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正確理解“低碳汽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四章 正確理解“低碳汽車”

板寸兒童老師說:

“在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前夕,我們討論新能源汽車、低碳汽車這個話題,的確很有意義!

低碳,顧名思義,是指低碳排放,節能環保。

如果一定要找一個時間點的話,可以說,1997年聯合國氣候大會達成的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揭開了低碳時代的序幕;

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建立低碳經濟》,則標誌著以國家為主體推行這樣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的開端;

而在即將召開的的哥本哈根會議,低碳將可能獲得全球性的、普遍性的認同。

顯而易見,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節約資源,還可以保護環境,是全世界經濟發展可走的長久之路。

無怪乎,有人把低碳模式稱為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是‘第五次全球產業浪潮'。

並以此延伸出低碳社會、低碳經濟、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群、低碳家庭、低碳旅遊……甚至,網友的簽名改成了‘想要低碳地生活'。

一時間,真可謂,人人都愛低碳。

這當然是好事,尤其是對於汽車行業來說,低碳的確是一個契合度很高的概念,同時也意味著難得的機遇。

在此時間節點,我們怎麼樣來理解、認識‘低碳汽車'呢?請大家踴躍發言!”

大家開始舉手。

板寸兒童老師讓戴書廷回答。

戴書廷答道:

“值此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前夕,低碳正向全球汽車發起衝擊,世界各國汽車企業正在加速‘低碳汽車'的研發進度和大規模生產的速度。

但是發展低碳汽車要取得成功,首先對‘低碳汽車'應有個正確的理解。

汽車業是國家重點產業,2009年銷售量預計突破1000萬輛,更多的家庭圓了汽車夢。

然而傳統汽車向來是碳排放大戶,有研究稱,一輛轎車年排出有害廢氣達自身重量的4倍。

我國目前的汽車保有量很低,人均汽車擁有量僅為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年耗油量已經接近全國成品油總量的60%。

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和油耗水平,我國汽車保有量在2020年突破1.5億輛時年耗油量將突破2.5億噸,屆時汽車的排放將成為氣候變化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隨著汽車保有量急劇增加,我國汽車行業必須擔負起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大責任。

回答完畢!”

板寸兒童老師滿意地點點頭,讓大家繼續回答。

卿樹平答道:

“對於全球變暖,我們以往的常識中,邏輯鏈條貌似嚴謹:

人類排放二氧化碳→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溫室效應更加顯著→地球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一系列災難性氣候接踵而至→人類面臨生存危機。

彷彿一切順理成章,人類在毀滅地球。

加之主流媒體近乎歇斯底里的渲染,讓人們對此深信不疑。

但是我最近看了一個資料說,這一切並不存在。

人類太高估自己了,我們對於地球的影響微乎其微,我們現在還只能看著大自然在其固有規律下,滄海桑田地演變,我們只不過是這顆星球的匆匆過客。

真正有能力影響氣候的是太陽,地球的冷暖變化主要都來自這顆為我們提供光和熱的恆星。

溫室氣體的作用不是主導,二氧化碳更不是溫室氣體中最有代表性的氣體,而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遠不及自然本身產生的數量多。

以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認為自己在毀滅地球,這何嘗不是對大自然的一種不敬。

二氧化碳被妖魔化為邪惡的代言、人類末日的罪魁禍首,這背後隱藏著巨大而複雜的陰謀。

從大的方面說,它是發達國家打擊、遏制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地位的利器;

從小的方面講,它是低碳帶動下,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既得利益者的風水財位,有低碳存在,他們就有飯吃、有錢賺、有名撈。

這群人中不乏篡改氣候資料的科學家、靠煽動末日情緒獲利的政客以及靠聳人聽聞的報道吸引眼球的媒體。

這份資料就是要揭穿所有這些卑劣的行徑。

當然,環境問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裡為二氧化碳申冤並不是縱容人們破壞環境,比起那些以碳之名的作秀,我們更應該將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需要我們治理的環境問題中去。

這份資料指出,希望能夠喚醒大眾勇於追求真相的懷疑精神,喚醒國內的主流媒體不要再盲目跟風,不要再讚揚這個會令中國在國際社會中陷入被動的低碳風了。

低碳經濟、低碳汽車,也許就是一個噱頭!”

板寸兒童老師說:

“哦,還有這樣的資料?

不過,也好,鼓勵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嘛!

如何認識低碳汽車,請大家繼續發言!”

同學們繼續舉手。

這時,沈笑夫開始發言:

“發展‘低碳汽車”對我國汽車產業來說意義重大。

所謂低碳汽車,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汽車,其中包括能耗更低、排放更少的傳統內燃機汽車,以及使用非石化燃料的替代能源汽車,但依然採用傳統內燃機。

而採用新型能源驅動的新能源汽車是‘低碳汽車'的主體,從目前來看只有混合動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三種是新能源汽車。

當然,未來可能還會有其他的新能源汽車品種出現。

研究表明,新型動力技術可以大量削減碳排放。

根據國際氣候組織提供的研究資料,使用全混合動力的汽車可削減56%的耗油量。

零排放無疑是汽車社會的終極目標。

專家表示,純電動汽車是終極解決方案,實現純電動汽車的普及可以實現到2020年國內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

因此,電動汽車將在今後10年新能源汽車浪潮中佔據核心地位。

作為一個汽車工業的新興力量,國內除了擁有無可比擬的市場優勢以外,在技術領域我們還處於相對落後的地位。

汽車工業的前途和商機在哪裡?

發展低碳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也許是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的最佳機遇。

事實上,‘我國可能成為未來電動汽車的中心'已基本成為世界主流共識。

麥肯錫《華國蓄勢待發:電動汽車的機遇》估計,到2030年,若電動車佔乘用車總量的20%~30%,那麼我國國內電動汽車市場可達到2000億~1.5萬億元,對我國汽車業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綠色”商機。

專家認為:發展低碳汽車是汽車行業的一場重大變革,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方面還需要有重大突破;

在配套設施方面,需要長期投資並逐漸完善。

目前從技術上來講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批量生產,成本較高,所以短期內不可能對節能減排有重大貢獻,估計這個過程可能要10年甚至15年。

這期間我們必須‘兩條腿走路',在發展新能源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改進傳統內燃機技術。

目前傳統汽車仍有升級潛力,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一段時期內,傳統汽車的統治地位不可動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另外,新能源汽車與新能源關係密切,能源行業要注意辨別哪些能源碳分子結構多,哪些碳分子結構少,要把‘低碳能源'放在優先發展地位。

回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