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四章 汽修界大佬劉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四章 汽修界大佬劉備

這個週日中午,沈笑夫和鄧嘉林、林雙喜相約在青春維修店碰面。

“好久不見,十分想念!”林雙喜大聲吆喝!

“是呀!自從沈笑夫上了職中,咱哥仨難得一見!”鄧嘉林笑著說。

“沒辦法,課程多,時間緊啊!”沈笑夫歉意地笑著說。

“老大,你說準備辦汽車維修廠,就在這兒辦嗎?”林雙喜指著青春維修店問道。

“是的。現在這裡起步。地方小是小了點,但是剛起步,到處要錢,能省則省吧!”鄧嘉林說。

林雙喜和沈笑夫都仔細瞧了瞧青春維修店,這個桃園三結義的地方,辦汽車修理廠是有些小。

鄧嘉林說:“這樣,我們去吃土菜,一邊吃一邊聊。”

“好叻!”

不一會兒,三兄弟來到了青山土菜館,尋得一張桌子坐下來。

點完菜後,鄧嘉林感嘆:“開汽車修理廠,一要資金,二要人才!”

林雙喜問道:“那你現在資金和人才準備得怎麼樣了?”

鄧嘉林搖搖頭說:“資金嘛,存了一些,借了一些,非買不可的裝置都買了,暫時還能夠挺過去。”

沈笑夫讚歎:“那不錯嘛!”

林雙喜急著問道:“那人才呢?”

鄧嘉林苦笑了一下,說:“我這個新手老闆,技術到底怎麼樣,我都沒底。請了一個資深的蔡師傅,還請了一個學徒。我最擔心,這兩個人會不會安心!”

沈笑夫有些焦急道:“如果他們三心二意,你豈不是光桿司令!”

鄧嘉林說:“是呀!好難!”

忽然,沈笑夫看到一本雜誌,上面寫著三國汽車維修業的一篇文章,於是大聲說:“哎哎!這篇文章有意思,我給你們念一念!”

林雙喜問:“什麼文章啊?”

沈笑夫笑著說:“《汽車修理廠如何贏得員工的忠誠》”

鄧嘉林瞪大眼珠子,問道:“啊!還有這樣的文章?快念念!”

沈笑夫朗聲念道:

“這日,孫權正在拜讀祖先孫臏先生的經典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的第一篇,突然接到一個報告:

劉備在大力網羅人才,原來失散的兄弟們都回到了劉備的身旁,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張飛丟掉原來的縣城小官,趙雲也投奔而來,就連高官後代馬超也投奔了劉備,

逐漸形成了‘以劉備為管理核心,以五虎上將為技術核心,以諸葛亮為營銷核心’的三位一體式管理團隊,而且團隊的凝聚力超級牢固。

劉備團隊,逐漸在汽車服務的後市場上面獲得了一個有力的生存空間。

汽修行業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了:曹操的4s店,孫權的綜合修理廠,劉備的連鎖店。

那麼,身無分文的劉備是如何從一個基層修理工,一步步成長為一個連鎖企業的領導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什麼技術不是最佳、資源不是最佳、人脈不是最佳的劉備能夠與曹操平起平坐呢?

這一日,《三國汽車報》的記者前來採訪正在養花的劉備,寫下了如下的採訪文章。

結合歷史上三國鼎立中劉備成功的經歷,現實中的汽修大腕劉備,雖然沒有曹操那樣有文韜武略和驚人的智謀,但在得人心上是大大超過後者,特別是贏得諸葛亮、關羽、趙雲這些得力干將的忠心上。

高薪、良好的福利政策,都可以贏得人們的滿意度,曹操就善用此道,但他的猜忌心理始終無法贏得屬下的忠誠度。

而看似弱小的劉備卻能贏得人心,各得力干將在蜀國困難的時候能與其共度難關,實現了雖弱小卻可與曹操三分天下的結果,這確實是一個可觀的收益。

同樣的現象也在現代公司治理中得以體現。

根據調查發現,員工忠誠度高的公司,其投資回報率達到26%,而低忠誠度的僅有4%。

那麼除了金錢外,他們贏得忠誠度的法寶是什麼呢?這個種花養草的劉備總結了‘像園丁那樣管理’的思路,並給出了如下12條解決之道。

(1)幫助員工選擇喜愛的工作。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認為,公司用人就要按照他們的興趣、優勢和條件,為他們選擇最能發揮自身所長的工作。

劉備公司的劉小強虎將一直是修車不力,主要是因為沒有高難度的故障需要他處理,而只讓他做一般的故障維修又沒有實際的經濟效益。

那麼如何才能夠發揮這個人的作用呢?

非常簡單,他這個人喜歡鑽研,就乾脆找一對汽車電腦讓他研究,最後,這個鑽研的結果就是鑽出了一個‘電腦維修大師’。

(2)為員工設定職場發展示意圖。

修理工不能一輩子都修車,而‘一年兩年努力幹,三年五年開個店’的人才成長觀始終在鼓勵員工向店長方向發展。

所以依據人才成長計劃,每個員工都知道下一步需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做哪些努力。

(3)提供工作需要的材料和裝置。

為了充分體現一個優秀員工的創造性,劉備別出心裁地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

不再為每一個員工設計工作條件,而是告訴大家,每個人都可以帶來自己順手的工具、裝置和其它的工作裝備,公司會按照折舊率每月給大家報銷相關費用,不論多少,只要與工作有關一律報銷。

此政策一經推出,所有的員工都是情緒亢奮,紛紛拿出了自己的得手裝置,結果效率大幅提升,裝置的愛護和滿足率問題也一下子得到了徹底解決。

(4)明確工作目標。

經理人應幫助員工設定合理的工作目標,並督促他們專注目標,不被外界的誘惑所迷惑。

每個主管的任務是幫助下屬完成任務和目標,在完成的過程中不斷幫助大家改進和修正,使得任務的完成率大幅提高。

(5)員工工作出色時,要及時表揚。

劉備公司的經驗是,薪資只能幫補員工的生活,買不來員工的忠誠。

公司每年設有最佳經理獎、最佳銷售員獎和最佳技術服務員獎,員工可以互相提名。日常的小事件也不錯過表揚和鼓勵的機會。可謂小功不賞,則大功不建。

(6)關心員工的個人情況,而不僅是工作。

誰也不願意被當作工作的機器,只有當員工出現困擾時,公司和主管提供及時和必要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關心和溫暖時,他們才會對企業充滿了歸屬感。

最近新來的業務主管由於老家有一老母,一直是獨守三間貧房,劉備得知之後立刻派人前去,硬是用公司的大奔直接將老母接到了京城,安置了住所,並使得母子得以團聚。

(7)建立“為高品質工作而努力”的職場文化。

在劉備的思想中,員工希望獲得的是高收入(多幹點活沒有關係),而企業卻希望少付一些工資(多拿獎金沒關係)。

因此,就造成了一個收入與支付的矛盾。然而,在劉備的企業,這個問題被完全解決了。

(8)尊重員工的尊嚴和價值。

我國職場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員工流失大多與主管的矛盾有關,如何實現二者的有效溝通,最重要的就是不論其身份、地位如何,主管應尊重每一個團隊夥伴。

團隊夥伴之間與主管之間必須形成非常好的“彼此互為尊重”關係,主管不能成為命令的發布者,而應該是專案的指揮員。

(9)制定團隊使命宣言。

這就是偉大公司成功的共同秘訣。而劉備團隊的使命是:建立起新型的汽車服務企業,締造陽光駕車生活。在大家的心裡面,‘讓客戶的車不壞’是大家的奮鬥目標。

(10)鼓勵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

調查發現,表現較佳的企業在團隊合作方面不僅是讓員工們相處好,並且公司對每個部門都設定了明確的責任和角色,且讓每個部門彼此間獲取信息的渠道暢通無阻。

(11)定期與員工討論他的職業前景。

劉備的首席人力資源專家諸葛亮建議, 3~6個月,主管應與下屬進行職業話題的討論,瞭解他們的工作情況、學習需求,幫助他們成長。

所以在劉備體系內最有名的‘三年三迴圈’職業生涯規劃一直是修理工夢寐以求的長遠規劃。

在這個規劃體系內,一個普通學員從第一年開始,每年需要進行 4次大考,每次大考都是對上一個季度的成長總結,每次考試之後,如果成績合格,則進入下一個學習領域,如果不合格,則必須在這個領域繼續學習和工作。

如此三年下來,每個員工都可以掌握非常豐富和全面的技能。之後進行演講訓練、寫作訓練,逐步將一個初生的牛犢變為一隻勇猛的虎將。

(12)關注生命成長的過程。

員工的成長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多一點理解、尊重和愛護,他們就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為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

鄧嘉林連連讚歎:“劉備乃真英雄也!”

林雙喜說:

“如果說金錢是人們物質追求的結果,那麼上述的12條從人的內心需求出發,充分反映了華夏哲學中提倡的由內而外、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哲理。

有理想的色彩,也有和西方一樣可實用的技巧。

劉備希望傳遞的正是超越普通意義上的管理技巧,追求管理學‘以人為本’的本義,即讓領導以身作則,讓員工快樂成長的天堂公司,在二者快樂成長的過程中,將自己奉獻給世界。

老大,這個你值得好好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