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汽車社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章 汽車社會

閒話少說,抓緊看書、複習。

儘管外面爸爸、媽媽和奶奶、妹妹時不時說笑,妹妹還好像和奶奶他們道了再見,去培訓中心了,沈笑夫絲毫沒受影響。

他彷彿身處無人之地,眼中只有書,耳畔沉寂,心流湧動。

今天主要複習語文和英語。

沈笑夫紮紮實實複習了語文七八課的字詞句,還做了一套測試題;英語複習了五十多個單詞、做了一套測試題。

服了專注膠囊,學習效率倍增,效果特好,效能非凡!

讓沈笑夫感到收穫最大的,還是其中與駕駛學科相關的知識點。

語文測試中有這麼一道題:

說明文閱讀題:請閱讀《我國適合走向“汽車社會”嗎?》這篇文章,然後答題(14~17小題,共8分)

12009年,我國以1300多萬輛汽車首次超越米國,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華國人雖然理應享受汽車文明,但華國不可能像西方國家那樣,達到那麼高的汽車擁有率。原因如下:

2第一,土地制約。

城市街道交通擁堵,(不少街道兩側擺滿了車,遠遠看去就如一條長龍);不少住宅區、公共綠化帶等也都成了“停車場”。

華國已佔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於新建、擴建公路。

佔地面積數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突破5萬公裡,相當於米國的近60%;

而佔地面積相對較少的鐵路總里程僅有8.4萬公裡,只相當於米國的1/3。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說明華國交通發展向汽車傾斜的程度超過了米國。

3第二,能源制約。

米國的汽車普及率已超過50%,如果華國的汽車普及率達到米國的水平,到2020年(預計)中國將有6.9億輛汽車。

若以每輛汽車每年平均耗油2噸來計算,華國的總耗油量將達13.8億噸,相當於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貿易量的86%。

這可能嗎?

即使普及電動汽車,也只不過是改變了使用能源的種類。

華國超過70%的電能來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汙染力的煤,這種狀況在今後相當長時期也難以改變,電動汽車的普及不可能明顯緩解能源的制約。

4第三,環境制約。

汽車尾氣排放正在成為最大的汙染源。

如果今後二三十年華國的汽車普及量達到6.9億輛,就意味著未來廢氣排放量相當於當前世界所有的汽車排放的總和。

5受土地、能源、環境這三大因素的制約,華國是否適合做一個“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呢?

14.華國汽車擁有率低於西方國家的原因是什麼?(2分)

答:

15.文中第2部分帶括號句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2分)

答:

16.文章第3部分帶括號的詞“預計”能否刪除?為什麼?(2分)

答:

17.閱讀下面的材料連結,參考米國、日國等“汽車社會先行國家”的新做法,結合我國實際,提三條能有效緩解汽車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矛盾的合理化建議。(2分)

連結材料:在日國,雖然汽車普及率很高,但東京等大城市公共交通十分發達,人們普遍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有車族”傾向於少開車或不開車,儘量選擇附近的商店進行購物,以致遠離住宅區的大型商業設施的經營者驚呼“‘汽車社會’在日國消失了”。

其實,汽車社會在日國並沒有消失,只是人們提高了開車出門的門檻,降低了以擁有豪車顯擺身份的興趣。

米國、日國這些汽車社會“先行國家”的新動向,值得華國深思。

答:

沈笑夫認真審題,仔細思考著答案。

沈笑夫感到很驚訝,現在2009年,我國以1300多萬輛汽車首次超越米國,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是世界上有名的“腳踏車王國”,腳踏車對每個華國家庭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員”

如今,拜米國金融危機所賜,華國“彎道超車”,汽車產銷量超過了米國,成為世界頭號汽車大國!

但即使沒有這次金融危機,我國超過米國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

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

曾經的“東亞病夫”,如今的頭號汽車大國!

鮮明的對比,懸殊的地位。難道不值得驕傲、慶祝和吶喊嗎?

沈笑夫熱血沸騰,心情澎湃!

但是,仔細一想,華國對進入汽車社會是否作好了準備,我們在交通、能源等方面是否有一個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構想?

對十幾億華國人來說,什麼才是一種合理的、環境友好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華國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大國之後,對世界的環境是否應當承擔更大的責任?

這一切我們都準備好了嗎?

這道題目出得有水平,切中時弊,令人警醒!

當很多人還沉浸在一種超越成功的狂喜之中的時候,如果不提前思考這樣的前景,也許崩潰的到來和超越的到來同樣迅速。

沈笑夫想到這裡,認真地填寫答案:

14、答:1土地制約2能源制約3環境制約

15、答:打比方,把擺在城市街道兩側的車比作長龍,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汽車之多,佔用公共空間之大,使說明物件形象可感。

16、答:不能刪除,“預計”是表示估計或推測,如果去掉就表示肯定了,與原意不符。“預計”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17、答:建議一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二是修建立體停車場,三是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四是發展新能源汽車,五是發展無人駕駛汽車。

回答完畢後,沈笑夫舒了一口氣,然後找出標準答案,仔細地核對。沈笑夫還是比較有把握,應該八九不離十吧。

噫,果然基本上都正確。

不過,第17題的標準答案,好像沒有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無人駕駛汽車的選項哦。

看來,2009年,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還沒有引起權威部門足夠的重視。這也難怪,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沈笑夫堅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所以沒有機械主義地按照標準答案照抄照轉。

在英語測試中,有兩道與駕駛學科相關的題目:

第一道題目:請把以下句子翻譯成英語:

放學後你走路回家嗎?不,我乘車回家。

怎麼解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