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皇家盛寵之公主請留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二章 閃亮登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二章 閃亮登場

還未等趙御風說平身,門口的太監又喊。

“太后娘娘駕到!”

眾人還未起身就又朝著門口重新把頭低了下去。

眾人這時才發現,原來過來的不是只有太后一個人。

站在她身邊的,還有平日裡低調的崔妃。

太后穿著一身黑底金紋的服制,身上雖然味有多餘的裝飾,可是身上的貴氣也是渾然天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站在她身旁的崔妃一身墨綠色,豐腴的體態無形之中給她增添了許多的貴氣,讓她那張看著不顯年輕的臉也沒有那麼引人注目了。

今日她選擇了用如此高調的方式入場,讓人忍不住的在想她和太后之間到底是什麼時候變得如此親近了呢?

扶著太后入了席之後,崔妃本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但卻被太后一把給拉住。

太后看向了趙御風,輕聲說道:“皇帝,讓她坐在哀家身後可以吧?”

對此,趙御風也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點點頭。

“今日是您的壽辰,您開心便好。”

斐苒初坐在他的下方,所以看得比旁人都仔細。

她清清楚楚的看到趙御風在看向太後的那一瞬間,目光中閃過了一絲的陰翳,而且兩個人對彼此的態度好像也略帶一些冰冷,難不成這兩個人之間之前有一些過節嗎?

但轉念一想,斐苒初便搖了搖頭,把那種想法搖出腦袋。

人家就算是有過節,也和自己沒多大關係。

畢竟就太后這個樣子,應該是過完了這次壽辰之後,就又重新回到深宮裡面去了。

趙御風尊重了太后的意願,就算在宮外動用了如此大的聲勢給她祈福,在宮裡面還是沒有大肆的操辦,迎合了她信佛從簡的心理。

然而有許多的人都不知道,送的禮物都是緊著貴的來,當進行到需要太監宣讀各家送的禮物的時候,太后的臉色已經很明顯的沉了下來,但好在沒有說什麼。

“張大學士之女張宜璐送出釋迦尼佛經真跡一本!”

當太監尖銳的聲音響在了這裡之後,有許多的人第一時間是嘲諷,但是當他們看到了太后明顯鬆懈下來的表情之後,好像都明白了些什麼。

太后可是信佛的呀,給她一本佛經真跡不比送什麼都好!?

只是……這個確定是真跡嗎?

這不,就有一個人忍不住了。

“喲!這確定是真跡嗎?好生珍貴呀!”

說話的人是大理寺卿之女王思琪,她和張宜璐簡直就是水火不容。

如果張宜璐性子像是火一樣的話,那麼王思琪的性子應該就是水一樣的冰冷,然而這水一般冰冷的性子也只有在遇見張宜璐的時候才會變得高調起來。

張宜璐剛被嗆,內心自然是不憤,但轉念一想,自己又不是送的假東西,又何必懼她呢?

正好趁這個機會,好好的在太后面前表現一下。

如此想著,張宜璐便施施然站了起來,只是此刻她臉上的表情並不是往常的高傲,而是滿滿的委屈。

“王小姐,雖然宜璐的東西和您比起來算不得多貴重,但這都是家父和我的一片心意。”

說到這裡,她突然走出來,對太后行了個禮,情真意切的說:“若太后不嫌棄,宜璐家中還有一本金剛經的原著,可以一起獻給太后。”

“呵,可真會投其所好啊。”王思琪又忍不住嗆了一句,被她身旁的那個男子輕輕的拉了一下胳膊,給拉了下去。

至此,她才算是白了一眼,氣轟轟的重新坐了下去。

這個小小的插曲自然是沒有吸引多少人的注目,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們兩個人的關係不對付,但至於到底是什麼原因,也沒有多少人知曉。

接下來太監宣讀的那些禮物就是宮中妃嬪們的了,她們送的禮物也大多都是十分精美華貴的。

特別是斐季清,當她送的那個東西抬出來之後,所有的人都伸長了脖子看了兩眼,的確是奢華無比,不是一般的貨色。

比較特別的就是崔妃和軒轅夢兩個人。

一個送了草藥做的香囊,一個送了一柄玉如意。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禮物裡面,最上不得檯面的應當就是崔妃的了。

“怎麼只送了一個香囊呀?”

“她在宮裡面已經窮成這個樣子了嗎?”

“既然是和太后一起過來的,怎麼送的禮物如此簡陋?這不是弗了太后的面子嗎?”

下面眾人議論紛紛,崔妃也在這個時候從太后的身後站了起來,走到大堂的中間跪下來。

“妾身沒有珍貴的寶物可以獻給太后您,渾身上下也就只有這點兒醫術還稱得上斤兩,太后近些日子以來夜晚總是睡得不安穩,這個香囊是安神的,置掛於床頭可以讓您睡得好一些。”

太后看著崔妃,雖然樣子看著不像是有多開心,但是語氣已經軟了很多了。

“你有心了,起來吧。”

“多謝太後。”

崔妃剛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那邊太監就開始宣讀皇后送出的禮物了。

“皇后娘娘送出手抄經書一本!”

她話音剛落,斐季清就忍不住說話了。

“姐姐自從復位以來過的還真是低調,就連送給太后的禮物都是這般的質樸。”

說的好聽點是質樸,說的難聽點,那就是小氣了。

心意誰沒有?手抄一本經書而已。

但若是放在了皇后的身上,未免就顯得有一些太小氣了。

其餘的人看著,也是,什麼樣的語氣都有。

就在眾人討論的性質達到最高峰的時候,太監又宣讀。

“是奴才愚鈍了,這後面還有一頁,寫的是皇后娘娘為太后祈福,向國庫捐出災銀三千兩!”

此言一出,滿堂唏噓。

而一直備受爭議的斐苒初此時此刻也只是淡淡笑著站了起來,對太后行了一個禮。

“妾身在抄經書的時候,心中一直在為太后祈福。另,那三千兩的銀子也是以太后您的名義捐出來的,等災銀到了邊關,邊關的百姓都會感謝太后您的恩德。”

“是奴才愚鈍了,這後面還有一頁,寫的是皇后娘娘為太后祈福,向國庫捐出災銀三千兩!”

此言一出,滿堂唏噓。

而一直備受爭議的斐苒初此時此刻也只是淡淡笑著站了起來,對太后行了一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