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車先驅斯蒂芬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車先驅斯蒂芬森

2009年8月2日,星期日,下午。

學與行培訓中心。車展儘管在火熱進行,但並不影響沈笑夫的學習培訓。

板寸兒童老師給同學們說:“今天下午,第一節課我們學習《火車先驅斯蒂芬森》,第二節課我們模擬考試。”

說完,板寸兒童老師看了大家一眼。

不少同學睜大眼睛,彷彿說:又要考試啊?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板寸兒童老師解釋道:

“8月7日市裡選拔賽之前,我們進行三次模擬考試。

一方面看看我們基本知識掌握得怎麼樣了,有不足之處,就趕緊複習、補上。

另一方面適應是裡的選拔賽,以考促學!

所以,對模擬考試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考試中的發現錯誤,要多練習、多鞏固。”

說到這裡,板寸兒童老師停了下來,不少同學點頭表示贊同。

板寸兒童老師接著說:

“現在,我們開始學習《火車先驅斯蒂芬森》

1781年6月9日,喬治斯蒂芬森出生於英國諾森伯蘭郡威蘭姆。

他的父親是煤礦的蒸汽機司爐工,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一家8口,全靠父親的一點工資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為了減輕父親的重擔,8歲那年,斯蒂芬森去給人放牛。艱苦的生活條件、繁重的體力勞動,並沒有磨滅斯蒂芬森強烈的求知慾。

放牛的時候,他常用泥巴做模擬的蒸汽機、鍋爐、汽缸……一應俱全,像真的一樣。

每當去煤礦給父親送飯的時候,斯蒂芬森總是圍著轟隆隆轉動的機器入神地看個沒完。他想,自己長大以後,要是也能像父親那樣當一個司爐工,操縱巨大的蒸汽機幹活,那該多好呀!

斯蒂芬森14歲那年,真的當上了一名見習司爐工!

望著爐膛裡熊熊火焰,聽著機器隆隆的轟鳴,他興奮極了,一會兒往爐膛裡添煤,一會兒給機器擦油汙,弄得滿頭大汗,也不肯坐下來歇一歇。

一個星期六下午,工人們都回家了。斯蒂芬森一個人留在工房裡,藉口清洗機器零件,把蒸汽機拆卸開,想好好瞭解一下它的內部結構。

沒想到拆開容易裝配難,等他把一大堆零件重新裝配起的時候,窗外已是滿天星斗了。

這一夜斯蒂芬森沒有睡好覺,生怕第二天機器開動不起來,耽誤了生產,老闆會懲罰他。

第二天天還沒亮,他便急急忙忙地趕到工房,生火加煤,試著發動這臺重新裝配的蒸汽機,結果竟一下子就發動起來了,運轉得比平時還好。

這件事大大鼓勵了斯蒂芬森,他渴望自己也能造一臺機器。

他模仿拆裝過的那臺蒸汽機畫了一張草圖,煤礦的總工程師看了後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

‘好啊,有志氣的孩子,希望你多讀書,多掌握科學知識,將來發明一臺比蒸汽機更好的機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為了填補科學知識的空白,斯蒂芬森決心從頭學起。

他白天要做工,還要抽空給人擦皮鞋、修理鐘錶,以便賺些錢來補貼家用。儘管已經十分勞累了,他每天晚上都夾著書本,堅持到煤礦的夜校去上課。

那時候,他已經是一個17歲的小夥子了。可是他不怕羞,和那些七八歲的孩子坐在一起,認真地聽老師講課。

由於他勤奮好學、刻苦用功,很快就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22歲那年,斯蒂芬森成了一名機械修理工。

有一天,煤礦的一臺蒸汽機突然發生故障,工程師們都束手無策。斯蒂芬森自告奮勇,請求總工程師允許他試一試,結果竟然修好了這臺機器。

煤炭礦經理聽說這件事後,破格把這個牧童出身的機械修理工晉升為工程師。

斯蒂芬森生活的時代,是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期。

1781年,瓦特改進了蒸汽機,給大規模的機器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大大增加,迫切需要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以便儘快地把這些產品運到各地去銷售。

1801年,英國人特列維蒂克製造出了第一臺蒸汽機車。

可這種機車只有一個汽缸,機身很大,力量很小,靠齒輪傳動,開起來聲音震耳欲聾,一搖一擺,變換速度困難,經常出軌。

經過幾次失敗,特列維蒂克灰心喪氣,就不再研製機車了。

就在這一年,英國也製造出了一個火車頭,這個火車頭重5千克,每小時能走8千米,最多只能拉十幾千克貨物,並且經常出事故,許多人都譏笑說:‘火車還不如馬車跑得快呢。’

就在這種情況下,斯蒂芬森開始了對火車的研究。他從前人的經驗中受到啟示:火車要想拉得多、跑得快,必須要有‘大力士’蒸汽機。

他不知疲倦地閱讀了大量有關蒸汽機的書,還實地考察了各種類型蒸汽機的特點。

他長途跋涉,步行1000多千米。來到瓦特的故鄉蘇格蘭,在那裡整整工作、研究了一年。

從瓦特研究改進蒸汽機的過程中,斯蒂芬森懂得了能的轉變和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汽缸裡的蒸汽溫度越高,能量就越大。

於是,他開始著手研製新的蒸汽機車,他把當時的立式鍋爐改為臥式鍋爐,用擴大爐膛的辦法,來增加鍋爐的受熱面積。

並且,機車改用了臥式鍋爐,高度降低,行走、轉彎就平穩多了,也更靈活了。

他還在車輪的圓邊上加上了輪緣,防止火車發生出軌事故,以保證行車安全。

就這樣,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反覆的試驗,1814年,斯蒂芬森製造出了一臺名叫‘半統靴’號的火車頭。

斯蒂芬森親自駕駛這個火車頭,在煤礦進行了試車表演。

試車結果,這臺經過改進的火車頭果然比以前的火車頭拉得多,跑得快,美中不足的是,這個火車頭的震動仍然太厲害。

在試車過程中,由於機車上的螺栓被震松了,結果翻了車,把乘在車上的一名英國國會議員和英國交通公司董事長摔傷了。

這樣一來,許多人嘲笑和指責斯蒂芬森,連一些原來贊成試驗的官員也斷言用蒸汽機作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

斯蒂芬森並沒有因此而止步不前。他以巨大的勇氣和毅力,決心對火車頭繼續進行研究和改造。

為了減輕火車行進時的震動,斯蒂芬森經過多次試驗,終於成功地在火車上裝置了減震彈簧。

為了增大鍋爐所產生的蒸汽量,斯蒂芬森從薄玻璃杯傳熱快、不會炸裂中得到啟示,沒有採用增加鍋爐壁厚度的辦法,而是讓加入鍋爐的冷水先經過預熱管預熱,這樣就避免了因溫度驟起變化引起鍋爐破裂。

他還採取了許多改進措施,如把汽缸裡的廢氣用小管通到煙筒裡去,利用它向上的衝力,使煤煙出得比原來更通暢,這就使得爐膛中的空氣迴圈加快了,大大提高了煤的燃燒質量,噪聲也減少了。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進,斯蒂芬森終於造出了牽引力大、執行安全的‘旅行’號機車。

這以後,從1823年開始,斯蒂芬森應聘負責修建從斯託林克頓到達林頓的鐵路,歷時兩年終於建成。

1825年9月27日清晨,天還沒有大亮,斯託林克頓的許多居民早早起了床,有的步行,有的騎馬,有的坐車,絡繹不絕地向同一地點趕去。

原來就在這一天,斯蒂芬森要親自駕駛‘旅行’號拖著6節煤車和20節擠滿乘客的車廂,轟隆隆地向達林頓方向駛去。

人們歡呼雀躍,有些騎馬的小夥子,催馬緊隨在火車後面,一邊奔跑一邊大聲喝彩。

當這列火車以每小時24千米的速度,越過中途的一個大斜坡,安全到達終點站達林頓的時候,斯蒂芬森才發現,列車上竟載了450個乘客加上6節煤車,載重量已經達到了90千克!

他欣喜若狂!

在成功和榮譽面前,斯蒂芬森並沒有自我陶醉,就此止步。

他繼續致力於火車的研究和改進工作,和他的兒子羅伯特斯蒂芬森一起,設計製造出了一臺取名‘火箭’號的新火車頭。

就在這期間,英國政府決定在利物浦和曼徹斯特兩大城市之間修築一條鐵路。

斯蒂芬森被聘請為負責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一項規模空前的大工程。他和工人們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難,如期修成了這條鐵路。

斯蒂芬森的成功大大鼓舞了人們研製火車的興趣。

1829年10月,在利物浦附近舉行的一次火車比賽中,斯蒂芬森新製造的‘火箭’號榮獲冠軍。

從此,火車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使陸上交通運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同學們聽得有些入迷,仰著頭,張著嘴,看著童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