勢,變化莫測,更適合修行武功。

曹信藉助海浪衝擊,投入武學修行。

寧氏鷹爪功!

青丘十八幻!

五步凌雲縱!

金剛奔雷掌!

八八六十四式飛鷹迴旋劍法!

幾門功夫,日日修行。

這其中。

前兩門——

‘寧氏鷹爪功’與‘青丘十八幻’已經加點到頂,但曹信仍是每日複習、琢磨,溫故知新,以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後三門,都是曹信在思過崖一役中得來,輕功、掌法、劍法,都是上乘。

而且從頭到尾都是曹信自主修行,不曾加點。

從無到有。

步步攀升。

這種不藉助源點,卻將幾門武藝一點點掌握、熟練的感覺,還挺不錯。

源點珍貴。

加點不是常態。

而且。

加點武學,雖然跟自身苦修沒差別,都是切身體會。

可在這過程中,被加點的武學是獨立的。

比如‘寧氏鷹爪功’。

曹信在加點這門武功時,滿心滿眼都是它,腦海中苦修數十年,僅此一門,別無他法。

但武學修行,從來都不是孤立的。

要想成為宗師,須得掌握更多武學,並在這過程中,發現武學之間的共通點,進而明悟武學道理。

武學。

武學體系。

這是關鍵。

例如‘如淵真人’。

他這一生,專注修行白雲觀武學,最終融會貫通,迸發出自己的思考、整理出自己的道理,進而創出《摩雲三十六番》,實力大進。

又比如‘陸羽’。

這位陳王、皇叔,他遍觀百家武學,修習諸般劍法,最終融為一爐,創出《皇極星雲勁》與《明聖劍法》,是一身武學智慧的結晶。

同為十五層。

修行自創功法、劍法的陸羽,比起被曹信強行【點化】、仍在修行前人功法、刀法的阿俠,顯然高明太多。

不論是當下戰力,還是未來前途。

在不考慮曹信的情況下,都不可相提並論。

五月份召開崇仙大會,曹信跟不少宗師都有交流,聊天、詢問,再加上他的【洞悉】,使得他對此世宗師有了更多瞭解。

可以說。

鮮少有宗師是承襲前人道路而成。

如淵真人。

陸羽。

他們是這樣。

新晉的‘瞎眼神鷹’馬嫉惡,他同樣是先學習再自創,成為超一流隨後又在崇仙大會上晉升宗師。

再往下還有段衝。

他從岐山劍法中悟出自身道路,創出《狂風快劍》,故而修行一日千里,在佔據‘西京地榜第一’一年多之後的今天,已經穩穩躋身超一流,宗師境也可期待。

曹信暫時還不清楚自身道路,不知道自身武道該何去何從。

但這些人的經驗,都是值得借鑑的。

“或許——”

“‘加點’學習前人神功絕學,因源點有限,只能‘精’,沒法‘博’。”

“但我可以在此基礎上,再依靠自身,見識、修行、掌握更多尋常武學,從整體從全域性,琢磨武學道理,整理武學智慧。”

“雙管齊下。”

“厚積薄發。”

這是曹信第一次清晰、專注的琢磨自身道路。

從崇仙大會的宗師、超一流齊聚。

再到三個月十三萬公裡的跋涉、苦修。

讓曹信眼界拔高、沉下心來,雖然前路仍是迷霧重重,但仍然讓他完成一次關鍵蛻變。

他尚未見過重陽真人,不知大梁天花板到底是什麼層次。

但其他宗師,近乎全都見過。

四維屬性最高高不過四十點。

武功層次最多多不過十八層。

除去重陽真人,這些人大致也能視作大梁江湖的‘天花板’。

看得見。

摸得著。

僅從屬性上,曹信與他們的差距似乎也不遠。

“艱苦修行,至多十年,我將有望宗師。”

“若是九術到手,最多五年,我就能碰一碰天花板。”

年保底26源點。

常規推測,一門武學從無到二十層,須210源點。

也就是說。

八年積攢,就可以將一門武學提升到二十層,當然,前提是這門武學的上限能到二十。

這是正常而言。

若是期間再有什麼節點,獲得額外的源點,時間還能縮短、程序還能加快。

五年。

八年。

十年。

“那時,我仍然年輕。”

曹信粗估,又想到‘仙門’、‘黑洞’,:“先放一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