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國製造業的大牛們(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國製造業的大牛們(上)

沈笑夫繼續翻看《汽車的故事》,讀到了《德國製造業的大牛們》:

************

在德國,很多企業往往專注於某個領域、某項產品,比如,馬牌輪胎公司1871年成立,雖然規模不大,但在我國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它的分店。

當然,也有不少企業規模挺大。

但無論如何,這也企業都以專業、品質、匠心贏得世人的稱讚。

今天我們來細數那些德國製造業的大牛們:

【戴姆勒股份公司】

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製造商,全球第一大豪華車生產商、第二大卡車生產商。

公司旗下包括梅賽德斯-賓士汽車、梅賽德斯-賓士輕型商用車、戴姆勒載重車和戴姆勒金融服務等四大業務單元。

奔馳公司旗下擁有賓士、邁巴赫、amg、smart等品牌。

它不僅是汽車的發明者,也是汽車工業的先驅和引領者,更是每個愛車一族心中的夢!

【西門子股份公司】

創立於1847年,是全球電子電氣工程及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絕對領先企業。

公司業務遍及全球,專注於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在高效發電和輸電解決方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工業自動化、驅動和軟體解決方案等領域佔據領先地位。

公司還是影像診斷裝置如計算機斷層掃描和磁共振成像系統,以及實驗室診斷和臨床it領域領先的供應商。

【大眾汽車集團】

成立於1937年,是德國最大企業,2010年打敗日本豐田、米國gm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公司。

大眾神車與我國有不小的淵源,南北大眾常年牢牢佔據國內銷冠位置!

大眾汽車集團在全球建有68家全資和參股企業,業務領域包括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服務、汽車零部件、汽車租賃、金融服務、汽車保險、銀行、it服務等。

大眾集團旗下共有12個汽車品牌,我們熟知的布加迪、蘭博基尼、賓利、保時捷、奧迪、大眾、斯柯達都是大眾旗下的,還有大家稍微陌生點的西雅特、杜卡迪、斯堪尼亞、大眾商用車以及man重卡也是大眾旗下的。

【羅伯特博世公司】

德國一家以工程和電子為首要業務的跨國公司,總部位於斯圖加特附近的格爾林根。

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博世的核心產品是汽車零部件(包括制動器、控制器、電氣傳動、電子、燃料系統、發電機、起動機和轉向系統)、工業產品(包括驅動器和控制、包裝技術和消費品)和建築產品(家用電器、電動工具、安全系統和熱力技術)。

【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

寶馬汽車公司(bmw),德語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意為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

寶馬(bmw)是享譽世界的豪華汽車品牌,始建於建立於1916年,由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以高級轎車為主導,並生產享譽全球的飛機引擎、越野車和摩托車的企業集團,名列世界汽車公司前列。

目前寶馬集團是bmw、mini、rolls-royce三個品牌的擁有者。

bmw公司始創人吉斯坦奧托(gustan 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衝程內燃機的發明家。

bmw的藍白標誌象徵著旋轉的螺旋槳,這正是公司早期歷史的寫照。

【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

始建於上世紀初期,曾為歐洲鋼鐵工業和機器製造業作出傑出的貢獻,是德國重工業的縮影。

蒂森克虜伯集團為德國工業巨頭,旗下有670個子公司,僱員超過199,000人,為世界財富500強。

thyssenkrupp1999年由thyssen和krupp合併而成,為鋼鐵生產商,專為汽車工業、電梯等行業提供零件。

克虜伯是軍工產品的主要生產商,為德軍設計及製造大量火炮,因此兩次世界大戰時,該公司總是處於風口浪尖之上。

而蒂森公司,則一直為各國的汽車工業提供零部件和其他技術。

【德馬吉森精機(dmg mori)】

曾經的德馬吉是由德國計得美公司於1994年收買兩個虧損企業德克爾公司和馬霍公司,三家組成d m g集團,生產車床、加工中心和鐳射加工機三大類機床!

6年之後,dmg成為歐洲第一大機床集團!

近年來,德國德馬吉和日本森精機公司整合,德國製造(dmg 143年)+日本製造(mori seiki 65年)強強聯合,形成了新的數控機床全球領導者德馬吉森精機(dmg mori)。

【德國大陸集團】

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也就是國內車友親切稱為馬牌輪胎的母公司,創始於1871年,具有百年歷史的跨國性企業集團,全球500強,是世界領先的汽車配套產品供應商之一。

主要產品為輪胎、制動系統、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轉速錶以及其它汽車和運輸零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該公司總部設在德國漢諾威,全球四大輪胎製造商之一,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

【舍弗勒集團(schaeffler)】

舍弗勒集團是德國和歐洲最大的家族工業企業之一。

其名稱來自於其創始人喬治舍弗勒(ge schaeffler)博士的姓氏。

舍弗勒集團是全球範圍內生產滾動軸承和直線運動產品的領導企業,也是汽車製造業中極富聲譽的供應商之一。

透過三個知名品牌-ina,fag和luk,舍弗勒集團積極活躍在汽車製造、工業製造和航空航天領域。

【採埃孚股份公司(zf)】

總部位於德國friedrichshafen市,全球500強,是全球汽車行業的合作伙伴和零配件供應商,專業提供傳輸、轉向、底盤系統等汽車零配件。

採埃孚集團的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和底盤技術具有世界領先地位。

創始於1915年,全球三大變速箱廠商之一。

【卡爾蔡司公司(carl zeiss ag)】

一家製造光學系統、工業測量儀器和醫療裝置的德國企業,且是製造相機鏡頭的世界級企業。

公司的名稱來源於它的創始人之一德國光學家卡爾蔡司。

它由卡爾蔡司、恩斯特阿貝和奧托肖特於1846年在耶拿建立。

【徠卡相機】

成立於1913年。

徠卡相機最初問世於192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相機,也是最早確立35mm軟片格式(24mmx36mm)。

公司的原名為恩斯特徠茨公司,目前拆分為三家公司:徠卡相機、徠卡測量系統和徠卡顯微系統,分別生產相機、空間信息測量裝置和顯微鏡。

其常見數碼相機鏡頭產品註冊商標summarit,為一套質量標準檢測和保證體系,有授權其他廠商使用。

【庫卡公司(kuka ag)】

1898年由johann josef keller和jakob knappich在奧格斯堡建立。

最初主要專注於室內及城市照明。

不久公司就涉足至其它領域(焊接工具及裝置,大型容器),1966年公司成為歐洲市政車輛的市場領導者。

作為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庫卡,在1973 年開創了機器人先驅的輝煌歷史,研發出 famulus-世界上首臺擁有六個機電驅動軸的工業機器人。

1996 年,kuka 作為首家機器人製造商著手研發開放式、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控制系統。

2007 年,kr titan 被推出,是世界上最大、力量最強的 6 軸工業機器人。這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記錄。

【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

世界最大的化工廠之一。

巴斯夫集團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41個國家擁有超過160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

公司總部位於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廠面積最大的化學產品基地。

巴斯夫生產的化學產品品種繁多,最主要的客戶來自製藥、建築、紡織以及汽車工業。

巴斯夫是世界領先的苯乙烯聚合物和工程塑料的製造商,應用於各型別的注塑製品,而聚氨酯產品在全球也有廣泛的使用者基礎。

【費斯托(festo)】

費斯托既是一家全球化企業,又是一家獨立的家族公司,總部位於埃斯林根(esslingen)。

他們為超過35個行業的300,000家客戶提供氣動與電氣自動化技術。

festo 是世界領先的自動化技術供應商,也是工業培訓和教育專案的領先者。我們平時在社交網路上看到的各類栩栩如生的仿生機器人,都是出於festo的傑作!

【菲尼克斯電氣集團】

作為全球著名的介面產品供應商,電氣連線、電子接口技術和自動化領域的世界市場領袖,德國菲尼克斯電氣集團成立於1923年。

目前在全球近四十個國家擁有子公司,五十多個國家設有代表處。

擁有以 interbus 為主的匯流排技術、ether & profi網路技術、工業無線技術、光纖連線技術、安全技術、浪湧吸收技術和全面的電氣連線技術等多方面的技術優勢和實力。

【倍福自動化(beckhoff automation)】

1980年成立以來,堅持基於pc的控制技術,研發了大量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如今,beckhoff 早期提出的概念業已成為許多自動化技術的標準,且被成功引入市場。

倍福目前擁有工業 pc、現場匯流排模組、驅動產品和twincat自動化軟體,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相互相容的控制系統。

【通快集團(trumpf)】

通快集團總部位於德國迪琴根,具有80多年的機床生產歷史,是全球製造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之一。

其在鐳射加工領域排名全球第一。

通快是一家家族企業,並致力於保留這一特色。

集團旗下擁有機床/電動工具和鐳射技術/電源兩個部門。

通快正在建立新的技術標準,同時致力於開闢更新更多的產品給廣大使用者。

【德國馬勒(mahle)】

國際汽車與發動機零部件製造商中的翹楚,為汽車與發動機行業提供高質量的零部件產品。

眾多革命性的創新,使馬勒成功地成為其客戶的可靠的夥伴和全球20大供應商之一。

馬勒總是在汽車廠商新一代車型的開發階段就介入支援,在量產應用中始終堅持持續改進。

在賽車運動中的成功,不管是f1方程式還是勒芒拉力賽,都是馬勒技術領先地位的體現。

此外,馬勒的創新產品還廣泛應用於固定機組、移動裝置以及軌道、船舶等應用中。

當然,他們還為維修保養店鋪和發動機修理廠供應原廠品質的馬勒產品。

馬勒的成功要追溯到1920年。

目前,世界上每兩輛汽車中,就有一輛使用了馬勒的零部件。

馬勒從最初的一個小規模的檢測車間,發展形成了現在的全球性企業以及技術先驅。